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8)
2023(7625)
2022(6410)
2021(5606)
2020(4386)
2019(9855)
2018(9750)
2017(18422)
2016(9615)
2015(10753)
2014(10933)
2013(11139)
2012(10945)
2011(10347)
2010(10781)
2009(10043)
2008(9689)
2007(8822)
2006(8466)
2005(8108)
作者
(30021)
(25094)
(25067)
(23821)
(16191)
(11856)
(11241)
(9634)
(9622)
(9036)
(8869)
(8312)
(8237)
(8214)
(7984)
(7704)
(7406)
(7230)
(7215)
(6852)
(6694)
(6230)
(6119)
(5946)
(5765)
(5710)
(5492)
(5454)
(5191)
(4969)
学科
(69419)
经济(69371)
管理(23988)
地方(23413)
(22644)
中国(19459)
方法(16055)
(15846)
企业(15846)
地方经济(15182)
(14573)
业经(13933)
数学(13731)
数学方法(13672)
(11542)
(10919)
(10495)
金融(10495)
农业(10472)
(9758)
银行(9749)
(9629)
(9475)
环境(9295)
(8672)
贸易(8662)
(8228)
(8203)
发展(7985)
(7963)
机构
学院(150442)
大学(148233)
(75387)
经济(73956)
研究(62211)
管理(51407)
中国(47579)
理学(41971)
理学院(41397)
管理学(40864)
管理学院(40567)
科学(34723)
(32855)
(32353)
(32102)
研究所(28727)
中心(26579)
(24642)
经济学(24369)
财经(24310)
(23844)
北京(21981)
(21840)
(21840)
(21680)
师范(21502)
经济学院(21440)
(19863)
科学院(19330)
(19024)
基金
项目(87666)
科学(68872)
研究(67098)
基金(61606)
(52937)
国家(52440)
社会(44519)
科学基金(44045)
社会科(42273)
社会科学(42265)
(35117)
基金项目(31468)
教育(29286)
(28761)
(26788)
编号(26483)
资助(25310)
自然(24788)
自然科(24150)
自然科学(24145)
自然科学基金(23692)
成果(22401)
发展(22394)
(22018)
重点(20304)
课题(20096)
(18907)
国家社会(18691)
(17814)
(16888)
期刊
(101420)
经济(101420)
研究(55820)
中国(37231)
(23909)
(23030)
管理(22666)
科学(19821)
学报(19641)
(19000)
金融(19000)
经济研究(17253)
教育(17144)
农业(16315)
业经(15546)
大学(15257)
技术(14496)
学学(14299)
财经(13186)
问题(12720)
(11628)
世界(9801)
(9719)
技术经济(9509)
国际(9118)
(8465)
经济问题(8349)
商业(8255)
经济管理(7955)
改革(7898)
共检索到260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振中  
目前我国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背景在于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压力。从外部压力来看,我们面临着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这四大难题;从内部压力来看,我们面临着责任约束、环境约束、资源约束和土地约束这四大挑战。从金融危机、减排承诺、高度耗能和耕地红线这四个视角来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云  
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梁云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O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转变。其中之一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澄  
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世界各国经济总是沿着不发达→欠发达→发达三个阶段不断向前推进;在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由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同,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特征,也就是说,在同一时期,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总是相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道元  
前言科学技术系统与一般系统相比有一个特点,即严重的滞后性。科学技术对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贡献与影响虽然十分巨大,但通常不会立即奏效。科学技术成果往往要经过一段过渡阶段之后,才能在一个较长的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国友 ,顾淑林 ,王可 ,王路烨 ,曾洪  
(一)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适者生存,劣者淘汰。在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末的上一轮世界经济竞赛中,我国未能跟上。而在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一轮竞赛中,更是面临险情,濒于淘汰。这样言论决非危言耸听。从上轮竞赛的结果看,我国在世界经济GNP中的比例从1955年的4.7%,下降到1980年的2.5%。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1960年与日本相当,而1980年却只有日本的1/4,1985年降至1/5;196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高出我国4600亿美元,而到1985年已经高出36800亿美元。从这一轮竞赛的实质看,我们面临的竞争以内涵增长为特征,内涵增长使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低的成本,能提供同等或更高效用的产品和服务,而高技术和新技术是其核心和动力。在高技术和新技术产业方面,六十年代与我们起点相近的日本已经远远跑在我们前面,七十年代比我们落后的一些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也超了过去。南朝鲜的金星公司1986年销售额16亿美元,出口占10亿美元,从256K的集成电路到家电产品,都以自己的牌子进入了国际市场的中心。从我国经挤增长的效益看,量上的速度不低,但水平提高不快。1952~1982年期间的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低,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我国创造1000美元产值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5~5倍,是印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平  
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了 2 0多年的快速增长 ,但生态环境也迅速恶化、升级。中国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对当前困境及趋势的分析和思考 ,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萍  汪毅恒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银证保合作的必要性问题,然后在分析了我国银证保合作的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银证保合作给我国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初步探索了银证保合作以后应该采取的相应监管对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志宁  
不少人以为,在国外“个人收入”属于隐私,这是一个误解。个人收入的透明化,是科学的社会管理的重要一环,对于净化社会和保障税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情况下,只有个人收入和政府收支的透明化,才能使中国具有“经济健康”。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何干强  
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公布的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所有制结构显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已严重动摇。振兴公有制经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深化改革中的指导地位,排除西方主流经济学尤其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干扰和误导,反对私有化。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坚决把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振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思路上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新华  向荣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成华  
专业银行商业化,规范贷款抵押已刻不容缓唐成华随着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各家银行的信贷风险意识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为减少信贷资金的风险,防止资金损失,各专业银行纷纷出台了防范信贷风险的一些管理办法。如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在1993年出台了《中国农业银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卫斌  苏剑  周晔馨  
从能源环境视角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本文运用DEA提出一种量化测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成效的方法,并选取30个省(市、自治区)2006—2012年面板数据,测算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总体效果与地区差异。研究发现,自2006年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绿色化程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十一五"期间年均进展速率为6.4%",十二五"前两年的年均进展速率为6.2%。分地区看,北京和上海等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成效较为显著,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可持续绿色发展之道;新疆和青海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展较为缓慢,甚至在个别年份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继瑞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全新的思想,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但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国强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从高能耗、粗加工、科技含量低的生产发展模式向高科技、精加工、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而投资的增量及其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从投资结构的优化入手。目前,我国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比重过大,严重制约了资金向其他领域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