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4)
2023(8686)
2022(7319)
2021(6783)
2020(5382)
2019(12347)
2018(12506)
2017(22790)
2016(13184)
2015(14818)
2014(15337)
2013(14447)
2012(13621)
2011(12357)
2010(12944)
2009(11808)
2008(11678)
2007(10860)
2006(9905)
2005(8991)
作者
(38748)
(31993)
(31812)
(30533)
(20756)
(15405)
(14670)
(12581)
(12426)
(12202)
(11056)
(10969)
(10751)
(10336)
(10311)
(9929)
(9690)
(9657)
(9454)
(9389)
(8378)
(8089)
(7915)
(7665)
(7471)
(7342)
(7315)
(7203)
(6696)
(6677)
学科
(42944)
经济(42882)
管理(38486)
(31186)
(24508)
企业(24508)
(16911)
中国(14175)
地方(13766)
(13703)
(13237)
(12420)
方法(12241)
环境(11792)
农业(10836)
业经(10794)
(9830)
数学(9755)
理论(9681)
数学方法(9521)
(9397)
银行(9360)
(9016)
(8987)
(8320)
金融(8313)
(8160)
教育(8137)
(7957)
贸易(7951)
机构
学院(180596)
大学(174062)
研究(65533)
(64779)
经济(62852)
管理(62824)
理学(51690)
中国(51174)
理学院(51014)
管理学(49921)
管理学院(49591)
科学(42197)
(39220)
(37947)
(34474)
(34432)
(34103)
中心(31110)
研究所(30877)
业大(27344)
(26572)
农业(26402)
师范(26227)
(26042)
(24997)
财经(24823)
(24685)
北京(24001)
技术(23948)
(22090)
基金
项目(113385)
科学(87077)
研究(86993)
基金(76275)
(66802)
国家(66143)
科学基金(55074)
社会(50412)
(48528)
社会科(47365)
社会科学(47357)
教育(40265)
(39387)
基金项目(39201)
编号(38438)
自然(35055)
自然科(34026)
自然科学(34016)
自然科学基金(33342)
成果(32911)
资助(31676)
课题(28824)
重点(26478)
(25891)
(23845)
(23459)
(23079)
(22524)
项目编号(21946)
(21645)
期刊
(86305)
经济(86305)
研究(55130)
中国(44907)
(31425)
教育(29316)
学报(29135)
(27546)
科学(25292)
管理(24212)
大学(21187)
农业(20956)
(20799)
金融(20799)
学学(19635)
技术(17383)
业经(16087)
经济研究(11997)
财经(11484)
图书(11328)
(10659)
问题(10265)
职业(10238)
资源(9993)
(9897)
(9376)
论坛(9376)
(9352)
现代(8627)
书馆(8367)
共检索到296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显强  杨文俊  尹炜  金峰  叶闽  
生态修复是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与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重要手段。为了改善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保障大坝加高后水库水质安全,分析了库区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负荷来源,结果发现点源污染得到逐步控制后,面源污染上升为丹江口库区的主要污染来源,氮磷等营养盐的输入和聚积是水质恶化和生态受损的重要原因,极大威胁到库区长期可持续安全供水。在丹江口大坝加高和调度运行情景下,以氮、磷削减和水体富营养化控制为目标,介绍了岸边带、人工湿地、植物浮床、沉水植物恢复、水生动植物联合系统、前置库等主要生态修复技术的污染净化原理和水体修复性能,总结和比较了这些修复方法的技术特征、适用范围和管理要求,探讨了适合丹江口水库环境特征的生态修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方方  黄薇  
基于黄家港水文站1954~2000年的日径流量资料,以1967年为节点,将47年水文序列划分为节点前的"近自然状态河流"和节点后的"人工干扰状态河流"两种水文情势。采用Richter提出的变动范围法,基于包含32个水文参数的水文改变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黄家港水文站1967年前后水文情势的变化。根据分析,把1967年之前的各个水文参数的第1至第3四分位数间的数值范围设为管理目标。进一步分析了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汉江中下游生态水文的影响。结果表明,1967年以后,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较为显著:极大地改变了径流的年内分配,使流量过程均化,使极值流量出现日期提前、历时缩短等等。在此...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占海歌  郭忠录  朱亮  王先舟  马中浩  
为探明水库生态屏障区典型植物群落氮矿化特征以及植物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选取丹江口水库柑橘(Citrus reticulate)和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群丛,采用室内模拟试验(25℃下培养61d),采取单一叶处理、单一根处理和根+叶混合处理,分别测定第1、3、7、14、21、31、41、51、61天的土壤氮矿化量,系统分析添加植物的土壤氮矿化特征。结果表明,1)添加植物后,土壤有机氮矿化表现出3个阶段,1-7d是土壤微生物适应期,7-41d土壤无机氮含量迅速变化,41-61d无机氮含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魁浩  袁弘任  徐葆华  李自勇  
