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14)
2023(3778)
2022(3266)
2021(3201)
2020(2594)
2019(5886)
2018(5741)
2017(11555)
2016(6223)
2015(6871)
2014(6835)
2013(6793)
2012(6326)
2011(5752)
2010(6055)
2009(5704)
2008(5657)
2007(5284)
2006(4928)
2005(4515)
作者
(16466)
(13743)
(13638)
(13206)
(8940)
(6344)
(6193)
(5248)
(5245)
(5148)
(4662)
(4457)
(4441)
(4397)
(4333)
(4281)
(4155)
(4082)
(4033)
(4031)
(3404)
(3364)
(3271)
(3179)
(3143)
(3125)
(3086)
(3008)
(2740)
(2694)
学科
(22373)
经济(22340)
管理(21331)
(21325)
(17876)
企业(17876)
(9116)
(8728)
(8203)
方法(7616)
(7427)
中国(6811)
数学(6737)
数学方法(6601)
(6150)
(5717)
贸易(5715)
(5595)
体制(5446)
(5307)
政策(5158)
及其(5148)
税收(5090)
(5059)
业经(5007)
农业(4869)
(4852)
财务(4835)
财务管理(4817)
(4748)
机构
学院(86202)
大学(84122)
(38142)
经济(37261)
管理(34837)
理学(29120)
理学院(28852)
研究(28742)
管理学(28508)
管理学院(28322)
中国(24159)
(21440)
(17189)
财经(15507)
科学(14827)
(14458)
(14045)
(13974)
中心(13872)
研究所(12052)
北京(11282)
(11257)
财经大学(11252)
(11138)
经济学(11065)
(10877)
师范(10823)
(10626)
经济学院(9856)
业大(9497)
基金
项目(50265)
科学(40457)
研究(40347)
基金(36548)
(30304)
国家(30017)
科学基金(26414)
社会(25401)
社会科(24102)
社会科学(24099)
(19046)
教育(18613)
基金项目(18196)
编号(17479)
自然(16319)
(16198)
自然科(15956)
自然科学(15953)
资助(15856)
自然科学基金(15694)
成果(15291)
课题(12274)
(11706)
(11474)
(11156)
重点(10910)
(10848)
项目编号(10670)
(10378)
教育部(10317)
期刊
(46558)
经济(46558)
研究(29940)
中国(18669)
(16707)
管理(14073)
(13333)
金融(13333)
(10652)
教育(10622)
科学(8913)
学报(8266)
业经(8006)
经济研究(7624)
财经(7605)
技术(7285)
农业(7024)
大学(7007)
(6507)
学学(6436)
(5746)
问题(5561)
国际(5233)
理论(5034)
(4629)
实践(4568)
(4568)
现代(4431)
世界(4066)
(4023)
共检索到142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国祥  
实践表明我国实施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有利有弊。虽然说最低收购价政策本质具有扭曲市场效应,但正是这一效应的存在,才有助于保障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从根本上说选择继续稳定并不断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战略的需要。进一步地说,我国实施多年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一些弊端并非完全不能克服,如果在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时能够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特别是同时采取生产契约和购销契约的制度安排,发展订单粮食生产经营,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可能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化解粮食高库存等方面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罗东  矫健  
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市场调控措施,近年来执行范围不断扩大,价格稳步提升,起到了支撑国内收购市场、稳定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效果。从运行机制上看,该政策属于WTO黄箱政策中的特定农产品支持,根据加入WTO承诺,应低于基期产值的8.5%。从测算结果看,近年来该措施符合WTO相关规定,但运行机制和办法仍存在一定问题,未来应加以完善和调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共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仅仅三个年头已经取得重大成效 ,这说明我国的宏观调控既取得了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 ,也取得了治理通货紧缩的初步经验 ,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这种经验的重要方面。中央已经明确今年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这是根据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做出的决策。现在需要研究的问题是 :为什么应当继续实施 ,为什么可以继续实施 ,以及通过理论的论证来解除对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些疑虑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贺伟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施行6年来,已经在稳定粮食价格、促进农民增收、服务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达到了政策的设计预期,受到了地方政府和种粮农民的欢迎。面对粮食供求关系发生的新变化,现行政策的一些消极影响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制约了政策效果的充分发挥。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政策在价格制定、信贷管理、财政补贴、购销监管等方面的操作措施。同时,继续深化粮食收购政策的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起以差额直补方式为主的最低收购价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兰录平  
本文阐述了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9年来,对稳定市场粮价、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在政策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如责任主体与粮食收购主体分离,最低收购价形成机制未明确,收购贷款与利息补贴等没有明确或细化等相关问题;以及在操作方面存在诸如粮食品种差价不合理,执行主体和委托收购库点关系不顺,收购点库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政策效果的进一步发挥。从优化政策设计、提高执行效果、完善配套措施三个方面,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凤羽  国娜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发挥了政策优势,也面临一些问题。必须坚持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方向,建立以直接补贴为核心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更好地发挥强农惠农的粮食补贴政策的效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晨  宣烨  
