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13)
2022(117)
2021(100)
2020(92)
2019(210)
2018(226)
2017(419)
2016(239)
2015(258)
2014(235)
2013(275)
2012(256)
2011(236)
2010(238)
2009(190)
2008(227)
2007(202)
2006(186)
2005(168)
2004(194)
作者
(670)
(525)
(525)
(520)
(356)
(270)
(255)
(219)
(208)
(191)
(188)
(188)
(179)
(170)
(165)
(165)
(158)
(151)
(150)
(146)
(145)
(143)
(138)
(138)
(120)
(116)
(112)
(111)
(108)
(107)
学科
(812)
经济(810)
管理(446)
(414)
(342)
中国(332)
(327)
贸易(327)
(320)
(291)
地方(279)
(274)
企业(274)
教育(231)
(225)
银行(225)
(218)
农业(195)
业经(184)
(182)
金融(182)
(174)
制度(167)
(167)
(167)
(164)
(156)
关系(153)
(151)
及其(150)
机构
学院(2869)
大学(2733)
研究(1285)
中国(1160)
(1155)
经济(1125)
管理(803)
科学(778)
(718)
(661)
中心(646)
理学(604)
(593)
理学院(590)
(586)
管理学(571)
管理学院(563)
研究所(561)
(545)
(522)
北京(516)
(511)
(505)
(464)
银行(453)
(442)
师范(439)
(432)
人民(415)
农业(408)
基金
项目(1405)
研究(1141)
科学(1037)
基金(859)
(729)
国家(719)
社会(621)
(601)
科学基金(584)
社会科(575)
社会科学(575)
编号(536)
教育(516)
成果(502)
(497)
基金项目(436)
课题(407)
(382)
(375)
资助(354)
自然(334)
(318)
自然科(318)
自然科学(318)
发展(315)
自然科学基金(314)
(311)
重点(308)
项目编号(287)
(286)
期刊
(2000)
经济(2000)
研究(1212)
中国(983)
教育(621)
(605)
(569)
金融(569)
(469)
管理(430)
(417)
学报(403)
农业(362)
科学(360)
大学(331)
国际(309)
学学(304)
经贸(296)
业经(286)
经济研究(268)
外经(259)
对外(259)
外经贸(253)
对外经贸(253)
实务(251)
问题(249)
技术(230)
(212)
财经(198)
世界(196)
共检索到6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月霞  
所谓临终关怀是指一种照护方案,与医生或社区中巡回医护协会互相配合,为垂死的病人及家属提供缓和性和支持性照顾。最早的较健全的临终关怀组织是1967年英国伦敦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机构”,其创始人是桑德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严德全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将使全体人民都获得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目前,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在“温饱”水平上徘徊。对某些疾病的诊治医疗、尤其是对临终病人的关怀,不得不有一个经济上的限度。笔者认为主要有三大因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尼  
临终关怀对于减轻身心痛苦和死亡恐惧的显著作用已经得到国内外数十年研究成果的充分证明。据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内外专业期刊统计数据,中国临终关怀现状堪忧,中国社会老龄化及城市化加速发展使临终关怀事业遭遇日益严峻的挑战,体现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平等、法律法规缺位、职业培训不足和程序化措施不力。研究基于国内过去30年来临终护理经验教训的现实,以充分数据资料分析中国临终关怀体系建构在观念层面、财政保险资金层面、法律法规层面、教育培训层面和医护制度层面所面临的挑战,指出问题的核心是医护观念陈旧和政府投入严重不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临终关怀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具体为临终关怀法规与医保管理的制度性优化、拓宽慈善资源和培育临终医护资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丽霞  宫承涛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剧和对生命质量的高追求,临终关怀需求大大增加。但是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还没有得到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临终关怀理念尚未被国人广泛接受,尤其是农村地区,适宜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本土临终关怀模式尚在探索中。本文选择山东省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群体,了解老年人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情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农村留守老年人临终关怀现状的影响,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模式,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农村老人临终关怀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为更好地关爱和照护留守老人群体创造条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新民  
有部分乡镇卫生院,由于种种原因,已病入“膏盲”,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每走一步都上气不接下气。所以,笔者认为,对已成“植物人”的卫生院,不如让他们“潇洒”的“死”一回。 使卫生院致“死”的病因,大体有以下四种: 1.有被“饿死”的。主要是布局不合理,供大于求。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卫生院是按行政区划建制,一个乡不管范围大小,人口多少,条件好坏,有乡就建院,整齐划一。文革时期,有的乡在“一大二公”的影响下,对卫生院的建设超越了客观条件,面积不怕大,科室不怕全,人员不怕多,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刘建利  
