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7)
- 2023(12197)
- 2022(9535)
- 2021(8334)
- 2020(6759)
- 2019(14917)
- 2018(14626)
- 2017(28318)
- 2016(14705)
- 2015(16627)
- 2014(16521)
- 2013(16194)
- 2012(14866)
- 2011(13525)
- 2010(13835)
- 2009(13053)
- 2008(11539)
- 2007(10142)
- 2006(9405)
- 2005(8828)
- 学科
- 济(82436)
- 经济(82375)
- 管理(38150)
- 业(37372)
- 中国(28249)
- 地方(26462)
- 企(26145)
- 企业(26145)
- 融(25998)
- 金融(25996)
- 银(23497)
- 银行(23492)
- 行(22851)
- 方法(22333)
- 数学(19805)
- 数学方法(19702)
- 农(19275)
- 业经(18300)
- 制(15959)
- 地方经济(14890)
- 财(14719)
- 农业(13981)
- 学(13567)
- 产业(11338)
- 发(11282)
- 中国金融(11172)
- 体(11146)
- 环境(11142)
- 贸(10901)
- 贸易(10887)
- 机构
- 学院(206722)
- 大学(204941)
- 济(97302)
- 经济(95234)
- 研究(74580)
- 管理(74389)
- 理学(62653)
- 中国(62567)
- 理学院(61894)
- 管理学(60981)
- 管理学院(60585)
- 京(43166)
- 财(42769)
- 科学(41832)
- 所(36270)
- 中心(35674)
- 财经(33644)
- 研究所(32563)
- 经济学(32318)
- 江(32273)
- 经(30305)
- 经济学院(28849)
- 农(28512)
- 范(28271)
- 师范(28062)
- 北京(27325)
- 院(27110)
- 州(26595)
- 业大(24835)
- 财经大学(24675)
- 基金
- 项目(134145)
- 科学(106197)
- 研究(103640)
- 基金(96177)
- 家(81977)
- 国家(81272)
- 科学基金(70167)
- 社会(69086)
- 社会科(65554)
- 社会科学(65535)
- 省(53322)
- 基金项目(50660)
- 教育(44840)
- 划(43273)
- 编号(42756)
- 自然(40343)
- 自然科(39349)
- 自然科学(39344)
- 自然科学基金(38615)
- 资助(37399)
- 成果(34901)
- 发(33059)
- 重点(30522)
- 国家社会(29490)
- 课题(29403)
- 部(28416)
- 发展(28027)
- 创(27921)
- 展(27609)
- 创新(26263)
共检索到333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忠钦
充分利用城市商业银行反应速度快、决策链条短、地缘人缘熟的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需求成都银行作为西部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主要规模和利润指标均保持持续增长,区域市场占比稳步提升,不良贷款比例不断下降且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已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的主力商业银行之一。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魏革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改革发展提出许多新理论、新战略和新论断,为新时期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区域发展和履职实际,走中国特色金融之路,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细,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高蓓 王璐璐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A股上市企业2007—2019年面板数据,分析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短期内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长期则会抑制区域经济增长。其中,短期内非金融企业金融化通过提高企业经营收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长期通过挤出实体投资和减少企业创新投入抑制区域经济增长。本文研究为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 区域经济增长 企业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学艺 徐鸣
在区域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区域金融集聚是支撑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而这种推动是靠区域金融服务体系中的货币资金储蓄效应、金融货币投资效应、金融资源配置效应实现的。文章研究表明:要促进区域金融服务聚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必须发挥区域金融服务聚合的网络效应,并在要强化区域金融服务聚合过程中,强化区域金融风险的防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平 孙华 吴有华 刘斌 崔海蓉
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一当前的热点问题,文章旨在构建二者之间的统一性互动框架,以便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从区域性层面,基于系统性视角,并考虑到区域经济内部的协调发展,构建了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的E-C-F互动框架,包括了区域金融子系统、区域经济子系统、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三个部分。基于区域金融子系统具有内外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也构成了两个层次,即外层的模式互动,内层的结构依赖和协调机制。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互动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新天 詹静
80年代我国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的发展 1)建国4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布局由东向西推进,计划安排和资源配置由中央负责,具体管理以部门为主,并强调地区的相对平衡发展。反映在理论研究上,区域计划、区域经济运行机制没有被列为国民经济计划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致使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远不及部门经济学。进入80年代以后,"梯度理论"的提出对政府决策和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梯度理论"主张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首位,强调集中资源与资金,实行重点发展。其主要内容是:我国地域空间按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而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序选择应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建杭
发展总部经济是广州经济发展下一步的重要环节。本文先分析了广州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及定位,继而以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为例,阐述商业银行应如何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配套金融服务;
关键词:
总部经济 商业银行 金融服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汉光
要通过金融的导向作用,规范市场竞争环境,从而放大外资的"溢出效应",推动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近年来,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积极发挥金融对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的引导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向庆
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灵活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和手段,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冲击风险江苏是开放型经济大省,涉美贸易规模较大、比重较高。2018年4月以来,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发酵,对江苏涉外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总体影响有限、可控,全省涉外经济平稳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发生改变。当前,全省金融系统认真落实"三项"任务,积极贯彻"六稳"要求,全力服务江苏开放型经济平衡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盛 王晨姝 李文玉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的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亮点。以大连市为例,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连市作为该发展战略的核心城市与龙头,"全域化"进程步伐加快,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于2010年4月份将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金州区合并整合成立金州新区,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中新的经济增长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祚军 徐啸
随着TPP谈判、RCEP谈判的推进和南中国海冲突日益增多,中国与东盟的交流与合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当前日益复杂的中国—东盟关系形势下,文章试图寻找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新的路径。文章认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掺杂了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经济障碍和非经济障碍,并基于此状况,沿着增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互信、考虑中国与东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建立统一稳定的区域金融市场以及抵制区域外势力的干预的思路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推动策略。
关键词:
中国—东盟 金融一体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绍基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严重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必须解决以社会资金配置不均衡为特征的区域金融非均衡问题。当前拓宽中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融资渠道 ,加快中西部金融政策调整 ,是实施中西部开发 ,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非均衡 金融深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景武
灵活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和优惠准备金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更有针对性、前瞻性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立足广东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工作实际,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加大金融工作力度,促进广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按照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和"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要求,广州分行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建忠 毛恩荣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开始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较明显的影响,代表我国四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苏州地区、温州地区、泉州地区及东莞地区经济也在此次危机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本文依据此次金融危机前的数据,从人均经济指标、经济活动主体特征、贸易方式、经济开放度等方面综合比较了四种模式的异同,并利用2008年的数据,通过比较外贸出口额、失业率等八个经济指标的变化,分析了各地区在金融危机下的经济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进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调整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转型和调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富田
政府和资本市场是动员金融剩余投入生产再循环的两种手段,但是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政府和资本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中所起作用不同,通过对不同区域实证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短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府配置资源的能力的增强,长期的经济增长则要依靠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东部地区应当扩大政府规模和提升金融深化程度,中西部地区应当抑制政府规模、适度提升区域金融深化水平。
关键词:
金融剩余 区域 增长 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