“优粮优价”是增加优质粮食有效供给,更高层次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优粮优价”的影响机制,然后通过构建“充分统计量”模型,基于2016~2021年粮食市场交易数据,实证估计了市场化收购中质量变化对市场价格的边际影响,并据此测度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优粮优价”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最低收购价政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化收购中的“优粮优价”效应;二是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市场化收购中的“优粮优价”效应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三是最低收购价政策在2018年前对市场化收购未发挥“优粮优价”效应,但在2018年后却产生了明显的“优粮优价”效应。据此,文中提出了因地制宜多渠道助力“优粮优价”,统筹并举强化两类收购质量导向,重质保量稳步推进粮食收购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波  
本文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小麦等五种主要粮食品种为例,构建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模型,使用双重差分设计和反事实模拟方法进行评价。双重差分回归结果表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和品种异质性,该结论也得到了反事实模拟方法的验证。因此,我国政府在设计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时,应实行差别化定价政策,以充分体现品种差异、品质差异和区域差异,促进粮食供给结构调整。同时,从最低收购价格中把粮食补贴剥离出来,发挥最低收购价政策兜底作用,调动市场在价格调节与资源配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波  
本文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小麦等五种主要粮食品种为例,构建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模型,使用双重差分设计和反事实模拟方法进行评价。双重差分回归结果表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和品种异质性,该结论也得到了反事实模拟方法的验证。因此,我国政府在设计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时,应实行差别化定价政策,以充分体现品种差异、品质差异和区域差异,促进粮食供给结构调整。同时,从最低收购价格中把粮食补贴剥离出来,发挥最低收购价政策兜底作用,调动市场在价格调节与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丁伟  
本文在对现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存在弊端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建立粮食最低收购价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士春  肖小勇  李崇光  
食品安全指标超标粮食(以下称超标粮食)收购处置是2018年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的重要内容。超标粮食收购处置的公共益品特征决定其只能由公共部门执行,由于县级政府具有进行源头治理的属地优势,超标粮食收购处置的责任被层层下压到县级政府;县级政府收购处置超标粮食的行为受到来自中央政府、县级政府官员、市民、种粮农民、中储粮及农发行等六方利益诉求的共同影响。目前,影响县级政府收购处置超标粮食行为的利益诉求方在力量上存在强弱差异。为了推动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保障食品安全,建议短期内,由中央政府或者省级政府统一收购超标粮食,但主要由县级政府承担处置费用;从长远看,在解决上级政府监管缺失等问题的基础上,可考虑由县级政府完全承接超标粮食收购处置责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建杰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有效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大计。笔者以小麦为例,对其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前后、执行省区与非执行省区产出的总量、结构与效率进行动态及静态比较,结果表明,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市效应较为明显,执行省区小麦的产出集中度、播种面积、单产、销售价格以及规模报酬优势稳步提升;同时,最低收购价对非执行省区的"基准价"功能以及辐射传导作用使政策托市效应一定程度上也溢向了非执行省区。适度扩大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范围与品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农收入有重要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士海  李先德  
本文利用双差分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小麦、早籼稻、晚籼稻、粳稻、黄玉米、油脂业用大豆和食品业用大豆等七种粮食产品近十年的周度价格数据进行研究,旨在考察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否起到了对粮食市场的托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大部分粮食品种存在托市效应,其中小麦的政策效果最为明显,油脂业用大豆的政策效应为负,同样的政策对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亭  
文章认为,应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确定机制、建立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差价体系、规范收购贷款与利息管理、不断完善粮食的销售渠道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设计;通过理顺政策各方执行主体的关系、建立粮食价格监测预警体系、推进收购资金供给的多元化、健全执行政策的协调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执行效果;通过确保粮食生产、推广粮食收益保险制度、扩大粮食种植主产区的粮食补贴范围并加大补贴力度、加快粮食市场主体的培育,进一步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配套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亭  
文章认为,应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确定机制、建立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差价体系、规范收购贷款与利息管理、不断完善粮食的销售渠道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设计;通过理顺政策各方执行主体的关系、建立粮食价格监测预警体系、推进收购资金供给的多元化、健全执行政策的协调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执行效果;通过确保粮食生产、推广粮食收益保险制度、扩大粮食种植主产区的粮食补贴范围并加大补贴力度、加快粮食市场主体的培育,进一步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配套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