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84)
- 2023(7259)
- 2022(6126)
- 2021(6128)
- 2020(4792)
- 2019(11674)
- 2018(11941)
- 2017(21106)
- 2016(13053)
- 2015(14577)
- 2014(15043)
- 2013(13644)
- 2012(12725)
- 2011(11644)
- 2010(12269)
- 2009(11135)
- 2008(10962)
- 2007(9864)
- 2006(9298)
- 2005(8631)
- 学科
- 济(37872)
- 经济(37827)
- 业(30865)
- 管理(30266)
- 企(25320)
- 企业(25320)
- 教育(20703)
- 中国(18674)
- 方法(14654)
- 农(13815)
- 数学(13306)
- 数学方法(12927)
- 财(12711)
- 制(11480)
- 理论(11004)
- 教学(10188)
- 策(9377)
- 农业(8783)
- 业经(8551)
- 学(8429)
- 体(7764)
- 地方(7720)
- 银(7500)
- 银行(7494)
- 行(7243)
- 技术(6900)
- 税(6887)
- 贸(6860)
- 贸易(6858)
- 税收(6734)
- 机构
- 大学(167265)
- 学院(166140)
- 研究(62821)
- 济(61990)
- 经济(60270)
- 管理(56786)
- 理学(47442)
- 理学院(46824)
- 管理学(45842)
- 管理学院(45485)
- 中国(42532)
- 京(37532)
- 科学(35791)
- 教育(33674)
- 范(33265)
- 师范(33117)
- 财(32761)
- 所(31910)
- 江(28633)
- 研究所(28507)
- 中心(27452)
- 师范大学(26904)
- 农(25194)
- 北京(25153)
- 财经(23761)
- 技术(22797)
- 院(22285)
- 州(22013)
- 经(21482)
- 业大(20898)
- 基金
- 项目(99507)
- 研究(83509)
- 科学(78944)
- 基金(65985)
- 家(55772)
- 国家(55094)
- 社会(48044)
- 教育(47325)
- 科学基金(46134)
- 社会科(45191)
- 社会科学(45178)
- 省(41318)
- 编号(38199)
- 划(36657)
- 成果(35327)
- 基金项目(32609)
- 课题(30878)
- 资助(28144)
- 自然(27330)
- 自然科(26634)
- 自然科学(26625)
- 自然科学基金(26084)
- 年(25881)
- 重点(23854)
- 部(23847)
- 发(22765)
- 规划(22677)
- 性(22668)
- 项目编号(22605)
- 教育部(21080)
共检索到278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惕若 刘正伟
21世纪以来,丹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改革与时俱进,2013年取消了“家政学”“手工艺”与“针线活”课程,正式设立“食品科学”和“工艺与设计”两门课程,以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观念以及创意开发与设计能力。丹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贯穿小学3年级至初中9年级,课程围绕着中小学教学计划的共同目标,按照“能力目标+知识+技能”的方式展开,以未来家庭生活和职业需要为取向,为参与未来民生社会生活作准备。课程实施倡导真实情境学习、跨学科交叉主题学习和项目化学习;课程测试与评估提倡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不仅关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产品制作中的创意与美学价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苗小燕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五育融合的起始点和凝结点,对达成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具有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本研究分析梳理了2017年以来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相关研究,指出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完善推动了劳动教育研究的蓬勃发展;劳动形态的演进决定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必须与时俱进;重视大中小学一体化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的特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需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需进一步拓展特殊需要儿童的劳动教育。
关键词:
劳动教育 中小学 立德树人 新时代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克松 熊晴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有需"与职业院校的"能为",以及双方合作实现的互惠共赢是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职业院校以课程为中介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有两种向度,即介入作为学科课程和作为活动课程的劳动教育。按照课程开发主体与资源要素的流向,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主要有单向被动输送式、单向主动介入式和双向互动合作式三种样态。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中小学 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课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小刚
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目前面临着"三段式""模块化"的现实困境。为了实现强观念、增技能、促均衡的专业课程改革目标,文章从劳动教育出发,提出了将生产劳动贯穿专业课程重构过程、以生产劳动引领课程改革方向、加强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保障等改革举措,以期促进高职工科专业学生树立正确职业劳动观、提高职业劳动技能、适应职业劳动变化需求及新时代教育需求。
关键词:
高职工科 专业课程 劳动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燕 杨颖东 孟梦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性质地位、价值取向及实施方略。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需要深刻认识劳动教育所具有的政治、社会、文化和育人属性,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大使命和发展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我国劳动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善了劳动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构建了劳动教育独立的育人体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劳动教育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确立了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指明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方向。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劳动精神 劳动价值观 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倪志宇 白金 李卫森
