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25)
- 2023(3714)
- 2022(3046)
- 2021(3056)
- 2020(2508)
- 2019(5981)
- 2018(5636)
- 2017(10535)
- 2016(5408)
- 2015(6430)
- 2014(6095)
- 2013(6275)
- 2012(5965)
- 2011(5617)
- 2010(5366)
- 2009(4955)
- 2008(4879)
- 2007(3941)
- 2006(3531)
- 2005(3336)
- 学科
- 济(28737)
- 经济(28712)
- 方法(12972)
- 管理(12547)
- 数学(12292)
- 数学方法(12244)
- 中国(11341)
- 业(11134)
- 贸(8596)
- 贸易(8591)
- 易(8522)
- 企(7634)
- 企业(7634)
- 农(6324)
- 关系(5145)
- 出(4996)
- 制(4996)
- 财(4964)
- 银(4633)
- 银行(4631)
- 行(4547)
- 融(4333)
- 金融(4331)
- 环境(4189)
- 业经(4154)
- 发(4134)
- 出口(4122)
- 出口贸易(4122)
- 口(4122)
- 学(4106)
- 机构
- 大学(83985)
- 学院(79859)
- 济(46135)
- 经济(45736)
- 研究(35047)
- 管理(29217)
- 中国(28383)
- 理学(25134)
- 理学院(24840)
- 管理学(24664)
- 管理学院(24510)
- 京(18660)
- 财(18378)
- 科学(17850)
- 所(17288)
- 经济学(16538)
- 研究所(15886)
- 财经(15265)
- 经济学院(14926)
- 经(14368)
- 中心(14327)
- 北京(12652)
- 院(12337)
- 财经大学(11698)
- 科学院(11265)
- 农(10978)
- 研究中心(10374)
- 社会(10094)
- 范(9829)
- 师范(9777)
- 基金
- 项目(53423)
- 科学(43588)
- 基金(43160)
- 研究(39127)
- 家(38383)
- 国家(38168)
- 科学基金(32150)
- 社会(28553)
- 社会科(27294)
- 社会科学(27291)
- 基金项目(21684)
- 自然(18962)
- 自然科(18601)
- 自然科学(18596)
- 资助(18482)
- 自然科学基金(18319)
- 教育(17244)
- 中国(15676)
- 省(15414)
- 划(14990)
- 部(14308)
- 国家社会(13889)
- 编号(13001)
- 教育部(12592)
- 重点(12373)
- 发(11719)
- 人文(11187)
- 重大(11174)
- 成果(11021)
- 社科(10830)
共检索到123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马烈
近代,西方式社会调查的大量开展让学界普遍注意到"南方多租佃,北方多雇佣",本研究在整理民国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发现无论是佃雇农的比例,还是出租土地面积的比例,南方农业经营中的租佃率均高于北方,北方农业经营中的雇佣率均高于南方。关于该现象的解释,学界目前主要从经济发展、人地比例、社会特权、贸易冲击、税收政策、自然风险、监督成本等角度进行了论述,当前的研究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总体来看缺少对地主与农民农业经营方式选择机理的分析和求证。
关键词:
农民 地主 劳动者 剥削者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钞晓鸿
本文以本世纪前期为分析重点,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资料探讨陕西三大区域——关中、陕北以及陕南的农业雇佣、租佃关系。首先主要依据调查资料对陕西三大区域的雇佣、租佃比重进行多方位的定量分析,从而确定了雇佣制与租佃制在陕西境内的基本格局;进而具体探讨各区域的雇佣关系与租佃关系;最终引发出对农村经济史研究的若干辨析与思考
关键词:
雇佣关系,租佃关系,比较研究,陕西历史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志宏
本文利用 1 958年第二次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所得河北省清苑县 4个村庄的 1 930年、1 936年、1 94 6年 3个年份的历史数据 ,对 1 9世纪 30— 4 0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做了较详细的考察 ,内容涉及该地区土地租佃的习俗、地租形式及地租率、雇佣劳动的使用、长短工雇佣情况、工资形式和水平等。本文所利用的调查数据 ,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布
关键词:
土地租佃 雇佣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王凌
本文是一项新的租佃关系研究的结论部分。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学者发现,几百年来(特别是在清代),中国的地租额和地租率有着大幅度的下降(其幅度多在20%以上)。在探讨了与此有关的那些问题———它意味着粮食亩产量的下降,还是租佃制度的一种“修订”?农民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有关的政府政策和法律又是如何———之后,本篇就有关地租率、旧的土地制度以及农民文化的若干问题提出几点余论,以就正于大家。
关键词:
租佃关系 地租实收率 道义经济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增彪 桑向阳
本文使用调查问卷数据,通过构建包含战略、信息技术和管理实施三要素的流程管理系统,以及包含目标设定、监控、奖惩机制三要素的管理会计系统,考察了管理会计系统与流程管理对提升组织业绩的效应,解释了企业流程管理面临失败的原因,即缺乏对管理会计系统的使用。研究结果显示,组织进行作业链和供应链管理、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只有通过管理会计系统,才能够显著改善组织业绩。而目标设定与组织战略的结合、监控与流程管理系统三要素的结合对组织业绩同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见管理会计系统能够解决我国企业流程管理实践中的信息效率问题。
关键词:
流程管理 管理会计系统 组织业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小嘉
本文在考察浙江租佃制度的基础上,分析浙江二五减租过程中减租政策特别是减租标准的变化。本文通过回溯减租运动的发展,揭示减租政策的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减租从农民运动演化为国家大法,减租标准从二五变为三七五,减租主体从农民变为国家,实质上是传统的私域减租,到国家干预下的公域减租的质的飞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锦鹏
宋朝确立了土地私有产权制度,租佃经营成为重要的土地经营形式。宋朝租佃市场属于竞争性市场,地租率由市场决定,对租佃双方都是有利的;在宋朝广大佃农家庭经济条件差,抵御经营风险能力弱的社会条件下,采取分成租佃制是适应宋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有效率的制度安排,“随田佃农”也是有利于保障佃农权益的有效制度选择。
关键词:
