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3)
- 2023(9776)
- 2022(8388)
- 2021(7486)
- 2020(6499)
- 2019(14939)
- 2018(14402)
- 2017(27290)
- 2016(15446)
- 2015(17167)
- 2014(17184)
- 2013(17061)
- 2012(16059)
- 2011(14544)
- 2010(14543)
- 2009(13477)
- 2008(13465)
- 2007(12193)
- 2006(10460)
- 2005(9042)
- 学科
- 济(64106)
- 经济(64043)
- 管理(41309)
- 业(40915)
- 企(31708)
- 企业(31708)
- 方法(31559)
- 数学(28470)
- 数学方法(28242)
- 农(18378)
- 财(16195)
- 学(16091)
- 中国(15137)
- 地方(14111)
- 贸(13782)
- 贸易(13781)
- 易(13368)
- 业经(13092)
- 农业(12451)
- 制(10465)
- 环境(10405)
- 务(10065)
- 财务(10052)
- 财务管理(10026)
- 企业财务(9470)
- 技术(9339)
- 和(9102)
- 银(8840)
- 银行(8771)
- 融(8705)
- 机构
- 大学(228911)
- 学院(227910)
- 济(90899)
- 经济(89162)
- 管理(84220)
- 研究(80696)
- 理学(73902)
- 理学院(72932)
- 管理学(71546)
- 管理学院(71131)
- 中国(58230)
- 科学(55780)
- 农(53180)
- 京(48447)
- 所(43918)
- 业大(43522)
- 农业(42899)
- 研究所(40893)
- 江(39301)
- 财(38897)
- 中心(36874)
- 财经(31923)
- 范(29225)
- 经(28939)
- 北京(28766)
- 师范(28733)
- 农业大学(28671)
- 院(28541)
- 经济学(27950)
- 省(27013)
- 基金
- 项目(161091)
- 科学(124710)
- 基金(116615)
- 研究(107085)
- 家(106179)
- 国家(105321)
- 科学基金(87733)
- 社会(67632)
- 省(64940)
- 社会科(64070)
- 社会科学(64043)
- 基金项目(63077)
- 自然(60514)
- 自然科(59080)
- 自然科学(59055)
- 自然科学基金(58026)
- 划(55125)
- 教育(48955)
- 资助(47064)
- 编号(41532)
- 重点(37526)
- 部(34921)
- 发(34873)
- 计划(33567)
- 创(33436)
- 科研(32352)
- 成果(32114)
- 创新(31417)
- 科技(30284)
- 业(29378)
- 期刊
- 济(92911)
- 经济(92911)
- 研究(57688)
- 学报(48843)
- 农(46158)
- 科学(40715)
- 中国(40207)
- 大学(34320)
- 学学(32962)
- 农业(30977)
- 财(30188)
- 管理(26676)
- 教育(18068)
- 融(17454)
- 金融(17454)
- 技术(17251)
- 业(17119)
- 业经(16034)
- 财经(15552)
- 经济研究(15398)
- 版(13283)
- 经(13277)
- 业大(13201)
- 问题(12958)
- 资源(12328)
- 科技(11585)
- 技术经济(11434)
- 农业大学(11211)
- 商业(11154)
- 贸(10590)
共检索到318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坤坤 李春晖 庞爱萍 沈楠 李中
水库水质变化情况在湖库生态安全的调查与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生态安全监测与预警,生态安全保障,以及湖库综合治理方案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将高锰酸钾指数,氨氮以及其它一些参数选作为主要的评价因子,并对丹江口水库近年来的水质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对影响水库水质的因素,包括水库的水量,上游来水,农业非点源污染等,以及它们与丹江口水库水质变化的联系也做了探索和分析,并根据分析提出了改善丹江口水库水质的建议。总而言之,丹江口水库的水质近年来通过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等逐渐变好,同时也正在向更好的方向改善。丹江口水库水质变化主要与非点源污染相关,另外,水质监测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水质变化 丹江口水库 影响因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魁浩 袁弘任 徐葆华 李自勇
采用丹江口水库 1987~ 1996年间的水环境常规监测资料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丹江口水库不同区域水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分析表明 :丹江口水库目前水质良好 ,大多数情况下能满足地面水一类水质标准要求 :库区不同断面水体水质要素及污染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 6个主导因子表达。同一主导因子不同断面标识因子的差异反映了库区不同区域水质分布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环境过程 ;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因素是上游随降水产生的面源污染、库周点源排放、水体自净以及气候因素 ,不同断面水质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存在差异。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水质 因子分析 变化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屈月明 蔡庆华 申恒伦 李斌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引用水源地。于2011~2012年对水库不同水文期的水下光合有效辐照度及引起光衰减的3种主要物质(无机颗粒悬浮物、藻类叶绿素a、溶解性有机碳)进行调查,分析了真光层深度的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真光层深度的变化范围为:1.036~15.350m;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均值分别为:6.084m、5.353m、7.647m。丹江库区、汉江库区沿库尾至坝前均有上升的趋势。在丹江库区的敞水区真光层深度较大,水质较好。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丹江口水库水体真光层深度主要受到无机颗粒悬浮物及浮游植物影响,但在不同水期、不同库区影响因素表现不同:在丰水期、平水期,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珍 张利平 秦琳琳 杨艳蓉 段尧彬
