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7)
- 2023(9841)
- 2022(7956)
- 2021(7652)
- 2020(5975)
- 2019(13973)
- 2018(14177)
- 2017(24917)
- 2016(14549)
- 2015(16851)
- 2014(16898)
- 2013(15704)
- 2012(14626)
- 2011(13393)
- 2010(13368)
- 2009(11855)
- 2008(11555)
- 2007(10200)
- 2006(9284)
- 2005(8933)
- 学科
- 济(55303)
- 经济(55245)
- 管理(30960)
- 业(29020)
- 中国(25867)
- 教育(20876)
- 企(20788)
- 企业(20788)
- 方法(19600)
- 农(17801)
- 数学(17208)
- 数学方法(17067)
- 业经(12572)
- 地方(11983)
- 学(11908)
- 贸(11795)
- 贸易(11785)
- 农业(11706)
- 易(11486)
- 发(11104)
- 财(11076)
- 理论(11063)
- 制(10833)
- 发展(9322)
- 展(9198)
- 银(8592)
- 银行(8587)
- 体(8424)
- 行(8337)
- 融(8173)
- 机构
- 大学(197685)
- 学院(191565)
- 济(79981)
- 经济(78326)
- 研究(75951)
- 管理(63000)
- 中国(54321)
- 理学(53175)
- 理学院(52379)
- 管理学(51435)
- 管理学院(51038)
- 京(45722)
- 科学(42680)
- 所(37365)
- 范(37091)
- 师范(36913)
- 财(36263)
- 研究所(33902)
- 中心(32453)
- 教育(31854)
- 师范大学(30637)
- 北京(30390)
- 江(29679)
- 财经(28269)
- 农(27493)
- 院(27243)
- 经济学(26175)
- 经(25902)
- 经济学院(23509)
- 业大(23229)
- 基金
- 项目(121403)
- 研究(98806)
- 科学(97757)
- 基金(86378)
- 家(74257)
- 国家(73504)
- 社会(62622)
- 科学基金(61981)
- 社会科(58946)
- 社会科学(58934)
- 教育(52073)
- 省(45446)
- 基金项目(44493)
- 编号(41777)
- 划(41045)
- 成果(36887)
- 自然(35772)
- 自然科(34926)
- 自然科学(34918)
- 资助(34442)
- 自然科学基金(34314)
- 课题(32325)
- 部(29638)
- 重点(28904)
- 发(28459)
- 年(26965)
- 教育部(26342)
- 国家社会(25992)
- 性(25896)
- 中国(25740)
共检索到313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褚宏启
顾明远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灵魂,就是对于"现代精神"的不懈追求,就是力图推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顾明远先生认为,社会现代化经过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大阶段,教育在不同的社会形态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教育现代性是现代教育一些特征的集中反映,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本质属性,顾明远先生从八个方面论述了这些特征。要推进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必须摒弃传统教育中一些陈腐的思想与做法。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现代教育 传统教育 现代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滕珺
改革开放后,随着教育功能观的转变,顾明远先生首次明确提出了"现代教育"这个学术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教育现代化"思想体系。顾明远先生认为,"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具有平等性、终身性、生产性、个性性、多样性、信息化、开放性、科学性等基本特征。"教育现代化"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的过程,其核心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在探索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之路时,必须处理好"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正确对待外国教育思想和经验。
关键词:
现代化 现代教育 教育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金国峰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厘清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总结分析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教育现代化 方向目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尹文耀
目前 ,确定现代化标准的方法存在二个重大缺陷。位序—水平法 ,有助于克服这两大缺陷 ,建立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具有预见性的现代化标准。应用这种方法 ,确定反映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综合性指标—预期受教育年数的现代化标准 ,需要建立预期受教育年数—人均GNP数学模型、预期受教育年数推算值—位序百分比数学模型、未来各年预期受教育年数—位序百分比数学模型 ,并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模型预测值进行调整
关键词:
预期受教育年数 教育现代化 标准量化方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申国昌 赵凯
自1913年始,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孟禄先后14次来华访问,实地调查中国教育情况,与各地师生、学界名流、地方军阀、政府官员等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教育交往,举行了多场座谈、讨论、讲演活动。孟禄在华期间的教育交往,加速了西方教育思想的传播,指导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促成了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成立,推动教育调查事业的发展;宣传了科学教育思想,助力科学教育的繁荣;促进了中美教育文化交流,为中国教育发展搭建桥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
孟禄 教育交往 中国教育 早期现代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冯建军 张力奎
