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5)
2023(10601)
2022(9482)
2021(9035)
2020(7545)
2019(17536)
2018(17445)
2017(33852)
2016(18481)
2015(20480)
2014(20480)
2013(20415)
2012(18624)
2011(16752)
2010(16488)
2009(14883)
2008(14390)
2007(12318)
2006(10528)
2005(9055)
作者
(53482)
(44246)
(43739)
(41901)
(28191)
(21250)
(19942)
(17431)
(16711)
(15705)
(15188)
(14787)
(13958)
(13890)
(13599)
(13559)
(13374)
(13121)
(12630)
(12489)
(10984)
(10730)
(10621)
(10018)
(9978)
(9901)
(9776)
(9700)
(8915)
(8733)
学科
(70472)
经济(70389)
管理(52948)
(50702)
(43089)
企业(43089)
方法(34652)
数学(29564)
数学方法(29225)
(18350)
(17537)
(17480)
中国(17226)
业经(15941)
地方(13798)
理论(12874)
(12305)
(12278)
贸易(12272)
农业(12264)
(12100)
(11908)
技术(11818)
(11739)
财务(11679)
财务管理(11659)
企业财务(11122)
环境(10675)
(10359)
银行(10315)
机构
大学(259587)
学院(256700)
管理(105232)
(97352)
经济(95173)
理学(92255)
理学院(91208)
管理学(89613)
管理学院(89138)
研究(85199)
中国(61221)
科学(55380)
(55135)
(43689)
(42821)
(42570)
业大(40569)
研究所(39483)
中心(38156)
财经(35917)
(35426)
北京(34576)
(34129)
师范(33777)
农业(33572)
(32831)
(31222)
(29398)
经济学(28083)
师范大学(27494)
基金
项目(183607)
科学(144037)
基金(133598)
研究(132271)
(117031)
国家(116075)
科学基金(99644)
社会(81737)
社会科(77364)
社会科学(77344)
基金项目(71891)
(71550)
自然(66867)
自然科(65317)
自然科学(65301)
自然科学基金(64119)
(60646)
教育(60440)
资助(54962)
编号(53699)
成果(43270)
重点(40635)
(40178)
(38265)
(38203)
课题(36444)
创新(35616)
科研(35501)
教育部(34207)
大学(34047)
期刊
(102461)
经济(102461)
研究(73194)
中国(44675)
学报(43869)
科学(39880)
(38254)
管理(37743)
大学(32566)
(31756)
学学(30638)
教育(28528)
农业(26947)
技术(21093)
(19269)
金融(19269)
业经(17087)
财经(16797)
经济研究(16008)
图书(14630)
(14185)
(13469)
科技(13393)
问题(13330)
理论(13177)
实践(12322)
(12322)
(12084)
技术经济(12003)
现代(11641)
共检索到359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伟  李乐  
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组织形式,临时性组织受到众多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临时性组织的内涵,介绍了临时性组织的类型,并从封闭和开放两个视角对现有的临时性组织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析,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虎  吴晶  冯志玉  
近20年来,世界劳动市场"非标准工作"日益盛行。随着我国临时性员工的大量增加,"标准工作"假设下得出的管理理论已不适用于从事"非标准工作"的临时性员工,借鉴国外相关理论与经验,开展临时性员工的工作动机、工作感受、工作态度和行为的专门研究非常必要。分别就临时性员工及其工作的界定和分类、临时性员工的管理方式、组织对待感受、工作态度和行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讨论,分析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和缺陷,并从相关理论和方法论角度对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艳  
对于用人单位的临时性工作安排,应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考量,若会使劳动者既得利益或可得利益受到重大损害,或该安排在劳动合同中完全无法预见,则属于劳动合同变更,劳动者有权拒绝。而对于没有损害劳动者重大利益的临时性工作安排,劳动者若无正当理由拒绝的,则构成一般违反规章制度;但因此对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则构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高  张行  
临时性就业比重的增加促使了失业群体选择就业状态时预期效用的波动,相关研究表明临时性合同对于雇佣双方都产生正效用(少数为负效用)。为证实临时性就业对就业状态的效用,文章利用A省的20000个失业个体数据①,构建竞争性风险模型对其就业渠道的选择进行了剖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时性就业是失业群体最愿意选择的就业方式,但这种偏好受到个体特征、政府政策和岗位特征等要素的影响。临时就业的持续性增加了个体搜寻持久工作岗位的概率,但由于裁员而处于失业状态的个体会因为"就业信心"降低而继续选择临时性就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虎  
近20年来,世界劳动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变化,"非标准工作"安排日益盛行,临时性员工大量增加。在当前中国国情下开展临时性员工的研究越来越迫切,这不但具有实践意义,而且具有理论价值。本文对过去20年国外临时性员工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讨论:首先介绍"临时性工作"的界定和分类;然后根据行为研究的因果模型,依照临时性员工的管理方式、组织对待感受、工作态度和行为的顺序对以往研究进行回顾;最后,从相关理论和方法论角度讨论以往研究的不足。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朝三个方向努力:补充新的理论视角;挖掘内在心理机制;强化对"双组织情境"的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会文  高欣  
展会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力资源配置对参展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基于临时性团队的研究视角,经由理论推演和对158个参展团队、571名参展工作人员的调查,从领导者特征、团队氛围和成员构成多样性方面解析人力资源配置对参展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领导者特征方面,参展经理或参展协调人的领导能力和道德水平对参展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团队氛围方面,参展团队的行为规范水平和快速信任水平对参展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成员构成多样性方面,虽未发现它对参展绩效具有直接影响,但它与参展绩效的诸多影响因素显著相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会文  高欣  
