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62)
2023(4544)
2022(3794)
2021(3297)
2019(6137)
2018(6029)
2017(12071)
2016(6229)
2015(7180)
2014(7360)
2013(7579)
2012(7413)
2011(7215)
2010(7337)
2009(6791)
2008(6391)
2007(5745)
2006(5386)
2005(5095)
2004(4644)
作者
(18860)
(15977)
(15973)
(15366)
(10237)
(7544)
(7249)
(6134)
(6104)
(5734)
(5727)
(5331)
(5308)
(5151)
(5067)
(4949)
(4704)
(4695)
(4646)
(4250)
(4129)
(3890)
(3841)
(3808)
(3691)
(3688)
(3436)
(3257)
(3170)
(3101)
学科
(56860)
经济(56833)
方法(15937)
管理(15304)
地方(14890)
数学(14636)
数学方法(14583)
地方经济(11736)
(11048)
中国(9470)
(8883)
企业(8883)
业经(8122)
(7978)
(6807)
(6501)
(6369)
经济学(6363)
(6328)
贸易(6319)
(6270)
金融(6270)
(6029)
环境(5591)
关系(5359)
(5190)
(5123)
银行(5104)
产业(5065)
(5013)
机构
学院(100219)
大学(100191)
(57542)
经济(56592)
研究(40562)
管理(33776)
中国(31810)
理学(28122)
理学院(27808)
管理学(27436)
管理学院(27253)
(23499)
(20671)
科学(20609)
经济学(20105)
(19983)
财经(18618)
研究所(18358)
经济学院(17789)
中心(17440)
(16865)
(15008)
(13736)
财经大学(13734)
(13689)
北京(13039)
科学院(12431)
(11996)
(11746)
社会(11724)
基金
项目(58306)
科学(45750)
基金(43187)
研究(42945)
(36863)
国家(36620)
科学基金(30898)
社会(30287)
社会科(28867)
社会科学(28862)
基金项目(21852)
(21678)
教育(19370)
资助(19030)
自然(17645)
(17620)
自然科(17213)
自然科学(17208)
自然科学基金(16914)
编号(15734)
(13751)
(13632)
(13611)
经济(13524)
成果(13461)
国家社会(13240)
重点(13149)
教育部(12164)
发展(11837)
(11694)
期刊
(71990)
经济(71990)
研究(37402)
中国(19867)
(17190)
(15756)
金融(15756)
管理(14780)
(13225)
经济研究(13110)
学报(13052)
科学(12242)
财经(10992)
大学(10262)
学学(9962)
(9705)
技术(9370)
问题(9024)
农业(8545)
业经(8089)
国际(7938)
(7707)
世界(7393)
技术经济(6968)
教育(6868)
统计(6392)
经济问题(5835)
经济学(5311)
(5283)
经济管理(5201)
共检索到168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石田護  
东亚汇率稳定机制的必要性在东亚,民间企业活动推动了经济一体化。一体化的经济要求汇率的稳定。但是,目前东亚地区仍不存在构筑汇率稳定机制的政治意愿。目前仍在扩大的世界经济不平衡导致新一轮货币危机时,将有可能迫使东亚构筑汇率稳定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毅夫  蔡昉  李周  
为什么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成功:对其他改革中经济的含义林毅夫,蔡昉,李周一、引言将一个中央计划经济转化为分散的市场经济,经济学家通常推荐两种不同的策略。一种是“创世纪的”方式或“休克疗法”。东欧和前苏联所经历的改革就是这种方式的典型例子。“创世纪的”改...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彭文生  
本文认为比特币等私人部门虚拟货币不是货币,但金融科技的发展将对金融服务模式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可能改变现有的货币金字塔结构。因此,为应对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防控金融风险,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金融结构,在监管层面未雨绸缪,区分金融的公用与风险事业属性,促进金融机构聚焦主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向弟海  范志勇  
本文以中国货币政策变量为出发点,研究货币政策变量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国际比较发现,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货币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更强;中国经济中包含着不稳定机制,从而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中国并不存在简单的上下游价格传递关系。这些发现不仅刻画了中国货币经济的特征,也为货币政策选择提供事实基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路继业  Najid Ahmad  张冲  
本文以政策制定者与社会公众因事前利益冲突所导致的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为核心,在新政治经济学框架中运用主从博弈方法,对时间不一致性货币政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事前利益冲突是导致时间不一致性的重要原因,也是政策内生化建模的重要途径;第二,主从博弈能将事前利益冲突、序贯政策制定与理性预期引入模型,并对时间不一致性政策理论建模有重要意义;第三,模型构建应考虑目标差异、状态变量转移动态、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体制间的传导关系,使模型具有均衡解,并能分析解的经济性质;第四,增强可信性是解决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关键,一国应利用汇率和利率政策建立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承诺机制"或"名义锚",从而促进...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贾根良  何增平  
