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3)
2023(10713)
2022(9161)
2021(8144)
2020(7062)
2019(16304)
2018(16019)
2017(31260)
2016(16919)
2015(19406)
2014(19701)
2013(19797)
2012(18752)
2011(17333)
2010(17648)
2009(16852)
2008(16766)
2007(15371)
2006(13709)
2005(12746)
作者
(51056)
(43126)
(43078)
(41250)
(27317)
(20469)
(19651)
(16703)
(16059)
(15265)
(14911)
(14260)
(13862)
(13708)
(13586)
(13404)
(12896)
(12755)
(12522)
(12363)
(10873)
(10640)
(10364)
(9826)
(9814)
(9754)
(9473)
(9468)
(8670)
(8414)
学科
(92766)
经济(92663)
管理(53105)
(48185)
(38741)
企业(38741)
方法(34569)
数学(30488)
数学方法(30269)
(21653)
(21297)
中国(21238)
地方(20724)
(19081)
业经(17823)
(16973)
农业(14273)
地方经济(13629)
(13619)
(13538)
贸易(13533)
(13060)
(13002)
银行(12977)
(12968)
金融(12964)
环境(12787)
(12520)
财务(12489)
财务管理(12453)
机构
大学(261442)
学院(260211)
(121206)
经济(118823)
管理(96998)
研究(91735)
理学(82564)
理学院(81647)
管理学(80432)
管理学院(79928)
中国(69760)
(56490)
(54259)
科学(52723)
(47121)
财经(44072)
(42203)
研究所(42167)
中心(41366)
(40752)
(39605)
经济学(39212)
业大(36023)
经济学院(35076)
北京(34412)
农业(32885)
财经大学(32249)
(32224)
(32132)
师范(31934)
基金
项目(162981)
科学(128284)
研究(120230)
基金(118914)
(102356)
国家(101527)
科学基金(86619)
社会(78899)
社会科(74821)
社会科学(74799)
(63184)
基金项目(62575)
教育(54783)
自然(53281)
(52633)
自然科(51970)
自然科学(51952)
自然科学基金(51035)
资助(48763)
编号(48090)
成果(40287)
(37243)
重点(37024)
(36144)
(34286)
课题(33539)
(33502)
国家社会(33165)
教育部(32266)
创新(31561)
期刊
(142952)
经济(142952)
研究(82118)
中国(51725)
(45812)
(38989)
学报(38049)
管理(36574)
科学(35433)
大学(29304)
学学(27862)
(25710)
金融(25710)
农业(25312)
财经(23484)
经济研究(23421)
技术(22980)
教育(22302)
业经(20499)
(20277)
问题(18714)
技术经济(15071)
(14642)
统计(13257)
世界(12987)
(12894)
理论(12585)
国际(12226)
商业(12019)
经济问题(11967)
共检索到401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允春  
本文提出动力机制是驱动临空经济演进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基础性动力、内生性动力和外源性动力是推动临空经济演进的三种动力,然后依据三种动力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差异性所产生的演化路径,提出了"基于时间成本的区位选择机制"是机场极化空间阶段的形成机制,临空产业综合体空间的演进机制是"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临空产业链群的网络协同机制"和"基于机场竞争优势获取的资源要素需求机制",知识创新空间阶段的演进机制是"创新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国政  
临空经济是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临空经济的形成与演进有基本动力和支撑条件两种因素。其中基本动力又可以分为内外因两种作用。内因是指以枢纽机场为中心的临空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外因是指机场所在城市的推动与支持;支撑条件可以分为政策支持、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生产要素、市场条件等方面。临空经济在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圈层,产业布局应按照不同圈层的特点来进行。临空经济的形成使以机场为中心的临空经济区从城市的地理边缘演化为城市经济的中心之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治彦  
本文从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和制度政策导向角度,对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动力机制作了系统分析,认为消费升级是拉动我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侧动力,技术创新为转型升级提供了供给侧动力,与拉力和推力相匹配,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国家因势利导的调控政策共同作用于供需两方面,尤其是对制定以土地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城市空间发展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制度政策三者共同构成驱动力,促进城市经济沿着绿色、人文和智慧的路径逐步实现转型升级,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支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丽  原彤  闫浩琳  李恺  
本文通过中国经济“双循环”协同发展动力机制的分析发现,内循环和外循环通过人才培养机制、市场竞争机制、政策引导机制、创新机制、文化建设机制、贸易交流机制六大机制实现协同发展。要实现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协同发展,需要持续加强六大机制建设和发展,因此可通过明确政府职责定位、完善基础服务体系,打造“双循环”协同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优化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状态、转变对外发展模式,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荣刚  
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其竞争力的生成在逻辑上相辅相成、时序上基本一致,正是以竞争力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开创了产业集群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结合国内几个著名的文化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生成,通过对集群竞争力的生成动力机制和协同演进路径的分析,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来自于集群系统的自组织整合过程,正是基于系统化的集群企业间充分竞争、密切合作的机制,构成了集群总体上存在的竞争力的核心框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兆君  刘帅  