租佃经济 地租 分成租佃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亮 龙登高
自耕农制度公平而具有效率,租佃制度下佃农受到地主的剥削且效率较低,这一传统主流成说受到史实与理论的质疑。在自由市场的情况下,地权结构取决于交易费用以及制度总盈余的高低。本文利用最优所有权结构理论分析自耕农、租佃和雇工的制度总盈余,认为土地最优经营规模、技术水平、土地禀赋、市场状况等都会影响地权结构的选择,自耕农并不一定是最优的。随后统计方法检验了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运输成本以及土地经营规模和地权分散程度对租佃率的影响。将近代自耕农与佃农的生产规模、利润等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后发现,租佃经济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优势,其原因在于租佃制使土地的资产功能和生产要素功能分离,使土地经营面积不受土地产权面积的制约...
关键词:
租佃制 自耕农 佃农 经济效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秦晖
一“租佃”是史学中极常用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都说:“奴隶社会”是奴隶劳动,封建社会是租佃制。而“古史分期”的全部工作便是寻找奴隶制为租佃制所取代的标志。然而,究竟什么叫“租佃制”?看来对这一“符号”所要表达的“语义”在今日还远不是一致的,于是关于它的研究便有成为一场没有规则的“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语)的危险。笔者认为所谓租佃制应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租佃制指独立经营者向别人交纳剩余产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翔 卢新海
本文对不完全信息下的土地租佃契约进行研究后发现,所有的租佃契约都是次优的,也就是说,租佃制度本身是效率损失的。对于中国的农业绩效,制度性的因素影响始终是很大的。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时间序列的回归模型来说明家庭承包制下的中国农业绩效,应用岭回归估计方法在对1978—2009年中国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后我们发现,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导致1993年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既然在现行的农地制度下,中国的农业产出增长缓慢,那么就有必要对现行的农地制度改革。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允许农地所有权的转让和抵押,并通过其他的制度安排来完善农业机械化生产。
关键词:
租佃 制度安排 农业绩效 农地所有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彭波
租佃制度在历史上绵延数千年,在近世(宋代至民国)至少覆盖三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构成中国社会的重要基础,被看作是解开中国社会发展之谜的一把关键钥匙。对这项制度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也存在着很多流行的误解。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一些根本性问题展开讨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天宇 李楠 韦潇
风险与激励的关系一直是契约理论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经典理论框架(Holmstrom和Milgrom,1987)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实践引入契约类型选择的制度限制,分析风险对最优租佃契约形式以及激励的影响,并且利用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微观契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灾害风险越大,分成契约被选择的概率越大(激励越小);同时无论选择的是分成还是定额契约,地租率都会越小(激励越大)。此外,当佃农的财富增加或者使用受灾害影响更小的土地时,风险对契约选择的影响可以被减轻。本文的分析为风险与激励关系文献中相互矛盾的实证发现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哲 刘雅媛
20世纪初,清政府和民国政府陆续出版了若干套邮政舆图(集),其初衷是为了合理规划未来之邮路。舆图记载了邮路、邮政网点的等级信息和实测路程信息,使其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系统的近代交通信息载体。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对上述舆图进行数字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尽可能地还原近代中国国内市场网络。从国际比较来看,邮政业是近代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多种因素导致了邮政作为一个第三产业部门远超同侪的快速扩张,但邮政网点的分布和邮路的空间拓展与人口密度分布并不呈现完全的相关性。通过对四川的个案分析,利用泰森多边形法,本文发现基层邮政半径可以很好代表基层市场半径,从而为全国范围内建构近代基层市场网络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技术路线,同时也为从整体上描述和分析近代中国城市体系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基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田丰 邵楠
在全球经济失衡和多哈回合陷入困境的大背景下,中美这两个世界性经济大国在WTO框架内发生的贸易摩擦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对于争端发生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从美国多边贸易摩擦对象选择这一视角入手,运用关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经济学研究文献、美国贸易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全面系统的历史数据和案例来探究美国对华申诉的主要动机,并针对中美知识产权争端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冷观
中国知识分子收人低下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知识界的多次呼吁,国家当局的多次许诺,宏观政策上反复重申——要提高知识分子待遇,调动和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然从现实情况看,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认为,中国知识分子收人低下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该冷静地、多方位地思考问题的症结。问题的解决方法蕴含于问题的揭示之中。本文斗胆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