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4)
2023(7047)
2022(6008)
2021(5582)
2020(4862)
2019(11163)
2018(10936)
2017(20670)
2016(11548)
2015(12840)
2014(12898)
2013(13110)
2012(12213)
2011(11199)
2010(11275)
2009(10471)
2008(10833)
2007(9967)
2006(8943)
2005(8373)
作者
(36576)
(30142)
(30015)
(28581)
(19427)
(14493)
(13683)
(11800)
(11573)
(11135)
(10482)
(10252)
(10016)
(9949)
(9753)
(9386)
(9153)
(9033)
(8910)
(8732)
(7709)
(7522)
(7447)
(7142)
(7029)
(6950)
(6804)
(6518)
(6352)
(6156)
学科
管理(42699)
(41033)
经济(40977)
(35827)
(32412)
企业(32412)
方法(18542)
(15012)
数学(14546)
数学方法(14330)
(12631)
中国(11325)
(10842)
(10606)
财务(10569)
财务管理(10538)
企业财务(10098)
业经(9554)
(9206)
(9097)
银行(9065)
理论(9004)
(8541)
(8534)
(8454)
人事(8272)
人事管理(8272)
(7900)
金融(7899)
(7888)
机构
大学(166387)
学院(161754)
(62320)
管理(62244)
研究(61922)
经济(60706)
理学(51319)
理学院(50601)
管理学(49656)
中国(49501)
管理学院(49310)
科学(39781)
(37826)
(33982)
(32510)
(32464)
研究所(30731)
中心(28315)
(26721)
农业(25841)
业大(25566)
北京(24259)
财经(24127)
(22379)
(22063)
(21190)
(21176)
(20972)
师范(20614)
科学院(18566)
基金
项目(103418)
科学(80163)
基金(75629)
研究(69816)
(68923)
国家(68357)
科学基金(57045)
社会(42577)
社会科(40279)
社会科学(40260)
自然(39971)
基金项目(39516)
自然科(39080)
自然科学(39063)
(38792)
自然科学基金(38439)
(34464)
教育(32290)
资助(32071)
编号(26579)
重点(23960)
成果(23000)
(22989)
(21108)
(21032)
计划(20780)
科研(20582)
创新(19750)
(19370)
课题(19157)
期刊
(75024)
经济(75024)
研究(49062)
中国(39601)
学报(32150)
管理(29584)
科学(28049)
(27842)
(27793)
大学(23336)
学学(21432)
农业(18509)
教育(17985)
(17923)
金融(17923)
技术(13656)
(12686)
财经(12195)
图书(11668)
经济研究(11481)
(10599)
业经(9687)
(8798)
书馆(8663)
图书馆(8663)
问题(8543)
会计(8350)
业大(7964)
财会(7893)
国际(7863)
共检索到267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虎  
近20年来,世界劳动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变化,"非标准工作"安排日益盛行,临时性员工大量增加。在当前中国国情下开展临时性员工的研究越来越迫切,这不但具有实践意义,而且具有理论价值。本文对过去20年国外临时性员工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讨论:首先介绍"临时性工作"的界定和分类;然后根据行为研究的因果模型,依照临时性员工的管理方式、组织对待感受、工作态度和行为的顺序对以往研究进行回顾;最后,从相关理论和方法论角度讨论以往研究的不足。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朝三个方向努力:补充新的理论视角;挖掘内在心理机制;强化对"双组织情境"的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虎  吴晶  冯志玉  
近20年来,世界劳动市场"非标准工作"日益盛行。随着我国临时性员工的大量增加,"标准工作"假设下得出的管理理论已不适用于从事"非标准工作"的临时性员工,借鉴国外相关理论与经验,开展临时性员工的工作动机、工作感受、工作态度和行为的专门研究非常必要。分别就临时性员工及其工作的界定和分类、临时性员工的管理方式、组织对待感受、工作态度和行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讨论,分析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和缺陷,并从相关理论和方法论角度对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伟  李乐  
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组织形式,临时性组织受到众多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临时性组织的内涵,介绍了临时性组织的类型,并从封闭和开放两个视角对现有的临时性组织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析,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凌  王瑜  
组织承诺作为组织行为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相关研究文献比较丰富。本文通过对组织承诺的界定与维度划分、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组织承诺的测量三个方面的已有研究进行综述,以及对组织承诺理论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更好地用组织承诺理论指导组织行为管理的实践,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赢得员工对组织的忠诚与支持,为组织创造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蒋建武  李南才  
为探寻中国临时雇佣的研究现状以及与西方研究的差距,本文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角度对164篇发表在SSCI来源期刊的英文文献和92篇CSSCI来源期刊的中文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和对比。结果发现:(1)中文临时雇佣文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过度聚焦,主体往往涉及临时雇佣员工和客户组织两方,研究内容主要是"问题对策型"、临时雇佣员工行为研究"因果模型"和国外经验介绍三类;(2)实证研究总量偏少,主要是将正式雇佣和西方情境下得出的结论进行再验证;(3)实证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单一,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缺乏对多种不同方法的应用。在对中外研究进行比较总结后,本文提出了四条研究建议:基于中国情境开展本土化研究;创新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艳  