采用丹江口水库 1987~ 1996年间的水环境常规监测资料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丹江口水库不同区域水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分析表明 :丹江口水库目前水质良好 ,大多数情况下能满足地面水一类水质标准要求 :库区不同断面水体水质要素及污染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 6个主导因子表达。同一主导因子不同断面标识因子的差异反映了库区不同区域水质分布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环境过程 ;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因素是上游随降水产生的面源污染、库周点源排放、水体自净以及气候因素 ,不同断面水质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战伟  李钟杰  刘家寿  张堂林  叶少文  张华  
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该水库产卵时间为1—5月(春群)和9—10月(秋群);其中春季群体的体长(65.79 mm±6.05 mm)、性腺成熟指数(17.26±6.42)、繁殖力(1851粒±342粒)和成熟卵径(0.62 mm±0.05mm)均显著高于秋季群体(体长(55.04 mm±3.18 mm)、性腺成熟指数(11.72±5.01)、繁殖力(1 067粒±190粒)和成熟卵径(0.53 mm±0.04 mm))(P<0.05);但是两个群体的丰满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成  李飞  
本文以迁移到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滩桥镇的丹江水库移民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移民的迁移意愿进行描述性分析。最终发现:移民对水库建设持肯定态度,但迁移愿意不高;认识到迁移的各种风险,主要希望政府解决;普遍认为补偿应高于实际经济损失,偏好就地后靠集中安置;对补偿标准和政策落实的满意度偏低,对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满意度较高。由此,移民的迁移态度与转型背景下更加注重个人主义价值观有关,政策设计应兼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均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洪波  洪为善  
水库泥沙淤积量的预报,对水库合理调度,使其发挥应有的综合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高斯——牛顿下降法,对水库泥沙淤积量W(t)的非线性拟合进行了探讨,并以丹江口水库泥沙淤积量W(t)预测为例,依据汉江几十年的实测统计资料,阐述了基于MATLAB的高斯——牛顿法非线性拟合的方法和步骤。从本文提出的丹江口水库的库淤积量非线性拟合的实际算法可以看出,用所得非线性拟合函数来预测的结果与实测的结果非常接近,这说明本文的分析研究结果提出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明勇  党海山  谭淑端  陈正洪  张全发  
降雨侵蚀力(R)指数是估算土壤侵蚀量的一个基本因子,但如何利用气象站常规降雨统计资料估算R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利用湖北丹江口水库库区4个观测站(丹江口、十堰、郧县、郧西)的多年逐日降雨资料,通过比较分析多个经验模型对该地区的降雨侵蚀力的计算结果,优选出了表现最佳的估算模型,并用其计算结果分析了库区年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湖北丹江口库区丹江、郧西、十堰、郧县的年均降雨侵蚀力分别为3331.94、3272.40、3501.21、3187.94 MJ.mm/hm2.h.a,4个测站的均值为3 323.37MJ.mm/hm2.h.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与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布类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珍  张利平  秦琳琳  杨艳蓉  段尧彬  
选取汉江中上游流域作为研究区域,根据丹江口水库1969~2008年日入库流量资料和IPCC第4次评估报告多模式数据结果,分别采用广义极值分布(GEV)模型和广义帕累托分布(GPD)模型拟合流域1d最大洪量和3d最大洪量系列,遴选出描述流域1d最大洪量和3d最大洪量分布规律的最优概率模型,推算了其重现期对应的设计值,并分析了该流域极端洪水事件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响应情况。结果显示:汉江中上游流域1d最大洪量和3d最大洪量系列符合广义极值分布和广义帕累托分布,相同重现期下广义极值分布预估的极值比广义帕累托分布预估值略有偏大;未来气候变化各情景下,用广义帕累托分布所拟合的汉江中上游流域1d最大洪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国宾  刘轶  邹响林  邹振华  蔡涛  
随着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汉江径流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江生态系统的健康。为分析人类活动对汉江径流特性的影响,以白河、皇庄和仙桃3个水文站为研究对象,以丹江口水库关闸蓄水时间划分研究时段,利用3站1955~2006年的日流量资料对比分析了研究时段内汉江中下游年、汛期、非汛期、月及日径流量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的运行对其下游的年径流特性无明显影响,而对汛期、非汛期、日径流量和径流年内分配有显著的影响,汛期径流量所占比例显著减少,非汛期径流量所占比例显著增加,径流量年内分配过程均匀化,中小量级日流量出现频次增加,大量级日流量出现频次减少,但影响随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欣贝  彭涛  由星莹  刘伯娟  董晓华  郭家力  林青霞  刘冀  王高旭  
