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7)
- 2023(10392)
- 2022(8836)
- 2021(7981)
- 2020(6264)
- 2019(14242)
- 2018(13819)
- 2017(24717)
- 2016(13135)
- 2015(14711)
- 2014(14508)
- 2013(14612)
- 2012(14349)
- 2011(13382)
- 2010(13814)
- 2009(12954)
- 2008(12645)
- 2007(11258)
- 2006(10464)
- 2005(9907)
- 学科
- 济(79700)
- 经济(79647)
- 管理(36977)
- 业(35662)
- 企(27435)
- 企业(27435)
- 地方(26530)
- 中国(24284)
- 方法(19986)
- 农(18263)
- 业经(17071)
- 数学(16967)
- 数学方法(16863)
- 地方经济(16164)
- 技术(15465)
- 学(14550)
- 融(13028)
- 金融(13028)
- 农业(12814)
- 银(12325)
- 银行(12311)
- 发(12146)
- 行(12112)
- 制(12099)
- 环境(11444)
- 贸(11250)
- 财(11237)
- 贸易(11236)
- 技术管理(10732)
- 易(10699)
- 机构
- 学院(193125)
- 大学(191293)
- 济(92290)
- 经济(90573)
- 研究(78732)
- 管理(69137)
- 中国(60691)
- 理学(57095)
- 理学院(56311)
- 管理学(55562)
- 管理学院(55165)
- 科学(44777)
- 京(42681)
- 所(40327)
- 财(40068)
- 江(36295)
- 研究所(36030)
- 中心(34675)
- 农(30503)
- 财经(30099)
- 经济学(28972)
- 院(28270)
- 范(28209)
- 师范(27957)
- 北京(27144)
- 经(27071)
- 州(25887)
- 经济学院(25575)
- 省(24546)
- 业大(24264)
- 基金
- 项目(118799)
- 科学(94245)
- 研究(90880)
- 基金(83938)
- 家(72419)
- 国家(71753)
- 科学基金(61073)
- 社会(60179)
- 社会科(57089)
- 社会科学(57075)
- 省(48863)
- 基金项目(43748)
- 教育(39599)
- 划(39345)
- 编号(35977)
- 自然(35423)
- 自然科(34522)
- 自然科学(34515)
- 自然科学基金(33882)
- 发(33487)
- 资助(33027)
- 成果(29856)
- 发展(27794)
- 重点(27744)
- 展(27339)
- 创(27139)
- 课题(26874)
- 创新(25717)
- 部(25498)
- 国家社会(25121)
- 期刊
- 济(120310)
- 经济(120310)
- 研究(69756)
- 中国(50230)
- 管理(30199)
- 财(29603)
- 农(29132)
- 科学(26245)
- 学报(25755)
- 融(23917)
- 金融(23917)
- 教育(23827)
- 经济研究(20069)
- 农业(19885)
- 大学(19856)
- 技术(19160)
- 业经(18954)
- 学学(18260)
- 财经(15856)
- 问题(14764)
- 经(13955)
- 技术经济(12244)
- 贸(12169)
- 世界(11708)
- 国际(11549)
- 业(11154)
- 图书(10847)
- 商业(10063)
- 坛(10043)
- 论坛(10043)
共检索到335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薛家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蓝虹
可持续金融行动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一是通过督促金融机构注重环境问题来规避由环境危机带来的金融风险;二是运用金融手段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从而实现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中国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制度特征,决定了政府的支持是在中国发展可持续金融的关键。而政府的目标决定了其有动力和积极性促使金融机构选择可持续金融。
关键词:
可持续金融 国有商业银行 政府主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当今神州大地,一场影响深远的伟大变革,正在加速推进,这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转型,为今后发展寻求更持久动力。敏锐感知经济社会变革,主动谋求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也势在必行,行必有果。这关系高等教育能否切实化解两个"不适应",赢得未来发
[期刊] 预测
[作者]
夏日 蒋德鹏 朱月凤
2020年江苏经济发展定量研究夏日,蒋德鹏,朱月凤(江苏省政府研究室210024)(江苏省经济信息中心)江苏经济是一个庞大的动态系统,内容十分丰富,其属性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由于量的变化与积累,导致质的突变,新的“质”又规定不同层次的量。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焕友
江苏经济发展思路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江苏6900多万人民经过艰苦努力,1993年基本实现了第二步目标,1980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319亿元,1986年达到744亿元,6年翻了一番;1993年达到25...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忠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承岭
在适应市场的进程中赢得供销社经济的发展──兼谈供销社经济如何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朱承岭改革开放使供销社在逐步恢复作为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机制和功能,特别是1983年以来,浙江供销社退出政府序列,走向市场,开始“以改革求生存争发展,以服务促经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国春 马 俊
