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4)
2023(2239)
2022(1868)
2021(1710)
2020(1514)
2019(3446)
2018(3357)
2017(6005)
2016(3288)
2015(3773)
2014(3578)
2013(3696)
2012(3575)
2011(3471)
2010(3439)
2009(3146)
2008(3003)
2007(2811)
2006(2644)
2005(2436)
作者
(12349)
(10156)
(10151)
(9463)
(6576)
(4953)
(4529)
(4069)
(4039)
(3627)
(3540)
(3510)
(3476)
(3400)
(3350)
(3298)
(3148)
(3111)
(3105)
(2997)
(2733)
(2636)
(2632)
(2531)
(2404)
(2366)
(2364)
(2230)
(2211)
(2181)
学科
(12379)
经济(12359)
管理(10376)
(8855)
(8202)
企业(8202)
(5875)
方法(5633)
数学(4319)
数学方法(4234)
中国(3584)
技术(3542)
理论(3108)
业经(2972)
(2825)
(2728)
(2716)
技术管理(2600)
(2585)
(2379)
(2336)
(2184)
贸易(2183)
(2126)
教育(2033)
科学(1990)
经营(1842)
农业(1835)
地方(1808)
计划(1793)
机构
大学(53465)
学院(50820)
研究(22121)
(18178)
管理(17957)
经济(17721)
科学(15740)
中国(15385)
理学(15178)
理学院(14977)
管理学(14618)
管理学院(14554)
(13430)
(12640)
(12550)
研究所(11684)
农业(11050)
业大(10219)
中心(9402)
(8549)
(8028)
北京(7848)
(7738)
(7607)
(7172)
(7168)
师范(6977)
农业大学(6872)
科学院(6832)
技术(6779)
基金
项目(35757)
科学(27583)
基金(26009)
(25103)
国家(24919)
研究(22650)
科学基金(19999)
自然(14699)
自然科(14374)
自然科学(14364)
自然科学基金(14136)
(13638)
基金项目(13445)
社会(13285)
(12654)
社会科(12552)
社会科学(12547)
资助(11001)
教育(10467)
编号(8776)
重点(8536)
计划(8387)
成果(7900)
(7741)
科技(7683)
(7666)
(7549)
创新(7275)
科研(7271)
(6899)
期刊
(20117)
经济(20117)
研究(14903)
学报(13582)
中国(12716)
(11703)
科学(11397)
大学(9392)
学学(8789)
农业(7991)
管理(7674)
教育(6854)
(5636)
(4574)
图书(4463)
技术(4153)
业大(4021)
(3746)
金融(3746)
情报(3473)
农业大学(3407)
经济研究(3371)
科技(3325)
财经(3166)
(3097)
书馆(2931)
图书馆(2931)
(2785)
理论(2722)
林业(2615)
共检索到80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凯瑟琳·埃尔金  钱旭鸯  
对亚里士多德基本问题"对于人来说什么是善好的?"的回答限定了所有社会、政治、伦理和教育机构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本文讨论了教育工作者可能寻求促进,并为之提供资源的三种认知素养:精确的信息、知识和理解。文章表明,由于理解是开放的,自我反省性的和自我批判性的,为了理解而教,而不是为了准确的信息或知识而教,应成为教育的优先之事。在此基础上,作者表示不要寄希望于一个可以为亚里士多德问题提供固定和最终答案的健全的教育系统;而是希望我们的教育系统能够使每一个人都能够提问、回答并且重新思考他自身对下述问题的答案:根据我当前的情况,什么对我来说是好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苏民  
教是为了不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倡导的、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现代教育理念。"教是为了不教"根本在于使受教育的每个人都具有自我教育精神和能力,其对于传统教育目的和价值的变革主要体现于两点,一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成长成人,二是激发学生鲜活生命和创新潜能。其引导学生自学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模式包括:认定目标、致力于导,激发动力、发展主体,教材为例、举一反三,愤悱启发、相机诱导,指点学法、逐渐放手,实践历练、养成习惯,因材施教、灵活创造,正确评价、促进自学;基本策略包括尝试自学、质疑讨论、练习应用、考查改进。教师是实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绍英  
要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理念,就要培养学生拥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宽阔的学术视野和宽容的学术态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丽琴  陆有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景贤  
李景贤同志是天津市城调队副队长,这篇材料是他在湖北省统计分析会上所作的专题经验介绍。内容新颖,有独到的见解。由于篇幅有限,本刊暂选其一部分予以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超平  
国际图联(IFLA)网站上发布了一个活动启事:2018年11月29日是《公共图书馆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布二十四周年,这一天,国际图联将通过社交媒体举办一个活动,而这一活动又是为期一年的纪念94年版《公共图书馆宣言》发布二十五周年的起始日,即从2018年11月29日这天开始,IFLA为期一年的纪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1])。1994年版的《宣言》不是第一版,第一版诞生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黛舒  
教育管理在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之间徘徊,名义上归依了"公共",却经常顺从了"工商";教育管理在行政管理和专业管理之间摇摆,却既经常沦陷于过度"行政",又迷失于"教育专业"和"管理专业"之间。"教育管理归谁"和"教育管理是谁"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解决了"教育管理归谁"的问题,并不能使"教育管理是谁"的问题得到自明。只有回到"育人之本",才能实现"为了教育而管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曾艳  
在当今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在信息获取方面正面临着无数的竞争者和挑战者。那种由于缺少竞争者而使图书馆成为人们解决其信息需求第一选择的时代已成为过去。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认识到这场针对其核心服务展开的竞争,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NUSL)通过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努力使自己适应当今的信息环境。本文着眼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为不断维护自身作为一个公共教育服务机构所作的努力,这不仅仅是在传统的提供信息获取领域,也在发展其自身成为一个对其用户群来说是知识、灵感和生活场所方面。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浩大声势与壮观场面还在心中萦绕,金秋十月,我们又迎来了新中国66周年华诞。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切身感受和体会战争的残酷和惨烈,但各种纪念活动的开展,能够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也许,这就是纪念的意义。作为我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重大创新,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自2005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佚名  
日本现有10 000多家麦当劳店,一年的营业总额突破40亿美元大关。创造这一辉煌业绩的藤田田,年轻时有过一段不平凡的经历。1965年,藤田田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随即在一家电器公司打工。1971年,藤田田看准了美国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泽宽  
1998年,湖北极不平凡的一年。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国内需求不足,湖北经济面对着严峻挑战;98特大组台型的洪灾,给全省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经济形势犹如扑朔迷离、变化万千的气候一样,难以把握,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践明  
本刊上期发表了龚蛟腾、侯经川、文庭孝的《〈“公共知识管理学”解构〉何解之有?——释疑张践明同志之商榷》,张践明先生对此再次作出回应。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茵  黄蕴智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教比学更难",人们深知其然,但很少考虑过其所以然。为什么教比学更难呢?在一次演讲中,海德格尔对这个问题做了有趣的论述(Heidegger,1976,pp.14—16)。他告诉我们,"教所要求的是让学","教师必须能够比他的学生更可教",教这种技艺才可能发生。这意味着称职的教师兼有双重身份,拥有两套本领:教师不但是"让学"者,更是学习者;教师不但能让学生学,更要自己先学,而且他要学的比学生多得多——他得学会让他们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李雁冰  
本文试就预设、控制、生成及其在教学上的表现和关系加以探讨,认为:预设是教学生成的必须,生成的教学是恰当、合理预设的结果和衍生。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都以师生的在场为基点,并以学生的精彩观念和幸福生活为鹄的。控制的教学是非生成性的,它具有去学生性,排斥学生和教师的在场,既是非预设的,也是非生成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