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6)
2023(6878)
2022(5698)
2021(5812)
2020(4735)
2019(10528)
2018(10460)
2017(19303)
2016(11053)
2015(12798)
2014(12767)
2013(12279)
2012(11328)
2011(10100)
2010(10056)
2009(9422)
2008(9258)
2007(8245)
2006(7322)
2005(6375)
作者
(28903)
(25125)
(24245)
(23223)
(14854)
(12147)
(10997)
(9634)
(9355)
(8852)
(8190)
(8108)
(7643)
(7570)
(7551)
(7470)
(7054)
(7021)
(6871)
(6649)
(6206)
(6044)
(5926)
(5888)
(5743)
(5705)
(5517)
(5289)
(5029)
(4964)
学科
(46170)
(39353)
经济(39311)
(37454)
农业(30418)
管理(26223)
(21426)
(16201)
企业(16201)
地方(14034)
中国(13885)
业经(13524)
财政(12565)
(10915)
方法(10595)
农业经济(10321)
(10151)
数学(9680)
数学方法(9615)
(9384)
农村(9374)
(8751)
(8614)
(8357)
财务(8346)
(8335)
及其(8309)
财务管理(8307)
土地(8239)
企业财务(7831)
机构
学院(142706)
大学(138785)
(55790)
经济(54495)
管理(52022)
研究(50279)
(47104)
理学(44838)
理学院(44319)
管理学(43529)
管理学院(43289)
中国(39651)
农业(35685)
科学(32230)
(30949)
(29536)
业大(29241)
(25795)
中心(24508)
(23508)
研究所(22892)
农业大学(21919)
(21176)
师范(21071)
(20614)
财经(19985)
(18380)
北京(18143)
(18034)
经济管理(17708)
基金
项目(94392)
研究(75180)
科学(73488)
基金(64467)
(55006)
国家(54336)
科学基金(46103)
社会(45737)
社会科(42714)
社会科学(42700)
(41498)
基金项目(35713)
编号(33831)
教育(32647)
(32061)
(27883)
成果(27594)
自然(27572)
自然科(26793)
自然科学(26785)
自然科学基金(26247)
资助(23919)
课题(22697)
(22191)
重点(20652)
(20447)
(20298)
(19744)
大学(18893)
(18798)
期刊
(72808)
经济(72808)
(53593)
研究(46522)
中国(40638)
农业(36772)
(27415)
学报(22875)
教育(21954)
科学(20597)
大学(19281)
业经(18975)
(17150)
学学(16989)
(14673)
金融(14673)
农业经济(13912)
农村(13619)
(13619)
管理(12716)
问题(11266)
技术(11197)
(10488)
资源(9751)
农村经济(9205)
财经(9103)
经济问题(8836)
科技(8774)
世界(8688)
经济研究(8068)
共检索到233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殷华  张鑫  
河南省是全国小麦的主产地之一,年种植面积、总产量和为国家提供的商品小麦均居全国第一。全省的小麦播种面积占全国的1/5,小麦总产量占全国的1/4,每年提供的商品小麦及其加工制品约为150亿kg左右,河南小麦产量在全国夏粮总产量和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据极其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侯锐   张磊   王玉   张云飞  
<正>~~
关键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殷华  杨冬赓  赵林  
中国自1987年在卫星上首次搭载种子和微生物以来,只要有条件,航天器中总要搭载一些植物种子。而参与这一实验的研究机构几乎遍布全国,其中,华南农业大学陈志强教授成为摘得"第一桶金"的人。他通过航天搭载水稻种子,空间诱变育种直接育成的优质稻新品种——华航1号,成为中国第一个利用空间诱变技术育成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的新品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爱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亮  李雪梅  肖美丹  吴静  
高校和企业是产学研合作的两大主体,文章基于单案例纵向研究,从网络、期刊等媒介间接地收集并整理了河南农业大学校企合作等发展资料,对河南农业大学由简单合作到校企合作一体化深度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提出了校企协同创新的深化发展离不开驱动要素的支持的结论。通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每个阶段的驱动因素进行筛选与编码分析,研究发现:校企协同的驱动要素包括人力资本、技术创新、战略创新、平台建设、资金支持、文化观念六个驱动因素,并且贯穿于各个阶段。其中,人力资本是关键,技术集成是核心,平台建设是基础,创新环境、资金支持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子瑞  马松  
素有"豫北粮仓"之称的河南省滑县,常年种植粮食270余万亩,总产130万吨以上,已连续23年位居河南省粮食产量第一位,连续12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业县是如何做好"农"字文章,持续谱写种粮产粮"神话"的呢?财政"杠杆"撬动2011—2014年,滑县财政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用足用活财政支农政策,在上级财政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渠道争取和筹措支农资金2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历史悠久,由1913年创建的林学系和1927年创建的园艺系于1997年10月合并建院。林园学院现有教职工119人,其中,双聘院士3人,省级特聘教授1人,校级特聘教授1人,教授16人,副教授31人,博士(含在读博士)33人,硕十30人;下设林学、园艺、园林、环境丁程、艺术设计5个系、1个中心实验室和泡桐研究所等4个科研机构。在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薄山森林公园、南湾森林公园等地建立了教学试验实习基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殷华  陆放  
初春的三月,油菜花开时节,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金灿灿的油菜田里蜂环蝶绕,就像一幅镶嵌在大地上的风景油画。一位身着工作服的老人或站或蹲在田间,观察着、研究着,还不时地记录着。他把花瓣小心翼翼地拨开,将花粉轻轻抹在雌蕊上,然后再套上纸袋。他就是油菜科研领域著名科学家——傅廷栋教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殷华  付培  武云  
2007年1月25日对众多的人来说,和以往并没有什么两样,可是北方种麦的农民没有忘记。而对81岁高龄的佟明耀教授和77岁高龄的郑家兰教授来说更是终生难忘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精心培育出的"东农024"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2013年3月23日,湖南省科协九届全省委员会二次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代颁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我校邹应斌教授被授予"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是继陈立云教授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水稻专家。湖南省共有22位科技工作者获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伍小松  
2008年7月17日,湖南农业大学刘志敏教授主持选育的1个高辣椒素含量的特辣型辣椒新品种通过了湖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现场评议。该辣椒新品种青果为深绿色,生理成熟果实为红色,果表光滑,有深沟纹,果皮薄,略有香味;前后期果实整齐一致,果实呈小灯笼形,硬度较好,耐贮运;耐高温干旱;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殷华  赵廷喜  韩文龙  
宋青春教授现任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宋教授1985年毕业于大连水产学院,同年分配到河北省水产学校养殖科任教,以后一直担任鱼病学的教学任务;1994年任河北水产学校饲料药物添加剂厂厂长;1997年任河北水产学校养殖科科长,兼河北水产学校饲料药物添加剂厂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腾,男,1975年7月生,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教于理学院,研究工作主要是特定空间环境下气体污染物的转化与净化、纳米催化化学及表面物理化学等领域。2004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
关键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莹,女,1982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本科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2006年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我国著名动物传染病及预防兽医学专家陈化兰院士攻读预防兽医学硕士学位,后在我国著名动物病毒学专家夏咸柱院士和陈化兰院士共同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2012-2016年,先后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微生物与分子遗传学院和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殷华  吕霄鹏  赵廷喜  
如今,凭借塑料大棚技术,作物已经可以在任意时节栽培,栽培的区域也已大面积地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推移,许多瓜果蔬菜在高寒地区落地生根。提及这项技术,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为中国塑料大棚技术倾注一生精力的山西农业大学教授、被誉为"塑料大棚之父"的著名科学家赵鸿钧。2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