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3)
- 2023(10726)
- 2022(9325)
- 2021(8300)
- 2020(7276)
- 2019(16974)
- 2018(16426)
- 2017(32257)
- 2016(16974)
- 2015(19668)
- 2014(19809)
- 2013(19942)
- 2012(19009)
- 2011(17575)
- 2010(17706)
- 2009(16702)
- 2008(16610)
- 2007(15026)
- 2006(13286)
- 2005(12000)
- 学科
- 济(101068)
- 经济(100986)
- 管理(48641)
- 业(45518)
- 方法(43444)
- 数学(38753)
- 数学方法(38479)
- 企(36763)
- 企业(36763)
- 地方(23294)
- 贸(23064)
- 贸易(23054)
- 易(22264)
- 中国(20555)
- 农(20548)
- 财(19898)
- 学(17938)
- 业经(17461)
- 地方经济(14497)
- 制(14369)
- 农业(13689)
- 环境(12541)
- 融(12275)
- 金融(12273)
- 和(12268)
- 务(12247)
- 财务(12224)
- 财务管理(12189)
- 企业财务(11525)
- 理论(11501)
- 机构
- 大学(266355)
- 学院(265601)
- 济(125173)
- 经济(122845)
- 管理(99521)
- 研究(92904)
- 理学(85974)
- 理学院(84982)
- 管理学(83608)
- 管理学院(83111)
- 中国(69087)
- 京(54766)
- 科学(54407)
- 财(53956)
- 所(47459)
- 财经(43670)
- 农(43260)
- 研究所(42890)
- 中心(41683)
- 经济学(40537)
- 经(39522)
- 江(39494)
- 业大(37628)
- 经济学院(36656)
- 北京(34632)
- 农业(34038)
- 范(33127)
- 院(33082)
- 师范(32827)
- 财经大学(32174)
- 基金
- 项目(171326)
- 科学(134722)
- 基金(125734)
- 研究(123309)
- 家(109359)
- 国家(108518)
- 科学基金(92389)
- 社会(80749)
- 社会科(76759)
- 社会科学(76736)
- 基金项目(66259)
- 省(65652)
- 自然(58622)
- 自然科(57225)
- 自然科学(57208)
- 教育(56499)
- 自然科学基金(56200)
- 划(55260)
- 资助(52844)
- 编号(48393)
- 部(39085)
- 成果(39070)
- 重点(38959)
- 发(38159)
- 创(34885)
- 国家社会(34042)
- 教育部(33818)
- 课题(33684)
- 科研(32956)
- 创新(32778)
- 期刊
- 济(139716)
- 经济(139716)
- 研究(80126)
- 中国(46157)
- 财(41611)
- 学报(40177)
- 农(37902)
- 科学(36691)
- 管理(35606)
- 大学(30286)
- 学学(29011)
- 农业(25261)
- 经济研究(24424)
- 融(24167)
- 金融(24167)
- 财经(23014)
- 技术(22652)
- 业经(20357)
- 贸(20046)
- 教育(19947)
- 经(19860)
- 问题(19584)
- 国际(16790)
- 技术经济(15510)
- 统计(15076)
- 世界(13895)
- 业(13820)
- 商业(13804)
- 策(13266)
- 决策(12193)
共检索到396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班奕
陕西自贸区的设立,为陕西临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文章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设计了临空经济区与自贸区耦合协调度模型,并结合西咸空港新城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发现:空港新城临空经济区与自贸区存在着明显的耦合发展关系,但空港新城临空经济区与自贸区发展的协调作用不够强,两个系统尚未跨入良性耦合阶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关伟 王宁
通过构建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研究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的主要因素,并从空间和时序的角度揭示二者的关系。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以及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性都较大,经济发展指标中与生态环境综合关联程度最大的是经济潜力和经济结构,生态环境指标中与经济综合关联程度最大的是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耦合度的三大区域分异规律显著,东北部的抚顺市、铁岭市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作用强,南部的鞍山市、本溪市、辽阳市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作用强度中等,中部及西北部的沈阳市、营口市、阜新市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作用相对较弱;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耦合度的时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玉石 张镨心 李江 段欢
全球化浪潮中,大尺度区际交流趋于频繁,时间价值和网络生态成为当代产业竞争的主流。本研究对临空产业系统和空间系统问题进行探索,并以成都市天府国际机场为例,从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的角度出发,按集群式的圈层布局模式进行产业合理布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石学刚 苗田丰
提出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业发展的19个影响因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这19个因素分层,找出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因素、中间层因素和直接影响因素。根据ISM的分析结果提出了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业的发展策略,为处于探索期的我国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的业务选择及实际运作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金成
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同时,由于生态脆弱地区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要求,加快长江上游有条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论对促进长江全流域及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区域发展格局看,长江上游经济区是成渝经济区的外延扩展,而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支撑,长江上游经济区区域合作的主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业喜 陆玉麒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998—2008年人口和GDP数据支持下,应用区域重心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耦合特征,并结合耦合指数对经济区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西南方向,在大的趋势上存在耦合关系;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南高北低,围绕经济区中心城市聚集;人口和经济聚集的主要轴线为浙赣线,次要轴线为昌九线,并表现出先在昌九线集聚,后向浙赣线集聚的态势;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高度相关;根据耦合指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划分为经济极化型、经济超前型、协调发展型、经济滞后型和经济落后型五类区域。
关键词:
经济 人口 空间耦合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添贵 吴次芳 游和远
研究目的: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水土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耦合差异水平,并探讨其耦合优化路径。研究方法:采用信息熵权法确定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量化评估。研究结果:(1)生态经济区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市区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高,县域则相对较低;(2)水土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缺乏同步性,市区多为环境滞后性阶段,县域则处于经济滞后阶段;(3)耦合度空间分布以湖滨地区为核心以圈层形式呈现向外逐渐递减趋势;(4)经济滞后区域应选择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策略,环境滞后区应选择适应性管理与生态屏障区构建策略。研究结论:基于资源与经济同步优化策略将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均衡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慧玲 白景锋
