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48)
- 2023(13517)
- 2022(11713)
- 2021(11589)
- 2020(9512)
- 2019(22593)
- 2018(22579)
- 2017(41325)
- 2016(23546)
- 2015(27165)
- 2014(27228)
- 2013(26012)
- 2012(24002)
- 2011(21919)
- 2010(21740)
- 2009(19325)
- 2008(18450)
- 2007(15837)
- 2006(13840)
- 2005(12227)
- 学科
- 济(84446)
- 经济(84352)
- 管理(57692)
- 业(52157)
- 企(42047)
- 企业(42047)
- 方法(39076)
- 数学(34356)
- 数学方法(33998)
- 中国(30657)
- 教育(25132)
- 农(22911)
- 学(19855)
- 财(18997)
- 业经(17544)
- 理论(17408)
- 地方(17053)
- 贸(17028)
- 贸易(17018)
- 易(16587)
- 农业(15160)
- 制(14218)
- 和(13779)
- 技术(13690)
- 环境(13501)
- 发(12254)
- 教学(11703)
- 银(11698)
- 银行(11666)
- 融(11283)
- 机构
- 大学(324173)
- 学院(313671)
- 济(121123)
- 管理(119152)
- 经济(118380)
- 研究(111544)
- 理学(103734)
- 理学院(102414)
- 管理学(100594)
- 管理学院(100002)
- 中国(77518)
- 京(71890)
- 科学(67835)
- 所(54785)
- 范(53075)
- 师范(52770)
- 财(52743)
- 研究所(50442)
- 中心(48785)
- 北京(46823)
- 农(45158)
- 江(44424)
- 业大(44216)
- 师范大学(43533)
- 财经(43159)
- 教育(41642)
- 院(40501)
- 经(39549)
- 经济学(36509)
- 州(36190)
- 基金
- 项目(215895)
- 科学(171201)
- 研究(166338)
- 基金(154419)
- 家(133070)
- 国家(131844)
- 科学基金(112630)
- 社会(102606)
- 社会科(96885)
- 社会科学(96860)
- 教育(82957)
- 省(82500)
- 基金项目(82021)
- 划(72340)
- 自然(71193)
- 编号(69843)
- 自然科(69519)
- 自然科学(69504)
- 自然科学基金(68239)
- 资助(63177)
- 成果(59832)
- 课题(50710)
- 部(50302)
- 重点(49093)
- 发(46588)
- 创(44720)
- 教育部(43989)
- 大学(43041)
- 项目编号(42485)
- 人文(41469)
共检索到465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谢广宽
学术独立是贯穿冯友兰教育思想的一根主线,也是理解冯友兰高等教育思想的关键点。学术独立是民族独立的重要条件,要实现学术独立则需办好大学,尤其是要集中人力物力办好几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大学";要办好大学,则应尊重学术自身的独立和大学的自治权,政府和社会不应随意干预大学内部事务,不能用急功近利的眼光看待大学。前者体现了传统儒家的使命感,后者体现了传统道家的智慧。融会儒道智慧、贯通中西文化,使冯友兰的高等教育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
关键词:
冯友兰 教育思想 学术独立 教授治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光礼
学科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学术制度。高等教育研究的合法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在合法性,即知识基础;二是外在合法性,即制度基础。内在合法性的标志是形成一套广泛认同的文化-认知体系,外在合法性的标志是形成学科发展的制度基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学科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遵循社会需求逻辑,学科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需求;第二个阶段主要遵循学科逻辑,致力于学科的知识传统的建构。实证研究证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具有良好的制度基础,但缺乏深厚的知识基础。展望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不但要形成普遍认同的知识传统和价值观念,而且要进一步加强体制化,争取高等教育学的一级学科地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为缅怀和纪念蔡克勇教授仙逝一周年,对蔡克勇教授高等教育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在梳理过程中,深感蔡克勇教授的学术生涯就是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构的缩影,因而同时兼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建构。蔡教授高等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相对独立而又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原华中工学院工作期间,他结合自己工作岗位的切实需要,对高等教育领域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重要创始人之一。第二阶段是调入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以后,他继续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并积极参与国家高等教育决策咨询和制定工作,是郝克明同志开创的宏观教育研究的重要参与者。第三阶段是他从国家教...