我国木材加工产业集群经历了形成期、成长期与成熟期三个演进阶段,不同的演进阶段其演进的动因也不同。目前,我国木材加工产业集群总体已步入成长阶段,东部地区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带整体实力优于中西部地区。长三角与珠三角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带已进入成熟阶段,集群合作创新能力是其演进的主要动因;环渤海与东北地区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带还处于成长阶段,企业发展能力是其演进的主要动因;西部地区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带基本处于形成阶段,集群资源与环境因素是其形成的主要动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欧阳杰  苏千  
随着我国临空经济的持续发展,航空城逐渐成为区域空间发展中新的增长极,推动着机场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通过对国内外航空城的发展概况进行归纳总结,研究航空城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存在的自身规律,进而对航空城空间结构演进过程中的动力机制以及演进路径进行详细分析,并以上海虹桥商务区及其周边的大虹桥区域为例进行实例验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欧阳杰  苏千  
随着我国临空经济的持续发展,航空城逐渐成为区域空间发展中新的增长极,推动着机场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通过对国内外航空城的发展概况进行归纳总结,研究航空城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存在的自身规律,进而对航空城空间结构演进过程中的动力机制以及演进路径进行详细分析,并以上海虹桥商务区及其周边的大虹桥区域为例进行实例验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真平  谢印成  
关注数字乡村建设的阶段性演化发展,从数字乡村动态演化视角,整合乡村建设理论与数字经济驱动发展理论,从数据要素、产业转型、治理机制和公共服务4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驱动数字乡村演进模型,以江苏沭阳堰下村和浙江德清五四村为案例,通过梳理分析二手资料和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解剖数字经济驱动在数字乡村演进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在数字乡村的初始发展阶段,数据要素价值化是演进关键,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演进支撑;在转型发展阶段,治理机制与公共服务提供演进的内外动力,治理机制完善程度决定了发展的质量和韧性,公共服务质量决定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成熟发展阶段,数据要素和治理机制以及产业转型和公共服务组合推动数字乡村持续发展。其中,数字产业发展模式更有利于产业转型和公共服务组合发挥作用,如堰下村;数字治理发展模式更有利于数据要素和治理机制组合发挥作用,如五四村。由此提出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通过数字技术在宏观层面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在中观层面促进数字乡村分型发展,在微观层面促进创新与效率提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培阳  朱喜钢  
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得出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呈不断强化的发展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内陆地区原有的高水平发展集聚区逐渐消失,而沿海地区则出现新的高水平发展集聚区,省域外围地区则由于区位和交通条件等原因一直处于落后的发展状态;通过传统线性回归模型、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回归模型三种回归模型对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进行定量测度,其中空间滞后回归分析具有较强的显著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区位、城市化水平、分权化和全球化在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过程中扮演着显著的作用,其中FDI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更集中于沿海的核心地区,而分权化、城市化水平和区位要素则更趋向于在全省范围内产生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晓曦  孙英隽  
当今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达到本国经济社会的最大发展。为了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把经济增长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成为各国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持经济增长,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重点。而把技术创新放到一个区域中研究,并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也相应成为当今理论界的一个前沿问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隋博文  
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作为全球供应链的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门户,已逐步成为我国沿海地区主动策划、组织和参与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前方调度总站、产业集聚高地和综合服务平台。港口以经济、生产、贸易、交通、法律(或政策)、人才、服务等资源要素为支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维歌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是一个企业社会公民的标志,反映了企业对社会的归属感。本文首先阐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然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在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发展过程中,不同角色定位下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源泉。文章指出,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在动力,而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进而推动社会发展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外在动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洁  孙世芳  
随着农村社会分工和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总体来看,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顾海兵  
纵观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动态,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增长速度的高低落差极为悬殊,增长速度时常偏高。社会总产值增长速度最高值达32.6%(1958年),最低值为负33.5%(1961年)。高低落差竟达近70个百分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最高值达22%(1958年)、23.3%(1970年),最低值为负29.7%(1961年)。高低落差近50多个百分点。1953—1988年36年间,社会总产值增长速度高于2位百分点的达20年,国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8%的达20年;社会总产值处于中速增长(8—9%)的年份仅有4年,国民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