对中央银行独立的讨论都建立在中央银行独立制度可以隔断政府对货币市场的影响这样一个预设前提上。基于国家货币理论,本文通过对美国货币金融制度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即使在中央银行独立的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政策仍会对货币市场产生影响,起到和货币政策相同的作用;对于一个主权货币国家来说,政府总是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从中央银行取得融资。这与中央银行不独立的情况没有本质区别,说明在被奉为央行独立典范的美国,美联储实际上是不独立的,中央银行独立是一个伪命题。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央银行独立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
[期刊] 改革  [作者] 丁鹄  
改革需要货币稳定丁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第17条明确规定:"中央银行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这是十分英明的,也是大家企盼已久的。我认为,改革开放的终极目标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民经济,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而稳定币值,除其他政治经济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岩  史建平  
无论货币的形态如何演变,货币的信用本质和基本职能从未改变,节约交易成本是货币制度演变背后的客观规律。虚拟货币由于不具备可靠的信用基础而无法承担货币计价单位的职能,以其作为交易媒介用于真实经济不但不能减少交易环节和成本,反而极大地增加了交易成本。现代中央银行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可或缺且不可替代。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同样不能违背事物的本质和历史客观规律,企图以单调的技术性对抗复杂的人性,用技术创新代替制度改革,创造一种"理想的货币",必然以失败告终。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的国力提高,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人民币会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之一。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改变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独霸的地位的现状也将有所贡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管清友  张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丽君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集团间较量的焦点从政治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为此,我们要全面地了解地缘政治的涵义以及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去分析和研究冷战前后地缘政治的发展及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去洞悉世界的发展方向——地缘经济必然代替地缘政治,并以此来作为制定国家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稚平  
本文从货币非中性的角度,将现有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得出货币影响产出的四个约束条件,即流动性有限偏好约束、价格黏性约束、预期能力有限约束及非充分就业约束。为清晰地把握货币非中性问题的总体脉络,本综述并非按时间顺序将文献简单罗列,也不是对各流派的观点进行分析,而是通过归纳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进行分类,以图提供货币非中性问题较清晰的"图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涛  宋德勇  
本文采用Nelson-Siegel参数模型连续估计了中国利率期限结构曲线,实证了远期利率对未来即期利率的预测能力,分析了央行货币政策措施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和实施效果,研究了利率期限结构与未来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利率期限结构能够为研究制定货币政策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超愚  
本文依据利率管制制度下IS IM模型的配额均衡推导出中国总需求函数Y =D(M/P ,R) ,蕴涵仅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完全无效的需求管理政策含义。为评价中国货币政策的经济稳定效应 ,本文运用货币政策效应测度的特定指标体系和算法程序 ,事后考察1 981年以来中国货币供应与国民收入的历时动态及其协同运动性质 ,有关类型化解释结果表明其间中国货币政策未能实施有效的反周期名义货币供应管理操作 ,而基于货币政策规则的货币供应目标比较也揭示了 1 998- 2 0 0 0年间中国货币政策的紧缩倾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思群  
本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1985~2009年以来的长期货币需求和短期货币需求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发现货币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大低于理论的预期;短期价格水平变化和货币数量的变化甚至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利率水平变化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并非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无足轻重。这些发现说明中国以消费或零售价格指数为中介指标,以货币数量控制为主要调控目标的货币政策需要进行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