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23)
- 2023(15042)
- 2022(13137)
- 2021(12246)
- 2020(10276)
- 2019(23589)
- 2018(23639)
- 2017(44576)
- 2016(25019)
- 2015(28201)
- 2014(28230)
- 2013(27655)
- 2012(25554)
- 2011(22799)
- 2010(22899)
- 2009(20651)
- 2008(19928)
- 2007(17228)
- 2006(15009)
- 2005(13053)
- 学科
- 济(99656)
- 经济(99554)
- 管理(66108)
- 业(60319)
- 企(49383)
- 企业(49383)
- 方法(46708)
- 数学(41223)
- 数学方法(40608)
- 农(25858)
- 地方(25455)
- 学(25292)
- 中国(24620)
- 财(21534)
- 贸(20535)
- 贸易(20525)
- 业经(20349)
- 易(19937)
- 农业(17258)
- 理论(16893)
- 制(16839)
- 环境(15868)
- 和(15565)
- 技术(14355)
- 地方经济(13646)
- 银(13481)
- 银行(13418)
- 融(13327)
- 金融(13318)
- 划(13083)
- 机构
- 大学(346833)
- 学院(346433)
- 管理(134346)
- 济(130193)
- 经济(127208)
- 研究(119886)
- 理学(117123)
- 理学院(115662)
- 管理学(113013)
- 管理学院(112404)
- 中国(86804)
- 科学(80220)
- 京(74914)
- 农(63332)
- 所(61820)
- 业大(57546)
- 研究所(57213)
- 财(57192)
- 江(55056)
- 中心(54322)
- 农业(49932)
- 范(48193)
- 师范(47636)
- 北京(46279)
- 财经(46193)
- 院(44320)
- 经(41950)
- 州(41577)
- 技术(39116)
- 师范大学(38534)
- 基金
- 项目(248734)
- 科学(194479)
- 基金(178781)
- 研究(176193)
- 家(158705)
- 国家(157436)
- 科学基金(133671)
- 社会(108184)
- 社会科(102417)
- 社会科学(102388)
- 省(99544)
- 基金项目(95076)
- 自然(90284)
- 自然科(88105)
- 自然科学(88081)
- 自然科学基金(86394)
- 划(84045)
- 教育(81443)
- 资助(74379)
- 编号(71792)
- 成果(57493)
- 重点(56894)
- 发(53497)
- 部(53350)
- 创(50924)
- 课题(50485)
- 科研(48296)
- 创新(47562)
- 计划(47208)
- 大学(45023)
- 期刊
- 济(138194)
- 经济(138194)
- 研究(96393)
- 中国(66099)
- 学报(62779)
- 农(55730)
- 科学(55564)
- 管理(47106)
- 大学(45767)
- 学学(43214)
- 教育(41069)
- 财(40745)
- 农业(38750)
- 技术(30361)
- 融(25213)
- 金融(25213)
- 业经(23056)
- 经济研究(21781)
- 财经(20960)
- 业(20340)
- 图书(19432)
- 问题(18259)
- 资源(18258)
- 科技(17888)
- 经(17789)
- 版(17144)
- 统计(16799)
- 业大(16647)
- 技术经济(16115)
- 理论(15652)
共检索到499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超 贾海燕 汪涛 雷俊山 徐建锋 尹炜
丹江口水库水质总体良好,但总氮浓度超标问题突出。为明确不同类型小流域氮素的分布和输出特征,优化制定库区控氮措施,选择库周典型小流域,开展水体氮素浓度系统观测和分析。结果显示:(1)余家湾(养殖型)总氮浓度平均为21.23 mg/L,五龙池(村落型)总氮浓度平均为4.00 mg/L,高于钱家沟(自然型)和张沟(农田型);五龙池(村落型)硝态氮浓度最高,平均为2.37 mg/L,张沟最低,平均为1.06 mg/L;余家湾(养殖型)氨氮浓度远高于钱家沟(自然型)、五龙池(村落型)和张沟(农田型)。(2)钱家沟(自然型)氨氮浓度沿程下降趋势显著(p<0.05);张沟(农田型)硝态氮(p<0.01)和总氮浓度(p<0.01)沿程上升趋势显著,坑塘湿地等微地形结构可能是影响小流域氮素的沿程变化的主要因素。(3)钱家沟(自然型)和五龙池(村落型)氮素冬季(12~2月)浓度较高,夏秋季(6~11月)浓度较低,春季(3~5月)波动最大;张沟(农田型)氮素高值出现在6月;余家湾(养殖型)氮素浓度高值出现在8月。(4)余家湾(养殖型)氮素以氨氮为主,五龙池(村落型)、张沟(农田型)和钱家沟(自然型)以硝态氮为主。基于上述结论,后续丹江口库区氮素控制应系统梳理不同类型小流域的分布和数量,重点关注养殖型小流域的氨氮污染和村落型小流域的硝态氮污染。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水体氮素 小流域 时空分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涂安国 尹炜 陈德强 叶闽 雷阿林
探明面源污染特征对制定丹江口水库水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胡家山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村落和林-耕复合两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和流域各集水区出口地表径流氮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村落降雨径流中总氮、硝态氮浓度较高,其中总氮均值超过20mg/L,变化幅度都不大;氨氮浓度较低,但变化剧烈,这种氮浓度演变过程和降雨强度关系密切。硝态氮是村落氮输出的主要形态,占总氮输出的60.31%~96.55%,与总氮输出变化过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林-耕地的氮浓度相对较低,总氮表现出上升—下降—平稳—上升的变化过程,硝态氮和总氮变化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在空间传输过程中,小流域下游氮浓度表现出稀释和富集两种效应,其中...
