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2)
- 2023(10830)
- 2022(9273)
- 2021(8841)
- 2020(7826)
- 2019(18462)
- 2018(18395)
- 2017(35252)
- 2016(19125)
- 2015(21917)
- 2014(21902)
- 2013(21791)
- 2012(19763)
- 2011(17464)
- 2010(17347)
- 2009(16243)
- 2008(16339)
- 2007(14758)
- 2006(12510)
- 2005(11121)
- 学科
- 济(77879)
- 经济(77799)
- 管理(66107)
- 业(61792)
- 企(55879)
- 企业(55879)
- 方法(41190)
- 数学(36265)
- 数学方法(35820)
- 财(25988)
- 农(19065)
- 制(18198)
- 业经(18082)
- 务(18060)
- 财务(17998)
- 财务管理(17952)
- 中国(17684)
- 企业财务(17043)
- 学(14218)
- 贸(13774)
- 贸易(13767)
- 易(13376)
- 银(12959)
- 银行(12936)
- 地方(12755)
- 和(12450)
- 农业(12439)
- 理论(12367)
- 行(12039)
- 体(12026)
- 机构
- 大学(268018)
- 学院(266785)
- 管理(111939)
- 济(109346)
- 经济(107000)
- 理学(95248)
- 理学院(94271)
- 管理学(92799)
- 管理学院(92240)
- 研究(81089)
- 中国(66727)
- 京(55645)
- 财(53606)
- 科学(49349)
- 农(42505)
- 财经(41938)
- 中心(40860)
- 江(40856)
- 所(40009)
- 业大(39395)
- 经(38081)
- 研究所(36100)
- 北京(34517)
- 农业(33457)
- 经济学(33075)
- 州(32128)
- 范(31872)
- 师范(31523)
- 财经大学(31397)
- 经济学院(29938)
- 基金
- 项目(177406)
- 科学(140127)
- 基金(130236)
- 研究(127852)
- 家(112835)
- 国家(111902)
- 科学基金(97513)
- 社会(80569)
- 社会科(76486)
- 社会科学(76461)
- 基金项目(69414)
- 省(69283)
- 自然(65056)
- 自然科(63535)
- 自然科学(63516)
- 自然科学基金(62392)
- 教育(60070)
- 划(58401)
- 资助(53969)
- 编号(52062)
- 成果(41071)
- 部(39983)
- 重点(39622)
- 创(37140)
- 发(36402)
- 科研(35007)
- 创新(34744)
- 课题(34688)
- 教育部(34631)
- 大学(33870)
- 期刊
- 济(117157)
- 经济(117157)
- 研究(73534)
- 中国(50645)
- 财(47273)
- 管理(43304)
- 学报(39642)
- 科学(37154)
- 农(36276)
- 大学(30654)
- 学学(28787)
- 技术(25790)
- 融(25690)
- 金融(25690)
- 教育(24097)
- 农业(23970)
- 财经(21089)
- 业经(18975)
- 经(18058)
- 经济研究(17913)
- 业(15266)
- 问题(15242)
- 财会(15046)
- 技术经济(14415)
- 统计(13661)
- 会计(13552)
- 理论(13320)
- 图书(13025)
- 版(12909)
- 商业(12329)
共检索到393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寿喜 黄晨晖
管理层收购(MBO)是一种重要的企业重组手段,而在企业并购实务中,掏空企业优质资产、侵占国有资本的舞弊案例屡见不鲜。法尔胜MBO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国有企业亏损,所以管理层进行融资收购,实际上却是管理层借助第三方的资金将企业做亏后再进行收购,而第三方投资机构很可能成了法尔胜真正的主人。这种第三方投资机构在幕后操纵,通过MBO间接控制国有企业的行为并非个案。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及加大监管力度,以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寿喜 黄晨晖
管理层收购(MBO)是一种重要的企业重组手段,而在企业并购实务中,掏空企业优质资产、侵占国有资本的舞弊案例屡见不鲜。法尔胜MBO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国有企业亏损,所以管理层进行融资收购,实际上却是管理层借助第三方的资金将企业做亏后再进行收购,而第三方投资机构很可能成了法尔胜真正的主人。这种第三方投资机构在幕后操纵,通过MBO间接控制国有企业的行为并非个案。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及加大监管力度,以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许艳芳
在股份制公司中,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管理层作为受托人,对股东负有诚信义务,在进行决策时,应以股东利益为出发点,不得为自身利益而侵害股东利益。但在我国的管理层收购中,管理层侵害股东利益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实际上是管理层收购中的一种非伦理行为,违背了管理层对股东的诚信义务。有鉴于此,本文选取张裕集团管理层收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成龙
管理层收购作为股权投资者与经理层一起组成一个收购集团实施杠杆收购的一种企业产权交易与重组行为,不仅带动、推进了并购高潮,而且在企业机制、资本结构、金融活动等多方面产生了影响。本文实例分析了三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对中国优化产权结构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应大力发展证券市场,高度重视投资银行家的作用;另一方面还需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监管,防止在此过程中损害国家、集体和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发生。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上市公司 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加玉
本文分析了管理层收购(MBO)的概念、特点和效用,探讨了我国适用MBO的上市公司的特征和进行MBO的动因,最后提出和分析了几种典型的MBO模式。
关键词:
MBO 动因 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玮
