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65)
- 2023(18287)
- 2022(15187)
- 2021(14256)
- 2020(12063)
- 2019(27410)
- 2018(26800)
- 2017(50986)
- 2016(27557)
- 2015(30608)
- 2014(29961)
- 2013(29506)
- 2012(26933)
- 2011(23841)
- 2010(23636)
- 2009(21796)
- 2008(21396)
- 2007(18963)
- 2006(16253)
- 2005(14657)
- 学科
- 济(119145)
- 经济(119013)
- 业(100918)
- 管理(92243)
- 企(89952)
- 企业(89952)
- 方法(53783)
- 数学(44176)
- 数学方法(43733)
- 财(37168)
- 业经(35612)
- 农(34594)
- 中国(30886)
- 务(25140)
- 财务(25095)
- 财务管理(25051)
- 农业(24288)
- 企业财务(23815)
- 制(23706)
- 贸(22685)
- 贸易(22672)
- 易(22125)
- 技术(22107)
- 地方(20538)
- 和(19209)
- 理论(19137)
- 划(18871)
- 学(18741)
- 策(18310)
- 体(17851)
- 机构
- 学院(389406)
- 大学(383622)
- 济(169243)
- 经济(166426)
- 管理(156581)
- 理学(135551)
- 理学院(134210)
- 管理学(132297)
- 管理学院(131569)
- 研究(125400)
- 中国(98993)
- 京(79590)
- 财(78533)
- 科学(74056)
- 农(65441)
- 财经(62649)
- 所(61592)
- 中心(58057)
- 江(57419)
- 经(57163)
- 业大(56926)
- 研究所(55654)
- 经济学(52415)
- 农业(51510)
- 北京(49450)
- 经济学院(47477)
- 财经大学(46560)
- 院(45199)
- 州(45021)
- 范(44958)
- 基金
- 项目(261616)
- 科学(208489)
- 基金(193899)
- 研究(189626)
- 家(169224)
- 国家(167783)
- 科学基金(145880)
- 社会(124689)
- 社会科(118504)
- 社会科学(118476)
- 基金项目(102574)
- 省(101495)
- 自然(94241)
- 自然科(92177)
- 自然科学(92152)
- 自然科学基金(90619)
- 教育(86224)
- 划(84693)
- 资助(78797)
- 编号(74259)
- 重点(58715)
- 部(58447)
- 成果(57918)
- 创(57173)
- 发(56549)
- 创新(52865)
- 国家社会(52843)
- 业(50686)
- 教育部(50607)
- 课题(50406)
- 期刊
- 济(183676)
- 经济(183676)
- 研究(111103)
- 中国(71865)
- 财(65112)
- 管理(62267)
- 农(59103)
- 学报(57612)
- 科学(55780)
- 大学(44765)
- 学学(42871)
- 农业(40394)
- 技术(35407)
- 融(34232)
- 金融(34232)
- 教育(32563)
- 财经(31876)
- 业经(31445)
- 经济研究(30434)
- 经(27599)
- 业(24499)
- 问题(24353)
- 技术经济(21259)
- 贸(20305)
- 世界(18867)
- 商业(18656)
- 现代(18373)
- 统计(18291)
- 财会(18153)
- 版(18143)
共检索到569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褚敏 靳涛
中国经济虽然已经持续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投入产出低、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却仍然非常突出。我们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和中国转型期大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经济转型结构的特征最主要有两点:一是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二是国有垄断利益集团对经济的控制和影响。本文正是基于这种逻辑来揭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缘由,并特别关注地方政府行为与国有企业垄断的结合体—行政垄断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本文的结论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纯粹的国有企业垄断并不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不利影响,但它们二者的结合—行政垄断却是阻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行为及其与国有企业垄断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领 李稻葵 雷鼎鸣
作为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代表 ,政府为什么会放弃国有企业的产权 ?已有的经济学文献有两个基本的解释 :一种认为政府放弃国有企业产权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 (简称“效率论”) ;而另一种认为政府是出自财政的压力 ,即停止对亏损国有企业的补贴 ,或出售国有资产增加财政收入 (简称“收入论”)。我们的实证研究否定了“效率论” ,而给“收入论”提供了支持。此外 ,我们的研究还为以下结论提供了依据 :政府对失业和降低控制权收益 (来自对国有企业直接的控制权 )的担心是国有企业民营化或破产清算的重大障碍。因此 ,一个简单的含义是 :采用一个将政府目标函数考虑在内的次优民营化或破产清算方案是明智的 ;同时 ,对政府...
