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5)
- 2023(11312)
- 2022(9410)
- 2021(8956)
- 2020(7235)
- 2019(16765)
- 2018(16655)
- 2017(30976)
- 2016(15973)
- 2015(18083)
- 2014(17641)
- 2013(17540)
- 2012(16584)
- 2011(15287)
- 2010(15209)
- 2009(14033)
- 2008(13405)
- 2007(11744)
- 2006(10658)
- 2005(9612)
- 学科
- 济(86083)
- 经济(86010)
- 管理(46264)
- 业(42803)
- 企(34954)
- 企业(34954)
- 方法(28046)
- 数学(24430)
- 数学方法(24305)
- 中国(23689)
- 地方(21333)
- 农(18489)
- 技术(17334)
- 业经(17029)
- 学(16198)
- 贸(14620)
- 贸易(14604)
- 易(14163)
- 地方经济(13814)
- 财(13413)
- 制(13007)
- 农业(12499)
- 技术管理(12338)
- 环境(12012)
- 和(11734)
- 融(11589)
- 金融(11585)
- 银(11322)
- 银行(11313)
- 理论(11246)
- 机构
- 大学(232535)
- 学院(230894)
- 济(110417)
- 经济(108533)
- 管理(87785)
- 研究(83764)
- 理学(74828)
- 理学院(73951)
- 管理学(73121)
- 管理学院(72643)
- 中国(64583)
- 京(49241)
- 财(46496)
- 科学(46166)
- 所(40294)
- 中心(37206)
- 财经(37201)
- 研究所(36460)
- 经济学(35831)
- 经(33904)
- 江(33789)
- 经济学院(31991)
- 北京(31706)
- 范(31443)
- 师范(31230)
- 院(29919)
- 农(29567)
- 业大(27500)
- 财经大学(27474)
- 州(26941)
- 基金
- 项目(149818)
- 科学(120101)
- 研究(115481)
- 基金(109754)
- 家(94326)
- 国家(93543)
- 科学基金(80879)
- 社会(77132)
- 社会科(73277)
- 社会科学(73262)
- 基金项目(57913)
- 省(57038)
- 教育(52359)
- 自然(47981)
- 划(47766)
- 自然科(46898)
- 自然科学(46886)
- 自然科学基金(46110)
- 编号(45139)
- 资助(43358)
- 成果(37119)
- 创(36511)
- 发(34617)
- 部(34300)
- 重点(33747)
- 创新(33319)
- 国家社会(33228)
- 课题(32066)
- 教育部(30233)
- 中国(29584)
- 期刊
- 济(128362)
- 经济(128362)
- 研究(76650)
- 中国(49567)
- 管理(35972)
- 财(34429)
- 科学(30199)
- 学报(28604)
- 农(26995)
- 教育(26978)
- 大学(22620)
- 技术(22067)
- 经济研究(21923)
- 融(21058)
- 金融(21058)
- 学学(20384)
- 财经(19427)
- 农业(18894)
- 业经(17795)
- 经(17118)
- 问题(16643)
- 贸(14529)
- 世界(14100)
- 技术经济(13849)
- 图书(13252)
- 国际(12898)
- 业(11906)
- 科技(11438)
- 坛(11325)
- 论坛(11325)
共检索到360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范章
为创建中国式转轨经济学作贡献黄范章在庆祝《改革》杂志十年来取得丰硕成果的时候,人们自然对它今后10年、20年的工作寄予更加热切的厚望,特别是在经济理论建设方面。“改革”,就其经济方面讲,就是“转轨”或“转型”。就中国情况讲,就是指“两个转变”,即“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范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即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要在中国这块土壤上破天荒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无“本本”可循,也无前人的经验可据,全靠亿万人民去实践,“摸着石头过河”。其间,中国经济学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立平 束克东 万伦来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安德鲁·施莱弗在转轨经济学等诸多理论领域做出了重要且有影响的贡献。同时,他还在俄罗斯私有化改革过程中,参与了俄罗斯私有化改革方案的设计,并且在防范私有化改革导致的腐败、如何阻止生产效率低下及如何促进法律制度变迁等系列问题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在经济转轨时期政府作用和规模提出了新的见解,特别是提出了转轨经济学的新的研究范式。他的这一成果对于正在进行经济转轨的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安德鲁·施莱弗 转轨经济学 经济学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南平 朱琛
彭迪先是老一辈经济学家,他在毕生的经济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中,正本清源,引领实践,启示当代与未来,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
彭迪先 经济理论 经济实践 贡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郭冠清 赵学军 汤铎铎 袁富华 邓曲恒 朱恒鹏 杜创 金成武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特殊性、紧迫性和创新性,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路径,指出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开辟了一条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道路,开启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大推进、大发展的春天。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过反复讨论,将"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作为工作重心。2017年5月16日,在"纪念习近平同志‘5·17讲话’发表一周年学术讨论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启动了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围绕当前亟须深化研究的9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郭冠清 赵学军 汤铎铎 袁富华 邓曲恒 朱恒鹏 杜创 金成武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特殊性、紧迫性和创新性,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路径,指出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开辟了一条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道路,开启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大推进、大发展的春天。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过反复讨论,将"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作为工作重心。2017年5月16日,在"纪念习近平同志‘5·17讲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维通