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案例越来越多。通过控股母公司张裕集团,管理人员实现对上市公司"张裕股份"的管理层收购。在对"张裕"的MBO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市场对管理层收购事件反应是积极的。但是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的转让机制,转让价格的确定缺乏市场监督,管理层收购存在定价过低的现象。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实施环境,在管理层收购定价过程中引入更多的市场性约束。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转让价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宝莉
管理层收购(MBO)在国外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企业并购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我国的MBO过程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和中小企业退出的过程中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但也反映出很多问题,因此,《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的正式实施,将保证我国MBO过程向着规范、公正、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 管理层收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璋 陈艾明 徐经长
委托代理问题是影响公司选择审计师的重要因素。为研究管理层收购后代理成本的降低对MBO公司审计需求及信息环境的影响,以2003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中完成管理层收购的公司为样本,首先通过行业规模匹配了公司特征相似但没有发生管理层收购的样本公司,然后使用双重差分的研究方法探究MBO公司的变化,较好地缓解了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MBO公司完成管理层收购后,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减弱,盈余质量变差,公司的信息环境透明度变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璋 陈艾明 徐经长
委托代理问题是影响公司选择审计师的重要因素。为研究管理层收购后代理成本的降低对MBO公司审计需求及信息环境的影响,以2003~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中完成管理层收购的公司为样本,首先通过行业规模匹配了公司特征相似但没有发生管理层收购的样本公司,然后使用双重差分的研究方法探究MBO公司的变化,较好地缓解了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MBO公司完成管理层收购后,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减弱,盈余质量变差,公司的信息环境透明度变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瑛 朱宇
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创新的制度设计在企业改革中有其特殊的价值,但往往动机会改变最终的结果。现阶段我国对管理层收购有着客观的制度需求,但国家的政策动因契合了管理者转移财富的利己动机,所以,要用市场机制和相关法规来规范管理层收购行为。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政策动因 制度需求 财富转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少华
由于国有企业产权模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带来的问题比私有企业要严重得多,因此,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比私有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有更深远的意义。本文分别从非现金利益消费的分析视觉、金融合同理论分析视觉、所有权结构、激励与效率的分析视觉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视觉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进行经济学分析。当然,这些分析(或理论假说)是否成立还有待实证检验。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永林 叶南峰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正处于积极探索实施过程中,对其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学术界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分析,发现目前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企业并未给公司带来明显的经营绩效的改善。这种情况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因子分析 经营绩效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永林 叶南峰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正处于积极探索实施过程中,对其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学术界莫衷一是。政府的政策也是左右不定。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企业并未给公司股东带来明显的财富效应。这种情况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激励效应 财富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宁熙 蒋科瑛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资改革进程中"国退民进"预期的不断增强,管理层收购(MBO)快速升温,四通、恒源祥、粤美的、深圳方大、鄂尔多斯等众多管理层收购案例的成功实施引起了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为推动我国产权体制制度的改革,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和对国内部分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例的实证研究,解决当前情况下实施管理层收购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