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8)
2023(11699)
2022(9972)
2021(9293)
2020(8246)
2019(19263)
2018(18895)
2017(37206)
2016(19741)
2015(22280)
2014(22441)
2013(22031)
2012(20138)
2011(17796)
2010(17515)
2009(16347)
2008(16070)
2007(14106)
2006(11625)
2005(10225)
作者
(54391)
(45866)
(45456)
(43567)
(29023)
(22011)
(21176)
(18012)
(17306)
(16043)
(15530)
(15389)
(14407)
(14177)
(14100)
(14049)
(14013)
(13553)
(13197)
(13103)
(11160)
(11110)
(10833)
(10529)
(10411)
(10230)
(10048)
(9847)
(9077)
(8997)
学科
(81637)
经济(81554)
(57067)
管理(56800)
(45419)
企业(45419)
方法(42604)
数学(38388)
数学方法(37944)
(23629)
(21496)
中国(20985)
(19626)
贸易(19623)
(19232)
(16387)
业经(15884)
(15672)
(14989)
财务(14946)
财务管理(14905)
企业财务(14085)
农业(13890)
地方(13776)
(13581)
银行(13558)
(13032)
(12782)
(12387)
金融(12384)
机构
大学(277347)
学院(276388)
(116543)
经济(114312)
管理(112847)
理学(97678)
理学院(96717)
管理学(95079)
管理学院(94572)
研究(84435)
中国(68550)
(56484)
(54857)
科学(50800)
财经(44496)
(44290)
中心(42241)
业大(41119)
(40712)
(40563)
(40228)
经济学(37087)
研究所(37062)
农业(34967)
北京(34478)
经济学院(33920)
财经大学(33345)
(33261)
师范(32926)
(31489)
基金
项目(190542)
科学(151208)
基金(141302)
研究(138028)
(122194)
国家(121238)
科学基金(105612)
社会(89421)
社会科(84918)
社会科学(84895)
基金项目(75343)
(73549)
自然(69024)
自然科(67441)
自然科学(67420)
自然科学基金(66202)
教育(63875)
(62033)
资助(58051)
编号(55690)
成果(43684)
(43526)
重点(42358)
(39919)
(39562)
教育部(37776)
科研(37683)
国家社会(37636)
创新(37403)
人文(36985)
期刊
(117031)
经济(117031)
研究(75836)
中国(49568)
(43670)
学报(40226)
(38780)
科学(38192)
管理(37556)
大学(31062)
学学(29516)
(27236)
金融(27236)
农业(25993)
技术(24120)
教育(21958)
财经(21503)
业经(19783)
经济研究(19126)
(18348)
问题(16315)
(14529)
统计(14424)
(13911)
技术经济(13894)
理论(13733)
(13107)
财会(12936)
(12915)
商业(12539)
共检索到391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霞  丁冠淇  
土地流转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然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却出现了较多无偿转包现象,这反映了我国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着非正规现象。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对无偿转包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第一,无偿转包能够规避土地流转中的产权风险。第二,转出户能够获得的潜在地租越低,转出户的非农化程度越高,或转出户对亲朋好友信任程度越高,无偿转包的情况就越有可能发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现祥  
制度软化实质上是缪尔达尔所说的"软政权"现象。"软政权"的含义是即使制定了法律和制度,它们也不被遵守,不易实施。在"软政权"中,制度、法律、规范、指令、条例等都是一种软约束。本文从中国的权力与规则的边界、利益集团、强势政府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制度软化的根源。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中制度软化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因此,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探讨我国制度软化现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肖玉英  
日本卫生保健法明确禁止医疗服务获利。这一规定基于这样的认识:医院不是股份公司,也不是医疗企业。纵然当它纳税时,也绝不允许内部分红。如果医院经营有盈余,其合法途径是将盈余用于医院的发展建设、增添设备,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人员素质,以及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吉余  