本文对1998年到2012年中原经济区30个士也区的城市化与非农产业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农产业的内部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化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中原经济区城市化与非农产业的耦合度有下降趋势。中原经济区的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第三产业落后于城市化。中原经济区城市化与非农产业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的空间差异明显。基于此,有计划地调整非农产业结构是推进中原经济区城市化进程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引导第三产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越峰 岳忠春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生态环境愈发脆弱,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的矛盾愈加尖锐,呼包银经济区的生态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构建的矿产资源开发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耦合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呼和浩特、包头的两大系统间具有较强的相互影响作用,两者之间的发展水平接近协调发展;银川的两大系统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较低,处于失调发展。(2)区内两个系统间的发展不同步且水平较低,三个城市的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偏低且发展不稳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洋
临空经济,这样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我国已被学者们广泛关注。本文以临空经济存在的载体临空经济区为研究重点,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分析了临空经济区产生的动因,讨论了临空经济区的三种概念和环状结构,并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大量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我国发展临空经济区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临空经济区 临空经济 航空港 空港产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智荣 闫敏 李平
为探索新时期促进草原牧区乡村振兴、实现牧区生态生活生产互促共赢的新思路,文章首次将草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草牧业产业三大子系统作为一个耦合系统进行研究。以全国五大牧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20年耦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和发展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五大牧区来看,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数由2006年的0.3107增长到2020年的0.4758,年均增长3.1%,表明全国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经济社会系统评价指数由2006年的0.1537增长到2020年的0.5800,年均增长10%,增速显著,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草牧业产业系统评价指数稳定在0.35左右,总体呈稳步发展态势,产业提升空间较大。(2)五大牧区耦合协调度平均值由2006年的0.4812增长为2020年的0.6605,提升37%,耦合关系整体发展显著。(3)从耦合系统发展阶段来看,2020年五大牧区耦合协调度值均大于0.6,演进为协调发展状态,三大子系统间协调关系不断加强。(4)五大牧区三大子系统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2020年内蒙古为生态环境滞后型,其他牧区为草牧业滞后型。因此,提出坚持以草定畜、走精养少养之路、量水而行发展节水型草牧业、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加快饲草种业创新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 草牧业 耦合协调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佟勃然
本文选取东北综合经济区的样本,实证研究流通业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流通业创新能力与绿色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呈现波动型的动态提升趋势,从低度耦合协调跃升至中度耦合协调,但尚未达到高度耦合协调;区域内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耦合协调水平也都不断提高,且空间分异较明显;辽宁省的耦合协调水平明显较高,目前已达到高度耦合协调;此外,耦合协调水平的Dagum基尼系数呈动态下降走势,可见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分异性有收敛趋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逯进 周惠民
本文基于系统耦合原理,构建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交互作用的耦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两者的耦合优化原理,并实证测算与解析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变动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度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并呈现由东至西递减的态势,同时区域间存在耦合趋同。值得一提的是,本文通过借鉴适宜性理论对各区域的适宜性耦合跃迁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认为东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应更加注重人力资本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中西部地区应注重人力资本对先进技术的吸收模仿能力。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耦合 适宜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卫国 吕显菊 李思寰
本文运用灰色理论构建了区域经济与要素流耦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采用1999~2012年时间序列分析了成渝"双核"地区经济与要素流的相互作用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及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鹏岩 杨丹 李二玲 李颜颜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口结构、发展能力、生活水平、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产出等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的测度指标体系,以耦合协调模型为研究方法,对中原经济区2003—2013年人口与土地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原经济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呈不协调趋势。除周口市人口城镇化指数(0.113)与土地城镇化指数(0.094)差距较小外,其余城市均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其中郑州市、信阳市、宿州市、泰安市二者的指数值差距较大;(2)人口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发展与耦合度由轻度不协调类土地滞后型向勉强调和协调类土地滞后型阶段转变;(3)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对比类型始终表现为土地滞后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