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8)
- 2023(11089)
- 2022(9504)
- 2021(8499)
- 2020(7363)
- 2019(16866)
- 2018(16343)
- 2017(30774)
- 2016(17453)
- 2015(19447)
- 2014(19332)
- 2013(19131)
- 2012(17923)
- 2011(16167)
- 2010(16145)
- 2009(14927)
- 2008(14965)
- 2007(13496)
- 2006(11693)
- 2005(10202)
- 学科
- 济(69745)
- 经济(69676)
- 管理(46767)
- 业(45692)
- 企(36072)
- 企业(36072)
- 方法(34183)
- 数学(30718)
- 数学方法(30434)
- 农(19799)
- 财(18703)
- 学(18547)
- 中国(16809)
- 地方(14984)
- 贸(14442)
- 贸易(14436)
- 业经(14311)
- 易(13992)
- 农业(13317)
- 制(12764)
- 务(11509)
- 财务(11482)
- 财务管理(11451)
- 环境(10863)
- 企业财务(10860)
- 银(10488)
- 银行(10408)
- 技术(10242)
- 和(10026)
- 行(9831)
- 机构
- 大学(254489)
- 学院(252740)
- 济(98960)
- 经济(96893)
- 管理(92889)
- 研究(90587)
- 理学(81185)
- 理学院(80141)
- 管理学(78526)
- 管理学院(78078)
- 中国(66313)
- 科学(62672)
- 农(58761)
- 京(53968)
- 所(49199)
- 业大(48103)
- 农业(47324)
- 研究所(45781)
- 财(43586)
- 江(43553)
- 中心(42318)
- 财经(35369)
- 范(32606)
- 院(32283)
- 北京(32257)
- 经(32134)
- 师范(32044)
- 农业大学(31445)
- 省(30986)
- 州(30275)
- 基金
- 项目(179638)
- 科学(138967)
- 基金(130085)
- 研究(119106)
- 家(119078)
- 国家(118128)
- 科学基金(98157)
- 社会(74594)
- 省(71936)
- 社会科(70651)
- 社会科学(70621)
- 基金项目(69930)
- 自然(67985)
- 自然科(66418)
- 自然科学(66390)
- 自然科学基金(65227)
- 划(61427)
- 教育(54432)
- 资助(52744)
- 编号(45980)
- 重点(42065)
- 部(38756)
- 发(38505)
- 计划(37630)
- 创(37069)
- 成果(36161)
- 科研(36074)
- 创新(34833)
- 科技(34058)
- 课题(32321)
- 期刊
- 济(101271)
- 经济(101271)
- 研究(65102)
- 学报(55030)
- 农(51077)
- 中国(45705)
- 科学(45541)
- 大学(38792)
- 学学(37184)
- 农业(34111)
- 财(33958)
- 管理(30023)
- 教育(20811)
- 融(20487)
- 金融(20487)
- 技术(19186)
- 业(19107)
- 财经(17240)
- 业经(17065)
- 经济研究(16814)
- 版(15003)
- 业大(14939)
- 经(14673)
- 问题(13917)
- 资源(13142)
- 科技(13138)
- 农业大学(12472)
- 技术经济(12213)
- 商业(11850)
- 统计(11448)
共检索到359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屈月明 蔡庆华 申恒伦 李斌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引用水源地。于2011~2012年对水库不同水文期的水下光合有效辐照度及引起光衰减的3种主要物质(无机颗粒悬浮物、藻类叶绿素a、溶解性有机碳)进行调查,分析了真光层深度的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真光层深度的变化范围为:1.036~15.350m;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均值分别为:6.084m、5.353m、7.647m。丹江库区、汉江库区沿库尾至坝前均有上升的趋势。在丹江库区的敞水区真光层深度较大,水质较好。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丹江口水库水体真光层深度主要受到无机颗粒悬浮物及浮游植物影响,但在不同水期、不同库区影响因素表现不同:在丰水期、平水期,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欣贝 彭涛 由星莹 刘伯娟 董晓华 郭家力 林青霞 刘冀 王高旭
开展水库径流调节作用下水文干旱演变研究对于干旱监测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56~2020年汉江中游黄家港和皇庄2个水文站逐月实测径流资料,选用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对丹江口水库运行前后水文干旱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基于Copula函数评估水文干旱特征变量联合概率和重现期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丹江口水库蓄水前相比,蓄水后2个站冬季旱情明显趋缓,而夏秋季干旱略有加重,其中黄家港站表现尤为明显;(2)蓄水后黄家港站轻旱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而皇庄站轻旱略有增加,但2个站的中、重和特旱事件发生频率均显著减少;(3)就干旱历时和烈度平均值而言,蓄水后黄家港站有所增加,皇庄站则略有减少。从烈度峰值平均值来看,蓄水后2个站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在给定某一重现期下,蓄水后2个站干旱特征变量的联合重现期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而同现重现期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5)在来水偏枯年份,丹江口水库加大下泄流量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汉江中下游冬春季旱情,但汛末蓄水减少了下游河道径流量,则有可能会加重旱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魁浩 袁弘任 徐葆华 李自勇
采用丹江口水库 1987~ 1996年间的水环境常规监测资料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丹江口水库不同区域水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分析表明 :丹江口水库目前水质良好 ,大多数情况下能满足地面水一类水质标准要求 :库区不同断面水体水质要素及污染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 6个主导因子表达。同一主导因子不同断面标识因子的差异反映了库区不同区域水质分布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环境过程 ;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因素是上游随降水产生的面源污染、库周点源排放、水体自净以及气候因素 ,不同断面水质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存在差异。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水质 因子分析 变化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坤坤 李春晖 庞爱萍 沈楠 李中