关键词:
丹江口库区 地表径流 面源污染 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卫芳 牛海鹏 赵同谦
利用SWAT模型,基于GIS技术和流域DEM,构建了丹江口水库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基础信息库,并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在确定模型适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特征,模拟计算了流域内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年内分布不均,污染负荷与降雨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氮负荷同月径流的相关系数为0.896,磷负荷同泥沙负荷的相关系数为0.920;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流失量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性,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单位面积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有较大的差别,耕地和裸露地的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均较高,而林地单位面积的泥沙负荷污染...
关键词:
SWAT 农业非点源 流域 丹江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添 任宗萍 张维 李鹏 徐国策
【目的】研究丹江中游典型小流域土壤有效锌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流域养分资源管理和治理措施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12,利用网格取样和典型样地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在陕西丹江中游鹦鹉沟小流域分3层(0~10,10~20,20~40cm)采集185个样点的土样,测定其有效锌含量,采用地统计分析和Kriging插值的方法,对鹦鹉沟小流域土壤有效锌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土地利用和地形对有效锌分布的影响。【结果】土壤有效锌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林地>农地>草地。3个土层土壤有效锌含量与海拔呈现出显著(P<0.05)或极显著负相关性(P...
关键词:
土壤有效锌 土地利用 丹江 小流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炜 朱惇 雷俊山 贾海燕 曾祉祥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口,调水工程的实施使新增淹没区土壤由于淹没浸泡可能使其中氮磷等营养盐释放,对水库水质构成威胁。采集丹江口水库典型消落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层土壤,测定现有消落区(149~160m)和新增消落区(160~172m)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氮磷含量,分析消落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滩地和农田混杂区最高,分别为43.9、49.8g/kg,有机质易在扰动强烈或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累积。现有消落区(149~160m)和新增消落区(160~172m)土壤中总氮、总磷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落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果园土壤的总磷、裸地土壤水溶...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消落区 氮 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玉环 张冬雪 丁娇 梁彬 梁雨萩
补偿标准的确定和补偿责任的分摊是跨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基于“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从水质水量双视角构建生态补偿模型,制定丹江口库区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生态补偿总额以及各受水区应分别承担的生态补偿额,并建立库区与受水区之间的双向生态补偿机制。结果表明:(1)从测算总额来看,2016~2019年4年间库区所需生态补偿总额为28.79亿元,与筹集专项资金进行对比,推算库区生态补偿额存在约5.75亿元缺口;(2)从各受水区测算结果来看,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分别承担9.15、4.52、7.29和7.83亿元生态补偿额;(3)对比水质水量补偿总额,水量补偿总额比水质补偿总额多11.39亿元,受水区对水量的重视程度高于水质,侧面说明受水区对水量仍然具有较高需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砚霞 黄进良 王立辉
该文利用2002~2010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250m地表反射率8天合成产品计算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时间序列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拟合时序NDVI曲线提取了丹江口库区生长始期和生长末期两个关键物候参数,以此获取了丹江口库区的物候空间格局。研究表明丹江口库区大部分地区生长始期为3月上旬至4月上旬,生长末期为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库区南部生长始期最早,约3月中上旬,生长末期最晚,约12月中下旬;东北部...