所谓“绿条子”是指人民群众在邮政部门汇款得不到承兑的“汇款凭证”,也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生活运行中不正常行为的戏称。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绿条子”?症结到底在什么地方?笔者拟通过对这一现象深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一邮政汇款是中外邮政部门的传统业务,但邮政部门的这项业务是通过银行的汇兑业务得到最终实现的。在计划经济“吃大锅饭”的情况下,中央企业之间的矛盾并不尖锐。随着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学森  邬志辉  许倩  
协调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发展、实现教育人口与资源间的"空间匹配"是提升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关键。当前,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流动人口规模也越来越大,教育人口近郊化程度也日益明显,市辖区开始面临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挑战。对此,大城市内部制度性因素无法形成有效激励,从而导致教育资源供需关系不匹配,使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扩容面临条件约束。对此,应加强教育资源供给侧结构改革,依据"管理幅度"调整大城市人口净流入区域教育管理机制,加大省级统筹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大力支持民办学校发展,使之成为促进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万晶晶  王博  钟涨宝  
发育农地流转市场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农户农地无偿转包一直被认为是农地交易市场发育不充分的表现。基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视角,从农地存在产权风险的原因出发,利用山东、湖北和广西三省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双重制度下农户选择以何种转包方式规避产权风险,探讨产权风险下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农户是否选择无偿转包农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转出中有偿转出占比为67.87%,无偿转出占比为32.13%。确权农户中无偿转出占比仅为27.27%,低于未确权农户无偿转出占比61.70%,转出对象为亲友时的无偿方式占比为69.53%,远高于非亲友时的9.26%。农地确权颁证对农户无偿转包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农户确权安全感知可显著抑制无偿转包农地行为;农地交易双方关系可显著促进农户选择无偿转包行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交互作用下,农户确权安全感知的提高有助于解除农地交易双方关系对农地无偿转包的锁定效应。因此,需以农地确权为契机,提高农户产权安全感知,充分发挥农地流转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同效应,实现市场与关系的契合,引导农户积极实现土地财产性收益,从而有利于农地流转市场转型和优化资源配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沛  司徒达贤  于卓民  苗青  
在相同产业成长期创业类型中,若上游出现了新要素,下游存在市场需求,则形成了机会。机会出现后,能否正确快速判别出竞争者不积极,影响创业的成败。若竞争者不积极,创业者就能领先利用新要素结合成新产品,实现产品差异化优势并获取利润。过去没有创业学者探索过相同产业成长期的差异化决策阶段,不了解哪些因素导致竞争者行为不积极。本研究采用探索性的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2个新事业的4个竞争者案例,得出了以下结果:新顾客与竞争者既有顾客重叠性愈小、新要素差异对既有顾客的价值愈小、初期新细分市场需求强度愈小、竞争者对需求高成长的信念程度愈小、竞争者其他机会有利程度愈大、竞争者受制度化限制程度愈大,则竞争者行为不积极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守石  
专业银行为什么会出现经营效益滑坡杨守石我国四大专业银行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之后,从总体上看,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问题依然不少。当前比较突出的是银行经营效益滑坡。这对拥有几万亿元金融资产的四家专业银行来说,无论对促进“两个根本转变”,还是加快自身向商业...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奕山  钟甫宁  纪月清  
现阶段广泛存在着不收取实物与货币租的非正式土地流转,这种零租金流转有别于20世纪初期实物与货币租高昂的土地租佃。本文从土地价值、转出户的人情交换需求以及转出户找到亲友来承租土地的可能性3个方面,将零租金现象解释为城镇化背景下隐性的人情租替代了总额不高的实物与货币租。基于江苏省8市农户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本文发现,零散土地流转中货币租与人情租的确存在替代关系:不收取货币租的土地流转更多地发生在亲属间,并且,在不收取货币租时,转入户给转出户的节日送礼、照看老弱、生产帮扶等人情交换内容增加。利用Probit模型分析影响租金形式选择的因素,结果显示:由村组土地流转的实物与货币租水平、流转地块面积和土壤质量等决定的流转地块潜在的实物与货币租水平负向影响转出户对流转地块采用人情租的可能性;举家外出或没有男性青壮年常住在村的转出户更可能采用人情租;村组内土地转出户与转入户的数量比越高,人情租发生的可能性越低。人情租是城镇化发展不完全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城镇化进一步发展使租金朝货币化方向演变。相关政策需适应形势变化,为正规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益峰  段进  
