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
2023(596)
2022(530)
2021(554)
2020(400)
2019(988)
2018(944)
2017(1478)
2016(1198)
2015(1637)
2014(1760)
2013(1215)
2012(1045)
2011(950)
2010(1041)
2009(846)
2008(807)
2007(811)
2006(695)
2005(648)
作者
(2329)
(1952)
(1922)
(1837)
(1199)
(960)
(917)
(759)
(757)
(739)
(707)
(705)
(670)
(624)
(590)
(582)
(581)
(561)
(555)
(529)
(528)
(523)
(503)
(498)
(480)
(441)
(438)
(430)
(422)
(414)
学科
教育(3651)
思想(2372)
政治(2322)
思想政治(2297)
政治教育(2297)
治教(2297)
德育(2272)
教学(2063)
理论(1412)
管理(1358)
学法(1218)
教学法(1218)
(1076)
贸易(1075)
(1060)
(1044)
经济(1041)
中国(1014)
学校(908)
学理(870)
学理论(870)
(745)
(693)
企业(693)
心理(513)
高等(486)
理学(485)
关系(472)
工作(469)
心理学(459)
机构
学院(13151)
大学(12828)
教育(3790)
(3774)
师范(3763)
研究(3591)
职业(2893)
师范大学(2886)
(2880)
(2878)
经济(2731)
技术(2576)
管理(2458)
科学(2364)
(2337)
理学(2240)
理学院(2136)
技术学院(2098)
职业技术(2096)
(2040)
北京(1904)
管理学(1890)
管理学院(1872)
中国(1859)
(1722)
中心(1602)
(1572)
研究所(1564)
教育学(1510)
(1337)
基金
研究(7841)
项目(7450)
科学(5794)
教育(5658)
编号(4226)
成果(4219)
社会(3974)
课题(3880)
(3864)
基金(3825)
(3681)
社会科(3604)
社会科学(3604)
大学(3228)
(3225)
学生(3164)
(2690)
国家(2575)
项目编号(2575)
规划(2549)
(2470)
(2370)
研究成果(2356)
高校(2262)
年度(2258)
科学基金(2219)
(2160)
(2153)
阶段(2145)
阶段性(1998)
期刊
教育(10723)
中国(6268)
研究(4664)
(3280)
经济(3280)
职业(3101)
成人(2036)
成人教育(2036)
高等(1681)
技术(1622)
大学(1575)
学报(1553)
高等教育(1323)
技术教育(1302)
职业技术(1302)
职业技术教育(1302)
(1192)
学学(1125)
科学(1076)
图书(1002)
(955)
论坛(955)
管理(944)
(942)
农业(792)
书馆(791)
图书馆(791)
(764)
(746)
教研(744)
共检索到21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丽琴  陆有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广岭  王振华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年,由海航集团投资兴办。学院秉承"立德明志、笃学创新"的校训,发扬"至诚至善、至精至美、敬业乐群、追求卓越"的精神,依托海航、立足三亚、服务海南、围绕行业、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出了一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航、旅游、航海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色之路。加强人才培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李雁冰  
本文试就预设、控制、生成及其在教学上的表现和关系加以探讨,认为:预设是教学生成的必须,生成的教学是恰当、合理预设的结果和衍生。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都以师生的在场为基点,并以学生的精彩观念和幸福生活为鹄的。控制的教学是非生成性的,它具有去学生性,排斥学生和教师的在场,既是非预设的,也是非生成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闻婧  
学生的精神世界是由学生自身意识主导,由感受、注意、思维、情感、创造等内在能量倾注,存在于个体脑海中,主宰着学生认识外界和自身的神奇世界。然而学生却经常被教师压抑本能、剥夺力量、误解思想。由于教师陷入教学模式的沼泽,过于依赖控制的权力,以及封闭面向自我的理解,从而难以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师,可以从寻求需要、转化思维、参与合作等角度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是重建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式,恢复学生作为人得以存在的根本;而且是在追问教师作为教师的存在意义,唤醒教师自身的精神本质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术蕊  
邓庆宁,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党委书记,管理学博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商科委教学改革研究会主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惠州市人大代表;邓庆宁任教37年,担任中职学校校长26年;曾荣获"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南粤杰出教师"、"惠州市建市20周年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加仙  
通用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大脑加工网络的运行特征,强调运用多种方法,使教学适合于不同情境中不同背景、不同学习风格、不同认知能力学习者的需要,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通用教学设计这种关注课堂中每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实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设计思路为落实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绍德在《教育与职业》第16期撰文认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很低,成本很高,这是事实。那么,支持大学生创业究竟是为了什么?仔细想想,我们之所以鼓励,还是为了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娜  王名扬  郝盼盼  
