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
2023(940)
2022(834)
2021(787)
2020(656)
2019(1562)
2018(1595)
2017(2298)
2016(1814)
2015(2212)
2014(2183)
2013(1851)
2012(1700)
2011(1576)
2010(1661)
2009(1275)
2008(1299)
2007(1157)
2006(989)
2005(826)
作者
(5140)
(4410)
(4332)
(4101)
(2731)
(2086)
(1996)
(1755)
(1680)
(1660)
(1560)
(1511)
(1496)
(1467)
(1461)
(1416)
(1318)
(1314)
(1292)
(1280)
(1249)
(1212)
(1179)
(1133)
(1047)
(1037)
(999)
(975)
(974)
(964)
学科
教学(4161)
理论(3471)
教育(3395)
学法(3027)
教学法(3027)
学理(2787)
学理论(2787)
研究(2003)
(1863)
管理(1795)
(1597)
经济(1596)
中国(1399)
(1365)
(1357)
(1311)
研究生(1285)
(1206)
企业(1206)
农业(790)
技术(781)
学校(756)
(729)
改革(718)
职业(706)
高等(646)
人事(623)
人事管理(623)
思想(612)
政治(608)
机构
学院(20626)
大学(19264)
研究(8047)
(6536)
科学(6115)
技术(5845)
农业(5252)
职业(4884)
(4779)
业大(4757)
教育(4497)
研究所(4456)
(4431)
中国(4289)
(4164)
(4109)
师范(4028)
管理(3947)
技术学院(3756)
职业技术(3485)
(3379)
农业大学(3375)
(3315)
中心(3190)
理学(3152)
(3131)
(3095)
经济(3086)
理学院(3054)
(2977)
基金
项目(13901)
研究(10912)
科学(9305)
(7591)
教育(7553)
基金(6869)
(6521)
国家(6433)
(6200)
编号(5658)
课题(5165)
成果(4793)
科学基金(4604)
(4553)
(4317)
社会(3944)
重点(3905)
社会科(3566)
社会科学(3564)
基金项目(3551)
(3468)
(3436)
自然(3370)
自然科(3296)
自然科学(3290)
科技(3287)
规划(3221)
自然科学基金(3204)
资助(3160)
计划(3158)
期刊
教育(11413)
中国(8829)
(6177)
学报(6069)
研究(5666)
农业(4389)
大学(4320)
职业(4266)
(4200)
经济(4200)
学学(3964)
科学(3767)
技术(3753)
技术教育(2763)
职业技术(2763)
职业技术教育(2763)
(2562)
业大(2106)
高等(1848)
农业大学(1817)
成人(1745)
成人教育(1745)
管理(1723)
(1716)
论坛(1716)
(1565)
高等教育(1393)
职教(1352)
(1263)
(1261)
共检索到33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俊国  
水稻恶苗病主要致病菌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在PSA和PDA培养基上可以正常产生小型分生孢子,但一般不产生大型分生孢子。前人曾以灭菌的香石竹叶(Dianthum caryphyllus L.)水琼脂培养基培养不同种的镰刀菌,获得形态稳定、数量多的大型分生孢子。香石竹是一种观赏花卉植物,我国各地城市虽有栽培,但不普遍,且冬季停止生长,取材有一定限制。为了寻找取材方便,且能使镰刀菌产生大量大型分生孢子,并且孢子典型,畸形孢子少的植物材料,作者试用几种植物的叶片或茎杆培养水稻恶苗病菌串珠镰孢,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思良  赵艳珠  黄连江  韦刚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海南省芒果树上分离了6个芒果炭疽病菌株,用10个不同培养基在暗中26℃下进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酵母膏培养基对芒果炭疽菌的分生孢子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在测试浓度范围内,供试菌株的产孢量基本与酵母膏的含量呈正相关。促进该菌产孢的最适酵母膏浓度为8~10g/1000ml。芒果树嫩叶培养基比成叶对芒果炭疽病菌的分生孢子形成有利。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世洋   屈佳欣   方香玲  
