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6)
- 2023(12856)
- 2022(10777)
- 2021(9858)
- 2020(8346)
- 2019(18484)
- 2018(18277)
- 2017(34615)
- 2016(18901)
- 2015(21648)
- 2014(21851)
- 2013(21190)
- 2012(19279)
- 2011(16904)
- 2010(17356)
- 2009(15943)
- 2008(15995)
- 2007(14572)
- 2006(12916)
- 2005(12058)
- 学科
- 业(87861)
- 企(80967)
- 企业(80967)
- 管理(77236)
- 济(74437)
- 经济(74310)
- 业经(29395)
- 方法(29142)
- 财(28980)
- 农(26512)
- 技术(23333)
- 制(21892)
- 务(21354)
- 财务(21325)
- 财务管理(21301)
- 数学(20789)
- 数学方法(20617)
- 中国(20268)
- 企业财务(20167)
- 农业(19133)
- 理论(17324)
- 体(15925)
- 划(15572)
- 策(14980)
- 和(14748)
- 体制(13741)
- 地方(13692)
- 技术管理(13217)
- 经营(12659)
- 贸(12657)
- 机构
- 学院(271284)
- 大学(258511)
- 管理(108087)
- 济(107667)
- 经济(105156)
- 理学(91505)
- 理学院(90617)
- 管理学(89539)
- 管理学院(89004)
- 研究(81015)
- 中国(65463)
- 京(55103)
- 财(54697)
- 科学(46905)
- 江(44735)
- 财经(41798)
- 农(41252)
- 所(39413)
- 中心(38859)
- 经(37650)
- 业大(36180)
- 州(35457)
- 技术(34972)
- 研究所(34664)
- 北京(34232)
- 范(32333)
- 师范(32063)
- 农业(31909)
- 经济学(31181)
- 财经大学(30250)
- 基金
- 项目(171788)
- 科学(137117)
- 研究(135462)
- 基金(121505)
- 家(102557)
- 国家(101522)
- 科学基金(89893)
- 社会(84440)
- 社会科(79877)
- 社会科学(79854)
- 省(71567)
- 基金项目(64826)
- 教育(63474)
- 编号(58579)
- 划(57319)
- 自然(55604)
- 自然科(54313)
- 自然科学(54301)
- 自然科学基金(53389)
- 资助(47533)
- 成果(47101)
- 课题(40488)
- 创(40329)
- 制(38583)
- 重点(38174)
- 部(37448)
- 业(37253)
- 发(37147)
- 创新(36792)
- 项目编号(35992)
- 期刊
- 济(129342)
- 经济(129342)
- 研究(78653)
- 中国(63986)
- 财(48196)
- 管理(46003)
- 农(39183)
- 教育(36926)
- 科学(33189)
- 学报(32323)
- 技术(31945)
- 农业(26838)
- 大学(26115)
- 融(25192)
- 金融(25192)
- 学学(24290)
- 业经(23250)
- 财经(21233)
- 经济研究(18599)
- 经(18385)
- 业(16819)
- 问题(16338)
- 职业(16293)
- 技术经济(15807)
- 坛(15213)
- 论坛(15213)
- 财会(14996)
- 图书(14537)
- 科技(14431)
- 现代(13973)
共检索到421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海波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应用技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依托和服务地方经济、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是办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职能。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在广泛调研地方中小企业技术需求和充分挖掘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明确科技人才地位,实施技术服务方略、构建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实施多元化的薪酬体系、搭建多类型科技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等有效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柴达 鲍慧琼
中小企业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结合自身的优势能在招人、留人、用人等各个方面做好对人才的激励,将对企业的顺利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中小企业人才发展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人才激励 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君 蔡印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庄小将
激励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提升严重依赖高科技人才。本文分析了高新企业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对我国高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新企业科技人才激励的对策,为解决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才流失,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激励 科技人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媛 任嘉卉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清除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国有企业必须积极探索具有时代性、导向性、针对性、时效性的科技人才激励模式,以助力企业稳步迈进综合激励新阶段,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采用同步激励理论建构分析框架,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研究案例,基于280份问卷调查结果,对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国企不同职责分类、不同年龄段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国企不同类型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中20~30岁的科技人才受物质激励作用更强,41~50岁的科技人才受精神激励作用更强,31~40岁的科技人才受到双重激励作用;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受物质激励作用更强,创新实施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受精神激励作用更强,高级技能型人员受到双重激励作用且偏向于物质激励。由此得到启示,新时期国有企业应以需求为导向,以分级分类为原则,深入了解不同年龄、岗位科技人才的现实需求,以“物质+精神”双轮驱动构建精准化、多样化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同步激励机制,全面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四龙 颜爱民
在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激励科技人才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构建有效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是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样本与数据收集本次调查向湖南省长株潭试验区21家企业随机发放520份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12份,问卷有效率为83.1%。其中,71.5%来自男性,28.5%来自女性;年龄在25岁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惠琴 南毅
通过对四川省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探讨了竞争战略与激励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关系,发现不同的基本竞争战略和内部激励机制将对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与技术创新来源选择产生不同形式的影响。与此同时,竞争战略和激励机制之间还存在着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的交互作用。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竞争战略 激励机制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枚
企业激励机制是企业动力和活力的源泉,激励机制不健全已经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将有助于它长远发展和管理效率的提高。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入手,围绕物质激励、价值分享、精神激励、成长激励、竞争激励和文化激励等方面探讨中小企业全面建立激励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激励机制 积极性 竞争 动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炎章 金加铜
实施以“股权”为核心的长期激励机制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 ,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推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股票期权制 ,必须改善企业内、外部环境 ,并解决现有的诸多技术问题。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股票期权 激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戴发山
对自身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来说,能否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将直接影响其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因为效益、发展阶段、管理模式的不同等,激励机制也存在有无或效果优劣的差异。因此从中小企业效益、发展阶段、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对比来研判激励机制的建立对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很有必要。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激励 激励机制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玲
本文主要针对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中小企业如何吸引职业经理人,以及如何建立和完善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即从年薪制、福利计划、EVA管理系统、培训、企业文化等六方面论述了构建这一激励机制的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史建梁 李尤
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贡献与支持。如何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的激励机制尤为重要。文章以一家公司为例,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激励机制 问题 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丹红
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知识和科技的载体,现已成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性人力资源。然而,目前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低效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创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首先从政府的宏观管理与用人单位的微观实施两方面入手,探讨了构建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激励机制 科技人才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