当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过快成为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财政是其主要成因。而地方政府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行土地财政,主要原因:在土地产权制度上,城乡土地产权主体模糊、产权残缺、权力失衡;在土地使用制度上,政府垄断一级市场、土地增值国有;在土地征收制度上,政府征地范围过宽、征地成本低廉、行政强制力主导;在土地财税制度上,税制体系混乱、重流通、轻保有、地方政府缺乏主力税种。最终导致地方政府土地权力过大,且无法通过征收物业税来获取稳定收益,只靠一次性土地出让获益致使用地失控。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土地制度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亚楠  纪月清  徐志刚  钟甫宁  
农地流转市场的滞缓问题一直是政策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亲友或熟人之间的无偿转包行为被视为农地市场发育不完全的一种表现形式。文章理论分析了影响转出户是否收取租金的因素。认为由于转出农地存在产权风险,农地未来价值越高农户越可能为了追求产权安全而选取在当期无偿转出农地。基于固定观察点的实证结果也显示:非农就业不稳定(需要农地作为未来的就业保障)和城市郊区或镇政府所在地(农地未来有转入非农增值的可能)会降低租金收取的概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淋议  钱文荣  洪名勇  朱嘉晔  
本文在梳理农村土地制度公私争辩的基础上,以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治权"二分关系为分析框架,探讨了中国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缘由。研究表明,伴随着渐进式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农户家庭层次,现阶段农户享有较为完整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等核心权能和包括入股与抵押融资在内的他项权能,已经可以满足他们土地合理使用的基本需求。与此同时,在农民集体层次,土地集体所有制凸显更为优越的制度优势:一是延续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非正式制度嵌入的自治传统,节约了科层组织的设置成本,降低了农地制度的运行成本;二是照顾了集体化时期遗留的所有权主体混合配置的客观现实,兼顾制度稳定性与制度灵活性,有效避免了强制性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可能冲击;三是农民集体是一种双重委托代理治理关系的中间组织,可以有效避免小农户与大政府和大市场进行"多对多"的直接交易,节约诸多交易成本,发挥集体组织"统分结合"的双重优势。因此,需要毫不犹豫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重视土地产权改革从归属到利用转变的宝贵经验,在继续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同时,加强农村土地治权方面的制度设计,发挥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优越性,确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制度自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巴曙松  黄少明  
港币利率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呈现与美元利率趋同的趋势,是港币利率走势的基本趋势。但是,2004年11月港币呈现明显与美元利率背离的趋势,这实际上反映出当前港币估值中的一个重要的变化,这就是人民币因素开始影响并参与决定港币市场利率的形成和变动,其机制主要是联系汇率制度套息功能出现部分失灵;同时,港币估值基础客观上越来越受到内地经济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其机制主要是港币已逐渐担当人民币资产的替代货币角色。因此,应当针对新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港币的利率走势及其估值机制进行调整,以巩固和改进港币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宝宏  卢昌崇  
晋商资本之雄厚,经营项目之多,活动区域之广,活跃时间之长,在世界商业史上都属罕见,完全可与威尼斯商人、犹太商人等相媲美。但是,曾经如此辉煌的晋商却在清末民初整体性衰落了。本文认为,晋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私有产权保护制度。在外国列强侵略与国内武装起义等外部冲击下,晚清政府陷入财政危机与破产边缘,其日益加速的掠夺迫使晋商采取了"结托政府"以及偏好变现性较差的资产等低效率的产权自我保护形式。这一方面导致晋商的经营利润受损,一方面使晋商失去了应对经营波动的必要资本,在两者的综合作用下,晋商赖以崛起与成长的企业家创新日渐消失,并最终在清末民初整体性衰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