经济学目前在中国处于困境中,要使经济学能成为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理论,必须进行经济学理论创新。创建中国经济学必须在思路上有新突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上有新发展、传统观念上有根本的转变,同时需具备相应的人才条件。
关键词:
理论创新 中国经济学 创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润葵
文章从三个视角说明创建中国经济学的难度。首先,由于知识结构残缺不全,在讨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价值观定和操作控制手段等基础性重大问题时,缺乏共同语言,常常出现不应有的常识性纰缪;其次,由于宏观经济目标及行为主体不明确,宏观经济理论失去科学依据,在当代,没有科学的宏观经济理论,也就谈不上科学的经济理论;再次,由于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急于求成是没用的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知识结构,宏观经济,学术氛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稻葵
中国经济崛起对现代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可以总结为"把改革搞对"(get the reform right),即通过创立一系列过渡性的、具有不断演进潜力的制度安排,不断推进改革,打破妨碍经济发展的一个个瓶颈,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今天的中国经济最迫切的就是要改革过去16年以来基本没有重大变革的财政税收体制,这是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瓶颈。只有大胆改革,中国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发展,中国模式才能在全世界站稳脚跟。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学 经济发展 中国模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逄锦聚
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各位同仁:今天西南财经大学举行《陈豹隐全集》出版发行暨陈豹隐学术成就研讨会,纪念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传播者、《资本论》首译者陈豹隐教授,并以此发掘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首先,我向为开展这项工作作出决策和付出辛勤劳动的领导和学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研讨会表示祝贺,并向邀请我参加会议的西南财大领导和经济学院的同仁表示衷心感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田国强
作为社会科学的"皇冠",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在中国"双一流"建设中,尤其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现实指导。文章首先分析了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建设之于"双一流"战略导向的契合度,然后探讨了中国的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建设所面临的难点及其突破点,进而阐述了中国可从哪些方面为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研究认为,打造中国的世界一流经济学科需要按照国际同行学术标准进行评价,所研究的问题(包括中国问题)应该是国际同行关注的问题,从而需要从完善学科分类评价体系、加强原创性研究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等方面加以突破。与此同时,针对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研究指出,对...
关键词:
双一流 经济学发展 中国贡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红军 高帆
本文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减少贫困、维持社会稳定和增加人民富裕的一系列宝贵经验,总结在主流经济学中发展治理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下,并进而分析了这一概念框架的内涵与外延;概括了改革以来中国发展治理所体现的若干核心经济学特征,并进而探讨了它未来现代化的必要性与方向以及这种发展治理对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全球治理的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张科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经济研究发展迅速,通过“西学东渐”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经济学研究范式。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旅游写入其中,提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经济学发展中的重要成就和独有贡献具有特殊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阎立钦
2 0 0 2年 1 1月 2 5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召开了教育科学界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座谈会。与会者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 ,就如何贯彻十六大精神 ,推进教育科研的创新进行了研讨。下面发表的是部分与会者的发言摘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