- 年份
- 2024(9756)
- 2023(14471)
- 2022(12445)
- 2021(11651)
- 2020(9647)
- 2019(22592)
- 2018(22164)
- 2017(41462)
- 2016(22658)
- 2015(25874)
- 2014(26029)
- 2013(25841)
- 2012(24728)
- 2011(22658)
- 2010(22951)
- 2009(21451)
- 2008(21338)
- 2007(19632)
- 2006(17579)
- 2005(15711)
- 学科
- 济(111311)
- 经济(111145)
- 管理(60052)
- 业(54695)
- 企(43131)
- 企业(43131)
- 方法(41693)
- 数学(35199)
- 数学方法(34799)
- 农(30679)
- 中国(29701)
- 地方(28239)
- 业经(24005)
- 财(23548)
- 学(22794)
- 农业(20273)
- 制(18544)
- 贸(18489)
- 贸易(18478)
- 易(17834)
- 和(17746)
- 理论(16145)
- 地方经济(15753)
- 环境(15358)
- 融(14993)
- 金融(14988)
- 银(14935)
- 银行(14906)
- 策(14546)
- 行(14303)
- 机构
- 大学(326256)
- 学院(325701)
- 济(142971)
- 经济(139868)
- 管理(120627)
- 研究(119942)
- 理学(101487)
- 理学院(100251)
- 管理学(98453)
- 管理学院(97815)
- 中国(92135)
- 科学(71093)
- 京(70939)
- 财(65518)
- 所(61014)
- 中心(55053)
- 研究所(54841)
- 农(54488)
- 江(52666)
- 财经(50174)
- 业大(46667)
- 北京(45628)
- 经(45233)
- 范(45197)
- 师范(44856)
- 经济学(43977)
- 院(43578)
- 农业(41873)
- 州(41250)
- 经济学院(39218)
- 基金
- 项目(206288)
- 科学(161220)
- 研究(155036)
- 基金(146820)
- 家(127241)
- 国家(126114)
- 科学基金(106685)
- 社会(98283)
- 社会科(92107)
- 社会科学(92079)
- 省(80848)
- 基金项目(77049)
- 教育(70733)
- 划(67737)
- 自然(66455)
- 自然科(64761)
- 自然科学(64742)
- 编号(64273)
- 自然科学基金(63584)
- 资助(60335)
- 成果(54167)
- 重点(46923)
- 发(46540)
- 部(45691)
- 课题(45399)
- 创(41514)
- 国家社会(39751)
- 科研(39252)
- 教育部(39023)
- 性(38974)
- 期刊
- 济(172632)
- 经济(172632)
- 研究(104575)
- 中国(72048)
- 财(51172)
- 农(50422)
- 学报(49220)
- 科学(45975)
- 管理(44727)
- 教育(38559)
- 大学(37921)
- 学学(34767)
- 农业(33698)
- 融(32711)
- 金融(32711)
- 技术(30076)
- 经济研究(27412)
- 业经(27148)
- 财经(25347)
- 问题(22630)
- 经(22102)
- 图书(20037)
- 贸(18878)
- 业(17807)
- 技术经济(17626)
- 国际(16756)
- 统计(16650)
- 世界(16304)
- 理论(15295)
- 版(15210)
共检索到525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文武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吉林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推进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在此背景下,"吉林蓝皮书"《2018年吉林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作为研判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智库成果,以问题为导向,为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言献策。全书分为总报告、经济运行篇、产业升级篇、改革创新篇、区域发展篇和民生保障篇六大部分,体现三大特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吉林老工业基地已进入全面振兴时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技术升级非常剧烈,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进一步深入,这种变化对人力资本需求及职业教育供给产生了重要影响。吉林省职业教育要形成有效供给,必须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要发展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深化,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在推进校企合作和联动发展方面创新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洪梅 杨勇
目前,吉林省民营经济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制于外部环境,集中体现为在诸多方面受到歧视,难以获得“平等的国民待遇”。振兴吉林的关键在于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而这离不开民营经济的积极参与和有力支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些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改善其发展环境、促进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贵清 支大林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金融业对振兴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吉林省需实行全方位的金融发展战略,从多个角度采取措施,全面深化我省的金融改革: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完善金融组织结构;培育全新的金融环境;解决好农业发展以及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等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贵清 支大林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正值实施振兴吉林省战略的初始之时,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有必要对如何采取适合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金融发展政策与措施进行认真研究和探索。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金融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探讨吉林省的金融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以此来增强金融对振兴吉林经济发展的支持功能。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振兴 金融支持 政策倾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晓梅
发展私营经济是振兴吉林省老工业基地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私营经济在振兴吉林省老工业基地中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为营造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私营企业必须在谋求自身的发 展上下功夫,创立出适合吉林省私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模式。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私营经济 重要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媛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村经济强省的战略性转变,必须在实施农业标准化方面率先突破,有所作为。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做大做强吉林农产品加工业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全面小康的有效途径。分析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现状,提出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加快吉林振兴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业标准化 老工业基地 振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袁春旺 杜莉
科学合理地评价道路运输业的经济社会贡献,是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制定行业"十三五"战略规划的重要前提。基于比较视角全面分析吉林省道路运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可见,虽然其在经济贡献、社会贡献以及相关产业拉动贡献等方面存在显著的溢出影响,然而与全国其他省份的横向比较中也发现其存在诸多问题和阻滞因素,可为今后提升吉林省道路运输贡献水平提供政策支持。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力 徐彦夫
吉林省是老工业基地,由于体制、结构等原因,近年来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相对滞后现象。解决吉林经济问题,应该依托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前提下,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关键词:
吉林省 老工业基地 资本市场 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云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吉林省1996—1997年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吉林省社科院课题组为了做好吉林省1996年后期和1997年的经济工作,我们以《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指导,运用模型测算,结合实证研究,分析预测了1996年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旭强
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是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促进就业是山西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破口。技术创新是山西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产业升级是山西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环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兆文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以下简称吉林省分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立足吉林发展实际,增强高质量金融供给,聚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深化区域金融改革,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与管理质效,为吉林全面振兴提供稳固金融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