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0)
2023(8600)
2022(7392)
2021(6771)
2020(5700)
2019(12891)
2018(12701)
2017(24799)
2016(13438)
2015(14823)
2014(14860)
2013(14486)
2012(13396)
2011(12266)
2010(12611)
2009(11766)
2008(12010)
2007(11113)
2006(9756)
2005(9241)
作者
(38878)
(32467)
(32293)
(30914)
(20943)
(15561)
(14631)
(12392)
(12169)
(11841)
(11054)
(10731)
(10725)
(10514)
(10415)
(10018)
(9583)
(9534)
(9499)
(9234)
(8144)
(7946)
(7813)
(7507)
(7363)
(7264)
(7210)
(7122)
(6536)
(6403)
学科
(52384)
经济(52290)
管理(47887)
(45686)
(40786)
企业(40786)
方法(21265)
(17618)
(17430)
数学(17231)
数学方法(17016)
业经(13806)
中国(13783)
(13623)
(11781)
(11351)
财务(11316)
财务管理(11288)
(11239)
银行(11226)
企业财务(10791)
(10763)
贸易(10758)
(10727)
(10533)
(10183)
体制(10075)
(10073)
金融(10071)
(10058)
机构
大学(196817)
学院(196445)
(83172)
经济(81424)
管理(76902)
研究(67379)
理学(66086)
理学院(65387)
管理学(64420)
管理学院(64019)
中国(51240)
(42070)
(40922)
科学(38017)
(33719)
财经(32792)
(30509)
(30480)
研究所(30133)
中心(30093)
(29644)
业大(26468)
北京(25475)
经济学(25273)
(24486)
财经大学(24374)
(24018)
(23841)
师范(23768)
农业(23670)
基金
项目(127140)
科学(102111)
基金(95144)
研究(92986)
(82782)
国家(82142)
科学基金(71353)
社会(61043)
社会科(57993)
社会科学(57980)
基金项目(49801)
(48240)
自然(46157)
自然科(45183)
自然科学(45171)
自然科学基金(44453)
教育(43247)
(40908)
资助(38806)
编号(36703)
成果(31186)
(29355)
(29080)
重点(28601)
(26845)
(26172)
(25814)
课题(25709)
教育部(25644)
国家社会(25572)
期刊
(95092)
经济(95092)
研究(59874)
中国(40952)
(34327)
管理(32371)
学报(28837)
(28242)
科学(28105)
大学(22668)
学学(21483)
(21188)
金融(21188)
教育(20150)
农业(18367)
财经(17331)
技术(15673)
经济研究(15093)
业经(15032)
(14882)
问题(12212)
(10876)
(9750)
国际(9714)
理论(9364)
现代(9345)
(9218)
技术经济(9139)
世界(9049)
商业(8715)
共检索到300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于思远  张阳  唐震  陶颜  
企业的战略性即兴行为,即企业在面临由环境变化引起的非预期情况时,自发地利用现有资源,协同相关主体所采取的计划与实施同步发生的、创造性的应对行为。本文通过对两家大型企业的纵向对比案例研究,试图打开企业所采取的战略性即兴行为与其竞争优势之间的"黑箱"。研究发现:首先,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均会自发采取即时的、含有创造性意图的战略性即兴行为,并且可将其分为应激防御型、主动出击型两类。其次,企业所采取的战略性即兴行为会产生新的行动模式、机制、设施和新的解释框架。最后,战略性即兴行为形成的组织记忆促使企业降低生产运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兴东  高清  
文章从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以及制度理论的角度探寻战略性社会责任行为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机理与路径。研究表明,战略性社会责任行为有助于企业声誉等异质性战略资源的获取,有助于市场机会发现能力等动态竞争能力的形成,通过完善的内部公司治理等制度安排而促进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彭雪蓉  刘洋  
战略性CSR试图破解"企业如何做到赚钱与为善两不误"的经典难题。聚焦于战略性CSR这一核心构念,论文梳理了战略性CSR的内涵,总结和区分了战略性CSR的本质特征和企业特定特征:前者包括目标二元性和专用性,后者包括向心性与应变性。随后,论文整合了制度理论、资源基础观以及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了战略性CSR与竞争优势的整体理论框架,提出了战略性CSR通过双重合法性、VRIN资源和动态能力的获取进而帮助企业构建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战略性CSR行为的可见性和环境动态性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机制模型。最后,论文对战略性CSR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建秋  盛梦雅  
传统社会责任在理论发展和实践履行中都存在着瓶颈和缺陷,战略性社会责任应运而生。战略性社会责任是传统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管理相融合的产物,向心性、前瞻性、专用性及组织性是战略性社会责任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战略性社会责任的甄别标准。战略性社会责任的向心性和专用性赢得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行为的正面评价,战略性社会责任的前瞻性和组织性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行为的认知导向积极归因,从而构建起牢固的关系资源网络。关系资源具有机会平台和安全网这两个内在特征,具备这两个特征的关系资源符合资源基础理论对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泉的无形资源的内在要求,能为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蕙萍  刘雅婷  
