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90)
- 2023(2765)
- 2022(2230)
- 2021(2040)
- 2020(1617)
- 2019(3557)
- 2018(3274)
- 2017(6404)
- 2016(3421)
- 2015(3760)
- 2014(3899)
- 2013(3840)
- 2012(3594)
- 2011(3377)
- 2010(3447)
- 2009(2900)
- 2008(2775)
- 2007(2575)
- 2006(2165)
- 2005(1987)
- 学科
- 济(21635)
- 经济(21621)
- 地方(9298)
- 管理(7403)
- 地方经济(6546)
- 业(5659)
- 中国(4834)
- 方法(4745)
- 农(4406)
- 数学(4320)
- 数学方法(4282)
- 企(3704)
- 企业(3704)
- 关系(3541)
- 学(3390)
- 农业(3279)
- 业经(3229)
- 体(3081)
- 环境(3062)
- 融(2964)
- 金融(2963)
- 域(2746)
- 区域(2742)
- 制(2736)
- 发(2514)
- 和(2485)
- 经济关系(2416)
- 贸(2395)
- 贸易(2389)
- 技术(2238)
- 机构
- 学院(47983)
- 大学(47461)
- 济(21080)
- 经济(20576)
- 研究(20516)
- 管理(16952)
- 理学(14475)
- 中国(14405)
- 理学院(14244)
- 管理学(14016)
- 管理学院(13924)
- 科学(12632)
- 所(10541)
- 京(10180)
- 研究所(9678)
- 中心(8955)
- 农(8676)
- 范(7988)
- 师范(7944)
- 院(7835)
- 江(7674)
- 财(7585)
- 业大(6734)
- 农业(6584)
- 师范大学(6569)
- 科学院(6463)
- 北京(6362)
- 州(6220)
- 经济学(6203)
- 研究院(6128)
- 基金
- 项目(34651)
- 科学(28046)
- 研究(26200)
- 基金(24752)
- 家(21998)
- 国家(21840)
- 科学基金(18378)
- 社会(17018)
- 社会科(16140)
- 社会科学(16138)
- 省(14178)
- 基金项目(13295)
- 划(12151)
- 教育(11791)
- 自然(11169)
- 自然科(10879)
- 自然科学(10876)
- 编号(10829)
- 自然科学基金(10652)
- 资助(9220)
- 发(9183)
- 成果(8749)
- 重点(8442)
- 课题(7873)
- 发展(7641)
- 部(7552)
- 展(7529)
- 创(7291)
- 国家社会(7207)
- 创新(6938)
共检索到76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铭辉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亚洲经济体进一步提升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促进形成区域一体化市场、改善区域综合发展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RCEP也存在着进一步升级探索经贸新规则、推动区域内部国家进一步参与价值链分工以及提高自由贸易协定利用水平等一系列提升空间。未来一段时期内,以RCEP为重要内容的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稳定发展,RCEP成员方需要积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RCEP落地生效并发挥应有作用,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全球经贸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跃洲
在绿色创新文献回顾基础上,对当前各国绿色创新的现状和近年来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相关数据表明,尽管专利申请方面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但在投资方面绿色创新领域已经开始成为热点。绿色创新固有的多重外部性、高风险、高进入成本等特征决定了政府的支持和推动至关重要。政府部门应致力于营造绿色技术推广应用的市场空间,降低私人企业从事绿色创新活动的成本和风险,加快绿色技术的转移扩散。中国、日本、韩国在绿色创新方面有着较好基础,加上区域内巨大的市场容量,未来区域内绿色创新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
关键词:
绿色创新 政策选择 区域合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凌燕 李众敏
在亚太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一直进展缓慢,直到最近,亚太的经济合作才出现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美国不仅与东盟10国签订了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还与韩国、澳大利亚开始贸易自由协定的谈判,美国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对于中国而言,美国参与东亚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对其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值得密切关注的。文章基于GTAP模型对美国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路径进行模拟,并基于模拟结果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不参与东亚区域合作是弊大于利,而参与则是利大于弊。中国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是最优策略;二是要注意美国的扼制策略,积极加强自由贸易区建设。
关键词:
东亚 区域合作 贸易自由化 GTAP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震海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现实经济需求是与各方的承受能力联系在一起的。考虑到利益需求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要推动合作,就需要寻找共同利益,谋求共赢互利发展。为此,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该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渐进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关键词:
利益需求差异 共同利益 区域合作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震海
