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56)
- 2023(5167)
- 2022(3881)
- 2021(3951)
- 2020(3080)
- 2019(7061)
- 2018(7264)
- 2017(11301)
- 2016(7877)
- 2015(9181)
- 2014(9688)
- 2013(8286)
- 2012(7644)
- 2011(7176)
- 2010(7550)
- 2009(6369)
- 2008(6210)
- 2007(5874)
- 2006(5249)
- 2005(4957)
- 学科
- 教育(20379)
- 济(15382)
- 经济(15349)
- 管理(14217)
- 中国(13665)
- 业(11002)
- 理论(9533)
- 学(8397)
- 企(8043)
- 企业(8043)
- 教学(7966)
- 农(7329)
- 制(6207)
- 体(5718)
- 发(4948)
- 财(4931)
- 农业(4607)
- 发展(4438)
- 展(4314)
- 学法(4293)
- 教学法(4293)
- 业经(4281)
- 学校(4074)
- 地方(4037)
- 技术(4001)
- 方法(3875)
- 高等(3869)
- 研究(3866)
- 银(3822)
- 银行(3803)
- 机构
- 大学(97315)
- 学院(95121)
- 研究(40104)
- 教育(30294)
- 范(24938)
- 科学(24758)
- 师范(24749)
- 济(24749)
- 管理(24707)
- 京(24050)
- 经济(23628)
- 中国(23214)
- 所(21212)
- 师范大学(20200)
- 理学(19990)
- 理学院(19574)
- 技术(19244)
- 研究所(19228)
- 管理学(18907)
- 管理学院(18689)
- 江(18263)
- 职业(18229)
- 农(17662)
- 中心(16406)
- 北京(16278)
- 院(14820)
- 财(13988)
- 业大(13833)
- 农业(13814)
- 州(13746)
- 基金
- 项目(57800)
- 研究(50944)
- 科学(45298)
- 基金(34803)
- 教育(33208)
- 家(30393)
- 国家(29895)
- 社会(26671)
- 省(26018)
- 编号(25116)
- 社会科(24654)
- 社会科学(24650)
- 划(24084)
- 成果(23757)
- 科学基金(23336)
- 课题(22462)
- 年(19194)
- 基金项目(16928)
- 规划(15203)
- 重点(15090)
- 项目编号(14470)
- 发(14058)
- 部(13998)
- 资助(13936)
- 性(13830)
- 度(13782)
- 体(13070)
- 自然(13006)
- 研究成果(12900)
- 自然科(12659)
共检索到167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涵
目前,从中央高层到地方政府,从职业教育理论界到职业教育实践领域,对建立从中级到高级(包括专科层次、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层次完善、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于为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平利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开放、全纳、多元。说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许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第一反应就是"纵向衔接、横向沟通",这正是"学校思维模式"的体现。如果固守于传统的学校围墙及其层级制度,就会把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路局限于学校层次或者类型,而不能放眼社会生活和企业发展需要,甚至让人产生"高职院校想升本"的"阴谋论"联想。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对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必要的,但绝不是问题的核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1991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就提出,要在10年内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框架;其后的2002年、2005年、2010年和今年出台的国家有关文件都把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定位在体系建设上,见表3-1,表明了政策目标的一致性和持续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和震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国际职业教育成功国家的共同规律。在我国,需要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高度,开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的顶层设计;国家应该同时从教育领域和经济领域同时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分类建设,探索差异化校企合作政策;政府与市场各尽其能促进产教融合。
关键词:
职业教育制度 治理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连大
制度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强力推进。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年)》(征求意见稿)站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高度,清晰地描绘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基本路线,既高屋建瓴,又很有操作性。文件从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技术技能积累、改善民生、改善生活、贯彻中国特色的教育方针等几个方面做了很全面、很深刻的阐述,笔者以为,需要注重以下两方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小娅 徐承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专业标准的规范与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需要政府与政策的支持。当前,要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搭建职业教育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
现代 职业教育 体系 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近日在天津考察时强调,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敏
职业教育结构不完整、体系不健全,其结果是教育结构的整体失衡。必须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其更好地肩负起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不同层次和种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这也是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健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资格体系的沟通和渗透;二是职业教育内部的衔接与延伸;三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保障条件。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构建 沟通 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簃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职业教育需求,形成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就是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本文结合苏州地区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就构建富有苏州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一些探讨和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高华
大职业教育理念是一种强调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教育理念。基于大职业教育的视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现代性、类型特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可以围绕教育功能的全面性、教育对象的全民性、教育过程的全程性、办学形式的全方位性、教育学制的全贯性、教育体系的全套性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全通性等几个方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关晶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体系功能现代性和结构多样性的统一。功能的现代性是职业教育体系现代性的本质追求,然而现代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相应的结构,但现代功能下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形态又是多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功能的价值取向是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满足个体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服务于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在形态结构上的典型特征是与经济体系联系紧密,与普通教育体系等值融通,内部层次完整、衔接顺畅,体系充分开放。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性 结构 功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鲁昕
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的各位代表相聚上海,以"职业教育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为主题,共同探讨在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经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世界的繁荣、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借此机会,我进一步介绍中国职业教育当前的历史使命和重点任务。重点两个方面:一是开放的中国职业教育重在提高八个能力,二是要用更加开放的视野办好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进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有治理现代化相匹配,从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尤其是瓶颈问题出发,形成解决问题的价值导向、体制活力、制度保障以及运行能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治理现代化,可以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实施路径三个方面深入解析。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治理现代化 基本内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波、于淼和黄贤树在《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1期中撰文,介绍了"职业带"理论和不同时期"职业带"理论的发展和变化情况,提出了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议。"职业带"理论是将工程领域的技术职业范围表示为一个连续带,工程领域中各种类型的人才分布在职业带的不同区域和位置,从左往右依次是技工和技术工人区域、技术员区域(技术员或技术师)、工程师区域。职业带是一个既连续又分区域的职业分布理论模型,对分布带上各种类型的职业进行定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波 于淼 黄贤树
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H.w.French著的《工程技术员命名和分类的若干问题》原始文献的解读,建立了"职业带"上人才结构与教育层次发展变化示意图,分析了"职业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根据职业带理论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找准自己的位置,准确设计自己的发展路向;同时,还应做好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专业设置并完善技术型和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