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7)
2023(9076)
2022(7773)
2021(7336)
2020(6108)
2019(14578)
2018(14339)
2017(27620)
2016(15326)
2015(17422)
2014(17489)
2013(17620)
2012(16667)
2011(15153)
2010(15392)
2009(14492)
2008(14509)
2007(13478)
2006(11893)
2005(10575)
作者
(45797)
(39246)
(38760)
(36814)
(24413)
(18863)
(17605)
(15256)
(14752)
(13879)
(13242)
(13167)
(12310)
(12220)
(12118)
(12099)
(12071)
(11499)
(11213)
(11148)
(9823)
(9635)
(9614)
(9178)
(8918)
(8896)
(8698)
(8589)
(8134)
(7963)
学科
(71557)
经济(71492)
(50349)
(45553)
管理(34105)
农业(33358)
方法(27887)
数学(25318)
数学方法(25117)
(23518)
企业(23518)
地方(19831)
业经(19265)
(18041)
贸易(18036)
(17639)
中国(16636)
(14537)
(14120)
(13672)
农业经济(12506)
(12071)
(10851)
环境(9864)
发展(9762)
(9747)
(9587)
农村(9561)
(9472)
(9414)
机构
学院(225723)
大学(220572)
(95036)
经济(93081)
管理(84445)
研究(78745)
理学(72821)
理学院(71982)
管理学(70764)
管理学院(70362)
(62491)
中国(60746)
科学(50147)
农业(47966)
(46411)
业大(42378)
(41378)
(40205)
(39717)
中心(38366)
研究所(37712)
财经(31270)
(30202)
师范(29914)
农业大学(29625)
经济学(28462)
(28259)
(28258)
(28232)
北京(27788)
基金
项目(150624)
科学(117217)
研究(110521)
基金(107601)
(94209)
国家(93328)
科学基金(78365)
社会(69820)
社会科(65678)
社会科学(65657)
(61613)
基金项目(58105)
(50007)
自然(49744)
自然科(48404)
自然科学(48389)
教育(48312)
自然科学基金(47480)
编号(46836)
资助(42759)
成果(37268)
(35126)
(34965)
重点(33923)
(33372)
课题(31363)
(30521)
科研(28876)
创新(28609)
国家社会(28512)
期刊
(111841)
经济(111841)
(66594)
研究(61006)
农业(45231)
中国(44790)
学报(39016)
科学(35414)
(29345)
大学(29337)
学学(28093)
业经(25754)
管理(23324)
(22774)
金融(22774)
(21360)
技术(18093)
教育(17956)
问题(17072)
农业经济(15005)
经济研究(14993)
农村(14732)
(14732)
财经(14723)
(14506)
资源(13625)
世界(12801)
(12577)
经济问题(11888)
(11779)
共检索到337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勇智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将动迁33万移民。为了实现和谐搬迁,有必要了解待迁移民对搬迁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丹江口库区农村待迁移民194例入户问卷调查资料,进行二项逻辑回归分析,得到结论:目前农业收入比重、偏远村、较远村、成员平均年龄、户主年龄、家庭规模、农忙是否换工、户主受教育年限每变化一个单位,相应的愿意搬迁的发生比分别是26.6,8.7,3.1,0.9,0.7,0.5,0.2和0.1;其中,后5个变量是负向影响。由此可知,目前较高的非农收入比重,较好的地理位置、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会显著降低搬迁意愿。因此,选择经济水平较高的安置地是提高搬迁意愿的重要因素;同时应针对各群体的不同预期,采用分步搬...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古安琪  施国庆  
非自愿移民是一类特殊的流动人口。从"关系论"视角切入,结合公共权力和市场两种资源分配体系,以公共权力、经济资本产权、人力资本产权占有关系或控制关系为基础,绘制出非自愿移民"七阶层图式"。同时采用丹江口库区LRC移民村数据对其进行经验验证,数据结果表明,七阶层结构近似于"椭圆型",但存在相当数量的底层群体,七阶层图式具有较强的效度,可以体现出非自愿移民在职业声望、收入、土地、住房这四类具有特定社会经济含义的重要资源上的差异,阶层位序也呈现出一致性,并且七阶层同四类资源差异的相关性较高,因而非自愿移民的七阶层图式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阶层划分方式,清楚、显著并且稳定地区分非自愿移民群体。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智雷  杨云彦  
基于丹江口库区3145户和巴东三峡库区416户居民的抽样调查,文章重点研究了不同年代搬迁的移民当前的经济恢复状况,并对影响移民经济恢复的因素作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移民搬迁后的经济水平,经过10年或者近30年的恢复,与未搬迁的当地居民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研究还表明,移民家庭的经济恢复受到家庭因素和户主个人因素特征的影响,但是家庭因素和户主的个人因素对丹江口库区和三峡库区移民家庭经济恢复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只有家庭劳动力总数、家人中有无自办企业和耕地质量这三个家庭因素对两地的移民家庭经济发展有着显著影响,家庭劳动力越多,家人中有自办企业且家庭耕地质量越好的移民户,其家庭经济恢复状况越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成  李飞  