选取汉江中上游流域作为研究区域,根据丹江口水库1969~2008年日入库流量资料和IPCC第4次评估报告多模式数据结果,分别采用广义极值分布(GEV)模型和广义帕累托分布(GPD)模型拟合流域1d最大洪量和3d最大洪量系列,遴选出描述流域1d最大洪量和3d最大洪量分布规律的最优概率模型,推算了其重现期对应的设计值,并分析了该流域极端洪水事件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响应情况。结果显示:汉江中上游流域1d最大洪量和3d最大洪量系列符合广义极值分布和广义帕累托分布,相同重现期下广义极值分布预估的极值比广义帕累托分布预估值略有偏大;未来气候变化各情景下,用广义帕累托分布所拟合的汉江中上游流域1d最大洪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方方 黄薇
基于黄家港水文站1954~2000年的日径流量资料,以1967年为节点,将47年水文序列划分为节点前的"近自然状态河流"和节点后的"人工干扰状态河流"两种水文情势。采用Richter提出的变动范围法,基于包含32个水文参数的水文改变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黄家港水文站1967年前后水文情势的变化。根据分析,把1967年之前的各个水文参数的第1至第3四分位数间的数值范围设为管理目标。进一步分析了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汉江中下游生态水文的影响。结果表明,1967年以后,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较为显著:极大地改变了径流的年内分配,使流量过程均化,使极值流量出现日期提前、历时缩短等等。在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鑫
本文在对丹江口库区6县(市)223户农民的问卷调查基础上,以小麦和玉米的种植为例,运用一般线性模型对影响农户氮肥施用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寻找降低农户氮肥施用强度的有效途径。回归结果表明,在小麦和玉米种植上,农户的氮肥施用强度随种植规模的扩大而降低;地域因素对两种作物的氮肥施用都有显著影响,位于河南省的农户氮肥施用强度相对较高;有机肥对氮肥的替代效应不明显,在小麦种植上施有机肥对农户的氮肥施用强度有显著的正效应;农户家庭总收入、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和测土配方施肥对氮肥施用强度没有明显影响;玉米的家庭需求比对氮肥施用强度有显著正效应。
关键词:
丹江口库区 农户 氮肥 施用强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欣贝 彭涛 由星莹 刘伯娟 董晓华 郭家力 林青霞 刘冀 王高旭
开展水库径流调节作用下水文干旱演变研究对于干旱监测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56~2020年汉江中游黄家港和皇庄2个水文站逐月实测径流资料,选用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对丹江口水库运行前后水文干旱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基于Copula函数评估水文干旱特征变量联合概率和重现期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丹江口水库蓄水前相比,蓄水后2个站冬季旱情明显趋缓,而夏秋季干旱略有加重,其中黄家港站表现尤为明显;(2)蓄水后黄家港站轻旱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而皇庄站轻旱略有增加,但2个站的中、重和特旱事件发生频率均显著减少;(3)就干旱历时和烈度平均值而言,蓄水后黄家港站有所增加,皇庄站则略有减少。从烈度峰值平均值来看,蓄水后2个站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在给定某一重现期下,蓄水后2个站干旱特征变量的联合重现期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而同现重现期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5)在来水偏枯年份,丹江口水库加大下泄流量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汉江中下游冬春季旱情,但汛末蓄水减少了下游河道径流量,则有可能会加重旱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圣 夏凡 张爱静 龚治娟 周正 王英才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实现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级、分类、分期"管理的基础。以高程、干燥度及年均径流深为一级分区指标,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坡度、人均GDP为二级分区指标,将丹江口水源区分为6个一级水生态功能区和19个二级水生态功能区。比较不同分区的水生境状况及底栖动物种群结构特征,发现一级分区间的水生境状况与底栖动物种群结构均存在差异,二级分区之间虽然有部分生境指标较为接近,但底栖动物种群结构差异明显,证明了分区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水源区的生态系统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智雷 杨云彦
基于丹江口库区3145户和巴东三峡库区416户居民的抽样调查,文章重点研究了不同年代搬迁的移民当前的经济恢复状况,并对影响移民经济恢复的因素作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移民搬迁后的经济水平,经过10年或者近30年的恢复,与未搬迁的当地居民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研究还表明,移民家庭的经济恢复受到家庭因素和户主个人因素特征的影响,但是家庭因素和户主的个人因素对丹江口库区和三峡库区移民家庭经济恢复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只有家庭劳动力总数、家人中有无自办企业和耕地质量这三个家庭因素对两地的移民家庭经济发展有着显著影响,家庭劳动力越多,家人中有自办企业且家庭耕地质量越好的移民户,其家庭经济恢复状况越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川 张玉龙 许秀贞 张全发
位于湖北和河南两省交界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库的水域变化监测与评估,对保障水库调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收集了2002~2011年47幅Landsat TM/ETM和HJ-1A/B卫星遥感影像,采用基于阈值分割的归一化水体指数法(NDWI)提取了过去10a的水库水域动态信息。结果表明:水库各月份平均水域面积从12月至次年3月,呈现下降趋势,而从3月到12月,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最小水域面积出现在3月份,最大水域面积出现在12月份;由于受上游明显季节性降雨及水库运行管理的影响,丹江口水库丰水期(7月~次年1月)水域面积较枯水期(2月~6月)波动更为明显。而四季之中,春夏季节水库水...
