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1)
2023(7918)
2022(6729)
2021(6636)
2020(5436)
2019(12225)
2018(12333)
2017(22145)
2016(12788)
2015(14704)
2014(14354)
2013(13091)
2012(12472)
2011(11387)
2010(12039)
2009(10897)
2008(10597)
2007(9867)
2006(8947)
2005(8251)
作者
(31944)
(26129)
(26104)
(24690)
(16719)
(12429)
(12001)
(10057)
(9932)
(9530)
(8859)
(8603)
(8358)
(8230)
(8091)
(7917)
(7817)
(7700)
(7666)
(7463)
(6884)
(6415)
(6254)
(6222)
(6033)
(5915)
(5882)
(5875)
(5305)
(5068)
学科
(37099)
经济(37053)
(35230)
管理(33871)
(29560)
企业(29560)
中国(21104)
教育(20903)
技术(17006)
方法(14481)
数学(12271)
数学方法(12085)
技术管理(11749)
(11740)
理论(11179)
(10389)
(10263)
教学(9841)
(9335)
银行(9327)
业经(9299)
(9051)
(8346)
贸易(8335)
(8188)
(8153)
(7879)
金融(7879)
(7296)
农业(7196)
机构
大学(173299)
学院(169528)
(64635)
经济(63074)
管理(59997)
研究(58943)
理学(50858)
理学院(50209)
管理学(49438)
管理学院(49053)
中国(39264)
(38312)
教育(35034)
(34453)
师范(34316)
(32942)
科学(31337)
(28125)
师范大学(28081)
(27149)
北京(25989)
财经(25473)
中心(25313)
研究所(25100)
(23058)
技术(22371)
(21651)
职业(20954)
(20894)
经济学(19740)
基金
项目(100920)
研究(87879)
科学(82071)
基金(68105)
(57305)
国家(56235)
社会(53166)
社会科(50110)
社会科学(50097)
教育(49905)
科学基金(47799)
(41733)
编号(39071)
(36847)
成果(35611)
基金项目(35116)
课题(31226)
(27187)
(26496)
自然(26194)
资助(26148)
自然科(25604)
自然科学(25595)
自然科学基金(25181)
(24825)
规划(24295)
创新(24157)
重点(24093)
项目编号(23933)
(23697)
期刊
(74553)
经济(74553)
研究(67388)
教育(62124)
中国(46444)
管理(25802)
(23700)
技术(20548)
科学(18443)
学报(17608)
(16210)
金融(16210)
(15896)
职业(15647)
大学(15638)
财经(12757)
学学(12527)
业经(12304)
经济研究(12261)
(11357)
论坛(11357)
(11129)
农业(11073)
技术教育(10193)
职业技术(10193)
职业技术教育(10193)
问题(9753)
科技(9397)
(8996)
技术经济(8519)
共检索到275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启泉  
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需要创新,特别是把儿童学、教师学、教材学作为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学科加以开发。现在该是聚焦上述三大研究,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创新奠定基石的时候了。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钟启泉  
"教师教育"的政策和制度逐渐替代旧式的"师范教育",从本质上说,体现了教师专业化的革新进程。本文探讨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基本论题与课题,旨在阐述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明确规定教师的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而重塑教师形象、转变教育观念,则是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前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胡惠闵  
随着教育整体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师教育正在发生着更深入的、整体性的变革,教师教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与调整再次成为变革的核心,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改革的当务之急。文章从建立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目标、确定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的课程标准、形成以实践为取向的开放性的课程结构三个方面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进行了论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安桂清  冯鲁红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中设置儿童学课程是重塑教师专业素养、顺应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和应对教师现实困境的必然要求。其设置需要超越学科体系的组织线索,以问题领域为核心组织课程模块;超越心理主义的课程内容,彰显课程建构的社会文化视角;超越对儿童发展普遍规律的依循,关照儿童个体差异。儿童学课程要设置如下课程模块:儿童身心发展、儿童发展与社会、儿童研究方法、儿童研习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安桂清  方明生  
儿童学课程的设置是当前国际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走向。由于能够体现教师作为儿童研究者的存在本质、拓展教师教育课程的知识基础和增强教师教育课程对社会的适应性,儿童学课程的嵌入对教师教育课程质量的提升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我国的教育现实出发,借鉴国际大学儿童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经验,教师教育课程需要以涵育教师的儿童学素养为目标,在课程结构上做出积极的调整,同时以问题领域为核心组织课程模块,践履"情景化的实践探究"的实施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玲俐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在设置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专业化的改革措施,它们有效地推动了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美国在教师教育改革措施中注重将教师的学术性、专业性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其课程体系趋近完善。当下看来,美国的改革经验无论是其不断完善的课程发展目标,还是不断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设置,对于助力课程实施专业化,以及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化,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国内教师教育课程创新来说,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启示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静  
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着基础课程相对薄弱、教育类课程比例偏低、实践课程明显不足、学科课程有待精化等问题。为了调整和优化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育正在通过调整课程结构、统合课程内容、重视实践体验以及加大自主课程的比例等措施,构筑"厚基础、高素质、强实践"的教师培养平台,以提高未来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个性品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家组  钟启泉  崔允漷  胡惠闵  汪贤泽  
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满意度偏低,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理念陈旧、结构失衡、功能低效。本文提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亟需国家标准,教师教育课程应以"专业发展"为灵魂,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新的理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蕾  
时代呼唤教育家。教育家应当具备职业操行、实践智慧和实践成就。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加强学习,笃行教育,长期积淀,才有可能成长为教育家。社会要创造教育家成长的客观条件,培养懂教育的人,让懂教育的人办教育,支持教师进行教育实验。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颖  王毓珣  
成为教育家必须具备教育家应有的特质。教育创新就是教育家必备的一种特质。在梳理及界定创新的定义、归纳与概括教育创新的本质的基础上,翻阅中外教育史发现,教育创新乃教育家的必备特质之一。教育家的教育创新或为立言、或为办学、或为教学。顺应时代需要、勇于开拓创新、遵循相关规律、做到知行合一,是教育家教育创新这一特质的特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森  
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是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现行的教师培训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振京  
教育家是自主发展与培养相结合造就的,这种观点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天津的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为探讨未来教育家培养的相关理论提供了代表性案例。在定位未来教育家在教育家谱系中所处位置的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教育家的内涵与特点。围绕实施"一核三点"培养模式、搭建引领式自主发展的平台及建设适宜的环境,分析了奠基未来教育家成长的天津实践。基于天津的案例对未来教育家培养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培养可以奠基未来教育家成长,不过,其作用是有限度的;培养奠基未来教育家成长是有条件的;水乳交融式结合是自主发展与培养相结合的应然形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振京  
本文对培养未来教育家的可行性进行了辩护,探讨了"培养"在未来教育家成长中的"奠基"体现。基于天津的实践,结合对未来教育家进行的理论探讨,构建了奠基未来教育家成长的"一核三点"培养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操作程序。立足培养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总结了奠基未来教育家成长的天津经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锐锷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各国的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引发出我们对于民族创新能力的思索,教育创新战略的提出要求我们以提高教师素质为重点,实现我国教师教育的创新。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当今国际教师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对于教师基础素质,人们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共识。然而,时代的发展不但要求我们加快教师专业化的步伐,而且要求重塑教师素质,新的教师素质观凸现教师的多元文化整合能力和专业扩展能力,呼唤教师教育的深化改革,造就一支献身教育事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