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0)
- 2023(14181)
- 2022(12344)
- 2021(11523)
- 2020(9534)
- 2019(21951)
- 2018(21923)
- 2017(41421)
- 2016(23081)
- 2015(25868)
- 2014(26155)
- 2013(25478)
- 2012(23458)
- 2011(20941)
- 2010(20794)
- 2009(18897)
- 2008(18190)
- 2007(15721)
- 2006(13821)
- 2005(11876)
- 学科
- 济(87322)
- 经济(87208)
- 管理(67865)
- 业(58940)
- 企(49003)
- 企业(49003)
- 方法(38896)
- 数学(33388)
- 数学方法(32979)
- 中国(25676)
- 农(23486)
- 财(22411)
- 学(21237)
- 地方(20994)
- 业经(19009)
- 环境(17842)
- 制(16510)
- 理论(16182)
- 农业(15530)
- 和(14749)
- 务(14313)
- 划(14291)
- 财务(14238)
- 财务管理(14216)
- 贸(14208)
- 贸易(14197)
- 易(13656)
- 企业财务(13463)
- 技术(13287)
- 教育(12840)
- 机构
- 大学(319266)
- 学院(317221)
- 管理(125771)
- 济(118286)
- 经济(115249)
- 理学(109247)
- 理学院(107894)
- 研究(107024)
- 管理学(105925)
- 管理学院(105358)
- 中国(78222)
- 京(69829)
- 科学(68901)
- 财(54351)
- 所(53400)
- 农(51882)
- 业大(49046)
- 研究所(48931)
- 中心(48801)
- 江(46550)
- 范(44589)
- 师范(44170)
- 北京(44020)
- 财经(43761)
- 农业(40745)
- 院(40114)
- 经(39700)
- 州(38092)
- 师范大学(35868)
- 技术(34671)
- 基金
- 项目(223892)
- 科学(175308)
- 研究(163092)
- 基金(160612)
- 家(140381)
- 国家(139192)
- 科学基金(119485)
- 社会(101022)
- 社会科(95452)
- 社会科学(95426)
- 省(87859)
- 基金项目(86353)
- 自然(78925)
- 自然科(77017)
- 自然科学(76997)
- 自然科学基金(75555)
- 教育(74778)
- 划(74470)
- 编号(67437)
- 资助(65440)
- 成果(54427)
- 重点(49724)
- 部(48213)
- 发(47305)
- 课题(46628)
- 创(45832)
- 创新(42691)
- 科研(42541)
- 大学(41208)
- 项目编号(41103)
共检索到461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春 陈勇 于立 周伟
城市建成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老年人在中国已经构成重要的群体,建成环境不仅仅对他们自身健康产生影响,也会对他们子女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冲击,带来社会问题。以重庆市为例,选择了老年人这一群体,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建立有序多分类Logsitic模型,研究建成环境如何通过影响老年人的休闲健身活动(尤指步行运动)从而影响其身体质量指数(BMI)。结果表明,除了年龄、是否偏爱高热量饮食外,居住地是否有休闲运动场所、居住地到休闲运动场所的距离与因变量老年人BMI指数等级存在显著联系。其中,居住地距离休闲运动场所1000m以内是最佳范围,在这一范围内休闲运动场所对老年人身体质量指数等级的影响显著并且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建成环境优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春 陈勇 于立 周伟
城市建成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老年人在中国已经构成重要的群体,建成环境不仅仅对他们自身健康产生影响,也会对他们子女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冲击,带来社会问题。以重庆市为例,选择了老年人这一群体,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建立有序多分类Logsitic模型,研究建成环境如何通过影响老年人的休闲健身活动(尤指步行运动)从而影响其身体质量指数(BMI)。结果表明,除了年龄、是否偏爱高热量饮食外,居住地是否有休闲运动场所、居住地到休闲运动场所的距离与因变量老年人BMI指数等级存在显著联系。其中,居住地距离休闲运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鹏飞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切实保障好老年人健康格外紧迫。基于此,文章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从身体机能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维度实证考察了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医疗保险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身体机能健康和心理健康。机制研究表明,医疗保险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降低老年人慢性病发生率进而影响到老年人健康。因此,进一步扩大老年人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医疗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是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状况下保障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途径。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卓 罗雅楠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人力资源开发创造了条件。基于北京市流动老年人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互联网使用与流动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系及机制,分析流动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特征及问题。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会促进流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使用频率与身心健康呈倒U型关系;仅用于社交娱乐时,使用频率与身体健康显著负相关,与精神健康无显著相关关系;同时用于社交娱乐及健康管理时,使用频率与身心健康显著正相关;家庭支持、社会融入和体育锻炼是“互联网使用-身心健康”的促进型中介因素;低学历流动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社交娱乐功能频繁,健康管理功能不足。因此,为发挥互联网健康赋能功能,应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个层面着手,提升流动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技能,鼓励其积极、适度、多样化使用互联网,避免过度娱乐化使用互联网,以不断促进和培育流动老年人健康型人力资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数字化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生龙 郎晓娟
文章基于2010、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中国退休政策在男女退休年龄上的规定,使用断点回归设计,探讨退休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检验退休影响健康的机制。研究发现,退休对男性的健康影响不显著,而对女性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显著正向的影响,主要原因是退休后女性增加了锻炼的频率;虽然男性的锻炼频率在退休后也有所增加,但退休后男性超重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这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锻炼的健康效应。文章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当前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以应对人口
关键词:
退休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断点回归设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经纬 田莉 欧阳伟
社区是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环境安全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福祉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多水平回归模型,对北京市老年人样本进行分析,界定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社区环境安全因素。研究发现:北京市老年人7.03%的自评健康、6.35%的孤独感水平差异由老年人所处社区决定;主观社区环境安全感中,社会凝聚力好的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更好,较少感到孤独;客观社区环境安全特征因素中,社区的道路状况良好,老年人自评健康更好,孤独感更低,而社区无障碍设施水平越好,老年人孤独感也会更低。此外,个体特征上,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和家庭年收入对其健康水平也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于提升老龄健康的社区环境营造有着积极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 邹鸣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与此同时,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37‰,此后下降趋势明显,2016年我国正式放开二胎政策,当年和次年出生率出现小幅上扬,但很快又呈逐步下降趋势,到2019年人口出生率已降至10.48‰。另一方面,随着膳食营养水平的不断改善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也在不断提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新,张风雨
