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2)
- 2023(296)
- 2022(220)
- 2021(251)
- 2020(223)
- 2019(471)
- 2018(422)
- 2017(747)
- 2016(389)
- 2015(377)
- 2014(423)
- 2013(411)
- 2012(356)
- 2011(394)
- 2010(388)
- 2009(423)
- 2008(397)
- 2007(301)
- 2006(308)
- 2005(313)
- 学科
- 学(2617)
- 济(1941)
- 经济(1940)
- 经济学(1081)
- 理论(739)
- 教育(653)
- 图书(569)
- 书馆(566)
- 图书馆(566)
- 图书馆学(505)
- 中国(465)
- 研究(418)
- 和(398)
- 管理(397)
- 方法(387)
- 情报(372)
- 政治(353)
- 主义(349)
- 现代(331)
- 教学(324)
- 总论(289)
- 业(286)
- 克(283)
- 思(282)
- 马克(282)
- 马克思(282)
- 思想(279)
- 马克思主义(275)
- 企(260)
- 企业(260)
- 机构
- 大学(6878)
- 学院(5969)
- 研究(2597)
- 济(2427)
- 经济(2399)
- 科学(1741)
- 管理(1720)
- 中国(1636)
- 京(1464)
- 所(1321)
- 理学(1314)
- 理学院(1291)
- 管理学(1271)
- 管理学院(1257)
- 研究所(1233)
- 范(1214)
- 师范(1201)
- 经济学(1168)
- 财(1014)
- 中心(1008)
- 师范大学(1002)
- 农(968)
- 北京(955)
- 经济学院(920)
- 教育(884)
- 江(881)
- 财经(837)
- 院(826)
- 农业(803)
- 业大(783)
共检索到9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慧娴
他执着追求真理,无论艰难坎坷,从不随波逐流;他是财税研究领域大家,著作等身,90岁高龄依旧笔耕不辍;他虚怀若谷,淡泊名利,赤诚待人,堪为师表。他就是"中国财政理论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诚尧。为了知识分子的使命文革时期,王诚尧在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作。"因为我发表的文章多,所以文革初期被贴的大字报最多,对文章断章取义、颠倒黑白、上纲上线为‘三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敏
叶振鹏是我国著名财政经济学家、教育家,曾担任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仍担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顾问。去年因其对我国财政理论研究作出的突出贡献,被授予我国财政学界最高奖项"中国财政理论研究终身成就奖"。
关键词:
叶振鹏 中国财政史 成就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静芳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道家思想对后世者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对如何为官有着一整套的理论体系。文章取道家思想之精华,挖掘它的积极意义,阐释了它的重要作用,希望它对当今为官者有所启发、思考。
关键词:
道家思想 为人为官者 老子 庄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前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明 水小平 马少鹏
记述了我国分析力学著名专家、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梅凤翔在教学、科研及为人师表方面的事迹和在教育事业上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
关键词:
梅凤翔 教学名师 非完整力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大中
本文是在清华大学学风建设动员大会上讲话的第二部分。文中指出,学风是校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传统底蕴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反映。将优良的学风概括为“为学须笃行”、“为人重诚信”、“为学如为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建民
目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学科的分类,旅游研究归为旅游管理学科领域,旅游管理学科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管理学和经济学。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和总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成长历程与成果、研究过程,来探索说明:(1)理论与实践概念的界定;(2)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本关系;(3)旅游理论研究者的成长与研究路径;(4)在科学的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关键词:
诺贝尔经济学奖 研究与实践 获得者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春梅
介绍了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创始人、浙江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承绪先生。记叙了王承绪先生在学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重点叙述了王承绪先生在学术人生中表现出的高尚人格魅力——学而不厌,澎湃的福流;谆谆教诲,诲人不倦;平和平易,如慈父般的师爱。认为王承绪先生的人格魅力,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提供了可贵的范例。
关键词:
人格魅力 研究生导师 王承绪 研究生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萨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即教师为师之道的根本在其教育思想与行动拥有哲学根据,而非经验的重复或技术的熟练。教师的哲学之思强调了哲学作为教育的一般原理,这使得教师的实践成为有内在"原理"支持的专业实践,这样的教育实践才会是自觉的、清醒的和有明确追求的。教师通过对"教"的理论拥有而获得自觉的"教的意识",成为教师专业水平与能力得以形成和提高的有效途径,使得教师的教育实践成为由教育的理论自觉引起和展开的发生过程。
关键词:
哲学之思 原理 教育实践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春博 丁堃 王博
克罗宁(Blaise Cronin)是世界著名的图书情报学家和科学计量学家,他于2013年获普赖斯奖这一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最高奖项。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其128篇期刊论文为数据基础,运用包括词频统计、共现分析和引文分析在内的科学计量方法,辅以信息可视化技术,对B.Cronin 30多年来的学术成就与影响以及学术交流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B.Cronin是一位高产作者,基于其工作经历可以划分出4个产出阶段;研究内容虽然涉及引文分析、学者研究、科研合作、网络计量和学术致谢等多个主题,但都体现出对学术交流和学术评价的指向。从H指数、区域扩散和引用者视角,说明B.Cro...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琪琪 杨善发
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以其"利用实验性方法在全球脱贫"方面所做的贡献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健康是贫困群体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卫生经济学是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其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丰富。文章简要介绍了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学术成就,阐述其卫生经济学研究成果及其特点,并将其与我国的健康扶贫工作进行比较分析,突显我国贫困治理的成就与理论价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力炜
1994年7月,货币学派主要代表米尔顿·弗里德曼在九○学社《通讯》上撰文,谈他在访问中国时的一些看法。现简介如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国民 王秋石
经济学家赫尔维茨、马斯金和迈尔森为机制设计理论做了奠基性工作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赫尔维茨创立了机制设计基本思想和框架,迈尔森的贡献在于对显示原理进行了一般化研究,并将其应用到规制和拍卖等重要领域,而马斯金给出了机制执行理论的基础性单调条件,这已成为现代机制执行研究的基础。机制设计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分析的一种非常重要工具,它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并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仁贵
约翰·贝茨·克拉克奖(JohnBates Clark Medal)系美国经济协会于1947年所设立的两项经济学大奖之一(另一项大奖为弗朗西斯·沃尔克奖),用于表彰对经济思想和知识作出重大贡献、年龄不满40周岁的中青年经济学家。时年正逢美国杰出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诞辰一百周年,该奖遂以这位美国经济协会创始人、协会第三任会长的名字命名。约翰·贝茨·克拉克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截至1995年,除1953年未颁奖外,先后共有24位美国经济学家获得此项殊荣。由于约翰·贝茨·克拉克奖授奖对象为中青年经济学家,加之早期获得该项殊荣者到晚年又大多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因此,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又素有“小诺贝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跃进 唐彩霞
本文借鉴比尔德研究路径,对67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经历做了整理,分析了获奖者的共同特征:初次发表成果相对较晚;在黄金年代完成主要获奖研究;从科学突破到获奖间隔近35年;锲而不舍、执著自己的创新理论。对其社会背景的分析表明,绝大多数获奖者有高等教育多学科背景,有博士学位,在从事获奖工作前经历过工作场所变动,并且分布高度集中在欧美国家和大学中。
关键词:
诺贝尔经济学奖 科学突破 时滞 评价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锦绣财苑 松柏园丁——专访“中国财政理论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梁尚敏
余敏的弧度——记克劳斯世界硬币大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余敏
金融学科理论研究的“专业户”——记2019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邱兆祥教授
当代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展望——管理会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成就评析
奇峰千仞入云 固守方寸心田——访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方汉奇
论道金融——记2016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金融学科建设的拓荒者——记2015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致力金融学科建设事业——记2018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立足国情致力金融学科发展——记2017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CIA,引领目标启航——访格伦.萨姆纳博士学生奖奖章获得者张天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