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36)
2023(7481)
2022(6010)
2021(5542)
2020(4623)
2019(10495)
2018(10255)
2017(18739)
2016(10995)
2015(11965)
2014(11897)
2013(11888)
2012(11423)
2011(10264)
2010(10359)
2009(9151)
2008(9496)
2007(8325)
2006(7328)
2005(6550)
作者
(37438)
(31557)
(31170)
(29621)
(20522)
(15533)
(14018)
(12339)
(12115)
(11561)
(11188)
(10989)
(10724)
(10642)
(10332)
(9827)
(9732)
(9698)
(9308)
(9242)
(8372)
(8049)
(7868)
(7444)
(7407)
(7152)
(7071)
(6845)
(6695)
(6609)
学科
(37578)
经济(37529)
管理(25837)
(25628)
(20229)
企业(20229)
方法(16384)
(16175)
数学(14062)
数学方法(13794)
(11079)
(10762)
中国(9554)
地方(9286)
(8599)
业经(8230)
农业(7504)
(6943)
银行(6883)
(6665)
财务(6645)
财务管理(6630)
(6571)
企业财务(6426)
(6379)
金融(6378)
环境(6152)
理论(6097)
(6015)
贸易(6007)
机构
大学(159259)
学院(157031)
研究(64494)
(52374)
经济(51055)
管理(50551)
科学(48380)
中国(46122)
理学(43720)
(43530)
理学院(42961)
管理学(41645)
管理学院(41376)
(36741)
(35727)
农业(35068)
研究所(34469)
业大(33275)
(32032)
中心(29277)
(26047)
(24861)
(23377)
(23076)
农业大学(22524)
(22244)
师范(21775)
实验(21270)
科学院(20833)
北京(20755)
基金
项目(116014)
科学(89398)
基金(84474)
(80496)
国家(79941)
研究(72066)
科学基金(64732)
自然(47441)
(46723)
自然科(46307)
自然科学(46284)
自然科学基金(45459)
基金项目(44797)
社会(43299)
社会科(40888)
社会科学(40867)
(40813)
资助(34494)
教育(32813)
重点(28659)
计划(26993)
编号(25749)
科技(25046)
(24742)
(24379)
科研(23810)
(23433)
创新(22212)
成果(21554)
专项(21162)
期刊
(56285)
经济(56285)
学报(43960)
研究(40375)
(38756)
科学(34659)
中国(33052)
大学(30101)
学学(29012)
农业(25953)
(20373)
管理(17807)
教育(14603)
(14544)
(14176)
金融(14176)
业大(13046)
(11434)
农业大学(10580)
技术(10464)
林业(10224)
财经(10110)
资源(9668)
科技(9195)
经济研究(8694)
(8564)
业经(8502)
自然(7871)
中国农业(7703)
(7464)
共检索到233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丽  姜霞  王雯雯  王书航  常乐  陈俊伊  
为了揭示丹江口水库沉积物氮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研究了表层沉积物中可交换态氮(ExchangEablE nitrogEn,En)、酸解态氮(acid hydrolysablE nitrogEn,hn)及残渣态氮(rEsiduE nitrogEn,rn)的赋存特征,同时结合生物可利用态氮的含量,探讨了各形态氮对生物可利用态氮的贡献。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沉积物中总氮(total nitrogEn,tn)在425~5796 mg/kg之间,平均为1 319.32 mg/kg,其中En、hn和rn的平均值相对比例为2.15∶1.95∶1,且各形态氮含量的空间分布呈入库河流大于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沛  张洪  单保庆  
对丹江口水库上游汉江支流及库湾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效应阈值标准(NYSDEC)和Lars 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环境风险。研究表明,库湾沉积物与支流沉积物中Ni、Pb含量较为接近;库湾沉积物中Cd、Cr、Cu、Zn含量分别高达1.86、271.2、99.91、478.3mg/kg,均超过支流沉积物中相应重金属含量2倍以上。各采样点表层(0~10cm)沉积物中Pb含量均低于LEL值(最低效应阈值),Cd、Ni含量均介于LEL值和SEL值(最高效应阈值)之间,而Cr、Cu、Zn含量均有超过SEL值的现象发生。考察沉积物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发现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大文  罗林广  张莉  魏益华  唐利锋  陈云霞  
重金属污染是水体沉积物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探索水体中重金属的来源,可以为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提供理论基础。采用BCR三步连续提取法对鄱阳湖枯水期表层沉积物中As和7种重金属元素(Cd、Co、Cr、Cu、Ni、Pb和Zn)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基于重金属风险评价代码(Risk Assessment Code,RAC)方法评估了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的As和7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As、Co、Cr、Cu、Ni和Zn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61.60%~85.18%);Pb主要以残渣态(50.97%)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41.0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金玉  罗千里  王文才  范中亚  李伟杰  罗艳  