对于用人单位的临时性工作安排,应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考量,若会使劳动者既得利益或可得利益受到重大损害,或该安排在劳动合同中完全无法预见,则属于劳动合同变更,劳动者有权拒绝。而对于没有损害劳动者重大利益的临时性工作安排,劳动者若无正当理由拒绝的,则构成一般违反规章制度;但因此对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则构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劲松  何铮  
集群作为一个普遍现象长期以来吸引着多学科的关注,其相关研究文献非常丰富。本文以集群研究中环境与战略关系为导向,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不同,从集群区位、集聚效应和集群演进3个方面对集群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立足于企业决策层面,分析了目前集群研究在方法上和内容上的最新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蒋雅静  曾珍香  耿立校  黄耕  
针对当前IT业界和信息系统研究领域对绿色信息技术(IT)及绿色信息系统(IS)所进行的实践与探索,综述相关研究领域关于绿色IT/IS的研究文献,并从能源信息学、绿色IT/IS的作用、绿色IT/IS的采纳、绿色IT/IS的开发及管理等角度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最后提出今后绿色IT/IS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动态,旨在为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引和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思旭  姜明伦  李瑞光  
近年来中外学者从多个角度测量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不平等状况,由于采用数据和方法不同,所得结论也不同,甚至相反,这为认识和理解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带来了困难。本文综述了中外学者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不平等测量的结果,以反映中国收入不平等的现状、特点和趋势,并认为中国地区间、城乡间、行业间、各社会阶层间居民收入不平等状况呈迅速扩大的趋势,中国已从一个收入较平等的国家转变为一个收入差距很大的国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瞿艳平  陆杉  
网络经济时代出现的关系资本突破了原有的资本框架,拓宽了经济发展的研究视野。文章在对国内外关系资本内涵、功能、构成要素及构建等方面研究进行梳理、评述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进一步的探讨,指出未来可深入研究关系资本所具有的功能、关系资本的定量分析、关系资本的构建路径等问题,而且需要重视中国本土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对关系资本理论的补充。最后,从中国的特定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出发,构建系统、完整的关系资本理论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高  张行  
临时性就业比重的增加促使了失业群体选择就业状态时预期效用的波动,相关研究表明临时性合同对于雇佣双方都产生正效用(少数为负效用)。为证实临时性就业对就业状态的效用,文章利用A省的20000个失业个体数据①,构建竞争性风险模型对其就业渠道的选择进行了剖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时性就业是失业群体最愿意选择的就业方式,但这种偏好受到个体特征、政府政策和岗位特征等要素的影响。临时就业的持续性增加了个体搜寻持久工作岗位的概率,但由于裁员而处于失业状态的个体会因为"就业信心"降低而继续选择临时性就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红阳  邵敏  
如何利用临时性就业保持劳动力市场弹性的同时保持就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2007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实证研究了临时性就业对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在控制相关的个体特征及其所在企业特征、行业特征和城市特征后,临时性就业会使得个体的小时平均工资收入显著减少约18.05%,且这一负向作用在考虑指标度量稳健性、户籍、不同年份数据及分行业子样本检验等情形下仍然稳健。(2)在控制样本选择性偏差和可观测控制变量影响后,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临时工与正式工之间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苏缘  顾江  
临时性产业集群具有与传统产业集群相似的知识传导机制,但是克服了其成长周期长、知识锁定、创新惰性等缺陷,或将赋能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基于我国11个国家级城市群的15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临时性产业集群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临时性产业集群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分区域特征来看,相较于东中部地区,临时性产业集群对经济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处于低附加值环节的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影响机制的间接验证表明,临时性产业集群创造了促使产品和要素流动的“流空间”,使得主体间进行知识交换,从而提升城市创新水平;进一步空间计量检验结果显示,临时性产业集群具有正外部性,能够提升同一城市群中其他城市的创新水平。为此,应提高临时性产业集群水平,重视产品与要素流动中介作用,引导临时性产业集群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并通过其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城市群一体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冠世  滕建州  杜娟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深度调整阶段,全球经济复苏脆弱,国际贸易格局进入重构期。本文通过对我国对外经贸相关文献的梳理,从当前国际经贸形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与特征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3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应对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然  龙子泉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存在会导致供应链巨大的效率损失,因此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关文献很多,最近十年来,此领域的研究更加系统、细化和丰富。文章首先简要回顾牛鞭效应研究的里程碑事件,然后从传统牛鞭效应和非传统牛鞭效应两个方面对近年来牛鞭效应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总结牛鞭效应研究的特点及最新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