晚期患者自我决定权的刑法边界的核心问题是安乐死与尊严死问题。"自我决定"与"社会决定"分别是允许积极安乐死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将"自我决定"与"社会决定"相结合,才能从刑法理论上顺利解决积极安乐死问题,只有当两者都符合时,积极安乐死才能合法。尊严死与安乐死的情形不同,只要满足"自我决定"与"社会决定"这两个要件的其中之一,就应该获得容许。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曾春燕  刘婵娟  
1986年,陕西省汉中市的中国第一例安乐死事件曾经引发国内医学界、法学界、伦理学界、社会学界的深入讨论和公众、舆论的广泛关注。时隔三十余年,有关安乐死的行为仍悄悄进行,合法化及带来的伦理问题已是当今中国不得不面临的生命伦理挑战。本文基于在浙江省内针对1200余名社会公众、医务人员和重症病人三类群体的社会调查和深入访谈,分析了安乐死在中国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现状,认为要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前提下构建安乐死的理论基础,并在充分保障人权的基础上分层次、分区域的推进安乐死合法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华帅  刘亮  许明  
文章基于2008~2014年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中死亡老人数据,将死亡老人微观调查数据与所在县(区)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结合起来,实证检验地区差异对中国老年人临终医疗与照料费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老人临终前的医疗与照料费用绝对值及其占家庭收入比重均高于中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相差不大。此外,老人临终费用与地区人均GDP之间呈现"U"型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使更多老年人带病存活,经济发达地区老年人临终前的整体健康水平低于落后地区老年人,进而导致老年人的临终医疗和护理开支加速增长,这是中国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大难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龚秀全  
本文利用2002~2014年CLHLS死亡人口数据,借助样本选择模型、两部分模型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首次比较全面深入地分析了社会医疗保险对老人临终总医疗费用支出和自负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既显著提高了老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也显著降低了自负水平。不同类型的社会医疗保险对临终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存在差异,医疗保险类型对临终医疗服务利用具有直接效应,医疗保险水平发挥了中介作用。医疗保险覆盖率在死亡年份影响临终医疗服务利用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我国应该通过实行健康老龄化战略、加强死亡教育、发展临终关怀和完善医保监管等措施控制临终医疗支出增长以促进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并提升临终老人生存和死亡质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丽  
"航班惊魂"引发创业狂想1985年出生的罗浩,大学毕业后离开郑州家乡,独自到北京发展。2009年11月,有一次罗浩乘飞机出差。途中不知道飞机出现了什么故障,突然颠簸得异常厉害,机舱里惊叫声不断。这时,空姐给每个人发了一张纸条,让乘客尽快把一些重要的信息写在纸上。颤抖着手接过小纸条,罗浩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慌乱中他竟想不起该给家人写点什么。万幸的是,后来警报终于解除了。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战捷  
文章运用1998年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和2000年死亡跟踪调查数据,通过对不同健康情况高龄老人临终前完全需要他人照料状况分析,得到了健康老人临终前完全需要他人照料的时间最短仅为76.6天;带病老人临终前完全需要他人照料的时间相对较长为124.5天;中国高龄老人临终前完全需要他人照料的平均时间为92天。这对中国未来家庭养老资源短缺、社会养老功能匮乏的老龄化社会无疑是一种挑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跃华  
目的:通过恶性肿瘤临终期的卫生资源利用情况,探索分级诊疗政策下医疗服务包定价区间的测算方法。方法:以湖北省目前肿瘤患者临终前医疗费用为研究对象,在高等级医院与社区服务中心双向转诊政策下,测算社区姑息照护医疗服务包的价格区间,并设计推行分级诊疗的医保支付衔接政策。结果:在该服务包支付政策下,在医疗服务提供量维持不变情况下,临终患者在社区接受姑息治疗方案,总费用将大量节省。结论:本研究基于临终期费用的精准预算,对推行分级诊疗政策、合理制定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包间的转诊衔接与定价区间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龚秀全  周薇  
为应对日益增大的老年人照料压力,我国各地试点通过政府补助或社会保险支付的方式满足老人的照料需求。基于2002-2014年CLHLS死亡人口追踪数据,文章用两部分模型、Heckman选择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政府补助、保险支付对老年临终照料直接成本和总成本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研究发现,老年临终照料服务由保险支付的直接成本和总成本都比家庭支付明显更高,政府补助的直接成本比家庭支付更高,保险支付的直接成本比政府补助更高。保险支付和政府补助对照料成本影响的机制存在差异,保险支付主要通过收入效应对照料成本产生显著影响,但替代效应也发挥了中介作用,政府补助则主要通过替代效应对照料成本产生显著影响。文章的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应合理界定政府、市场、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责任,并明确长期护理保险的有限责任,尽量降低可能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照料成本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