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8)
2023(7892)
2022(6855)
2021(6176)
2020(5268)
2019(12295)
2018(12122)
2017(23714)
2016(12985)
2015(14878)
2014(14950)
2013(15167)
2012(14384)
2011(12965)
2010(13183)
2009(12179)
2008(12254)
2007(11272)
2006(9543)
2005(8607)
作者
(38355)
(32225)
(32076)
(30726)
(20239)
(15303)
(14939)
(12662)
(11924)
(11591)
(10808)
(10723)
(10217)
(10200)
(10112)
(10039)
(10027)
(9468)
(9364)
(9189)
(7959)
(7952)
(7902)
(7332)
(7321)
(7319)
(7311)
(7012)
(6565)
(6446)
学科
(60407)
经济(60352)
(33870)
管理(32620)
(26808)
企业(26808)
方法(26325)
数学(23068)
数学方法(22891)
(16318)
地方(14278)
中国(14045)
业经(13121)
(12440)
(11925)
贸易(11922)
(11520)
(10850)
农业(10676)
(10496)
产业(10255)
理论(9174)
(8901)
技术(8772)
(8598)
金融(8596)
(8231)
银行(8211)
地方经济(7994)
(7828)
机构
学院(189783)
大学(188864)
(81303)
经济(79572)
管理(71324)
研究(64932)
理学(61020)
理学院(60301)
管理学(59377)
管理学院(58991)
中国(48500)
(39706)
科学(39091)
(35047)
(33078)
(32821)
中心(30627)
研究所(30023)
(29909)
业大(28041)
财经(28004)
农业(25926)
经济学(25255)
(25245)
(25187)
北京(25149)
师范(24930)
(23928)
(23121)
经济学院(23096)
基金
项目(123391)
科学(95754)
研究(92736)
基金(86491)
(74754)
国家(74131)
科学基金(62688)
社会(57163)
社会科(54286)
社会科学(54268)
(49748)
基金项目(45833)
教育(43144)
(41359)
自然(38893)
编号(38736)
自然科(37902)
自然科学(37890)
自然科学基金(37223)
资助(35250)
成果(31563)
(28438)
重点(28253)
(27434)
课题(27232)
(26275)
创新(24462)
教育部(23477)
国家社会(23335)
(23298)
期刊
(90517)
经济(90517)
研究(54982)
中国(37430)
(29749)
学报(27911)
(27282)
科学(25855)
管理(25388)
教育(22397)
大学(21014)
农业(20055)
学学(19563)
技术(18929)
(16872)
金融(16872)
业经(15404)
经济研究(14679)
财经(13631)
问题(12684)
(11916)
(11401)
(11120)
技术经济(10452)
国际(9720)
商业(9689)
图书(9082)
统计(9040)
理论(8990)
(8978)
共检索到282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南  梁洋洋  
首先对各大洲的临港产业共生项目运作实践进行了全景式扫描,然后关注了由于"地理邻近"要求放松而促成的大空间临港产业共生,最后针对上述实践进展做了跨案例分析,从中提炼出经济规律和相应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南  梁洋洋  
共生方向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而临港产业则是实践产业共生理念的理想载体。首先对全球范围内的临港产业共生进行了概览,然后从利益相关方视角着重分析了最具代表性的鹿特丹临港产业共生实践经验。最后得出了针对临港产业共生系统的多项启示,包括集体行动机制、科学的对接流程、综合应对不确定前景以及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南  梁洋洋  
共生方向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而临港产业则是实践产业共生理念的理想载体。首先对全球范围内的临港产业共生进行了概览,然后从利益相关方视角着重分析了最具代表性的鹿特丹临港产业共生实践经验。最后得出了针对临港产业共生系统的多项启示,包括集体行动机制、科学的对接流程、综合应对不确定前景以及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立华  李南  
在前人对港口物流与产业集群研究的基础上,以河北省为例,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论证了临港产业与港口物流之间的共生性问题。通过灰关联理论计算出了与河北省港口物流相关性比较大的临港产业,在协整理论的基础上,利用1991-2011年间河北省主要临港产业与港口物流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证明了二者共生性的存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晓霞  肖敏  
基于临港产业集群风险系统的构成,通过事故树的构建揭示了各层风险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对临港产业集群风险发生的可能途径和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进行了定性分析,而各主要风险事件和基本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对临港产业集群风险发生概率的影响程度,以及降低各基本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难易程度进行了量化分析,为进一步的风险控制和预警提供一种管理参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南  梁洋洋  
临港产业共生系统的形成与变化并非偶然,主导动力机制的不断更替,推动着生命周期的演进。临港产业共生系统演进的机制包括双适应机制、协同竞争机制、正负反馈机制、知识转移和扩散机制。临港产业共生系统演进的生命周期分为4个阶段:集聚阶段:基于外部经济效应的动力机制;组网阶段:基于互信关系的动力机制;创新阶段:基于社会经济网络创新的动力机制;衰退阶段:创新机制的衰退和市场变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亚军  杨忠振  