关键词:
蔡克勇 高等教育研究 学术思想 学科建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严玉萍
大学服务社会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成为社会发展的创新动力,为实现该目标,大学组织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其自身的文化创新更为关键。本文借助企业创新文化中的创新商数研究,结合爱尔兰高等教育部门的大规模调研结果,梳理分析爱尔兰地区大学组织文化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与传统大学相比,应用技术学院组织文化创新性较低,STEM教职人员对大学文化中的创新程度认可度更低。研究结果对我国各类大学组织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礼 薛欣欣
2017年9月23日,"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八十年——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理论与实践"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论坛并讲话。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外交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延安大学等十余所发端于延安的高校负责人和有关专家汇聚一堂,总结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志强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成长之路,没有哪一所大学不是在特有的社会环境下孕育并在其服务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一流大学的诞生,也必然要立足中国独特的文化、历史和国情,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内涵发展即是在特定环境下追寻大学本真发展之路。大学内涵发展的出发点是坚守其作为学术共同体的独特理想与使命;支撑点是致力于构筑起独特的制度与组织结构;落脚点应该是凸显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最大价值。以内涵发展为路径,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办特色大学,必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关键词:
大学 内涵发展 特色办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正>2023年12月11日,“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会议围绕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学术贡献、人格魅力与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主题展开研讨。学会会长杜玉波、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出席会议并致辞,副会长林蕙青,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高等教育研究院原院长钟秉林作视频发言。学会副会长管培俊、邬大光,监事长孙维杰,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马陆亭,厦门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潘世墨等出席会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高等教育思想研究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研究内容纷繁复杂。对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内涵、本质和结构及其内容的考察显示,高等教育思想有个体和群体、广义和狭义之分;同时,它是一种实践性认识,这决定了它的结构及其评价和检验方式。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内容总的来说有两大体系,即哲学体系和实践体系。观念上的这种区分能使研究的内容更加集中和突出,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
高等教育思想 元研究 哲学 实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广云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前瞻性理论——潘懋元学术思想研究之二杨广云在《试述潘懋元先生的学术思想体系》(载本刊1996年第2期)一文中,我们概述了其高等教育思想的理论框架。然而潘懋元先生并没有满足于抽象的理论框架,而是具体、深入地研究了制约当代中国高教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静修 马陆亭
我国近30年来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周远清同志是位典型人物。梳理他主要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实践和思想探索,主要有"思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灵魂""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素质教育思想是中国对世界教育思想的特有贡献""学风是一门没有列入课表的必修课""改革的意识要增强""国际视野、中国道路""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十个方面。这些方面的思想总结是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现代化实践的一些主要的思想支撑,对我国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现代化 周远清 教育思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坚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体现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鲜明的未来指向。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服务于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提供根本保证。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立德树人 内涵式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俞俏燕
新西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经历了教育援助导向、市场利益驱动和国际参与力主导三个发展阶段,为新西兰提升国际竞争力作出了巨大贡献。历经两次转型,新西兰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位为国家战略,构建了跨系统、跨部门高协同的推进体系,建立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化战略规划和评估监测制度,实现了战略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指导性和可监测性。经对新西兰经验的再思考,认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转型需要实现四大核心要素的系统转变,分别为动因驱使转向自身能力提升、战略选择转向多主体协同推进、模式形态逐渐转向在地国际化、评价标准凸显阶段性和个性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维和 文雯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研究话语体系的研究,实质上是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独立自主性的建设,这也是中国真正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多年来中国学者的追求,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高等教育的独立自主性是中国学术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独立自主性 话语体系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Geraint Johnes 杜育红 周雪飞
2004年英格兰高等教育法案确定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可以收取不同学费的差异收费原则。文章根据这一政策,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提出了一个高等教育定价模型。在对模型解释的基础上,从一般意义上探讨了高等教育法案对于大学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博弈论 高等教育 定价 学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廷柱 孙丽芝
2013年10月26至27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2013年学术年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的300余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本次年会。潘懋元、薛天祥、王一兵、杨德广、张楚廷、刘献君等众多在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界有重要影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邬大光教授到会并致辞,日本高等教育学会会长金子元久教授也应邀与会并发表演讲。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