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50)
2023(20461)
2022(17260)
2021(16233)
2020(13277)
2019(30547)
2018(30268)
2017(56806)
2016(31200)
2015(35213)
2014(35323)
2013(34699)
2012(32548)
2011(29634)
2010(29814)
2009(27407)
2008(26676)
2007(23596)
2006(21243)
2005(19542)
作者
(91249)
(75890)
(75119)
(71731)
(48539)
(36323)
(34249)
(29713)
(29091)
(27309)
(25877)
(25848)
(24375)
(24340)
(23677)
(23450)
(22576)
(22303)
(21807)
(21712)
(19056)
(18889)
(18408)
(17486)
(17023)
(16988)
(16959)
(16851)
(15433)
(15095)
学科
(128631)
经济(128491)
管理(85144)
(81431)
(64330)
企业(64330)
方法(49818)
数学(42741)
数学方法(42226)
中国(42054)
(38053)
地方(31172)
(30356)
业经(29459)
(28147)
农业(25500)
(25092)
贸易(25073)
(24830)
(24315)
(22050)
银行(21987)
(21460)
金融(21457)
(21232)
技术(20171)
环境(20104)
理论(20024)
(19920)
(18819)
机构
大学(440456)
学院(437165)
(179576)
经济(175643)
管理(165170)
研究(162482)
理学(140577)
理学院(138848)
管理学(136450)
管理学院(135661)
中国(124185)
科学(99757)
(97741)
(83318)
(82518)
(76853)
研究所(75559)
中心(73038)
(66950)
业大(64979)
财经(63998)
北京(63063)
(61397)
师范(60772)
农业(59987)
(59105)
(58300)
经济学(53860)
(53825)
师范大学(49195)
基金
项目(290994)
科学(228043)
研究(213847)
基金(209607)
(184212)
国家(182636)
科学基金(154585)
社会(133757)
社会科(126487)
社会科学(126457)
(112157)
基金项目(109740)
自然(99442)
教育(97615)
自然科(97074)
自然科学(97048)
(95884)
自然科学基金(95317)
编号(87113)
资助(86464)
成果(72737)
重点(66036)
(65626)
(64176)
课题(61638)
(60010)
创新(56078)
国家社会(55232)
科研(55108)
教育部(54464)
期刊
(207345)
经济(207345)
研究(139120)
中国(97995)
学报(71706)
(71324)
科学(66738)
管理(63861)
(61246)
教育(56124)
大学(54078)
学学(50121)
农业(49397)
(44993)
金融(44993)
技术(38451)
经济研究(33300)
业经(33123)
财经(31311)
问题(27087)
(27011)
(26921)
图书(26046)
(22885)
科技(21790)
世界(21210)
国际(21086)
技术经济(20983)
理论(20909)
(20342)
共检索到687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平  
今年十月是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的日子。岁月如梭,短短十年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研究中心已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单位,发展成为在国内外颇具声誉,对国家宏观决策产生一定影响的大型综合性软科学研究机构。它的诞生和发展,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软科学在中国的崛起。它以自己丰硕的研究成果,证明了软科学的价值及其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起全  
金风送爽,秋菊盛开,在举国欢庆党的十四大胜利闭幕的时候,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迎来了她的十周年诞辰。1992年10月27日,研究中心举行了隆重热烈的庆祝大会。在研究中心十年成就展览厅里,新朋老友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追忆当年创业、研究与合作的难忘经历。主席台上摆满了鲜花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发展科学研究会等单位敬献的花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平  
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已经成立五年了。它经历了初期组建和初步形成的阶段,开始步入成熟发展的阶段。象研究中心这样的为国家高层次宏观决策服务的软科学研究机构,在我国还是不多的。它的产生、成长和发展,反映了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化和紧迫需要。我们是在进行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回顾过去的岁月,我们既经历过创业过程中的困扰和艰辛,又感受到创业者的真正自豪和喜悦!同时也意识到今后的责任更加重大。研究中心1982年初创时,全部人员不过十几人。到1987年底,它已成为拥有九个处室和近百名工作人员的单位,其中高、中级政策研究人员已超过60多人。尽管同一般大型的硬科学研究机构相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国家科委直属的一个综合性软科学研究机构,1982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建立。研究中心主要从事中央一级的科技发展战略、政策、预测、评价、管理以及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国家改革与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咨询建议,促进科技工作更好地面向经济建设,促进科技、经济、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思危  
在深入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决策必须考虑到效率与公平、政府与人民、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地方与中央等各方面的关系,做出权衡取舍。这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成为决策者执政能力和党的综合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和指标。中国软科学作为支撑民主和科学决策的科学知识体系,面临重大的机遇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武封  
一、加强软科学研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强调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决策研究、决策咨询机构的工作,发挥它们的参谋作用。并号召建立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和决策执行程序,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人民的利益。今年三月,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声  
软科学的提出和软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科学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我国的学术界对软科学还有不同的解释。我认为,软科学从其为决策服务这个角度来说,就是把高智能引入领导决策的整个过程,是实现领导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基础和保证。按照钱学森同志的说法,软科学是一门一本万利的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讲,软科学是一门智力投入的科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健  
改革开放的十五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社会安定,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国家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安泽  
旅游地学十年──为旅游地学研究会成立十周年作陈安泽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ADecadeofTourismEarthscience¥byChenAnzeAbstract:ByApril1995,TourismEarthscienceResearchAsso...
关键词: ?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卫飒英  
1985年7月2日,美国兰德公司总裁唐纳德·赖斯博士、民用技术项目主任贝聿铣博士和高级研究员约纳坦·波拉克一行三人,应邀访问了国家科委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副主任吴明瑜同志、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平同志等参加了会见,双方对加强兰德公司与国家科委研究中心之间的合作关系表示了共同的意愿和兴趣。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斐然  
2019年8月8日,由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管理世界》经济研究院、海尔金控、青岛银行共同主办的"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专题研讨会"在青岛举行。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和专业媒体以及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研究院的150余位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对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钟箭  
中建总公司自1982年成立十年来,依据国家授予的自主权,面对国内外市场,制定了“立足基地、面向全国,开拓沿海、出征出国”的经营战略,以改革总揽全局,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生产经营有了迅速的发展。与组建前相比,国内、国外的年产值分别翻了两番还多,并且新开拓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京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是我们国家从混乱走向稳定发展,经济、政治、文教、思想等各条战线都取得重大成就的光辉年代,也是技术经济学获得新生并茁壮成长的年代。回首往昔,成绩不少;展望前程,任重道远。可喜的成绩,重大的进展十年来,技术经济学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了重大的进展。我们都知道,技术经济学诞生于六十年代前期。当时,我国的经济学界在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论证了经济建设必须遵重客观经济规律,必须重视经济效果。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首先提出了要“在各项工作中力求用最少的劳动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瑞  
中国统计学会成立整整十年了。这是值得庆贺的。 中国统计学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路线指引下诞生的。早在1978年12月初,国家统计局在四川峨眉举行了一次讨论统计教材和科研规划的会议。建立中国统计学会的倡议,就是在这年冬天峨眉会议上酝酿提出的。1979年10月在杭州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并于10月11日,在西子湖畔举行了中国统计学会成立大会,制定了会章,选举了理事会和会长、副会长,通过了工作计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