为明确有利于尖孢镰刀菌苜蓿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edicaginis,Fom)分生孢子形成及萌发的培养条件,本研究通过十字交叉法测量Fom菌株在PDA、SNA、CMC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不同培养时间的菌落直径,镜检法和血球板计数法观测分生孢子产量、比例及萌发率。结果发现,固体培养基中,在CMC培养基上菌株生长最快,大型分生孢子比例最高,为0.85%~4.64%(P<0.05);在PDA培养基上的分生孢子产量最高(P<0.05),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小型分生孢子比例较高。液体培养基中,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PDB)中的孢子含量最高(P<0.05),达5.01×10~(6)·mL~(-1)~9.49×10~(6)·mL~(-1),且萌发率较高,在培养48 h时达24.98%~35.98%。由此可见,CMC固体培养基有利于Fom菌株生长,其液体培养基诱导菌株产生大型分生孢子效果较好;PDA、SNA、CMC的液体培养基则更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本研究为防治苜蓿尖孢镰刀菌根腐病及有关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漳  
strains of Metarhizium were cultivated in submerged cul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ubmerged conidia could be produced by means of microcyclic sporogenesis for some strains of Metarhizium, but perhaps , the occurrence of microcyclic sporogenesis depended on the nature of strains. Su...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尚晓冬  郑小波  陆家云  
利用脉冲电泳技术研究了串珠镰孢D交配群和E交配群间及同一交配群内不同寄主和地区来源菌株电泳核型的相似性或多样性。结果显示 ,串珠镰孢D交配群菌株有 9~ 1 0条染色体 ,不同染色体DNA分子量变化范围为 0 7~ 6 1Mb ,基因组大小约为 33 3~ 37 9Mb ;E交配群供试菌株分离出 4~ 7条染色体 ,染色体DNA分子量变化范围为 0 7~ 4 8Mb ,部分基因组大小约为 9 0~ 2 1 4Mb。电泳核型分析结果表明 ,在串珠镰孢D和E两个交配群之间 ,供试菌株的电泳核型差异较大 ;两个交配群内部 ,供试菌株间电泳核型较相似 ,但仍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史红霞  胡明龙  阎峻  
报道了寄生球果花蝇Strobilomyiaspp .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以及应用该培养基检测土壤中球孢白僵菌动态的研究结果。为有效地检测施用球孢白僵菌防治球果花蝇的土壤中球孢白僵菌的变化 ,以Doberski的选择性培养基为基础 ,筛选出对球孢白僵菌具有较强选择性的选择性培养基 ,可回收土壤中球孢白僵菌孢子达 79 5 %。用该培养基检测球孢白僵菌在施菌土壤中第 2年的存活率为 0 9%~ 2 8% ,它在土壤中有一定的持效性。表 4参 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葛方兰  王宇  杜良俊  郑力  李维  黄敏  
通过集富培养、水解圈鉴定、酶活检测,从不同地点采集富含木聚糖的土样中初筛出10株木聚糖酶产生菌,选取酶活最高的Bacillussp.No.X-18菌株,进行单因素、双因素和培养基成分的综合优化试验。结果显示最佳培养基是:1.5%蔗糖、1%阿拉伯糖、0.37%NH4C l、0.37%酵母膏、0.5%K2HPO4、0.02%MgSO4.7H2O,pH 8.0,其木聚糖酶活力可达74.21 IU/mL。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谷祖敏  韩金栋  谢阳  刘周成  冯俊义  颜克成  
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下蜡蚧轮枝菌VL17分生孢子耐热力及其孢壁疏水蛋白(FAE)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糖为碳源,酵母浸膏为氮源时孢子表现出较强的耐热力,残存指数(Is)分别为0.72和0.69;而麦芽糖为碳源,酵母浸膏为氮源时,FAE蛋白含量高达28.7μg·mg-1和24.7μg·mg-1;培养基中添加50μg·mL-1Mn2+时所产孢子的耐热力最强,Is为0.68,而Zn2+浓度50μg·mL-1的培养基所产孢子FAE蛋白的含量最高,为19.9μg·mg-1;培养基pH值在6~7时所产孢子的耐热力及FEA蛋白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Is值为0.51,FAE含量为24.3μg·mg-1;3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原晓龙  李娟  李云琴  王毅  
采用基因组挖掘的方法从球孢白僵菌基因组中获得了一条杂合PKS/NRPS基因(命名为Bbpks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了该基因的功能,检测了该基因在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上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Bbpks1基因长度为11 838 bp,编码3 945个氨基酸,其结构域顺序为KS-AT-DH-MT-KR-ACP-C-A-PP-SDR;BbPKS1蛋白与布氏虫草、半翅轮枝菌、塔宾曲霉等真菌中的杂合PKS/NRPS蛋白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OAA40809.1、CEJ94083.1、OJI88893.1)聚为一个分支,且与参与细胞松弛素和伊快霉素合成的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可推测该基因在球孢白僵菌中参与2,4-吡咯酮型化合物的合成;Bbpks1基因在含有乳糖、肌醇碳源的培养基上表达量较高,在以麦芽糖作为碳源的培养基上不表达,在含不同氮源的培养基上均大量表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鹏  薛泉宏  常显波  封晔  
