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5)
- 2023(13562)
- 2022(11880)
- 2021(11044)
- 2020(9107)
- 2019(21001)
- 2018(21116)
- 2017(40106)
- 2016(22073)
- 2015(24915)
- 2014(25106)
- 2013(24935)
- 2012(23267)
- 2011(21197)
- 2010(21419)
- 2009(19396)
- 2008(18968)
- 2007(16710)
- 2006(15050)
- 2005(13681)
- 学科
- 济(92522)
- 经济(92419)
- 管理(60597)
- 业(57705)
- 企(46193)
- 企业(46193)
- 方法(35746)
- 数学(30263)
- 数学方法(29902)
- 中国(27805)
- 地方(26384)
- 农(26074)
- 业经(21719)
- 学(20558)
- 财(19763)
- 农业(17722)
- 制(16941)
- 贸(16398)
- 贸易(16379)
- 易(15780)
- 银(15470)
- 环境(15433)
- 银行(15431)
- 和(15086)
- 理论(14901)
- 行(14863)
- 融(14691)
- 金融(14689)
- 技术(14540)
- 地方经济(14069)
- 机构
- 大学(310442)
- 学院(309645)
- 管理(121372)
- 济(121236)
- 经济(118336)
- 研究(109883)
- 理学(103347)
- 理学院(102128)
- 管理学(100404)
- 管理学院(99843)
- 中国(82858)
- 科学(68842)
- 京(68504)
- 所(55939)
- 财(55406)
- 农(51543)
- 研究所(50641)
- 中心(50052)
- 江(48085)
- 业大(46089)
- 北京(44322)
- 范(44106)
- 师范(43716)
- 财经(43240)
- 院(40332)
- 农业(39820)
- 州(39605)
- 经(39093)
- 师范大学(35293)
- 经济学(34672)
- 基金
- 项目(207639)
- 科学(162082)
- 研究(154149)
- 基金(147459)
- 家(128258)
- 国家(127103)
- 科学基金(108306)
- 社会(94649)
- 社会科(89521)
- 社会科学(89500)
- 省(82065)
- 基金项目(78598)
- 教育(70064)
- 自然(70049)
- 划(69242)
- 自然科(68314)
- 自然科学(68298)
- 自然科学基金(67015)
- 编号(64237)
- 资助(60642)
- 成果(52958)
- 发(48309)
- 重点(46669)
- 课题(45045)
- 部(44790)
- 创(42721)
- 创新(39794)
- 科研(39091)
- 项目编号(38879)
- 发展(38471)
- 期刊
- 济(143594)
- 经济(143594)
- 研究(97288)
- 中国(66404)
- 学报(48326)
- 农(47808)
- 管理(46137)
- 科学(45424)
- 教育(41038)
- 财(39994)
- 大学(36187)
- 学学(33467)
- 农业(33119)
- 融(30234)
- 金融(30234)
- 技术(27699)
- 业经(24798)
- 经济研究(21587)
- 财经(20320)
- 图书(20066)
- 问题(18642)
- 经(17253)
- 业(16902)
- 理论(15908)
- 科技(15533)
- 技术经济(15008)
- 实践(14720)
- 践(14720)
- 资源(14652)
- 现代(14544)
共检索到478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飞 陆伟 蔡军
临海工业区是滨海用地开发中的重要类型,需满足海陆双重集约要求,其造陆建设需满足海洋资源开发的集约用海要求,转变为城市用地后,亦需满足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要求。目前我国海洋领域从造陆规模与造陆形态控制方面开展集约用海研究;城乡规划在内陆型工业区集约开发方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临海特性研究有限。文章结合临海工业的航运、产业特征,尝试构建陆海统筹开发研究框架,并从规划选址、造陆方式、用地布局等方面思考如何落实集约开发。
关键词:
临海工业区 陆海集约 造陆规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景秋
临海工业开发区是本世纪 60—70 年代发达经济在政府行为引导下的主要经济景观之一。随着跨国公司行为的日益广泛,世界经济重心从核心区向边缘区转移,临海工业开发区作为区域增长模式在亚太地区得以演变发展。
关键词:
临海工业开发区 政府行为 区域增长 演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湖南省株洲市清水塘地区国家"一五"、"二五"期间兴建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源头,循环经济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该老工业区历史和现状的描述分析,点出了阻碍其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多年来即便地方政府采取"园政合一、关停并转、治旧控新、产城融合"等方式,竭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效果仍然未达到预期。笔者通过对历史、政策、体制机制、土地、资金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造成该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瓶颈的原因,并结合相关政策体系,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清水塘地区是国家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老工业基地的典型缩影,在该地区发展好循环经济,对于发展中西部老工业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老工业区 发展瓶颈 循环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周克坚 赵伟 刘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军 尹琪 朱坦
文章简要介绍了天津临港工业区的概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天津临港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临港工业区 循环经济 SWOT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飞 陆伟 蔡军
日本战后以国土开发为契机建立了大量重化工型临海工业区,以发展钢铁、石油、化学产业为主。当前,我国滨海地区陆续开展以钢铁及高能耗产业为主的临海工业区建设,日本重化工型临海工业区建设与我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介绍日本重化工型临海工业发展情况,总结其在港口建设、用地布局、产业集群建设方面的经验,以及由过度开发引发的环境破坏教训;并在此基础上,从规划衔接、港口工业一体化建设、填海形制探索等方面,探讨了对我国临海工业建设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
临海工业区 重化工业 建设用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施建淮
开发和建立农村工业区,改变乡镇企业长期以来过于分散和随意的空间配置格局,是我国乡镇工业进一步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繁荣农村经济,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农村工业区是我国农村经济中的新生事物,对农村工业区的生存环境、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以及配套政策等进行研究和探索都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工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伟