一个时期以来,在经济关系已经密不可分的情况下,中日政治关系却无法实现对称的发展。日本新领导人主政之后,对亚洲邻国的政策有所调整,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关系出现了某些趋向好转的积极势头。但是,中日双边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并不稳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应该继续进行双边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借助多边机制,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中日两国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由于双边关系因素,未能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形成更多的合力。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双方都有很多可为之事;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又会为中日两国...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多边合作 双边关系稳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中朝经贸关系是东亚区域合作的组成部分。中朝两国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加强双边的合作力度,有着经济、政治及外交等方面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作者针对朝鲜国内的最新发展动向和中朝经贸关系与东亚区域合作的意义,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晶晶
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中,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外交中一个日益凸显的亮点。在新地区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出并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思想,为新地区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积极推进“10+3”合作,着力发展“10+1”;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支持东盟为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所作的努力;以“10+3”机制为契机,深化中、日、韩三国合作。在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中,中国应在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东盟国家从中切实受益;继续坚定不移地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挥大国作用;切实按照《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规定的各项原则处理同有关国家的海上领土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大力发展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切实推进三国次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建设性的合作精神发展中美关系。
关键词:
新地区主义 东亚区域合作 中国 外交作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彭述华 宋博
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存在"锚货币"选择的问题。经济谐动指数分析表明,东亚适宜采用"内部锚",而不宜采用外部"锚货币",美元作为域外货币不适宜作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锚货币"。日元国际化程度不高,加上日本经济不景气等原因,使得日元难以发挥东亚"锚货币"的作用。而人民币尽管暂时还不能充当东亚的区域主导货币,但中国经济与东亚地区其他经济体经济高度关联并已成为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对东亚其他经济体的竞争压力也要大于日本和美国,同时,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逐步改革,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公信力不断提高。因此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兰
目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10+3”的总体框架已基本确定,在已经基本成熟的东盟合作经验的引导下,东亚经济体内各个区域性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例如中国与东盟、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等。但是,中、日、韩三国间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由于中日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加之日本经济仍未从低迷状态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导致日本对与有中国积极参与的区域合作仍犹疑不决。在对待与东盟的合作问题上,中日两国仍存在一定的竞争与利害冲突,东盟客观上成了中日关系的协调平台。今后,东亚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中、日、韩与东盟,特别是中日两国的进一步协调与合作。
关键词:
东亚 区域合作 中国 日本 东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扬
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影响巨大。要推进东亚区域合作,就必须考虑美国的态度。美国在东亚区域合作中扮演双重角色,即积极的因素和消极的因素。对于美国的积极因素,东亚各国可以加以引导,发挥其建设性作用;对于其消极因素,则必须同美国进行协调、合作甚至斗争,从而推动东亚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东亚 区域合作 美国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段锡平
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相对欧洲与北美日益成熟和扩大的区域集团化趋势,东亚的区域合作机制显得零散而脆弱。作为东亚地区日益开放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崛起不仅会影响东亚的振兴,同时也会受东亚地区各种经济、政治、安全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积极参与并推进东亚区域合作,通过寻求共同利益达到“双赢”和“共赢”,以获取自身发展的最适环境,是中国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建人
2001年,随着世界经济衰退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已放慢步伐。不过,11月多哈WTO部长级会议在最后一刻达成妥协,决定启动新一轮贸易谈判,总算使全球多边主义得以起死回生。同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雪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与此同时,东亚①地区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迅速。地区主义的不断崛起必然会对霸权国家提出挑战。本文认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美国通过商品美元的回流机制、石油交易的美元计价机制和对外债务的本币计价机制维系其金融霸权地位,并使东亚地区成为支撑美国金融霸权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与地区安全角度来看,美国根据其国家利益需要制定东亚区域政策,对把其排除在外的区域合作态度消极,对占据东亚地区的主导权态度积极。未来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中日两国对于区域领导权的配置及领导路径的选择。
关键词:
东亚区域合作 霸权 美国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