21世纪即将来临,许多有远见的思想家和战略家曾反复提醒人们: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最终必然是教育的竞争。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中国作为“赶超型现代化”或“后发展型现代化”国家,根据发达国家现代化“先化人后化物”的经验,把教育现代化作为切入点,显然是一种远见卓识。 当前,随着苏南、上海、珠江三角洲等部分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启动和实施,理论界关于教育现代化的探讨已有不少,但多是局限在微观的学校领域,仅就学校教育论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如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条件装备、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未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纪转换年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走向,本文试图在此作些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国良
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启动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借助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监测评价机制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用与现代化相匹配的先进理念来引导和加强实施体制机制的建设,用体现先进治理理念、法治思维的制度为推进教育现代化保驾护航。
关键词:
教育治理 法治思维 教育现代化 教育制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书光
反思百余年来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变革,我们深切体会到教育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务必要遵循特定时期社会变迁的历史节律和树立开阔通达的国际视野,坚持基于国情的本土立场和扎根实践的创新勇气,把握教育现代化动变的价值重心和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回归。作为学校教育现代化变革的前沿阵地,"上海教育经验"及其背后的海派教育之深厚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做更加深入的个案剖析,以期从区域文化层面进一步求索教育现代化变革成功的内在动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2015年联合国全球发展峰会上,193个成员国审议并签署通过"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旨在确保全纳、公平、优质的教育和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涉及各级各类教育和全民的终身发展,为下一个15年(2016-2030年)的世界教育发展提供框架。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仁川召开峰会,最终发布了题为"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这个行动框架勾勒了2015年后十五年的全球教育发展蓝图,并提供宏观方向和战略布局。
关键词:
中国教育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童世骏 徐辉 陈锋 瞿振元 丁晓东 高书国 程介明 李军 祝智庭 于志晶 高向东 袁振国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把握党的十九大对教育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2017年12月26日,华东师范大学和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主办了"聚焦2035中国教育"教育现代化智库论坛。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和教育行政管理者分享了他们对2035中国教育的认识、理解与展望;本着2035中国教育的共同愿景,分析了当前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重点任务和目标策略。现摘录论坛部分发言内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天君 陈南
教育现代化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甚至可以将其视为通过发展教育来实现强国之梦的一个写照。百年来,中国在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留下了丰富的话语和文本,通过考察"教育现代化"这一概念的书写背景和生成过程,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是教育现代化的概念诞生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30年,是教育现代化的曲折探索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则是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时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面向2035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可以从教育理念、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等方面予以书写和把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辉
一、内源发展战略:现代化的新观念 1.内源发展战略的缘起。 作为一种发展理论的现代化已经历了许多变化,作为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且具有广泛性的社会变迁意义上的现代化也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从严格意义上说,现代化理论(狭义的)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60年代达到鼎盛阶段。经典社会学家孔德(August Comte)、斯宾塞(Herbert Spencer)、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和腾尼斯(Ferdinand Tonnies)等人曾致力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研究,特别是迪尔凯姆的分工论和滕尼斯的公社和社会理论被认为是对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的经典论述。马克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每到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未来主义"画风就会隆重登场,各种憧憬、各种推导、各种离奇或不离奇的想象就会纷至沓来。此种情况在2016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亦不例外。尽管体现国家意图的教育部2020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文本尚未出台,但《教育现代化2030》的专项研究已然启动。国企龙头华为集团掌门人任正非发出意想不到的声音:"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正在本行业内攻入无人区,处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向蓓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