所谓高技术工业是指达到一定技术密度的产业,一般地,从事高技术生产的企业,在其产品的生产成本中,研究开发的费用占10%以上,在职工比例中,科学家、工程师及技术专家的比例也在10%以上。当今世界高技术工业门类很多,一般认为主要包括这样几个大类:微电子工业、计算机工业、生物工程、信息处理、新材料、原子能利用及航空宇航等产业部门。世界高技术工业的大规模开发始于70年代中期,新一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覃文超
历经四十年经济、产业快速发展的深圳近年来逐步出现产业空间过度房地产化的问题,削弱了深圳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中的优势。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作为深圳产业空间再生产的重要途径,其过度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引发了各界的广泛讨论,本文在分析深圳城市更新的模式及其对产业空间产生的影响后,指出深圳应摒弃将产业空间作为“资产”全面推向市场的错误观念,而是将其作为“产业发展资源要素”准确理解,通过政府主导、连片升级改造,使其回归产业本分。
关键词:
产业空间 城市更新 房地产化 政府主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力
通过对鹿特丹、横滨、汉堡、奥克兰、新加坡临港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对以临港产业集群为核心的我国临港工业区的产业开发深度和发展模式优化途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临港经济 临港工业区 产业模式优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燕
首钢是北京市中心最大的老工业区,其更新改造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以首钢老工业区为平台,站在城市的角度,深入挖掘问题,运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从环境、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提出科学性的更新改造策略,战略性地解决首钢工业区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力争实现工业区乃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首钢 更新改造 问题 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海卉 张倩
随着工业区土地集约利用逐渐成为共识,各地的政策实践正聚焦于具体的操作手段。但工业用地的非集约利用有其现实逻辑,对此的认识往往不足,并引发政策制定中的谬误。本文从工业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既有评价标准出发,对相关政府管制行为进行分类,从市场供需关系和交易行为的角度分析其合理性和有效性。指出集约化相关政策行为应该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融合对政策问题的认知、政策方案的评价以及政策实施的反馈,才能富有实效地推进。
关键词:
工业区 集约 政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邵晓梅 刘庆 张衍毓
土地集约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对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疏理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未来土地集约利用应加强4个方面的研究:①在研究视角上,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耦合关系有待于深入探索;②在研究内容上,土地集约利用标准体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制力度仍不能满足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调查标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标准和审核标准体系的制定工作急需开展;③在研究尺度上,应加强开展多层次、分区域,包括大城市以外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④在研究方法上,改变传统的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定量分析,积极开展基于GIS技术、系统动力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等现代方法、模型和技术的融合和应用研究。研究结果和结论将对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进展 展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陈逸 陈志刚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机理、过程和效应,有助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带给城市发展的压力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文章从3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①研究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②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相关理论、集约利用评价、集约利用驱动机制、集约利用效应、集约利用途径;③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基于过程的动态模型方法、G IS空间分析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在研究尺度上,应加强多尺度、多层次、时间序列的...
关键词:
城市经济学 土地集约利用 集约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双 陈文波 郑蕉
研究目的:针对以往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仅考虑单一层次且多集中于宏观、中观尺度的问题,尝试从微观企业尺度分析企业、开发区两层因素对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和分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江西省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偏低,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赣北>赣东>赣西>赣中>赣南的特征,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地域分布一致;开发区企业用地集约度受到企业和开发区两个层次影响。企业层次主要受企业规模、企业所有制、行业类型、研发投入和初始基础设施影响;开发区层次主要受开发区级别、工业用地率和土地利用集约度影响,并且通过影响企业资本类型、研发投入和初始基础设施的系数对企业用地集约度产生加成效用。研究结论:分层线性模型有效解决了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的结构分层和嵌套问题,揭示了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结果为研究区有针对性的制定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提供一定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