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78)
- 2023(3139)
- 2022(2675)
- 2021(2407)
- 2020(2011)
- 2019(4607)
- 2018(4427)
- 2017(8059)
- 2016(4684)
- 2015(5161)
- 2014(4987)
- 2013(5074)
- 2012(4893)
- 2011(4522)
- 2010(4498)
- 2009(4173)
- 2008(4024)
- 2007(3709)
- 2006(3324)
- 2005(3161)
- 学科
- 济(16002)
- 经济(15980)
- 管理(10311)
- 业(9432)
- 学(7825)
- 企(7362)
- 企业(7362)
- 方法(6853)
- 数学(6022)
- 数学方法(5915)
- 农(4656)
- 中国(4336)
- 财(4297)
- 壤(3788)
- 土壤(3775)
- 制(3386)
- 地方(3206)
- 农业(3159)
- 环境(3115)
- 业经(3108)
- 贸(2927)
- 贸易(2926)
- 易(2845)
- 税(2730)
- 税收(2602)
- 收(2593)
- 融(2587)
- 金融(2587)
- 银(2564)
- 银行(2529)
- 机构
- 大学(69491)
- 学院(68341)
- 研究(32738)
- 科学(25283)
- 中国(23961)
- 济(23343)
- 经济(22791)
- 农(22585)
- 所(19850)
- 管理(19653)
- 研究所(18554)
- 农业(18402)
- 京(17160)
- 理学(16652)
- 理学院(16271)
- 业大(15996)
- 管理学(15683)
- 管理学院(15578)
- 中心(13552)
- 省(12519)
- 室(12513)
- 院(12044)
- 科学院(11756)
- 实验(11509)
- 江(11460)
- 农业大学(11431)
- 实验室(11075)
- 北京(11051)
- 财(10734)
- 业(10637)
- 基金
- 项目(49896)
- 科学(37502)
- 家(36303)
- 国家(36090)
- 基金(35989)
- 科学基金(28027)
- 研究(27907)
- 自然(22225)
- 自然科(21655)
- 自然科学(21643)
- 自然科学基金(21246)
- 省(19212)
- 基金项目(18897)
- 划(18298)
- 社会(15537)
- 资助(15321)
- 社会科(14588)
- 社会科学(14581)
- 计划(13416)
- 重点(12964)
- 科技(12883)
- 教育(12210)
- 发(11062)
- 科研(10623)
- 专项(10166)
- 部(10143)
- 创(9875)
- 创新(9450)
- 编号(9376)
- 农(9319)
共检索到107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苗 张有珍 姚芳 张圆圆 窦春英 叶正钱 胡国良 黄坚钦
于2007-2008年在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主产区临安市岛石镇开展了山核桃林地周年土壤pH值和土壤有效养分状况的动态监测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山核桃的生长和施肥,易于变化的土壤肥力指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动态波动。其中:从早春3月到山核桃果实成熟期(9月)土壤pH值下降明显;不同山核桃林地之间土壤pH值和土壤有效氮磷钾养分水平差异巨大。它们的变幅为:土壤pH 4.6~8.2,土壤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分别为50.8~236.2 mg.kg-1,0.5~40.6 mg.kg-1,24.8~391.0 mg.kg-1。由于农户之间施肥管理水平不一,导致土壤pH值和养分状况很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闪闪 赵科理 丁立忠 黄莎 蔡铃 赵伟明 叶正钱
为探讨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土壤基本肥力特征及土壤肥料管理对策,于2013年3-4月,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野外定位并采集浙江省临安市山核桃主产区7个乡镇共189个土壤样品,对临安市山核桃主产区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变幅为Ph 4.2~7.5,平均值为Ph 5.2,小于Ph 5.5的区域占75%;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1.6 G·kG~(-1),普遍较高,但也有12%的林地土壤有机质低于20.0 G·kG~(-1);大多数林地土壤有效氮较高,超过80.0 mG·kG~(-1)的占91%,处于高水平(>200.0 mG·kG~(-1))的占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一凡 钱进芳 郑小平 袁紫倩 黄坚钦 温国胜 吴家森
