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
- 2023(1075)
- 2022(855)
- 2019(1568)
- 2018(1562)
- 2017(2646)
- 2016(1763)
- 2015(2046)
- 2014(1989)
- 2013(2069)
- 2012(2012)
- 2011(1911)
- 2010(2021)
- 2009(1990)
- 2008(2110)
- 2007(2122)
- 2006(1953)
- 2005(1791)
- 2004(1796)
- 2003(2017)
- 学科
- 济(6144)
- 经济(6132)
- 管理(5196)
- 业(4540)
- 企(4354)
- 企业(4354)
- 学(3909)
- 理论(2683)
- 财(2353)
- 教育(2267)
- 中国(2142)
- 制(1942)
- 方法(1924)
- 业经(1722)
- 和(1636)
- 务(1494)
- 财务(1487)
- 财务管理(1482)
- 银(1477)
- 银行(1472)
- 企业财务(1435)
- 融(1413)
- 金融(1412)
- 体(1391)
- 法(1388)
- 行(1364)
- 农(1337)
- 策(1197)
- 体制(1080)
- 及其(1032)
- 机构
- 大学(33466)
- 学院(31521)
- 研究(11677)
- 济(9458)
- 经济(9217)
- 科学(8793)
- 中国(8417)
- 管理(7639)
- 京(7337)
- 所(7032)
- 农(6748)
- 财(6526)
- 研究所(6286)
- 范(6118)
- 师范(6036)
- 理学(5883)
- 江(5742)
- 理学院(5742)
- 管理学(5538)
- 管理学院(5479)
- 农业(5350)
- 财经(4873)
- 业大(4835)
- 师范大学(4816)
- 州(4689)
- 中心(4664)
- 北京(4644)
- 教育(4357)
- 省(4316)
- 经(4250)
共检索到53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依山
2015年10月2日晚上,我在美国东部得知成老离世的消息,感到万分悲痛!20天前,我曾到医院去看望过成老,那时候,他已经说不清话了,但他的家人告诉我,虽然老人家表达能力减弱,但头脑依旧清晰,让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当时,我紧握成老的手,千言万语不知道从哪儿开始说,我的眼前顿时浮现出一幕幕和成老在一起的情景,那难忘的一桩桩往事从心底涌入脑海,我这个最不善于言语表达的人,在那天,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红凌
今年是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彭斐章先生从事高等教育工作 50年。本刊编辑部特别推出对彭斐章先生的专访 ,将先生的从教历程及从教 50年的感悟展现给读者 ,藉此弘扬我国老一辈图书馆学家“立下园丁志 ,甘为后人梯”的育人精神。
关键词:
彭斐章 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教育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桥
[本刊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何伟先生,于2012年10月9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在京逝世,享年86岁。何伟先生1926年11月12日出生,河北省赵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学习,195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长期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主编,兼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顾问,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倩 李子建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探索"教育人才成长和培养的规律"。探索规律的关键在于转变教师教育的研究范式,以"促进学习"代替"内容提供"。新的研究范式下,教师学习的概念得以重构——不再是"学习如何教"的知识获取过程,而是一个从外在情境到个体的知识技能,直至内在的情感态度、身份价值观的生态性转变的"学为人师"的过程。这一蕴含着系统的生态性转变的学习过程,是以专业身份的建构与发展为导向和动力的,是以实践参与为发生机制的,是以实践社群(专业学习社群或专业共同体)为发生情境的。教师学习的这些规律性认识,为设计恰当的学习机会,促进教师学习的发生,满足教师的学习需要,评价教师学习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教师学习观 学为人师 专业身份 实践社群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驷
在博士生培养中,导师的正确指导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加强导师之间的交流,共同探索培养和造就高质量创造性人才的途径和方法,本刊将陆续摘编一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培养中的经验体会,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博士生培养 学然后知不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檀传宝
对德育主体自身的改造——论“师表美”●檀传宝一、师表和师表美“师表”一词在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超出教育学范畴的概念。“师”即教师或以某人为师的意思。“师”本身即意味着作为教师必须有供人效法的品质,“师”决不是一个职业符号,谁佩戴它谁就是“师”。“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徐梓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这一校训在当今社会之所以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旺盛的生命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沃土,有着2500年丰厚的养料提供滋养。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校训灵魂的学与行,是传统师德的核心内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传统由“至圣先师”孔子所开创,为一代又一代教师所追求和践行,也为全社会守望和期盼。
关键词:
师德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学行 教育传统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丁曰宏
孟子思想博大精深,其教育思想、教育智慧浓缩在一些成语之中。孟子理想中的教育是一种心灵深处"无声的革命"。这场"革命"是施教者唤醒受教者并让受教者进行"心的焠炼"而自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施教者的正确引导也非常重要。
关键词:
《孟子》 成语 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承印 董腊玲 杨帆
教学评价要与课程设置、教学活动整合起来。以职前教师教育的理科主干课程《化学教学论实验研究》为例,将国外教师表现性评价方案本土化后,镶嵌在该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形成"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表现性评价量表。以清晰的表现性目标、具体的表现性任务、明确的评分规则,解困该课程:学习者众、指导者寡、教学要求高、课时量少的窘境,从而促进职前化学教师自我引导的专业学习,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旭东
把为人民服务写进教育方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新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落实。教育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方向和出发点;教育要满足人民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高等教育中实践为人民服务,要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强化服务观念,为大学生成才创造条件。
关键词:
为人民服务 教育方针 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孔令帅 王超
表现性评价是国际上一种重要的教师评价方式,与我国新时代教师评价改革理念存在共通之处,但仍需审视其所蕴含的特定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影响与潜在困境。在全球教育改革运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重逻辑中,各国要求提高教师的竞争性表现和教学效能,推动了证据为本和同质化的教师表现性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国际上教师表现性评价引起教师专业自主性的缺失,导致教师公共性的隐退,造成对教师灵魂、激情与热忱等不可被测量的人性品质的忽视。超越教师表现性评价,需要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教师评价体系,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师评价导向,强化教师专业身份的公共性;超越测量主义的教师评价思维,重视教师评价中的人文关怀。通过对真理的探寻、对良善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锤炼教师的思维能力、道德品质和审美趣味,使之成为具有自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的独立个体。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南
学校作为一种从外部影响儿童发展的有限力量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在教育目的实现过程中,学校无法控制除自身之外的其他影响,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不存在明确、清楚的因果关系,围绕教育目的与儿童发展界定和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是不恰当的。学校所能做与所应做的就是为儿童提供一种类似于家庭但又高于儿童日常生活环境、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教育微环境,学校教育质量的内涵应指向这种教育微环境的质量,而儿童发展所循路径又决定了这种教育微环境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为儿童提供的学习机会的广度与深度。因此,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应以教师表现为核心,借助教师自觉认真持续撰写的专业反思笔记,主要考察教师在学校这一限定的时空范围里在为儿童提供各种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文叶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活/动/的/生/动/实/践/指/南教师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在破除“五唯”痼疾、重构教师评价体系的转型中,探寻能真实反映教师工作实质,体现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情境性等特征,并促进教师专业实践改善和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师评价,是教师评价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同追求。而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基于真实教育教学情境的教师表现性评价为引导教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关键词:
教师表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成全
经济学必须具有实证精神,这是对经济学的低层次理解。事实上,在经济学界,占多数的意见是:经济学尚未成为一门合格的科学,但正走向科学。依我看来,经济学更主要是关于人的行为的一门学问,它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从人文精神这一高层次来理解的。
关键词:
人文精神 经济学 科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