关键词:
MODIS NDVI 物候 丹江口库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国安 陈明亮 王春潮
研究了湖北省郧县石渣土三种不同土石比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结果表明 :土壤蒸发、持水、导水能力均与土石比大小有关。三种土壤的持水能力 ,以石砾含量较少质地偏粘的土壤最强 ,以石砾含量较多质地偏壤的土壤最低。而土壤水分蒸发能力与砾石含量呈反相关 ,土壤水分扩散率则与砾石含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
石渣土 土壤水分特性 水分蒸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峰陵 雷少平 罗小勇 邱凉 樊皓
在特定尺度和区域范围内,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定量评估了规划实施的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近期项目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近期项目全部发挥效用后,全年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32.74亿元,其中,保持和涵养水源价值为4.48亿元,水污染防治价值7.91亿元,保持和改良土壤10.27亿元,固碳供氧价值3.14亿元,净化空气价值3.52亿元,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3.41亿元。在各项价值中,保持与改良土壤、水污染防治价值最为突出,是水土保持生态价值的主要体现。从机会成本角度分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实施的年成本为2.39亿元,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成本的13.69倍,建设项目预期生态经济效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明勇 党海山 谭淑端 陈正洪 张全发
降雨侵蚀力(R)指数是估算土壤侵蚀量的一个基本因子,但如何利用气象站常规降雨统计资料估算R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利用湖北丹江口水库库区4个观测站(丹江口、十堰、郧县、郧西)的多年逐日降雨资料,通过比较分析多个经验模型对该地区的降雨侵蚀力的计算结果,优选出了表现最佳的估算模型,并用其计算结果分析了库区年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湖北丹江口库区丹江、郧西、十堰、郧县的年均降雨侵蚀力分别为3331.94、3272.40、3501.21、3187.94 MJ.mm/hm2.h.a,4个测站的均值为3 323.37MJ.mm/hm2.h.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与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布类似...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丹江口水库 日雨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柳晶辉 杨坤 张力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其库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备受关注。以2000和2004年的多源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解译生成土地分类数据,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速度、景观优势度变化以及景观生态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库区在这4年间土地利用整体结构上没有显著改变,但是耕地、建设用地增加,林地、未利用地减少。景观多样性指数及景观均匀性指数呈下降趋势,说明景观异质程度下降,景观类型有向单一化及非均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林地减少加剧库区的水土流失,导致库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应采取措施促使库区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地协调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立辉 黄进良 杜耘 胡砚霞
以土地生产潜力与承载力理论为基础,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淹没区和水源地——丹江口库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影像、DEM、气象、土壤等数据支持下建立模型,利用潜力递减法估算丹江口库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同时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研究。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作物、不同耕作制度下的最大生产潜力与现实生产力有很大差距,在现有粮食生产水平下,库区未淹没耕地的情况下,库区的人口承载力现状已经很差,当水位达到170 m后,库区人口承载力将进一步恶化。但是,研究区作物的现实生产力还有很大的提高余地,若在移民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耕作制度,库区的土地承载力还可以有所提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立辉 黄进良 杜耘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淹没区和水源地——丹江口库区为研究区域,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为基础,以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选取水热条件、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等环境评价因子,建立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对丹江口库区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库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整体一般偏好,达到良好标准的占43.24%,较差及以下的面积达到区域总面积的10.06%。较好地段主要集中于河谷平坝,500~1 000m的中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差异较大,生态脆弱度高。库区中东部地区相对较好,北部和西部相对较差。需要采取积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安全运营和效益的充分发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静尘 韩烈保
基于2009年4月在丹江口库区周边县市农户实地调研获得的245份有效数据,从农户使用农药的行为、使用意向、使用水平及购买农药地点等方面,对丹江口库区农药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库区农户普遍使用高毒农药,农药使用水平与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密切相关;对农药污染环境的意识很薄弱,使用行为不科学;农药市场比较混乱,品名繁多,农户购买农药的渠道不规范.提出调整农业结构、规范农药市场、科学使用农药等建议,以促进库区水质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药 使用现状 环境污染 丹江口库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晓军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湖北省丹江口库区为例,首先定性分析库区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与问题,认为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困难,库区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经济增长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库区社会矛盾突出;自然资源丰富与开发不足并存,库区淹没加剧土地资源稀缺;环境质量较好,生态基础脆弱。然后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定量分析了1999~2005年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库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从1999年到2003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却从2004年开始缓慢下降;而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各子系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最后针对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做好库区移民安置,实现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