关键词:
政府 国有企业 民营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倩
目前我国国有垄断企业职工薪酬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职工,行政垄断、所有者缺位、现行工效挂钩制度及劳动力市场分割等都是造成国有垄断企业高薪酬的主要原因。有效规范垄断行业职工高薪酬问题,需采取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完善国有企业内部职工薪酬管理和激励机制,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等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国有垄断企业 高薪酬 行政垄断 分配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褚敏 靳涛
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而收入差距还没有出现收敛的迹象?这是经济发展本身造成的,还是和政府主导的转型式增长模式有关?本文就是从中国转型式增长的内在逻辑来探其究竟,中国转型式增长是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而这种模式最突出的两个特征就是地方政府主导和国有企业垄断。本文针对这两个特征的双重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不仅没有弥合由市场竞争引起的收入差距的扩大,反而是收入差距扩大化的症结所在;国有企业垄断本身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垄断的结合体即行政垄断却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次体制原因。这表明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并不是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常雄
股权结构被认为是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主要原因,但现有研究并未深入分析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内生性问题。目前,地区性行政垄断成为我国市场化改革中的特有现象,关于地区性行政垄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影响,忽略了微观影响。文章试图分析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影响。以2004年~2006年国有上市公司的混合数据为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越高,政府控股比例越高,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越低,且控股比例更低;政府层级越高,政府控股的比例越低。因此,国有企业改革不应仅仅考虑股权结构变
关键词:
地区性行政垄断 国有企业 股权结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文哲 杨继东
在现有分税体制下,土地出让是地方政府缓解财政缺口压力的重要渠道。本文利用2003~2010年中国149个地级市城市面板数据、并结合2003~2008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国有企业在地方政府面临财政缺口增加时出让土地的作用。本文基本结论是:当面临较高的财政缺口压力时,地方政府会以较低的价格向国有企业增加出让土地,尤其是在经济增长下滑阶段、地方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时候,财政缺口增加导致国有企业比重高的城市协议土地出让比例更高。从互利角度来讲,国有企业能够获得更多价格低廉的土地作为投入,从而提高企业的营业收入;同时,地方政府会因地方国有企业投资增加而获得更多的税收收入。
关键词:
财政缺口 土地出让 国有企业 互利合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生 阳建辉
"权利寻租"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本文基于企业管理成本对控股主体、市场地位和经济环境等的动态响应机制,测度行政垄断和权利寻租引致的国有企业效率损失。实证分析结果和反事实对比仿真实验均表明:政治庇佑显著增加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成本,其管理效率约为民营控股企业的1/3。国有控股和集体控股企业的管理成本均具有刚性特征,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敏感;民营控股企业对经济环境的反应灵敏度是国有企业的5.5倍。市场垄断有助于降低民营控股企业的管理成本,却显著增加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成本。对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的测度结果显示,2008年之后市场总体状况震荡向坏。所以,向民间资本开放国有经济核心垄断领域,在股权配置...