作为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自由”学校,夏山学校对学生违规行为的惩戒独特而富有教育意义。在惩戒的价值取向上,惩戒的性质是对社区规则的学习过程而非道德宣判,其目标是保护与教育儿童,既体现“双向保护”的未成年人保护原则,又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警示教育原则。在惩戒的决策主体和程序上,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校大会讨论违规行为并做出惩戒决策,决策程序遵循师生绝对平等和民主原则,对决策结果有异议的学生可通过申诉程序维护合法权利。在惩戒方式上,夏山学校有许多颇具创意的惩戒方式,并通过校内各类委员会和同伴压力保证惩戒有效执行。在惩戒的文化理念上,体现了“以非放纵的自由获得自律之自由”的自由发展理念,“用爱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而非惩戒问题学生”的理性之爱理念,以及“使有形规则与无形秩序交织的高满意度社区”的共同体生活理念。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为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法国组建了“学校未来全国讨论委员会,”开展了关于学校未来的全国大讨论,出版了《为了全体学生成功》的最终报告,通过了《学校未来的导向与纲要法,》保证每个学生获得由知识、能力和行为准则整体构成的共同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江敏  刘进平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支柱,是推动大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动力。大学精神的凝聚功能、文化引领和传承功能、净化功能、激励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在大学的决策文化、制度文化、专业文化和观念文化中充分体现出来,深刻影响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科学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应在各领域和全过程大力弘扬大学精神,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并具有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可持续发展人才提供坚实保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孟丽菊  赵红艳  
早期对大学建筑的讨论均以建筑学者为主,近些年来大学建筑的问题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感兴趣的一个新兴热门话题。由此"大学建筑"就成为众多不同学科背景参与者所共同关心的话题,这也导致了大学建筑研究的多元化趋向。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大学建筑研究脉络的一个简要统合性梳理,尝试从大学本体内在精神属性的视角对大学建筑的风格与气质进行一种出于个人兴趣的分析与阐释,揭示大学建筑"场所精神"的真正意义所在;从而释放出超越大学建筑职能性之外的大学建筑风格人文主义的气质和艺术意蕴,进而探寻大学建筑的物质构成与大学精神气质的内在统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校教学评估理论与实践课题组  刘振天  刘理  赖静  王红  
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核心价值理念,大学要提升自身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品位,就必须守护自由精神。但大学的自由精神是有边界的,自由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教育内在的规范秩序既为自由划定了边界,又是自由精神生长的土壤。高校开展教学评估,帮助大学建立教育内在的规范与秩序,有利于促进大学自由精神。为进一步发挥评估对大学自由精神的促进作用,高校教学评估工作必须进一步遵循教育规律,关注理想,放眼长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辛继湘  
研究性教学有着悠久的追寻"自由"的历史。其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更好地习得知识、发展能力,更是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提升人之为人的自由品性。其源于问题、围绕问题来展开的教学过程具有十分明显的开放性和自由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双方在共同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由而愉悦的对话关系。就大学教学而言,研究性教学的自由精神通过教师学术研究与教学的自由、学生学习的自由得以彰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惠贤  汪小丽  
自由的基本含义是个体在没有外在的压迫下,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权利,其实质就是个体成为自己的主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因普遍处于自由匮乏状态.其健康成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鉴于这种现状,本文分别从知识获取、创造力培养、道德品质生成以及生命本质彰显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自由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热娜·买买提明  
精神关怀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教师作为引领者,应当把对学生的精神关怀带入课堂,真正理解、信任、尊重、关心学生,才会使教育呈现人性美、展示人性美、张扬人性美;只有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精神关怀而和谐的环境,才能使他们在学校及老师的深切关怀中快乐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