【目的】研究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山核桃林地的土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浙江省临安市对比研究2008年(317个样本)和2013年(239个样本)山核桃林地表层(0~30 cm)土壤的p H值、有机碳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共5个肥力指标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2008—2013年,山核桃林地土壤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下降19.4和55.6 mG·kG-1,p H值从5.5下降到5.3,有机碳含量下降0.2 G·kG-1,有效磷含量升高0.5 mG·kG-1;5个土壤肥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林峰 凌晓晓 黄圣妍 高浩展 吴家森 陈俊辉 黄坚钦 秦华
【目的】探索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区土壤水解酶活性空间分布特征和土壤肥力状况。【方法】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主产区选取了259个样地,测定了土壤α-葡萄糖苷酶(AG)、β-葡萄糖苷酶(BG)、纤维二糖水解酶(CBH)、木糖苷酶(XYL)、亮氨酸氨基肽酶(LAP)、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PHOS)等7种水解酶活性和主要的肥力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临安区山核桃林地土壤中7种水解酶活性的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结果】AG、BG、CBH、LAP、NAG、XYL、PHOS活性的块基比C_0/(C+C_0)分别为55%、42%、56%、49%、66%、47%、78%,全局莫兰指数(I_g)均大于0。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位于丰富等级的样地数分别占64%、56%、23%、45%,平均pH为5.76。58.7%的样地土壤肥力低于平均水平,仅32.7%的土壤肥力为Ⅰ、Ⅱ等级,大部分土壤肥力处于Ⅲ、Ⅳ等级。【结论】7种土壤水解酶中,AG、BG、CBH、LAP、NAG、XYL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它们的变异情况受人为扰动和地形结构因素的共同影响。PHOS具有较弱的空间自相关,其活性空间分布主要受人为干扰的影响。7种水解酶活性均存在空间相关性,高低聚类情况相似。在岛石镇附近出现高值聚集,在清凉峰以及河桥、龙岗、昌化交界处附近出现低值聚集的情况,有机质、pH、碱解氮是影响水解酶活性高低值聚类的关键因素。土壤肥力指标分级和综合肥力得分结果表明:大部分林地土壤养分足以支撑山核桃林正常生长,但综合肥力还有待提高。图3表5参32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童根平 王卫国 张圆圆 徐温新 窦春英 盛卫星 虞青平 叶正钱
对石灰岩母岩土壤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开展定位研究。通过对土壤养分及山核桃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变化的动态分析测定,研究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水平现状及季节性变化,探讨山核桃叶片养分的变化规律及与土壤养分水平及施肥的关系。结果表明:与10a前相比较,山核桃林地土壤氮、磷、钾养分积累明显,但是土壤酸化严重,土壤pH4.5。对山核桃叶片养分动态分析显示,随着山核桃的生长、开花、结果和果实膨大直至成熟,山核桃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分别变幅在10.6~15.4,0.9~2.2和5.2~11.8g·kg-1。叶片养分水平与果实之间养分供应源库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郁俊谊 刘占德 赵菊琴
【目的】全面了解陕西眉县猕猴桃果园土壤的管理水平,为生产提供合理的施肥依据。【方法】2008年冬季,对眉县422个果园土壤0~60cm土层样品采用十字交叉法取样,风干处理后对养分进行分析。【结果】全县猕猴桃园土壤速效氮含量最大值为169.5mg/kg,最小值6.07mg/kg,平均为23.08mg/kg,不及猕猴桃要求最低水平的20%;速效磷含量最大值205.4mg/kg,最小值4.5mg/kg,多数果园为中等水平,平均50.3mg/kg;速效钾含量最大值953.0mg/kg,最小值86.9mg/kg,平均389.5mg/kg,全部超过了最适范围;速效铁含量为0.351~26.251mg/kg...