本文以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根据波特"钻石模型"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认为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前景看好,并从提升科研设施水平、重视人员培养、运用领先市场战略、提升企业技术水平、营造良好竞争环境、发展产业集群、完善融资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佩华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主要通过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来实现对经营战略的贡献。企业通过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获得竞争优势,需要有效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此,我们提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概念性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内在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明贵  
"战略性人力资源"是近几年国外提出的一种新概念和新思想,它改变了传统的对人力资源的看法。战略性人力资源理论认为人力资源具有战略属性,是企业战略的重要构成因素。作为一种战略性要素,人力资源是决定企业之间差异化的重要原因,是构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战略性人力资源理论改变了从成本角度看待人力资源的观点,它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基于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而是由企业自身的战略性资源决定的。按照战略性人力资源理论的观点,企业之间由于战略资源的不同,每家企业都有其自身的"路径依赖性",成功的过程是不能简单重复的,成功经验也是不可轻易模仿的,企业必须从自身内部着手才能取得成功。该文对战略性人力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邵兴东  孟宪忠  
在对企业资源基础论(RBT)关于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CSCA)的资源特征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RBT探讨战略性社会责任行为(SCSR)与CSCA来源关系。研究表明,企业通过SCSR而形成的企业声誉与企业品牌、战略企业家精神、以董事和高管团队为主要代表的企业关键人力资本、企业社会责任文化等异质性资源是符合RBT关于CSCA来源要求的企业战略性资源。资源的组织性特征要求企业通过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寻求创造企业与社会共享价值的途径,将社会责任的履行由简单的成本承担和被动付出转化为可创造价值的企业资源,形成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巧珍  吕春成  
全球化条件下的市场竞争实质上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国际贸易已不仅源于各自的相对优势 ,贸易优势将更多地来源于一国的经济实力、经济规模以及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运用等。本文通过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差异的分析 ,强调战略性贸易政策应以创造、培植和发挥竞争优势为出发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瑞前  
本文探讨了竞争优势的来源和人力资源的内涵,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在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方面的战略意义,剖析了竞争优势和人力资源的内在机理,得出了现阶段对我国企业有益的结论。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姜南  
[目的/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专利的关系密不可分,有必要对我国省域知识产权保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竞争优势进行分析。[方法/过程]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竞争优势发展关系的假设,采用统计和回归分析对我国各省域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竞争优势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结论]我国省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竞争优势产生积极影响,但对某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竞争优势影响不明显甚至有负向影响。省域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竞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国内市场将成国国际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国内企业将真正面对一个全球化的市场环境,面对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人力资源的国际化争夺,同时将更真切地感受到市场环境没有边界的经济体系和全球化的商业、全球范围的劳动力市场、信息、通讯的瞬息万变、捉摸不定的环境特征,随着现代信息革命的深入发展,这种特征将变得越来越明显。企业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同时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一个企业只有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全民  
本文在回顾了价值链和价值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应当审视其价值创造过程,在重整传统价值链的同时,开发虚拟价值链,以价值群的视野来真正为顾客创造价值,从战略上构建自身的竞争优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田会  
有一天,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被邀请作演讲嘉宾。他的司机开玩笑说:"我经常听到你在车中预备演讲,听得多了,我也可以一字不漏地背念出来。"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严群英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之间为争夺市场、投资和人力资源而展开的竞争日趋激烈。区域营销日益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区域营销推动区域要素集聚、特色产业培育、产能辐射增强和区域间的分工协作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区域营销推动区域竞争优势形成的内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