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52)
- 2023(2973)
- 2022(2375)
- 2021(2400)
- 2020(1964)
- 2019(4300)
- 2018(4292)
- 2017(8720)
- 2016(4761)
- 2015(5138)
- 2014(5102)
- 2013(5263)
- 2012(4824)
- 2011(4515)
- 2010(4637)
- 2009(4415)
- 2008(4379)
- 2007(4226)
- 2006(3813)
- 2005(3325)
- 学科
- 农(43009)
- 农业(28606)
- 济(23703)
- 经济(23679)
- 业(22420)
- 业经(10488)
- 农业经济(9506)
- 村(8775)
- 农村(8771)
- 发(6969)
- 人口(6592)
- 土地(6577)
- 劳(6567)
- 劳动(6567)
- 农业劳动(6323)
- 发展(6203)
- 展(6202)
- 中国(6083)
- 收入(5976)
- 制(5907)
- 动力(5813)
- 劳动力(5795)
- 农业人口(5724)
- 管理(5598)
- 地方(5520)
- 分配(5485)
- 方法(5398)
- 建设(5302)
- 方针(5257)
- 及其(5222)
- 机构
- 学院(69851)
- 大学(63564)
- 农(36906)
- 济(33750)
- 经济(33219)
- 管理(27700)
- 农业(27684)
- 理学(24381)
- 理学院(24187)
- 研究(24135)
- 管理学(23883)
- 管理学院(23772)
- 中国(20604)
- 业大(18989)
- 农业大学(16629)
- 科学(14050)
- 业(12920)
- 中心(12664)
- 京(12559)
- 所(12466)
- 经济管理(11947)
- 财(11340)
- 研究所(11176)
- 江(11095)
- 发(10489)
- 省(9907)
- 发展(9744)
- 展(9731)
- 科学院(9205)
- 经济学(8933)
- 基金
- 项目(46139)
- 研究(37111)
- 科学(36572)
- 基金(33286)
- 家(28437)
- 国家(28025)
- 社会(24574)
- 农(23937)
- 科学基金(23894)
- 社会科(22733)
- 社会科学(22728)
- 省(19659)
- 基金项目(18290)
- 编号(17296)
- 教育(14790)
- 划(14657)
- 自然(13581)
- 自然科(13236)
- 自然科学(13234)
- 成果(12997)
- 自然科学基金(12996)
- 资助(12303)
- 发(11714)
- 业(11405)
- 部(10859)
- 村(10779)
- 农业(10637)
- 制(10231)
- 课题(10180)
- 国家社会(10135)
共检索到106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檀学文
本文利用农民工家庭调查数据分析多数儿童留守而少数儿童流动的原因。结果显示,农民工家庭在外收入能力和照料能力是限制儿童流动的主要因素,包括是否从事自营业务、能否获得社会保险以及是否有非就业的成年人陪同。制度因素呈现了一定影响,包括高考制度限制引起初中阶段流动儿童大幅度减少以及农民工社会保险有利于儿童流动。结论是通过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健全提高农民工家庭在外收入能力和照料能力,从而有利于儿童流动和完整家庭迁移。
关键词:
农民工 留守儿童 流动儿童 家庭迁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董向荣
与中国类似,韩国也是人多地少、重视教育、重视家庭,也经历了三十多年连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不同的是,韩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比较顺畅地融入了城市,社会分配处于比较均等的状态。韩国的经验至少有四:第一,在经济快速增长之前,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被均分,成为农民最重要的财富;第二,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新移民;第三,被抚养人口同步迁移至城市,在大约一代人的时间里解决城市化问题;第四,城市户均居住面积较小,但力求居者有其屋。最终,新移民形成了新的身份认同。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化 半城市化 收入分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梁宏 任焰
日常生活中的家庭结构及其与父母的居住模式是流动和留守儿童各种问题的根源。本文利用2006年的"珠三角"农民工抽样调查原始数据,从农民工子女流动或留守的两种生存状况出发,探索了决定这两种生存状态的各种因素。结果发现,农民工子女的流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己的年龄、农村社会支持、迁移距离和父(母)在城市生存状态,他们的流动与否不仅是作为农民工父(母)理性选择的结果,还与国家、地方、生产等方面的制度有关。也就是说,与人口迁移中"推拉理论"的论述一样,农民工子女的流动与否也是由农村社会和城市社会各自的推拉合力作用的结果,也是作为父母的农民工经过利弊权衡后的理性选择结果。
关键词:
农民工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代际再生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春根 徐光耀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总人数约为1.2亿,其中,进城农民工约1亿,跨省就业的农民工约6000万。为城市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是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的重要举措之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春超 张玲 周先波
本文构建一个两期招聘理论模型,研究社会关系网对我国农民工工资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发现:厂商通过推荐方式招聘员工能减少信息缺失,使厂商和劳动者都获得额外收益;随着劳动者关系网的扩大,第二期劳动者的聘约工资增加,但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减。此外,农民工关系网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其工资。本文采用RUMi C数据,从社会关系网的规模和质量角度检验理论结论,结果支持关于社会关系网和聘约工资倒U关系的论断。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春超 张玲 周先波
本文构建一个两期招聘理论模型,研究社会关系网对我国农民工工资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发现:厂商通过推荐方式招聘员工能减少信息缺失,使厂商和劳动者都获得额外收益;随着劳动者关系网的扩大,第二期劳动者的聘约工资增加,但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减。此外,农民工关系网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其工资。本文采用RUMi C数据,从社会关系网的规模和质量角度检验理论结论,结果支持关于社会关系网和聘约工资倒U关系的论断。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勤