2001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经多方努力,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实现增长12%的既定目标;展望2002年,江苏省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趋利避害、迎接挑战是实现今年江苏省工业经济新目标的关键。
关键词:
江苏 工业经济 回顾 展望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武汉康力会计师事务所入驻科技园区,坚持以人才促发展,通过优化人才结构、强化人才培训、创新服务模式,为新设企业、中小微企业提供工商注册代理、验资审计、代理记账、代理报税、项目申报辅导、投资咨询、融资咨询、综合秘书等"一站式"财务外包服务,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减少经营风险、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步实现了从传统法定鉴证业务向新兴财务外包服务业务的转型升级。事务所现服务企业1 000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顾坤华 顾坤华
"苏商"的崛起和发展特别是率先创办实业和创建新式学校,构成了近代中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尤其是以张謇和荣氏兄弟等为代表的"苏商"风貌,崇尚实业、中西合璧、交汇融合、经世致用、重教崇文、兴办实业、兴办教育,形成了新的境界,铸就了工商精神,折射出爱国恤民的思想,走出了一条自己发展的道路,堪称民族工商业的翘楚,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对抵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促进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新苏商"的活力形象一步步渐行渐近,日益清晰,作为一个崭新的商业群体迅速崛起,被称之为"苏商复兴"。"苏商"精神的理性动力是江苏人千百年来奋斗努力创造出的一种区域文化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
苏商 历史传统 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江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县域经济是否有活力,是整个国家经济能否蓬勃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处于转型期的县域经大多资金基础薄弱,需要金融的支持,而资金的投入就必然伴随着风险。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和县域金融的互动双赢意义重大。本文根据江苏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对沿江县域的经济结构、发展点、南北差距及行政架构等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沿江县域的金融市场作了全面研判,明确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思路,指明了金融支持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互动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架,为沿江县域经济与金融共同繁荣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金融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黎峰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寅初
江苏沿江经济发展研究王寅初(江苏省经济信息中心210013)1项目研究背景江苏沿江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研究,是由江苏省科委和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经济部共同提供资金,中方以江苏省计经委研究所、科委政研室和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为参加单位,德方以斯图加特大学区域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雁
私营个体经济已成为江苏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 ,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私营个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是当前江苏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运用大量详实的数据对江苏省私营个体经济现状进行了剖析 ,研究了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取向问题 ,并就推进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提出了部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私营个体经济 经济总量 发展空间 税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竞华
1980年到1989年10年中,江苏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两个绝然不同的阶段,即持续稳定增长的前五年,驼峰起伏运行的后五年。这一运行轨迹,可由国民生产总值年递增率的升降显示出来。 从江苏经济自转运行轨迹来看,在波动幅度上存在“四小”、“四大”的特征:(1)前期波幅小,后期波幅大。前五年为6.4%,后五年为18.3%。(2)消费波幅小,积累波幅大。在后四年中(暂缺1989年的数字)的国民收入使用额中,消费基金波幅为42.9%,积累基金波幅为58.9%。(3)农业波幅小,工业波幅大。在后五年的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波幅为6.8%,工业总产值波幅为38.0%。(4)轻工业波幅小,重工业波幅大。在后五年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波幅为34.8%,重工业产值波幅为40.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