本文以迁移到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滩桥镇的丹江水库移民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移民的迁移意愿进行描述性分析。最终发现:移民对水库建设持肯定态度,但迁移愿意不高;认识到迁移的各种风险,主要希望政府解决;普遍认为补偿应高于实际经济损失,偏好就地后靠集中安置;对补偿标准和政策落实的满意度偏低,对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满意度较高。由此,移民的迁移态度与转型背景下更加注重个人主义价值观有关,政策设计应兼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均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波  熊丰萍  
本文通过对国外水库移民政策的梳理和分析,从经济学视角探讨了我国大中型水库"准市场化"移民新思路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认为在是否搬迁回旋余地较小的情况下,在如何搬迁上政府宜尽可能采用市场化手段展开移民工作,包括谈判机制准市场化、补偿机制准市场化、安置方式准市场化等,来实现工程建设与移民发展的双赢,并以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工作为例,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聂鑫  汪晗  郭洁雯  张安录  
三峡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的限制,又面临再次移民的规划。为有效的缓解由于搬迁中搬迁主体与搬迁规划向左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优化搬迁政策制度,实现社会的和谐,就应分析库区移民自身的福利状态与搬迁意愿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福利理论分析框架下建立理论模型并设计问卷,在多层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运用Logit模型建立三个逐次包含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试图找到对移民搬迁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福利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原因。研究表明,对于库区人口搬迁的自身福利的变化而言,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居住环境、居住方式、教育程度、饮水方式、政策了解程度、环境满意度等;收入、承包地面积、工作等因素也起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静尘  韩烈保  
基于2009年4月在丹江口库区周边县市农户实地调研获得的245份有效数据,从农户使用农药的行为、使用意向、使用水平及购买农药地点等方面,对丹江口库区农药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库区农户普遍使用高毒农药,农药使用水平与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密切相关;对农药污染环境的意识很薄弱,使用行为不科学;农药市场比较混乱,品名繁多,农户购买农药的渠道不规范.提出调整农业结构、规范农药市场、科学使用农药等建议,以促进库区水质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晓军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湖北省丹江口库区为例,首先定性分析库区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与问题,认为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困难,库区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经济增长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库区社会矛盾突出;自然资源丰富与开发不足并存,库区淹没加剧土地资源稀缺;环境质量较好,生态基础脆弱。然后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定量分析了1999~2005年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库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从1999年到2003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却从2004年开始缓慢下降;而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各子系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最后针对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做好库区移民安置,实现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鑫  
本文在对丹江口库区6县(市)223户农民的问卷调查基础上,以小麦和玉米的种植为例,运用一般线性模型对影响农户氮肥施用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寻找降低农户氮肥施用强度的有效途径。回归结果表明,在小麦和玉米种植上,农户的氮肥施用强度随种植规模的扩大而降低;地域因素对两种作物的氮肥施用都有显著影响,位于河南省的农户氮肥施用强度相对较高;有机肥对氮肥的替代效应不明显,在小麦种植上施有机肥对农户的氮肥施用强度有显著的正效应;农户家庭总收入、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和测土配方施肥对氮肥施用强度没有明显影响;玉米的家庭需求比对氮肥施用强度有显著正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静尘  韩烈保  
通过丹江口库区246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从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农膜、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和农户生活习惯入手,分析研究农户的生产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农户对面源污染认知程度,并对农户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中可能影响农户认知度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对面源污染的认知程度还不是很高,即使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认知,但农业生产方式与意识是脱节的、是不相符的;同时,农户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环境污染的风险。逻辑回归分析表明,农户个人特征中的受教育年限和政治面貌对农户认知程度影响呈正相关,即提高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发展农村党员,有利于提高农户对面源污染的认知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丽霞  林志斌  李小云  