开展水库径流调节作用下水文干旱演变研究对于干旱监测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56~2020年汉江中游黄家港和皇庄2个水文站逐月实测径流资料,选用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对丹江口水库运行前后水文干旱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基于Copula函数评估水文干旱特征变量联合概率和重现期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丹江口水库蓄水前相比,蓄水后2个站冬季旱情明显趋缓,而夏秋季干旱略有加重,其中黄家港站表现尤为明显;(2)蓄水后黄家港站轻旱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而皇庄站轻旱略有增加,但2个站的中、重和特旱事件发生频率均显著减少;(3)就干旱历时和烈度平均值而言,蓄水后黄家港站有所增加,皇庄站则略有减少。从烈度峰值平均值来看,蓄水后2个站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在给定某一重现期下,蓄水后2个站干旱特征变量的联合重现期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而同现重现期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5)在来水偏枯年份,丹江口水库加大下泄流量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汉江中下游冬春季旱情,但汛末蓄水减少了下游河道径流量,则有可能会加重旱情。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庭珠  杨朝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保证水质达标是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这对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库区的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河南省淅川县辖丹江口库区为例,研究丹江口库区的生态安全,从库区生态安全的状况出发,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实现库区生态安全的建设内容和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圣  夏凡  张爱静  龚治娟  周正  王英才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实现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级、分类、分期"管理的基础。以高程、干燥度及年均径流深为一级分区指标,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坡度、人均GDP为二级分区指标,将丹江口水源区分为6个一级水生态功能区和19个二级水生态功能区。比较不同分区的水生境状况及底栖动物种群结构特征,发现一级分区间的水生境状况与底栖动物种群结构均存在差异,二级分区之间虽然有部分生境指标较为接近,但底栖动物种群结构差异明显,证明了分区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水源区的生态系统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卫芳  牛海鹏  赵同谦  
利用SWAT模型,基于GIS技术和流域DEM,构建了丹江口水库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基础信息库,并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在确定模型适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特征,模拟计算了流域内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年内分布不均,污染负荷与降雨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氮负荷同月径流的相关系数为0.896,磷负荷同泥沙负荷的相关系数为0.920;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流失量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性,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单位面积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有较大的差别,耕地和裸露地的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均较高,而林地单位面积的泥沙负荷污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屈月明  蔡庆华  申恒伦  李斌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引用水源地。于2011~2012年对水库不同水文期的水下光合有效辐照度及引起光衰减的3种主要物质(无机颗粒悬浮物、藻类叶绿素a、溶解性有机碳)进行调查,分析了真光层深度的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真光层深度的变化范围为:1.036~15.350m;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均值分别为:6.084m、5.353m、7.647m。丹江库区、汉江库区沿库尾至坝前均有上升的趋势。在丹江库区的敞水区真光层深度较大,水质较好。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丹江口水库水体真光层深度主要受到无机颗粒悬浮物及浮游植物影响,但在不同水期、不同库区影响因素表现不同:在丰水期、平水期,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