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92)
- 2023(6068)
- 2022(5113)
- 2021(5155)
- 2020(4213)
- 2019(10373)
- 2018(10432)
- 2017(19632)
- 2016(10296)
- 2015(11685)
- 2014(11391)
- 2013(11152)
- 2012(10316)
- 2011(9508)
- 2010(9215)
- 2009(8561)
- 2008(8328)
- 2007(6824)
- 2006(6349)
- 2005(5921)
- 学科
- 济(43428)
- 经济(43377)
- 管理(21781)
- 业(19213)
- 方法(16777)
- 数学(15469)
- 数学方法(15397)
- 中国(15258)
- 企(14388)
- 企业(14388)
- 制(14125)
- 农(11655)
- 银(11391)
- 银行(11391)
- 贸(10753)
- 贸易(10743)
- 行(10715)
- 易(10382)
- 财(8982)
- 业经(8797)
- 体(8737)
- 地方(8301)
- 融(7693)
- 金融(7691)
- 体制(7432)
- 农业(7334)
- 度(7320)
- 制度(7318)
- 环境(6328)
- 学(6038)
- 机构
- 大学(137123)
- 学院(133948)
- 济(65719)
- 经济(64688)
- 研究(53858)
- 管理(48233)
- 中国(46164)
- 理学(40513)
- 理学院(39977)
- 管理学(39596)
- 管理学院(39310)
- 京(31257)
- 财(30449)
- 科学(28633)
- 所(26023)
- 中心(23728)
- 研究所(23580)
- 财经(23475)
- 经济学(22023)
- 经(21635)
- 北京(20739)
- 经济学院(19734)
- 院(19444)
- 农(19418)
- 江(19177)
- 范(19124)
- 师范(19023)
- 财经大学(17541)
- 科学院(16261)
- 师范大学(16016)
- 基金
- 项目(86373)
- 科学(68999)
- 研究(67250)
- 基金(64735)
- 家(56045)
- 国家(55611)
- 科学基金(47258)
- 社会(44755)
- 社会科(42429)
- 社会科学(42422)
- 基金项目(33915)
- 教育(30462)
- 省(29696)
- 自然(27851)
- 自然科(27166)
- 自然科学(27160)
- 自然科学基金(26697)
- 资助(26361)
- 划(26279)
- 编号(26116)
- 成果(21911)
- 部(21122)
- 中国(20644)
- 国家社会(19989)
- 重点(19578)
- 发(19482)
- 教育部(18602)
- 课题(18526)
- 创(17906)
- 性(17367)
共检索到219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毕林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原会长张志刚所著《青山遮不住——关于商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一书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作为改革开放较早的领域,40年来,我国商业领域在党的领导下,上下求索,砥砺前行,付出了巨大艰辛,取得了辉煌成就。40年来,作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领域,为引导生产、创造就业、满足消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最初的凭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冬乐 王济光
“九五”时期中国商业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郭冬乐王济光(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郭冬乐系研究员,王济光系副研究员)一、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商业改革与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一)重新认识公有制商业的作用。对于公有制商业来说,1995年是一个具有转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晁钢令
新中国建立50 年以来,商业的发展与变革使得商品流通渠道日益畅通,市场开始取代计划在大多数领域承担起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功能。然而,目前的商业体制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应当通过建立对市场交换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商业集团,扶植和建设能对全社会的交换活动产生指导性影响的中心市场以及进行从“主体管理”到“行业管理”的管理体制改革等措施来进一步加以改革,以真正能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
商业改革 大型集团 中心市场 行为管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崔建军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难点与出路陕西财经学院崔建军(一)商业银行改革:困难所在中国商业银行改革面临如下困难:一是改革目标不明确或者说理论探讨上不透彻;二是一组严格的约束条件的制约如沉重的历史包袱、不理想的企业环境、行政干预以及有待提高的金融队伍素质等。1...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徐从才
中国经济的改革过程,实际上就是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过程,对经济改革市场化过渡过程的研究,构成了中国的过渡经济学的特殊研究领域。 中国的过渡经济学,实质上是一种制度经济学,或者说是一种制度变迁理论。(盛洪,1996)它更多地关注制度,以及制度的变迁,即:如何在不改变初始收入分配格局的前提下,实现新制度安排对旧制度安排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慧敏
WTO既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银行业必须从产权和人事制度两个方面强化改革步伐 ,增加自身的实力。
关键词:
产权改革 人事改革 商业银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双宁
一、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紧迫形势 加入WTO近两年来,中国政府银行业、监管机构严格依据WTO的基本原则和入世承诺时间表,履行了银行业市场开放的义务。与此同时,入世对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压力和激励效应也逐步显现出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远征 高玉伟
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发展对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具有关键作用。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商业银行经营业绩、资产规模、存款规模、引进外资规模等成倍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孔祥毅
本文认为山西票号或山西银行 ,是指包括明清山西商人经营的当铺、钱庄、印局、账局和票号在内的各种金融企业 ;中国明清时期发生的商业革命和金融革命与欧洲商业革命和金融革命是平行发展的 ;两个革命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中国白银净流入 ,中国商品净输出 ;山西票号为这两个革命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但是中国却没有很快进入工业社会 ,而且连山西票号也垮台了 ,根本原因在于山西票号没有与时俱进的金融制度创新 ,清政府没有与时俱进的社会经济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琼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模型(DEA)对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效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银行业效率在改革深化后有所提升,股份制银行比国有银行更有效率,改革后国有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之间的差距有所减小;在影响商业银行改革效率的主要因素中,财政改革、金融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比较大。其中财政赤字与银行效率之间呈现显著负向关系;投资的开放有利于银行效率的提升;竞争有利于银行效率的增加,但外资银行的进入从目前看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改革效率 DEA 财政改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信用制度的变迁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但它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明显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那种完全自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一诱致性制度变迁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商业信用制度的“外部收益”性,而政府确立面向市场化的改革后使商业信用制度的诱致性变迁成为可能,非政府主体自发恢复被政府剔除于制度供给之外的商业信用制度,进而影响政府的制度供给,迫使政府最终设立发展商业信用的制度装置,促成商业信用制度实现诱致性变迁。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商业信用 诱致性 制度变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耀东
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分类改革研究·郑耀东·一、传统资产质量分类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传统资产量分类方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逾两呆”不良贷款划分标准。根据《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呆帐贷款,系指借款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体富 王在清
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其日常经营管理的内容和方式与其他企业差别很大;而商业银行作为整个社会的清算和支付体系,其运行是否正常有效,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决定了适用于其他行业和企业的某些税收制度和政策,往往并不适合商业银行。这就要求根据商业银行的特点,在遵循国家基本税收制度的前提下,在税法中做出一些特殊规定。我们可以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聪 邹朋飞
本文实证检验发现,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之间存在结构性差异,国有银行规模不经济,股份制银行规模经济,产权制度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因素。技术进步对国有银行效率的提高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市场集中度对股份制银行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最后,本文分析了各因素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规模经济 影响因素 作用机制 改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国平 孙旭平
随着经济金融的全球化以及欧盟经济和货币的一体化,德国银行家们着眼于未来,对全能银行制度重新进行了审视,及时提出了银行的战略性转型和管理体制、机构体系、业务流程等的重塑和再造。在此过程中的一些策略和做法,对我们加入WTO后的金融银行体制改革不无启示,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
国外商业银行 转型再造 启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