关键词:
遥感 丹江口水库 水域面积 监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海 殷杰 陈晶 陈晓玲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库水域面积的动态变化研究,对保障调水有重要意义。针对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变化较快、短期波动明显,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稳定调水有较大影响的问题,采用2000年3月~2015年10月逐月遥感影像,基于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提取水体,研究了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近16 a来月际平均水域面积均超过400 km2,2~7月份为枯水期,8月份~翌年1月份为丰水期。按季节来看,夏季至秋季水库水域面积呈增大趋势,冬季至次年春季水库水域面积呈减小趋势,同时水库水域在秋季波动最为剧烈,冬季较为平缓。自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受大坝...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柏慕琛 班璇 DIPLAS Panayiotis 肖飞
采用变化范围法(RVA)定量研究了丹江口水库蓄水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时空变化,评估出汉江干流变化度最大的江段和水文特征指标类别,分析了其对应的生态影响,并针对汉江流域的四大家鱼和水华问题进行了敏感水文指标的变化度分析。结果显示:丹江口大坝蓄水后,汉江下游河道流量是中变化度占主导,比例范围为47~63%;水位是高变化度占主导,襄阳站和皇庄站高变化度的水文指标所占比例远大于其它站点,依次为53%和75%,各站水位较蓄水前下降了1~2 m。黄家港站高/低流量脉冲出现的频率减少(变化度为-0.49和-0.62),且持续的时间变短(变化度为-0.87和-0.74)。皇庄站和襄阳站流量和水位的月均值和极值较蓄水前减少,逆转次数在高RVA范围内较蓄水前增加(变化度为1.82)。四大家鱼产卵的敏感水文指标出现频率较蓄水前减少,且为中高变化度。下游河道枯水期流量和水位减小,增加了水华发生几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国宾 刘轶 邹响林 邹振华 蔡涛
随着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汉江径流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江生态系统的健康。为分析人类活动对汉江径流特性的影响,以白河、皇庄和仙桃3个水文站为研究对象,以丹江口水库关闸蓄水时间划分研究时段,利用3站1955~2006年的日流量资料对比分析了研究时段内汉江中下游年、汛期、非汛期、月及日径流量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的运行对其下游的年径流特性无明显影响,而对汛期、非汛期、日径流量和径流年内分配有显著的影响,汛期径流量所占比例显著减少,非汛期径流量所占比例显著增加,径流量年内分配过程均匀化,中小量级日流量出现频次增加,大量级日流量出现频次减少,但影响随与...
关键词:
汉江 径流特性 丹江口水库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广帆 杨殿林 秦洁 李青梅 赵建宁
研究丹江口水源涵养区退耕还草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变化特征及相互作用机制,为全面分析和评估退耕还草土壤生态效应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2017年9月,在丹江口水源涵养区上游选取退耕种植3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作为退耕还草的代表样地,以相邻未退耕的玉米(Zea mays)田为对照,比较分析退耕还草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退耕还草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0–10和10–20 cm土层中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总量分别显著提高了59.13%和62.58%(P <0.05)。退耕还草土壤微食物网结构发生分异,土壤线虫对土壤微食物网结构稳定性贡献更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娜 赵巧华 闫桂霞 黄琴
科学估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可以更为合理地规划利用地球水资源。针对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的减少问题,分别采用Mann-Kendall方法和Pettitt检验,对1960~2012年间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的年际和年内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与同时期汉江上游20个地面观测站的降水、气温的年际和年内演化趋势进行了比较,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两个方面分析了入库径流减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气候弹性模型分别估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度。结果表明:近年来丹江口入库径流的减少主要受春季和秋季径流减少的影响,在春季径流的减少总量中,气候变化的贡献度为67%,人类活动为33%;秋季径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