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5)
2023(11315)
2022(9564)
2021(8580)
2020(7193)
2019(16356)
2018(15828)
2017(31068)
2016(15886)
2015(17698)
2014(17369)
2013(17120)
2012(15660)
2011(14146)
2010(13918)
2009(12527)
2008(11672)
2007(9908)
2006(8744)
2005(7548)
作者
(42938)
(36580)
(36310)
(34592)
(23040)
(17147)
(16396)
(14217)
(13913)
(12545)
(12383)
(12107)
(11472)
(11419)
(11092)
(10839)
(10812)
(10327)
(10144)
(10128)
(8980)
(8666)
(8535)
(8479)
(8299)
(8170)
(7627)
(7296)
(7232)
(6970)
学科
(96637)
经济(96568)
管理(45268)
(43112)
方法(37500)
(35028)
企业(35028)
数学(32971)
数学方法(32620)
地方(23293)
(19477)
中国(18980)
业经(18784)
(16364)
地方经济(15636)
(15337)
农业(13749)
产业(13498)
环境(12196)
(11747)
理论(11695)
(11588)
(11483)
贸易(11478)
技术(11092)
(10982)
(10353)
金融(10349)
(9893)
经济学(9609)
机构
学院(232619)
大学(232330)
(113551)
经济(111763)
管理(94206)
理学(82708)
理学院(81869)
管理学(80628)
管理学院(80185)
研究(76249)
中国(55124)
(47039)
(46079)
科学(42157)
财经(38881)
经济学(37395)
(35440)
(35115)
中心(34827)
经济学院(33485)
研究所(31975)
(31740)
业大(29836)
财经大学(29124)
(29066)
(28892)
师范(28843)
北京(28032)
(27667)
经济管理(26228)
基金
项目(161315)
科学(131054)
基金(121497)
研究(119201)
(104188)
国家(103432)
科学基金(91598)
社会(81885)
社会科(78049)
社会科学(78034)
基金项目(64817)
(61624)
自然(57073)
自然科(55799)
自然科学(55790)
自然科学基金(54786)
教育(53667)
(51120)
资助(48302)
编号(45940)
(36620)
(36465)
重点(36008)
国家社会(35381)
成果(35062)
(34136)
教育部(32514)
人文(32184)
创新(31957)
课题(30613)
期刊
(124017)
经济(124017)
研究(69096)
管理(35967)
中国(35860)
(35454)
科学(29982)
学报(28307)
(25588)
大学(23425)
学学(22592)
技术(22132)
经济研究(21216)
财经(20344)
业经(18197)
(17824)
农业(17490)
(16903)
金融(16903)
问题(16544)
教育(15797)
技术经济(13980)
统计(12839)
(11577)
(11268)
商业(11223)
世界(10818)
现代(10779)
经济问题(10594)
决策(10377)
共检索到329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娅  伏润民  
本文运用空间经济学原理,在中心-外围理论及中间产品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东西部不对称的资源禀赋优势系数,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在中国现阶段,东部的制造业尚未达到转移的内生临界点,产业转移还需要较多地依赖于外生力量的作用。因此,国家的政策仍是促进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关键因素,政策导向是降低产业转移成本和引导要素向西部集聚的重要外生变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蒋昭乙  
本文借鉴克鲁格曼的空间经济学中描述的市场潜力函数来进行近似测算,基于2000—200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分析,从空间经济学视角来研究中国东西部区际产业转移问题,最后建议国家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中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结构取向、调整吸引外资政策、进一步充分启动国内消费市场、加大对就业者的培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严立刚  曾小明  
人力资本对产业的空间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人力资本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导致不同地区的产业集聚能力高低有别。因此,从人力资本空间差异视角研究人力资本与产业空间转移的关系,可以为我国东部产业难以向中西部转移的原因和收效甚微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提供一种理论解释。基于城市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人力资本份额增加能够有效促进地区产业份额增加,在解决了人力资本与产业空间分布的反向因果关系后,人力资本促进产业集聚的作用仍然稳健。在人力资本仍集聚于东部地区的情况下,东部制造业和文化产业自然难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应将人力资本政策作为产业政策的核心部分,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是促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有效应对之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文书洋  张琳  刘锡良  
当前,绿色金融备受关注,然而该领域的基础理论尚需进一步强化。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由于污染的外部性问题,环保的主要力量应当是公共部门而非金融系统。然而为何越来越多国家选择发展绿色金融?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是有效制定政策、构建绿色金融理论体系的基础。本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表现出与公共部门环保投入的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基于经济增长框架的绿色金融理论模型,对经验事实给出理论解释。模型证明:绿色金融的成本分摊与风险分担功能使其具有独特的长期增长效应,是经济发展必然选择;绿色金融政策与绿色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从理论层面回答了"为什么需要绿色金融"这一问题,为绿色金融的经济学理论发展和政策分析提供了可借鉴的框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占国  孙久文  
按照传统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随着要素价格上升及发展空间缩小,传统产业在我国东部地区已逐渐失去发展优势,需要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跨区域转移,并且中西部大多数地区也把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作为本区域发展的战略之一。但是这种大规模的产业区域转移现象并未出现。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产业区域转移滞缓的原因,并从产业转移的动因及必要的软硬件条件方面提出加速产业区域转移的途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崔毅  
