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5)
2023(8420)
2022(7141)
2021(6528)
2020(5394)
2019(12461)
2018(12338)
2017(22833)
2016(11831)
2015(12849)
2014(12390)
2013(12129)
2012(11253)
2011(10132)
2010(10221)
2009(9585)
2008(9275)
2007(8713)
2006(7817)
2005(6725)
作者
(32293)
(26958)
(26673)
(25020)
(17026)
(12880)
(11973)
(10258)
(10079)
(9754)
(9075)
(9010)
(8712)
(8449)
(8229)
(7974)
(7877)
(7767)
(7684)
(7461)
(6701)
(6481)
(6347)
(6347)
(5978)
(5946)
(5903)
(5879)
(5254)
(5246)
学科
(44152)
经济(44116)
管理(41957)
(36250)
(32276)
企业(32276)
技术(15894)
中国(13764)
方法(13412)
地方(13199)
(13037)
环境(12499)
业经(12058)
技术管理(11717)
(10717)
理论(10291)
(10281)
(9921)
数学(9810)
数学方法(9646)
农业(8748)
(8509)
(8359)
教育(7745)
(6957)
(6805)
金融(6802)
(6745)
银行(6742)
(6575)
机构
学院(160564)
大学(160533)
管理(61197)
(60254)
经济(58793)
研究(52917)
理学(51619)
理学院(50987)
管理学(50134)
管理学院(49788)
中国(40591)
(35359)
科学(32472)
(29434)
(27096)
(25331)
中心(24775)
(24633)
师范(24494)
研究所(22685)
财经(22355)
北京(22300)
(21873)
业大(21351)
(21019)
(20335)
(20001)
师范大学(19580)
技术(18283)
经济学(17413)
基金
项目(105960)
科学(84389)
研究(83083)
基金(74288)
(64308)
国家(63679)
科学基金(55349)
社会(52067)
社会科(49116)
社会科学(49101)
(44082)
基金项目(40202)
教育(38310)
(36080)
自然(34366)
编号(34111)
自然科(33521)
自然科学(33514)
自然科学基金(32923)
成果(28487)
(27812)
资助(27522)
课题(25220)
创新(24875)
重点(24010)
(23721)
(22138)
国家社会(21030)
(20832)
项目编号(20719)
期刊
(74978)
经济(74978)
研究(51660)
中国(40638)
教育(27848)
管理(25866)
(24563)
科学(22686)
学报(22495)
(19146)
大学(18177)
技术(16804)
学学(16135)
(13068)
金融(13068)
农业(12695)
图书(12592)
业经(12502)
财经(11762)
经济研究(10624)
科技(10616)
(10291)
问题(9569)
书馆(9563)
图书馆(9563)
(9404)
论坛(9404)
技术经济(8481)
职业(8227)
资源(8202)
共检索到257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庞守兴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全面实施阶段。各高校、各部委、各地方以此为契机整合资源、精心谋划、加快建设,正在实现高等教育"双一流"的"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社会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在这欣欣向荣、繁花似锦的背后,关于"双一流"造成高校阶层固化、国际一流学科体制等隐忧也不时泛起,干扰了"双一流"建设的既定目标与路径。因此有必要重申:要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更宽松的舆论环境。首先,应该明确"双一流"建设不是朝夕之功。无论是原来的"985工程"抑或"211工程"还是现在的"双一流"建设,都是国家扶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已经正式启动,如何开展建设工作,是政府和大学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包括"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之间的关系,服务国家需要与大学自身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继承传统与超越创新之间的关系,中央建设与地方建设之间的关系,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一流人才培养与一流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短期建设与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之间的关系,入选学科建设与未入选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伟江  
世界上奇才很多,中国也不例外。所谓奇才,一般理解是那些具有超常能力者。这一观点在中国曾被认为是唯心的,但从基因学和遗传学的角度看却是可以成立的。这些具有超常能力的人在全球社会经济改革发展中往往能起到关键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维城  
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和研究环境王维城清华本科生入学的生源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从智育上说,学校的责任是给学生提供最佳的师资、最佳的课程、最佳的信息资料(包括图书馆、学术报告会等等),使他们在4~5年的时间内能够凭借自身的条件(特长和个性),最充分地发挥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洪  
国合商业要走出困境重建辉煌 ,一方面要加速自身机制的转换 ;另一方面要为其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 :一是国家要在国合商业执行宏观调控任务时 ,支付相应的调控成本和必要费用 ;二是要对采取新的营销方式进行政策扶植 ;三是要切实解除不合理的负担和历史包袱 ;四是要建立和健全配套法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海燕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中 ,国合商业在多种所有制商业并存的流通领域 ,仍然承担着平抑市场、宏观调控的任务。这种既是商品经营者 ,又是政府宏观调控载体的双重属性 ,使其承担的经营成本过重 ,难以与其它所有制商业平等竞争。因此 ,国家要为国合商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宽松环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云  
当前,"双一流建设"被置于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地位,被赋予"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的重大意义,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行。在此紧要关头,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几个关键词出发剖析"双一流建设"的意蕴,或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并贯彻落实这一政策。首先应厘清"世界一流"的涵义。简要分析可知,"一流"是通过横向比较而得到的关于自身状态水平的客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剑  朱立明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引起了社会集中关注与广泛热议。"双一流"建设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核心在于学科的建设,关键在于学校的发展。"双一流"建设政策自提出以来,已经深刻影响到大学的办学方略,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方向引领作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是抽象的、无形的,表现为事物的内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长安大学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学校直属国家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00年由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建校60多年来,长安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社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现有53个一级学科,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1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俊仁  柳利峰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在新形势下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而作出的战略选择。通过整理和分析7个省(市、区)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发现,现有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存在"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定位不合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方案不完整、地方院校建设"双一流"缺乏有效途径、大学文化建设缺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合理设定"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完善一流学科规划、引导地方院校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加强建设大学文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娟  
儿童发展是以自身为主与周围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对儿童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同时 ,环境也是儿童教育中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环境创设 ,尤其是精神环境创设 ,能够对儿童发展予以积极引导。为充分发挥环境对于儿童发展和教育的潜在价值 ,教师应关注环境创设 ,创设环境时需以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和教育目标为导向 ,并重视儿童主体作用的发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兢  
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教育生态必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深刻影响。转型发展、内涵发展、跨越发展是地方高水平大学面临的共同使命。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深入开展,为地方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发展增添了新的内涵和发展动力。当前,我国一些省(市、自治区),为了有效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制订出台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红艳  
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革是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成人教育特点提出的要求。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思维和行为上的惯性,而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排斥。要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