分析临港产业的发展对依托港口发展经济的区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临港产业的选取会极大地影响分析结果,因此需要明确临港产业的划分标准。本文依据投入产出表的产业划分以及辽宁省外贸进出口总额、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首先计算了各产业与辽宁港口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系数和各产业之间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进而运用多目标模糊聚类方法,对各产业隶属于辽宁省临港产业的程度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划分。划分的结果显示辽宁地区的直接临港关联产业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建筑业为主,间接临港关联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皎平  张满林  
本文采用协同关系矩阵和RCI指标测度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和临港产业园区的协同关系,发现辽宁沿海6个城市的港口发展与临港产业发展的整体协同度不高,并且呈现向低协同发展的趋势,针对这一现状,分析了其内在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珺仪  于敏  
边境口岸城市丹东的临港产业发展与其他产业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文章通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详细研究了丹东临港产业与旅游产业、工业、农业、金融产业、高科技产业、教育产业、运输产业七大类产业的发展的相关性。得出的结果是:丹东旅游业、高科技产业和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边境口岸城市丹东的临港产业的发展;运输业和金融业对丹东临港产业的影响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农业和教育产业对临港产业发展的关联性相对最小。为了促进丹东临港产业的发展,建议增加教育支出,促进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更好发挥高科技产业的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尹峰世  杨青  
分析临港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税收贡献等方面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从税收角度对临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进行实证研究,建议加快临港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带动产业税收格局调整,促进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长森  
运用系统原理,结合临港产业集群的特点,从协同主体结构和协同过程两个维度,构建临港产业集群协同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南浔临港木地板产业集群协同能力进行实证分析,考查相关因素对临港产业集群协同能力的影响程度。针对协同企业相容性、物流协同能力等关键影响因素,提出政府引导、构建协同管理平台、注重协同伙伴的选择、引入激励机制及提升协同过程管理等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乐亭县临港产业聚集区地处环渤海经济中心区域的京唐港区腹地黄金地带,西距河北省"一号工程"——曹妃甸工业区仅40公里,距天津150公里,西北距北京230公里,距唐山70公里,东距秦皇岛80公里。周边交通发达,唐港铁路纵穿聚集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桂贤  李风清  
一、引言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已成为人类第二大生存和发展空间,目前全球进入了大规模、综合性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期。全球现代海洋产业总产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约占GDP的4%,海洋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辰  王诺  佟士祺  刘忠波  
港口城市的发展历程表明,临港产业的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问题,从临港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出发,以大连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提取城市空间利用地理信息,结合分形几何、空间重心等理论,综合考虑临港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城市社会人口、产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探讨了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现象,归纳总结了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该研究可分别从城市空间增长速率、结构形态、分型演变与重心转移角度揭示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与规律,可为提高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孝文  
中国内地与香港是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准确把握两地贸易类型、特征及发展趋势,对于推进相互间贸易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1997~2006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内地与香港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较为迅速,但仍处于较低阶段;从结构上看,两地间主要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间接地反映了中国内地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较低的位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