(一)一个经济学命题的世界性悖论 按照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报酬递减规律,资本向劳动力密集的地方流动,人才向资本密集的地方流动。但现代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70%却从发展中国家逐步转向发达国家,对这一变化趋势,至今尚未作出令人满意的理论说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斯特弗·普罗斯特  雅克-弗朗索瓦·蒂斯  安虎森  丁嘉铖  王淞  周江涛  
空间经济学的目的是要解释财富和人口在国际和区域从城市到地方的空间分布中存在峰值和谷值的原因,其主要任务是验证导致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的向心力和导致区域以及城市经济活动空间分散的离心力的微观经济基础。交通运输在城市和区域两种空间尺度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它重点研究区际货物流、区域尺度的乘客出行和城市尺度的个人通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双陆  
在空间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建立三地区模型,推导出效用差异函数以模拟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边界地区的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边境地区在一体化进程中的聚集力和分散力的强弱、边界效应对要素和厂商是否向边境区聚集,与所接壤的国家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缩减边界效应是边境区形成边缘经济增长中心的重要路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汪金爱  章凯  赵三英  
基于前景理论和公司行为理论,本研究将商业风险、所有权集中度及CEO解职后的继任来源整合于同一框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所进行的大样本实证分析表明,商业风险、CEO与董事长兼任、所有权集中度与CEO解职率正相关,所有权集中度负向调节商业风险对CEO解职关系。但针对CEO解职后不同继任来源的分析显示,这种调节作用尽管在两类CEO解职中仍然得到保持,但其它所考察变量在外部继任型解职中则有着明显不同。这些发现,进一步加深了对高所有权集中度情境下,CEO解职这一极为重要的战略决策过程的理解。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姜磊  郭玉清  
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分配理论以劳动力是稀缺资源作为其前提假设,与我国二元经济条件下的现实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在分析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时解释力不足。文章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力稀缺要素假定,基于劳动力无限供给假定的二元经济模型和中国数据表现出的异质性特征,建立了一个分析二元经济中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解释了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趋降的原因,提出促进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提高人力资本禀赋、审慎干预劳动市场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慧  
理论上,环境税具有诸多优势,但是,环境税的实践状况不佳。环境税的理论和实践之所以出现背离,主要源于环境税面临诸多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和难以缓和的政治阻力。从技术角度看,对环境保护进行货币化处理存在争议;确定合适的环境税税基和税率并非易事。从政治角度来看,面对新的环境税制,立法者不愿面对新的政治阻力,税务管理机构不愿接受新的挑战,利益集团善于使用民众的力量来抵制拟议的环境税议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何浩然  卢柯霖  
本文基于两类分配博弈实验来研究团队内的成员互动,结果表明,在团队成员互动之前,个人偏好对形成成员的初始提议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他因素也可能使初始提议偏向不同的方向。在团队互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支持中间选民理论和说服论据理论的证据,即上一轮的中位提议和自私提议会影响本轮的提议。亲社会信息对提议没有影响,且提议行为也不随决策轮次增加而向更亲社会方向变化,故社会比较理论未被证实。中位提议和自私提议的影响会随团队内的互动程度而改变,互动程度高的团队所形成的最终决策的随机性更大。本文为打开团队决策中成员互动的"黑箱"提供了证据,并且解释了以往研究中普遍发现的团队行为往往比个人行为表现得更理性、更自私的现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继增  
商业集群是流通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集群的研究多数是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生产性企业的分析,鲜有对商业集群(聚)的论述。而商业集群(聚)对现代城市、产业园区、商务中心区(BCD)、贸易中心的建设和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空间经济理论对商业集群的运行机理等做简要分析,以期在商业集群理论研究上有新的突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磊  
文章利用纳什谈判模型分析了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因素,并使用1960~2012年22个发达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予以验证。研究发现,生产技术水平和人均资本存量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劳动收入份额,而工会组织市场地位和谈判能力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技术水平和人均资本存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工会覆盖面缩小、实际最低工资增长缓慢。因此,改善发达国家当前劳资分配格局的可行方法是鼓励工人参加工会组织,增强工会的谈判能力和在不增加失业的情况下提高实际最低工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夏  代春艳  辜转  
本文将产业结构作为溢出途径,采用2006—2016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二氧化碳排放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显著增加了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分地区来看,在考虑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之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碳排放具有显著性的促进作用,但对于碳排放来说,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其影响并不明显;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均不显著。在我国开放、共享、绿色发展背景下,引导对外直接投资时,不仅要考虑对国际贸易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影响,也要充分考虑对国内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