关键词:
股权性质 政治庇佑 行政垄断 管理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史泰丽 银温泉
人们普遍认为,改革时期中国国有企业的绩效不佳,尽管采取了一些旨在搞活国有企业部门的重大政策措施,然而国有企业的绩效仍无起色。不仅如此,80年代后期,上报亏损的国有企业日益增加,国有企业部门的总亏损额大大膨胀。于是,某些观察家得出结论:中国的国有企业天生缺乏活力,所有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本文中,我提出的观点是:盈利和亏损的统计数字并不是国有企业基本经济可行性的可靠指标。考虑到国有企业不予真实报告收入和成本的可能性,加之国营企业隐瞒利润和逃税的传说又如此之多,情况显然就是如此,即使不考虑虚假报告,仍然可以断言:基本上有盈利能力的企业有可能选择亏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春虎 吴能全
文章分析了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弊端及其原因,结合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组织管理状况,提出了对自然垄断产业改革应进行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自然垄断 国有企业 弊端 改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凯明 刘冲
发展数字经济须更好结合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如何通过完善反垄断规制体系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引导平台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国际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是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内生的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数字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市场竞争结构、数据利用效率和产业融合互促上的差别,研究了平台企业反垄断的重要条件。以促进数字经济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对平台企业反垄断的必要条件是数字产业内部企业间的替代弹性高于平台企业与传统产业间的替代弹性,即数字产业内部企业垄断定价权低于平台企业垄断定价权。对平台企业反垄断的充分条件取决于平台企业的产出相对规模与数据相对利用效率,当平台企业产出相对规模高于特定阈值,或数据相对利用效率低于特定阈值时,政府应加强反垄断力度。如果平台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显著改善了消费者福利,或反垄断政策难以有效增强数字产业竞争程度或降低平台企业垄断定价权,那么政府应谨慎使用反垄断监管,反之亦然。本文认为,应以优化法治监管环境、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发挥平台企业技术优势为重点,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越; 姜丽平; 张肖飞; 伍中信;
以我国2004—2012年A股非金融类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区分了省级政府与市级政府控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各级地方政府不同的政绩诉求对国有企业控制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及该控制程度对国有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政绩诉求(包括财政盈余、相对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且省级政府更注重相对经济增长率及失业率,市级政府更关注财政盈余水平;三个政绩诉求中相对经济增长率对政府控制的影响最为显著;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与企业税负显著正相关;与省级政府相比,市级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税负更重。这表明,增加地方国有企业税负是市级地方政府实现其政绩诉求的重要途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越 姜丽平 张肖飞 伍中信
以我国2004—2012年A股非金融类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区分了省级政府与市级政府控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各级地方政府不同的政绩诉求对国有企业控制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及该控制程度对国有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政绩诉求(包括财政盈余、相对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且省级政府更注重相对经济增长率及失业率,市级政府更关注财政盈余水平;三个政绩诉求中相对经济增长率对政府控制的影响最为显著;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与企业税负显著正相关;与省级政府相比,市级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税负更重。这表明,增加地方国有企业税负是市级地方政府实现其政绩诉求的重要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杰 刘元春 郑文平
本文从微观层面来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和增加值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转型背景下政府干预行为对企业出口和增加值率关系可能造成的作用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结果发现,出口确实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增加值率造成抑制效应。而且,出口通过对企业研发和广告投入的抑制强化了这种抑制效应。进一步发现,政府干预对企业出口和增加值率之间关系造成了扭曲效应。首先,国有和外资企业有着更高增加值率,这可能反映出政府政策偏向和不平等带来的影响效应,然而,与民营企业对比,这并没有促使它们具有获取更高出口收益的能力。其次,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并没有使得出口企业获得更高增加值率,相反其表现出的是抑制效应。最后,地方政府干预所造成的要素市场扭曲...
[期刊] 改革
[作者]
甘行琼 李玉姣 蒋炳蔚
基于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内含劳动和资本双要素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及其影响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视角来看,财政分权会显著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而抑制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从传导机制来看,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通过影响地方政府的投资偏好、市场保护、科技投入、环境保护等行为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从PSTR门槛效应来看,地方政府的多种行为会制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升级效果,呈现非线性关系。优化财政体制、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行为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为什么要推行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制度
从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看打破金融行业行政垄断
为什么中国的城镇化是人地非协调的?——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耦合下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
地方政府行为与国有资产管理运营
财政转移支付的激励效应:地方政府为什么支持粮食生产?——基于粮食主产区JS县的调研
地方政府行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地区性行政垄断与经济增长——基于转型期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区域金融化、地方政府行为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分析——基于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间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