本文以宁夏西吉县和云南沧源县的自愿移民为例,分析搬迁农户的特征和原居地的发展情况,发现自愿移民中目标瞄准偏离的现象同样存在: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社区和同一社区中相对比较富裕的农户获得了搬迁,并在安置地生产和生活得到了发展,原居地的居民生活状况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文章还从农户生计特点和政府行为特点两个层面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谭秋成  
本文利用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河南移民的8个村、122个样本户以及相邻的8个原住民村、120个样本户的调查问卷,分析了移民的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度量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削弱对移民收入的影响。无论利用线性估计还是对数估计都发现,影响移民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是资本、劳动力、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而土地未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这一点与过去大部分文献认为因土地资源被剥夺而导致移民贫困化的观察有很大不同。利用移民和原住民的混合样本估计发现,导致移民和原住民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移民的资本收益率和劳动收益率较原住民低。移民资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谭秋成  
本文利用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河南移民的8个村、122个样本户以及相邻的8个原住民村、120个样本户的调查问卷,分析了移民的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度量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削弱对移民收入的影响。无论利用线性估计还是对数估计都发现,影响移民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是资本、劳动力、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而土地未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这一点与过去大部分文献认为因土地资源被剥夺而导致移民贫困化的观察有很大不同。利用移民和原住民的混合样本估计发现,导致移民和原住民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移民的资本收益率和劳动收益率较原住民低。移民资本收益率低是因为移民的种植技能不如原住民高,先前习得的农业生产经验在迁入地不是很适用,其种植业面临的风险和亏损面比原住民要大。移民劳动回报率低主要是因为移民作为外来者,与原住民相比更难在本地找到工作。此外,教师与政府工作人员等一些职位也更容易由原住民获得。这种差异反映了两者在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上的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滕祥河  卿赟  文传浩  
本研究以三峡库区非自愿搬迁移民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非自愿搬迁影响职业代际流动性的作用机理,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非自愿搬迁移民与原居民的职业代际流动性存在显著差异,非自愿搬迁显著提高了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同时非自愿搬迁移民也存在较高的职业代际传承,在农民阶层、工人阶层和管理者阶层上实现代际流入或流出的可能性较低。相比市内安置和后靠安置,市外安置更有利于职业向上代际流动,且在移民后代0~3岁时搬迁会显著降低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而3~6岁搬迁能显著增加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在发展机会较多、发展差距较大或正式社会支持较强的环境中更易于实现职业向上代际流动,但强社会资本对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的提升作用不明显,这主要是源于非自愿搬迁中社会资本规模和质量的损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立辉  黄进良  杜耘  胡砚霞  
以土地生产潜力与承载力理论为基础,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淹没区和水源地——丹江口库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影像、DEM、气象、土壤等数据支持下建立模型,利用潜力递减法估算丹江口库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同时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研究。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作物、不同耕作制度下的最大生产潜力与现实生产力有很大差距,在现有粮食生产水平下,库区未淹没耕地的情况下,库区的人口承载力现状已经很差,当水位达到170 m后,库区人口承载力将进一步恶化。但是,研究区作物的现实生产力还有很大的提高余地,若在移民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耕作制度,库区的土地承载力还可以有所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