展会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力资源配置对参展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基于临时性团队的研究视角,经由理论推演和对158个参展团队、571名参展工作人员的调查,从领导者特征、团队氛围和成员构成多样性方面解析人力资源配置对参展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领导者特征方面,参展经理或参展协调人的领导能力和道德水平对参展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团队氛围方面,参展团队的行为规范水平和快速信任水平对参展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成员构成多样性方面,虽未发现它对参展绩效具有直接影响,但它与参展绩效的诸多影响因素显著相关,也是组建参展团队时不可忽略的考虑因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姜俊禄  赵立行  
实践中,劳务派遣用工被长期化、主流化,严重背离了"在临时性工作岗位上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立法初衷,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以及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国家有关"劳务派遣期限"的法律法规进行了研究,提出"用工单位在同一岗位上连续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时间不得超过1年,否则,自用工单位在同一岗位上连续使用劳务派遣人员满1年之次日起,视为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人员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确有必要延长使用的,经用工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期限以6个月为限"的立法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丁俊  
临时性展览是目前公共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中采用网络调研、实地观察、研究访谈的方法对国内八所公共图书馆的临时性展览进行分析。通过对相应问题的梳理,从技术层面上对展览设计、空间语境、用户体验提出三点对策:第一,展览内容上遵循系统设计思维,形式上尊重参观者多元化需求,手段上调动多重感官;第二,尊重原有空间语境及交通动线,建立空间形体的整体意象,并以空间叙事营造精神空间;第三,重视用户体验,在设计方式上采用协同设计,设计流程上将参观流程及其接触点作为设计重点。从理论层面上而言,展览需要在平等的话语权力关系中,通过新兴媒介技术促进社会行动者之间的互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苏缘  顾江  
临时性产业集群具有与传统产业集群相似的知识传导机制,但是克服了其成长周期长、知识锁定、创新惰性等缺陷,或将赋能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基于我国11个国家级城市群的15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临时性产业集群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临时性产业集群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分区域特征来看,相较于东中部地区,临时性产业集群对经济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处于低附加值环节的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影响机制的间接验证表明,临时性产业集群创造了促使产品和要素流动的“流空间”,使得主体间进行知识交换,从而提升城市创新水平;进一步空间计量检验结果显示,临时性产业集群具有正外部性,能够提升同一城市群中其他城市的创新水平。为此,应提高临时性产业集群水平,重视产品与要素流动中介作用,引导临时性产业集群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并通过其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城市群一体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红阳  邵敏  
如何利用临时性就业保持劳动力市场弹性的同时保持就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2007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实证研究了临时性就业对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在控制相关的个体特征及其所在企业特征、行业特征和城市特征后,临时性就业会使得个体的小时平均工资收入显著减少约18.05%,且这一负向作用在考虑指标度量稳健性、户籍、不同年份数据及分行业子样本检验等情形下仍然稳健。(2)在控制样本选择性偏差和可观测控制变量影响后,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临时工与正式工之间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赛南  李志刚  郭炎  
居住满意度是国内外城市研究探讨的重要话题。现有研究关注个人社会经济条件、住房条件以及社区环境等对其的影响,缺乏关注和系统地探讨流动人口特有的"临时性"特征。本文将流动人口的临时性特征总结为行政、经济和社会临时性。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行政临时性对居住满意度影响不大,而经济和社会临时性具有显著影响。由此可知,单纯地改革户籍制度,并不能显著提高流动人口的居住满意度,需改变其经济和社会的临时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峰  石庆玲  
城市主要官员在某地的长期任职会在当地形成一种关系网,加深当地政企合谋的氛围,纵容当地企业非法排污,而主要官员更替前后形成的政治敏感期会对这种政企合谋形成一种震慑效应,进而使得受政企合谋影响较大的空气污染物在短期内下降。本文将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中国160个城市的市委书记更替信息与城市日度空气质量指数和单项污染物浓度数据相匹配,研究发现市委书记更替前后,二氧化硫等受政企合谋影响相对较大的空气污染物浓度有明显的下降;而空气质量指数以及其他受政企合谋影响较小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则没有明显变化。进一步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峰  石庆玲  
城市主要官员在某地的长期任职会在当地形成一种关系网,加深当地政企合谋的氛围,纵容当地企业非法排污,而主要官员更替前后形成的政治敏感期会对这种政企合谋形成一种震慑效应,进而使得受政企合谋影响较大的空气污染物在短期内下降。本文将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中国160个城市的市委书记更替信息与城市日度空气质量指数和单项污染物浓度数据相匹配,研究发现市委书记更替前后,二氧化硫等受政企合谋影响相对较大的空气污染物浓度有明显的下降;而空气质量指数以及其他受政企合谋影响较小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则没有明显变化。进一步分析也显示,对于较长任期的市委书记或反腐中落马的市委书记,其更替前后二氧化硫浓度的下降更加明显。而且,市委书记更替带来的空气质量改善仅在短期内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