利用SMT法研究了华阳河湖群表层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及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华阳河湖群表层沉积物总磷(TP)含量变化在431~1 099 mg/kg之间,TP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龙感湖>黄大湖>泊湖。无机磷(IP)约占TP的36.3%~78.8%,有机磷(OP)约占TP的18.9%~40%,IP是磷的主要赋存形态。IP中各形态磷含量的高低顺序为:铁铝结合态磷(Fe/Al-P)>钙结合态磷(Ca-P)>弱吸附态磷(Ex-P)。沉积物黏土组分与TP、IP、Fe/Al-P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径组成比例和沉积物TP含量也存在线性关系。通过对比有无沉水植物点位,发现沉水植物使沉积物除Ex-P外其它磷形态含量降低。与其它浅水湖泊相比,华阳河湖群中潜在的生物有效磷(BAP)含量较高,含量变化为183.2~598 mg/kg,平均占沉积物TP的47.4%,BAP含量大小顺序为龙感湖>黄大湖>泊湖,与TP含量水平一致,沉积物BAP含量与水体溶解性正磷酸盐(PO_4~(3-)-P)呈正相关关系。该研究基于华阳河湖群沉积物磷的赋存特征分析其生物有效性,以期为解决华阳河湖群水体总磷浓度波动成因及影响提供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小勇  杨茜  孙耀  石晓勇  江双林  
以桑沟湾扇贝和海带两个养殖海区的柱状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提取法将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分为交换态磷(Ex-P)、铁结合态磷(Fe-P)、自生磷(Au-P)、碎屑磷(De-P)和有机磷(Or-P),并分析了各形态磷的垂直分布特征;利用沉积物年代序列测定的结果,结合桑沟湾水产养殖历史,探讨了近200年来桑沟湾养殖海域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含量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域的生物有效磷。结果表明,柱状沉积物中上层各形态磷的含量高于底层,表明养殖活动使桑沟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磷含量增大。各形态磷的含量在贝壳沉积区内变化幅度均较大,Or-P是沉积物中磷的主要形态;扇贝养殖区沉积物中的总磷(TP)、Or-P和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魁浩  袁弘任  徐葆华  李自勇  
采用丹江口水库 1987~ 1996年间的水环境常规监测资料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丹江口水库不同区域水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分析表明 :丹江口水库目前水质良好 ,大多数情况下能满足地面水一类水质标准要求 :库区不同断面水体水质要素及污染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 6个主导因子表达。同一主导因子不同断面标识因子的差异反映了库区不同区域水质分布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环境过程 ;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因素是上游随降水产生的面源污染、库周点源排放、水体自净以及气候因素 ,不同断面水质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屈月明  蔡庆华  申恒伦  李斌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引用水源地。于2011~2012年对水库不同水文期的水下光合有效辐照度及引起光衰减的3种主要物质(无机颗粒悬浮物、藻类叶绿素a、溶解性有机碳)进行调查,分析了真光层深度的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真光层深度的变化范围为:1.036~15.350m;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均值分别为:6.084m、5.353m、7.647m。丹江库区、汉江库区沿库尾至坝前均有上升的趋势。在丹江库区的敞水区真光层深度较大,水质较好。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丹江口水库水体真光层深度主要受到无机颗粒悬浮物及浮游植物影响,但在不同水期、不同库区影响因素表现不同:在丰水期、平水期,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熊满堂  王普泽  叶少文  虞功亮  苑晶  刘家寿  张堂林  
为了解丹江口水库在完成高位水蓄水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动态特征,于2017年5月、8月、11月对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其鱼产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共记录浮游植物7门114种属(包含变种),以绿藻门种类最多(65种);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为7.71×10~6 ind/L,平均生物量为3.37 mg/L;绿藻、蓝藻及隐藻门藻类密度合计占比达86.31%,且均超过硅藻门藻类(占比13.50%);浮游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N)都主要分布在1~2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N)主要介于0.4~0.7之间,平均值依次为1.35、1.78、0.58;据估算,浮游植物所能提供的鱼产力为101.1 kg/hm~2。相似性分析(ANOSIM)、多元置换方差分析(PERMANOVA)及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表明,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且基本都是由优势种丰度的变化引起的;空间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库区间具有一定的同质化趋势。对比以往的研究发现,目前丹江口水库库区藻类密度与生物量有所增加;硅藻占比明显下降,蓝藻门、绿藻门藻类已成为库区主要种类;多样性指数处于较低水平,群落结构较为简单,稳定性不高。本研究结果为丹江口水库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优化及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沈良  严肃庄  李玉中  
根据长江口和杭州湾北部沉积物粒度分析数据,研究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以及分区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受水动力条件、地貌类型以及泥沙来源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长江口表层沉积物在纵向分布上,自西向东粒径从粗到细、分选程度从好至差,在横向上自北港-北槽-南槽,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水流动力作用强的河槽和波浪作用强的口门浅滩沉积物粒度较粗,水动力较弱的河口边滩及口外海滨区沉积物则较细。根据沉积物分布特征可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分为河口分汊河段沉积区、河口拦门沙沉积区、口外海滨沉积区和杭州湾北部沉积区等4个沉积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文利  王圣瑞  金相灿  王国栋  