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导致了一大批享受不到父母关爱、得不到学校良好教育的农民工"留守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群体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透视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留守子女 教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詹海玉 陈世海
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农民工与留守子女日常沟通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包括:较低的沟通频率影响留守子女包容需要的满足,沟通方式单一化导致对留守子女的过分控制,沟通内容功利化不足以满足留守子女情感需求;其技术层面的问题包括:农民工及留守子女对语言交际原则的理解比较欠缺,语言交际能力总体较弱,对语境化要求的忽视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反感情绪,对留守子女需求的误读致使农民工不太注意会话策略。据此,提出了微观环境中提升农民工和留守子女的参与能力,中环境方面增强留守子女的联结,外环境方面构建适宜的支持网络以及宏观环境提供
关键词:
农民工 留守子女 日常沟通 学科交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石智雷 宁桃丽
现有理论认为户籍制度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原因,然而即使户籍制度已放宽,依然存在大量留守儿童。文章从家庭决策的视角出发,基于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使用1979年和1983年全国各地区获得“三八红旗手”称号的女性比率构建工具变量,实证检验了女性地位对农民工子女留守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女性地位的提升能够显著降低农民工子女留守的概率,该结论在进行重新定义样本和调整核心变量的测度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女性地位的提升显著减少了女孩留守现象,对男孩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女性地位的提升,增强了家庭对子女成长发展的关注;同时,女性地位提升后家庭生育孩子数量减少,家庭成员的工作时长缩短,可用于照料子女的时间和物质资源更充裕,有效降低了子女的留守概率。文章结论为理解近年来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的儿童留守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有效减少儿童留守现象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桂宏 刘金伟
农民工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应有机会进入中国社会的中产者行列,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剖析,认为土地保障方式对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产生重要影响,是农民工向上社会流动进入中产者行列的主要障碍。
关键词:
农民工 土地保障 劳动力市场 中产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曹麟章
每当大批农民背井离乡,有的还携儿带女举家外出涌入大城市寻找工作,出现“民工潮”的时候,人们自然要问:农民为什么不热爱土地?任何事物的出现,必有其经济上的动因,大批农民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也不例外.这要从农村、从我国农民与土地的特殊关系中寻求答案,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梅 袁艺豪
2010年《社会保险法》等几部法律法规出台后,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政策发生很大转变,社保的缴费率和便携性均有提升。本文假设农民工参保意愿来自于对社会保险的预期收益,利用上海市杨浦区的调查数据,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民工社保参保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发现农民工是否参保主要取决于企业而不是农民工本身。企业通过多种方式逃避社保缴费,压低了农民工的社保参保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总结企业社保逃费机制和社保政策在实际运行中的诸多困境和盲区,并综合参考新加坡、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社保处理方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保险 农民工 参保 合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成斌
文章通过划分农民工在外出打工期间对子女教育选择形式的类型,采用实证调查数据揭示了双亲外出留守型农民工子女向上流动进入大学的概率最低,滑入犯罪的概率最高;研究结果显示,单亲外出留守儿童比随同父(母)外出的流动儿童进入高层次院校的概率更大,表明流动儿童不稳定的受教育过程、高考返回原籍等因素影响了其向上流动的概率。因此,国家应当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选择形式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干预,减少双亲外出留守型儿童的数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超 万海远 田志磊
本文探讨了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改革下的人口迁移模式以及“为教育而流动”的迁移机制。研究显示,随迁子女教育均衡政策的出台会吸引更多外来人口流入改革省份,并且改革力度越大、对随迁子女入学的门槛要求越低、升学的限制条件越小,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吸引力就越大。相对于其他教育均衡政策,异地高考试点对农民工流向的影响更加明显。伴随着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改革实施,农民工家庭的迁移距离也随之增加。为了让其子女顺利在流入地的公办学校入学,农民工父母宁愿以牺牲部分工资收入为代价来换取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工家
关键词:
随迁子女 教育政策 迁移机制 洼地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