本文利用中国近期老年调查数据,采用多项Logit回归统计方法,从个体的人口学基本特征、家庭子女数及户类型、经济状况及健康指标等四个方面,建立不同的研究模型,对中国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家庭子女数、经济状况及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董夏燕 何庆红
在中国空气污染与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本文将CHARLS数据和各地级市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进行匹配,运用广义估计方程实证研究空气污染与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PM_(2.5)和PM_(10)会增加中老年人抑郁严重的危险度,且评估抑郁症状当月的影响最大。对异质性的考察发现,空气污染仅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女性和45-64岁人的抑郁症状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对影响机制的分析表明,空气污染会通过危害生理健康从而影响心理健康。为此,本文认为一方面要积极治理并预防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不应过度担忧其所造成的损害。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抑郁症状 广义估计方程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琴 谭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探讨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之间的关系尤为必要。健康是一个多维度的指标,度量人们的健康状况是一个难点。健康状况通过影响人们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对闲暇的偏好从而影响到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同时退休反过来又影响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此,通过了解多种度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指标,梳理国内外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的相关文献,阐述了估计健康与劳动供给二者因果关系时所遭遇的内生性来源以及克服内生性问题所采用的不同的研究方法,最后分析了研究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这一问题隐含的政策意蕴以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健康 劳动供给 退休 内生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立新,姚远
文章运用在湖北省武汉市随机抽取的442位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资料,研究分析应对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采用解决问题、求助和幻想的应对方式显著降低;应对方式的不同水平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程度不一样,高解决问题、低自责、低幻想、低退避和低合理化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要显著好于低解决问题、高自责、高幻想、高退避和高合理化的老年人;自责、幻想和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预测作用,其中自责和幻想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而解决问题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老年人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于学军
本文应用中国老年科学研究中心1992年"中国老年供养体系调查"数据,估计了OLS,Probit,Tobit和GeneralizedTobit模型。数据分析和估计结果显示,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男性老年人口比女性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好;农村老年人口比城市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好;年龄与老年人口的自理能力分值为负相关关系;而老年人口没有患慢性病的事件与年龄之间呈"U"型关系;教育程度对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影响;教育程度对城市老年人口患慢性病的概率和数量的影响相对更大。总的来说,少数民族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与汉族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没有明显的差异。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孩子数量多的老年妇女患慢性病的概率相对较高。户均收入水平对城乡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都有显著的影响,但在农村,这一影响相对更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岳亚飞 杨东峰 徐丹
城市建成环境的基本属性是影响老年居民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可测得和可感知是从客观和主观维度对建成环境要素的描述,两者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综合作用方式仍未探寻及验证。因此,论文结合积极生活生态模型、社会—生态健康模型和环境—心理健康模型等理论,以大连市为例,融合多源异构时空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建成环境的客观和感知视角检验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对比作用及内在影响机制,并在排除可能的居住、自选择样本后进一步进行验证。通过研究发现:超市、餐饮和美发店等基本服务设施的邻近性和聚集程度通过直接和感知的中介途径差异性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高聚集度会通过感知路径的噪声、不安全感和环境卫生状况等对老年人心理产生消极作用;步行道路的密集度和局部整合度、深度、连接度等车行道路的连通性在老年人日常出行范围的局限下对其心理层面的干预有限;住区配套休闲、景观和锻炼等设施的多样性通过直接和感知的中介路径同时正向作用于老年人心理健康;住区的地下停车和高层的电梯设施相比于地面停车和多层步行上下楼对老年人心理有更为积极的影响;总体上相比于客观建成环境,感知环境在发挥中介效应的同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也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培材
本文基于2013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隔代抚养对城乡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分样本估计和隔代抚养强度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过去一年内照料孙子女的经历对城乡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且对女性中老年人和农村中老年人影响更大;隔代抚养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主要通过增加中老年人的社会交际、锻炼次数和从子女处获得的净转移支付来实现。在老龄化愈来愈严重的背景下,有效利用中老年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中老年人的积极作用,有助于中国实现积极老龄化。
关键词:
隔代抚养 抑郁 身体功能障碍 代际支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施鸣骞 周希喆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关怀服务需求引起社会的关注。上海市作为中国目前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城市,对其研究发现,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现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群体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在精神关怀服务的推广方面,通过研究老年人选择精神关怀服务需求时的影响因素,发现该项服务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均存在很大的需求潜力。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为社区和医院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