关键词:
猕猴桃 土壤养分 陕西眉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永杰 吴强盛 汪芳玲 徐雅雯 韩梦壮 肖之炎
【目的】探讨油茶和薄壳山核桃间作对土壤养分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油茶单作模式(Cam)、油茶+薄壳山核桃间作模式(Cam&Car)和薄壳山核桃单作模式(Car)3种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分析0~30 cm林地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以及真菌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间作模式林地土壤pH值和水解性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均居于Car单作模式和Cam单作模式之间。间作模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薄壳山核桃土壤酶活性,降低了土壤有效钾(AK)、有效硫(AS)、交换性钙(ECa)含量。3种模式土壤真菌测序共获得1 084个OTUs,共有OTUs数量为111个,特有OTUs的数量表现为Car> Cam&Car> Cam。3种模式共鉴定出8门11纲56目131科201属257种真菌,其中Saccharomycetes、Sordariomycetes、Agaricomycetes是3种模式共有优势菌纲,Wickerhamomyces是共有优势菌属。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3种模式土壤真菌ACE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即Car> Cam&Car> Cam,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没有显著差异。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Cam&Car间作模式与Car单作模式和Cam单作模式均有交集,其中与Car单作模式交集较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属水平主要真菌与土壤环境因子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与交换性钙含量、有效钾含量、有效硫含量存在显著性负相关。【结论】油茶与薄壳山核桃间作增大了林地养分消耗,但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薄壳山核桃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建议油茶和薄壳山核桃间作时,加大肥力管理,特别是含钙、钾和硫元素肥料的投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姚熠涵 代英超 王卫国 朱先富 陈涛梅 周鑫洋 夏国华
[目的 ]探明大别山山核桃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状况,为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管理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 ]在金寨县、霍山县、罗田县大别山山核桃主产区采集土壤样本88个,以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分析其含量及变异情况。[结果 ]大别山山核桃林区土壤pH平均值为5.19;土壤有机质、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整体丰富,均值分别为53.11 g·kg~(-1)、0.99 g·kg~(-1)、179.41 mg·kg~(-1)和21.30 mg·kg~(-1),全氮平均值为1.02 g·kg~(-1),含量中等,全钾和速效钾含量相对缺乏,均值为8.24 g·kg~(-1)和71.52 mg·kg~(-1)。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均值为0.61,Ⅱ和Ⅲ级土壤均占50.00%。主成分分析表明,有机质、碱解氮、全磷、有效磷、p H和全钾是影响土壤综合肥力的最主要因素。[结论 ]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综合肥力总体较高,有机质、碱解氮、磷素含量丰富,p H值呈酸性,钾素缺乏,土壤管理上应改良土壤提高pH值,增施钾肥、保持磷肥和减少氮肥使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璐璐 贾桂民 叶建丰 马良进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干腐病是影响山核桃树体生长发育、造成果实减产的最主要病害,在浙江省临安市山核桃产区发生普遍。为了控制病害的发展,减少因病害造成的损失,对临安市山核桃主产区的山核桃林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定株观察。研究发现:该病每年3月下旬始发,至11月下旬以菌丝体在病组织越冬。山核桃干腐病的发生与树龄、郁闭度、结实情况、立地条件、经营水平等因子有关。10~30年生的树木发病最严重,树木郁闭度高,立地条件好,经营水平高的地方发病较轻。图1表4参10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山核桃 干腐病 发生规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思香 陈永富
以临安市山核桃产业发展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了临安山核桃产业发展中的扶持措施、存在的问题;通过山核桃产业投入产出比的计算,反映了产业发展的成果,探讨林业补贴政策对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影响,指出目前林业补贴政策的缺失。
关键词:
林业特色产业 林业补贴政策 关联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田甜 沈振明 徐秋芳 刘卜榕