水库水质变化情况在湖库生态安全的调查与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生态安全监测与预警,生态安全保障,以及湖库综合治理方案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将高锰酸钾指数,氨氮以及其它一些参数选作为主要的评价因子,并对丹江口水库近年来的水质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对影响水库水质的因素,包括水库的水量,上游来水,农业非点源污染等,以及它们与丹江口水库水质变化的联系也做了探索和分析,并根据分析提出了改善丹江口水库水质的建议。总而言之,丹江口水库的水质近年来通过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等逐渐变好,同时也正在向更好的方向改善。丹江口水库水质变化主要与非点源污染相关,另外,水质监测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水质变化 丹江口水库 影响因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珍 张利平 秦琳琳 杨艳蓉 段尧彬
选取汉江中上游流域作为研究区域,根据丹江口水库1969~2008年日入库流量资料和IPCC第4次评估报告多模式数据结果,分别采用广义极值分布(GEV)模型和广义帕累托分布(GPD)模型拟合流域1d最大洪量和3d最大洪量系列,遴选出描述流域1d最大洪量和3d最大洪量分布规律的最优概率模型,推算了其重现期对应的设计值,并分析了该流域极端洪水事件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响应情况。结果显示:汉江中上游流域1d最大洪量和3d最大洪量系列符合广义极值分布和广义帕累托分布,相同重现期下广义极值分布预估的极值比广义帕累托分布预估值略有偏大;未来气候变化各情景下,用广义帕累托分布所拟合的汉江中上游流域1d最大洪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战伟 李钟杰 刘家寿 张堂林 叶少文 张华
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该水库产卵时间为1—5月(春群)和9—10月(秋群);其中春季群体的体长(65.79 mm±6.05 mm)、性腺成熟指数(17.26±6.42)、繁殖力(1851粒±342粒)和成熟卵径(0.62 mm±0.05mm)均显著高于秋季群体(体长(55.04 mm±3.18 mm)、性腺成熟指数(11.72±5.01)、繁殖力(1 067粒±190粒)和成熟卵径(0.53 mm±0.04 mm))(P<0.05);但是两个群体的丰满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丽 姜霞 王雯雯 王书航 常乐 陈俊伊
为了揭示丹江口水库沉积物氮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研究了表层沉积物中可交换态氮(ExchangEablE nitrogEn,En)、酸解态氮(acid hydrolysablE nitrogEn,hn)及残渣态氮(rEsiduE nitrogEn,rn)的赋存特征,同时结合生物可利用态氮的含量,探讨了各形态氮对生物可利用态氮的贡献。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沉积物中总氮(total nitrogEn,tn)在425~5796 mg/kg之间,平均为1 319.32 mg/kg,其中En、hn和rn的平均值相对比例为2.15∶1.95∶1,且各形态氮含量的空间分布呈入库河流大于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方方 黄薇
基于黄家港水文站1954~2000年的日径流量资料,以1967年为节点,将47年水文序列划分为节点前的"近自然状态河流"和节点后的"人工干扰状态河流"两种水文情势。采用Richter提出的变动范围法,基于包含32个水文参数的水文改变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黄家港水文站1967年前后水文情势的变化。根据分析,把1967年之前的各个水文参数的第1至第3四分位数间的数值范围设为管理目标。进一步分析了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汉江中下游生态水文的影响。结果表明,1967年以后,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较为显著:极大地改变了径流的年内分配,使流量过程均化,使极值流量出现日期提前、历时缩短等等。在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明勇 党海山 谭淑端 陈正洪 张全发
降雨侵蚀力(R)指数是估算土壤侵蚀量的一个基本因子,但如何利用气象站常规降雨统计资料估算R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利用湖北丹江口水库库区4个观测站(丹江口、十堰、郧县、郧西)的多年逐日降雨资料,通过比较分析多个经验模型对该地区的降雨侵蚀力的计算结果,优选出了表现最佳的估算模型,并用其计算结果分析了库区年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湖北丹江口库区丹江、郧西、十堰、郧县的年均降雨侵蚀力分别为3331.94、3272.40、3501.21、3187.94 MJ.mm/hm2.h.a,4个测站的均值为3 323.37MJ.mm/hm2.h.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与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布类似...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丹江口水库 日雨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卫芳 牛海鹏 赵同谦
利用SWAT模型,基于GIS技术和流域DEM,构建了丹江口水库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基础信息库,并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在确定模型适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特征,模拟计算了流域内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年内分布不均,污染负荷与降雨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氮负荷同月径流的相关系数为0.896,磷负荷同泥沙负荷的相关系数为0.920;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流失量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性,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单位面积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有较大的差别,耕地和裸露地的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均较高,而林地单位面积的泥沙负荷污染...