 从黄土高原人工植被土壤中分离得到若干放线菌,研究了从中筛选的50株拮抗性放线菌在不同培养基上对8种供试靶标菌的拮抗性。结果表明:1在黄豆粉琼脂和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放线菌生长较好,在PDA和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次之。玉米粉和黄豆粉琼脂均可作为拮抗性放线菌的筛选培养基。2反向放置琼脂块是筛选拮抗性放线菌的一种有效且可靠的方法。3筛选拮抗性放线菌时,制备琼脂块的培养时间应控制在8~12d,培养时间过长将会导致拮抗作用减弱。4筛选得到的50株供试放线菌中对辣椒疫霉、黄瓜枯萎菌、棉花枯萎菌、西瓜枯萎菌、青霉、假丝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有拮抗性的放线菌株数分别为27,26,33,36,3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漳  江英成  
strains of Metarrhizium anisopliae and Metarrhizium guizhouense were cultivated in submerged culture with magnetized water, and the biomagnetic effects of magnetized water on submerged sporulation of Metarrhizium anisopliae and Metarrhizium guizhouense were preliminarily studied. The...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地周  朱俊义  姜云天  周繇  
Taking the tender leaves of Oplopanax elatus as explants for the experiment,Uniform Design were used to test the most suitable media for callus induction,differentiation of shoot and root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6 + 6-BA 0.5 mg?L-1 + 2,4-D 0.2 mg?L-1+Vc 10 mg?L-1 was fitted for callus induction,...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亮  张军云  张钟  董春富  杨世先  王文智  张建康  张翠萍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可以解决食用玫瑰传统种苗繁育所存在的瓶颈,但长期以来瓶内生根困难是包括食用玫瑰在内的大多数木本植物组织培养面临的最大技术障碍。为此,采用"L_(16)(45)正交试验和追加试验"的方法,开展了52组滇红食用玫瑰瓶内生根试验,研究基础培养基、6-BA等6种因素对生根的影响,分析筛选出适宜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间滇红食用玫瑰分化生长和生根的差异较大;玫瑰茎段成株率和植株生根率主要受到激素的控制,植株的根发生主要有4种方式;生根的适宜培养基是1/2MS+6-BA 0.5 m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鲁婷婷  温立丽  魏雅冬  佟德利  
液体发酵樟芝是目前樟芝多糖开发的有效途径。以樟芝的生物量和多糖为指标,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樟芝产糖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3.5%的葡萄糖,0.35%的豆饼粉提取液,0.1%的磷酸二氢钾,0.05%的硫酸镁,0.01%VB1。在此培养条件下,获得菌丝体生物量为5.15g·L-1,总多糖为2.06g·L-1。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宋邦兴  王珺  陈国华  杨金华  许炳亮  
在"宁波大学3#培养液"配方的基础上,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氮、磷、铁、硅、维生素B1和B12等主要营养元素对翼茧形藻(AmphiprorA AlAtA)生长繁殖的影响。获得了以天然海水为基础的翼茧形藻优化培养基:40 mg·l-1NA No3-N、8 mg·l-1Kh2po4-p、0.5 mg·l-1Fe So4-Fe、20 mg·l-1NA2Si o3-Si、0.1mg·l-1VitAmiN B1和0.05 mg·l-1VitAmiN B12。用优化培养基与"宁波大学3#培养液"对比培养翼茧形藻,结果表明,培养第2~7天,优化培养基比"宁波大学3#培养液"收获翼茧形藻的生物量(细胞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