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具有抑制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干腐病菌的微生物,运用平皿对峙法从土壤中初筛得到对山核桃干腐病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5株,对峙培养发现菌株QZ2和QZ8抑菌效果显著,对峙试验显示QZ2,QZ8与病原菌之间有明显的抑菌圈,且QZ2孢子能完全覆盖在病原菌上生长而病原菌生长停止。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及ITS序列分析,菌株QZ2被鉴定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主要通过重寄生以达到控病的效果;菌株QZ8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主要通过代谢产生的抗菌素起作用。QZ2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萌 孙向阳 李素艳 林茂 龚小强 李松 余克非
运用地统计学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桃主产区土壤Hg、As、Cd、Cr、Pb 5种重金属的含量、空间结构特征及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变异系数在0.16~0.29之间; Hg、As、Cr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Cd和Pb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Hg、Cr的最佳拟合模型为高斯模型,As、Cd、Pb的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Pb、As、Cr、Hg含量的空间分布受土壤母质、地形等结构性因素影响显著.Cd含量的空间分布受土壤母质、地形等结构性因素和土地利用等随机因素的共同影响.综上,调查区内土壤重金属大部分保持自然背景水平,适宜作物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尹兴 吉艳芝 倪玉雪 王探魁 张丽娟
【目的】研究河北省葡萄主产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科学、合理制定河北葡萄主产区的施肥策略奠定基础。【方法】在河北葡萄主产区昌黎、怀来、宣化、涿鹿共选择典型果园99个,采集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土壤样品进行养分丰缺状况分析。【结果】葡萄园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处于缺乏状况的比例分别为:52%、76%和90%;葡萄园氮、磷、钾大量元素变异系数很大,表层土壤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3.1%、143.5%和68%;葡萄园铁、铜含量丰富,表层含量达到适量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4%和99%,锌、锰含量处于低水平,表层含量...
关键词:
河北省 葡萄园 土壤养分 肥力状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柏文恋 黄安香 杨守禄 卢香 王忠伟 邬能英 唐义鹏 张福安
【目的】针对贵州油茶种植施肥管理粗放、土壤养分不均、油茶产量不稳等问题,研究评价其土壤养分和土壤肥力状况,为油茶科学施肥及土壤养分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以贵州省13个县油茶主产区为研究对象,采集0~40 cm土层土壤共180个,分析土壤中的氮(N)、磷(P)、钾(K)、有机质(SOC)、阳离子交换量(CEC)、盐基总量(SEB)及有效微量元素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修正后的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贵州不同油茶主产区土壤大量元素含量差异显著,以全磷(TP)和有效磷(AP)含量变幅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79.2%和134.0%;部分产区土壤全氮(TN)、全磷、全钾(TK)、水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处于缺乏水平,磷素含量缺乏最重,TN、TP、TK、AN、AP、AK含量不足的样本数分别占总样本数的11.7%、53.3%、3.3%、35%、63.3%和53.3%;不同油茶主产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以有效锌(Zn)含量变幅最大,变异系数为76.7%,Zn含量不足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3.3%;油茶主产区土壤pH、CEC、SEB差异显著,各产区土壤主要表现为酸性(pH 4.27~5.76),且各土壤养分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威宁县、从江县油茶产区土壤肥力处于一般水平,玉屏县处于较差水平,其他产区均处于极差水平。修正的内梅罗指数分析表明,贵州省油茶主产区土壤SOC、TP、TK状况属于较丰富等级,土壤TN、AN、AP、AK状况属于中等水平,土壤大量元素综合肥力系数为 2.14。【结论】贵州油茶主产区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且不同土壤养分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部分产区土壤存在TN、TP、TK、AN、AP、AK、Zn含量不足,其中磷素含量缺乏最为严重;贵州油茶主产区土壤肥力水平分布不均衡,土壤综合肥力总体表现为威宁>从江>玉屏>岑巩>开阳>黎平>思南>松桃>册亨>石阡>天柱>望谟>锦屏;土壤综合肥力处于一般水平,各产区应加强土壤肥力监测,补充磷肥,注重氮、钾和锌肥的配合施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洪云 孔杨勇
本文利用浙江临安山核桃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t回归模型对山核桃种植户互助保险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对山核桃采收安全风险的认知、对山核桃互助保险内容的认知、山核桃采收中雇工人数、山核桃在家庭收入中的重要性、村组织对互助保险的动员宣传、对保险理赔的认可度,都对种植户参与山核桃互助保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参加商业保险、保险费用对种植户参与山核桃互助保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政府应采取措施提升种植户认知水平、细分保险档次并促进土地流转,以提高种植户参保率,发挥互助保险的风险抵御和保障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