关键词:
SWAT 农业非点源 流域 丹江口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熊满堂 王普泽 叶少文 虞功亮 苑晶 刘家寿 张堂林
为了解丹江口水库在完成高位水蓄水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动态特征,于2017年5月、8月、11月对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其鱼产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共记录浮游植物7门114种属(包含变种),以绿藻门种类最多(65种);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为7.71×10~6 ind/L,平均生物量为3.37 mg/L;绿藻、蓝藻及隐藻门藻类密度合计占比达86.31%,且均超过硅藻门藻类(占比13.50%);浮游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N)都主要分布在1~2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N)主要介于0.4~0.7之间,平均值依次为1.35、1.78、0.58;据估算,浮游植物所能提供的鱼产力为101.1 kg/hm~2。相似性分析(ANOSIM)、多元置换方差分析(PERMANOVA)及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表明,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且基本都是由优势种丰度的变化引起的;空间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库区间具有一定的同质化趋势。对比以往的研究发现,目前丹江口水库库区藻类密度与生物量有所增加;硅藻占比明显下降,蓝藻门、绿藻门藻类已成为库区主要种类;多样性指数处于较低水平,群落结构较为简单,稳定性不高。本研究结果为丹江口水库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优化及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鱼产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占海歌 郭忠录 朱亮 王先舟 马中浩
为探明水库生态屏障区典型植物群落氮矿化特征以及植物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选取丹江口水库柑橘(Citrus reticulate)和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群丛,采用室内模拟试验(25℃下培养61d),采取单一叶处理、单一根处理和根+叶混合处理,分别测定第1、3、7、14、21、31、41、51、61天的土壤氮矿化量,系统分析添加植物的土壤氮矿化特征。结果表明,1)添加植物后,土壤有机氮矿化表现出3个阶段,1-7d是土壤微生物适应期,7-41d土壤无机氮含量迅速变化,41-61d无机氮含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柏慕琛 班璇 DIPLAS Panayiotis 肖飞
采用变化范围法(RVA)定量研究了丹江口水库蓄水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时空变化,评估出汉江干流变化度最大的江段和水文特征指标类别,分析了其对应的生态影响,并针对汉江流域的四大家鱼和水华问题进行了敏感水文指标的变化度分析。结果显示:丹江口大坝蓄水后,汉江下游河道流量是中变化度占主导,比例范围为47~63%;水位是高变化度占主导,襄阳站和皇庄站高变化度的水文指标所占比例远大于其它站点,依次为53%和75%,各站水位较蓄水前下降了1~2 m。黄家港站高/低流量脉冲出现的频率减少(变化度为-0.49和-0.62),且持续的时间变短(变化度为-0.87和-0.74)。皇庄站和襄阳站流量和水位的月均值和极值较蓄水前减少,逆转次数在高RVA范围内较蓄水前增加(变化度为1.82)。四大家鱼产卵的敏感水文指标出现频率较蓄水前减少,且为中高变化度。下游河道枯水期流量和水位减小,增加了水华发生几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炜 朱惇 雷俊山 贾海燕 曾祉祥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口,调水工程的实施使新增淹没区土壤由于淹没浸泡可能使其中氮磷等营养盐释放,对水库水质构成威胁。采集丹江口水库典型消落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层土壤,测定现有消落区(149~160m)和新增消落区(160~172m)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氮磷含量,分析消落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滩地和农田混杂区最高,分别为43.9、49.8g/kg,有机质易在扰动强烈或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累积。现有消落区(149~160m)和新增消落区(160~172m)土壤中总氮、总磷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落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果园土壤的总磷、裸地土壤水溶...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消落区 氮 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显强 杨文俊 尹炜 金峰 叶闽
生态修复是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与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重要手段。为了改善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保障大坝加高后水库水质安全,分析了库区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负荷来源,结果发现点源污染得到逐步控制后,面源污染上升为丹江口库区的主要污染来源,氮磷等营养盐的输入和聚积是水质恶化和生态受损的重要原因,极大威胁到库区长期可持续安全供水。在丹江口大坝加高和调度运行情景下,以氮、磷削减和水体富营养化控制为目标,介绍了岸边带、人工湿地、植物浮床、沉水植物恢复、水生动植物联合系统、前置库等主要生态修复技术的污染净化原理和水体修复性能,总结和比较了这些修复方法的技术特征、适用范围和管理要求,探讨了适合丹江口水库环境特征的生态修复...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生态修复 富营养化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