【目的】为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物理化学方法,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沉积物中总有机质(OM)、活性有机质(LOM)、溶解性有机质(DOM)、轻组有机质(LFOM)和重组有机质(HFOM)的赋存特征。【结果】①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1个沉积物的OM含量为9.80~110.04 g/kg;②由化学分组法了解到沉积物LOM含量为2.48~26.32 g/kg,占OM的19.62%~31.86%;DOM含量为1.13~3.40 g/kg,占OM的2.41%~11.59%;③由物理分组法了解到LFOM含量为0.34~9.78 g/kg,占OM的2.25%~16.89%;HFOM含量为8...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施沁璇  盛鹏程  房伟平  孙博怿  周冬仁  王俊  徐磊  吴琦芳  
通过对钱塘江杭州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Zn、Pb、Cd、Hg、As含量的调查,分析了该水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和来源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水域表层沉积物中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水平总体为极强,Cd、Hg是生态风险主要的贡献因子,生态风险强度分别为极强、强。重金属在水域不同区段间存在一定的分布差异,其中S3区段重金属的含量及生态风险均较高。各重金属污染来源相似,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显示,工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废水污染等人类活动是水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进一步探求沉积物中重金属风险对水域中鱼类的影响表明,Hg的生物表层沉积物累积因子(BSAF)为0. 861,存在一定的生物累积作用;但表层沉积物与鱼肉、水体之间相关性较弱(P> 0. 05)。水域中水体流动性大且多数鱼类来自增殖放流,鱼龄较低可能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战伟  李钟杰  刘家寿  张堂林  叶少文  张华  
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该水库产卵时间为1—5月(春群)和9—10月(秋群);其中春季群体的体长(65.79 mm±6.05 mm)、性腺成熟指数(17.26±6.42)、繁殖力(1851粒±342粒)和成熟卵径(0.62 mm±0.05mm)均显著高于秋季群体(体长(55.04 mm±3.18 mm)、性腺成熟指数(11.72±5.01)、繁殖力(1 067粒±190粒)和成熟卵径(0.53 mm±0.04 mm))(P<0.05);但是两个群体的丰满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相灿  孟凡德  姜霞  王晓燕  庞燕  
对太湖东部和北部8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理化性质及磷赋存形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沉积物各理化性质与磷赋存形态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沉积物的总磷含量为307.43~1454.39 mg/kg,阳离子交换量为15.18~22.68 meq/100g土,有机质含量为1.66%~3.45%;颗粒组成以粉砂级和粘粒级为主,占总量的54.39%~76.83%;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和长石,粘土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混层为主,其次是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沉积物中氧化物以SiO2、Al2O3和TFe2O3为主,且它们的含量随沉积物中总磷含量的不同变化较大。磷的形态以无机磷为主,污染较重沉积物中铁/铝磷的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则  唐建业  刘永虎  程前  张硕  
磷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重要生源要素,也是海洋初级生产力和食物链的基础元素,沉积物中能参与界面交换的生物可利用磷(BAP)的潜在含量取决于沉积物中磷的形态,而渤海中部区域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渤海中部海域的5个区域(唐山沿岸、秦皇岛沿岸、渤海东北部海域、渤海海峡、渤海西南部海域)为对象,采用分级浸取法,测定了23个采样点的沉积物样品中磷的组分、含量,并计算潜在BAP含量,研究分析了其分布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磷(IP)是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的主要存在形式,唐山沿岸、秦皇岛沿岸、渤海东北部海域、渤海海峡、渤海西南部海域这五个区域沉积物中IP含量平均分别占其TP含量的78.39%、79.06%、71.46%、84.60%、81.46%,而有机磷(OP)则均占较小的比例。IP均以碎屑磷(De-P)为主要赋存形态,平均分别占TP的54.02%、52.12%、33.33%、69.41%、57.28%,IP中各形态磷的含量顺序为:碎屑磷(De-P)> 闭蓄态磷(Oc-P)>铁/铝吸附态磷(Fe/Al-P)>钙结合态磷(Ca-P)>弱吸附态磷(Ex-P)。河流输入、沉积物粒度和沉积环境是影响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根据沉积物中潜在的BAP含量分析表明,唐山沿岸、秦皇岛沿岸、渤海东北部海域、渤海西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潜在的BAP含量平均分别占TP 的44.77%、46.94%、64.87%、40.54%,具备较强的向水体中释放磷的潜力,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渤海中部海域营养物质循环和补充机制及沉积物对海洋水体磷的贡献上限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明勇  党海山  谭淑端  陈正洪  张全发  
降雨侵蚀力(R)指数是估算土壤侵蚀量的一个基本因子,但如何利用气象站常规降雨统计资料估算R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利用湖北丹江口水库库区4个观测站(丹江口、十堰、郧县、郧西)的多年逐日降雨资料,通过比较分析多个经验模型对该地区的降雨侵蚀力的计算结果,优选出了表现最佳的估算模型,并用其计算结果分析了库区年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湖北丹江口库区丹江、郧西、十堰、郧县的年均降雨侵蚀力分别为3331.94、3272.40、3501.21、3187.94 MJ.mm/hm2.h.a,4个测站的均值为3 323.37MJ.mm/hm2.h.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与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布类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