高校劳动教育是一项理念认知、知识吸收、实践养成、品格内化深度融合的系统工程。本文基于“融通”育人理念和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从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个维度入手,构建了全方位、全过程、可落地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增强高校劳动教育效果提供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中小学新劳动教育课程习惯采取理想主义的开发思路,需补充能引导学生走近普通劳动者及其劳动现实的现实主义。开发现实主义的新劳动教育课程,可以从历史上的课程典范寻找启示,但更需关注当下普通劳动者,将马克思主义劳动现实研究引入新劳动教育课程,籍此弥补当前中小学新劳动教育课程两点薄弱之处,使学生不仅养成对于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理解与同情,而且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概念与理论研究当下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现实,以防劳动教育种下的美好劳动理想经不起劳动现实的冲击,发生变形或被消解,同时夯实将来为劳动者造福的知识基础与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新劳动教育课程 开发思路 现实主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慧萍 刘海舒 王汉江
基于"全息"理论思考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对于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高职院校"全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层次维度包括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维度、家—校—社—企"全方位"育人维度、学校—社区(school-community)"全过程"育人维度。基于此,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全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策略,包括优先建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全息”理论 劳动教育课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见》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一是阐明基本内涵,强调当前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在劳动实践中进行教育。二是明
关键词:
大中小学 劳动教育 国务院 中共中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倪娟 沈健
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的问题比较突出。从评价的质与量两个属性来看,既体现为质的规定的不全面,又表现为量的判断的不科学。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研究经验可为我们寻找对策提供参考,具体可从改变评价观念、加强评价问责、提升评价质量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中小学 课程评价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瑞
当前高职劳动教育面临“浅表化”、劳动教育时空局限、劳动理论教育与劳动实践教育脱节、劳动教育评价单一等问题,SPOC教学模式的深度互动性、灵活性、混合性、考核综合性等特点与高职劳动教育的特征、方式、目的、需求高度契合。将SPOC混合教学模式引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将教学内容扩充为“理论、实践和价值观”三种类型,教学过程设置为“课前导学、课中教学、课后反思、实践跟踪”四个阶段,采用“全方位、过程性、生成性”综合评价体系,优化现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模式,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成效。
关键词:
SPOC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课程设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文红
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评价关系到劳动教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改革,面对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际困境,应当客观分析劳动教育及劳动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破除固有教育评价的弊端,探索建立多元主体评价共同体,加强过程性评价,尝试增值性评价,改进结果性评价,运用多样化的评价工具和实施路径,形成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评价 实施策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20世纪60年代,美国推行了注重学科知识结构的课程改革运动;80年代以后,美国通过推行STS教育而努力对传统科学课程进行重建;2000年以来,美国为保持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地位,开始推行STEM教育。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当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实现了政策、理念和行动的有机整合,通过持续改革而提升了对科学的本质及科学教育内涵的认识,这一切对于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无疑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
美国 中小学 科学教育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志平
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师范大学理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中小学教师培训、校本教研、课程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等重要任务,要很好地实现这些任务,师范大学本身必须坚持改革,不断完善自身的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方式,提高学术研究的应用性和办学的综合性、开放度,提升办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师范大学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