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
- 2023(61)
- 2022(62)
- 2021(78)
- 2020(46)
- 2019(97)
- 2018(97)
- 2017(191)
- 2016(89)
- 2015(117)
- 2014(98)
- 2013(106)
- 2012(87)
- 2011(78)
- 2010(104)
- 2009(68)
- 2008(85)
- 2007(95)
- 2006(60)
- 2005(57)
- 学科
- 诗(234)
- 歌(199)
- 诗歌(199)
- 学(174)
- 济(150)
- 经济(149)
- 管理(108)
- 业(96)
- 企(95)
- 企业(95)
- 中国(79)
- 年(79)
- 地方(69)
- 业经(57)
- 农(55)
- 和(53)
- 文学(49)
- 资源(49)
- 制(47)
- 经营(46)
- 文献(45)
- 献(45)
- 方法(43)
- 史(41)
- 农业(40)
- 汽(40)
- 汽车(40)
- 车(40)
- 银(40)
- 事业(39)
- 机构
- 大学(1204)
- 学院(1165)
- 研究(470)
- 科学(396)
- 农(346)
- 中国(336)
- 京(295)
- 江(294)
- 所(280)
- 农业(279)
- 研究所(259)
- 省(258)
- 业大(255)
- 范(235)
- 师范(234)
- 文学(230)
- 管理(223)
- 室(222)
- 中心(216)
- 济(204)
- 文学院(202)
- 师范大学(195)
- 北京(193)
- 经济(191)
- 州(186)
- 农业大学(179)
- 实验(179)
- 理学(178)
- 业(176)
- 实验室(176)
共检索到2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户圆圆
《我侬说诗》作者为徐我侬,非贾赤夫、苏静涵、文鲁斋三人。此书发展了金圣叹和徐增的分解说诗理论,将其细化到诗艺技法层次,标志着分解说的最终完成。
关键词:
《我侬说诗》 徐我侬 分解说诗 金圣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韩进 朱春峰
明徐光启《诗经六帖》(一作"毛诗六帖")在《诗经》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现在较通行的是明万历金陵唐振吾刻本。这个本子实由书商私刻而成,殊多缺略。今发现清残抄本《诗经六帖》一种,源出别本,具有重要的校勘和文献价值。
关键词:
《诗经六帖》 徐光启 文献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福燕
金与南宋对峙,其文艺思想、诗学批评差异很大。作为当时南北诗学代表人物的元好问与严羽可作为双方代表。元好问与严羽对唐诗持论同中有异,其相同处表现在两人都提倡唐诗的自然浑成、刚劲豪放和诗歌悟境;不同之处在于元好问论诗无门户之见,对唐诗的评价多侧重于思想内容,且态度较客观中允;严羽则门户之见森严,俨然以盛唐为法,对中、晚唐诗批评过甚。探究两人唐诗持论差异之成因,可见其主要受文化思潮、国情时势以及自身素养等多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元好问 严羽 诗学 唐诗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蔚
楼璹《耕织图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出现较早的大型农事组诗,其文本融合了先秦以来大量同类诗歌的艺术精华,虽然尚有明显的拼凑痕迹,但其集大成意义毋庸置疑,实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先声。在广泛继承艺术传统的基础上,《耕织图诗》也有所创变。遵循着谏上和劝下的双重艺术旨趣,《耕织图诗》一方面增添了宫廷诗的因素,屡用舜帝躬耕、丞相重农、后妃祭蚕献茧等典故,有些织图诗风格软媚,塑造的人物形象近于仕女,与以往的农事诗颇有差异;另一方面,《耕织图诗》又融入了劝农诗劝勉农桑、化育民风的艺术功能,有意识地向农村推介当时较为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娄佳
相见时难别亦难,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自古以来就是最永恒、最凄美的话题,多少文人墨客泼墨挥毫,成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多维视角和多元方式,入情入境地体会和品味古诗文中蕴含的“别离”和“登临”,本文以古诗文中的意象“楼”为切入点,谈谈笔者的思考。一、“未成曲调先有情”——诵读回顾,营造氛围诗人们大多都会用诗文表达对友人最深情的送别和祝愿,每逢送别,他们都会登上高楼,
关键词:
古诗文 阅读教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韩宁 徐文武
裴庾《诸家集注唐诗三体家法》在国内早已失传,现仅藏于日本,日藏抄本是唯一的完本。裴庾的生平资料很少,从他与陈氏家族交往的情况,可以大概推断出他生活的时间。日藏裴庾注本与另一传入日本的增注本关系密切,简单地说,增注本是假托裴庾而作,对裴庾注多有删减,也因此更适合读者阅读。裴庾注本有文献补遗和文献正讹的价值,同时通过参看裴庾注本可以梳理出其失传的大致时间;当然,裴庾注本也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
裴庾注本 《三体唐诗》 圆至注本 增注本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普继琳
常言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话时。一个人,身居高位当然不乏被人颂扬,但若离开要职,还能被人赞誉,那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有这样一位老人,尽管已经离任30余年,去世10年,但提起他,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是深深地感念敬佩,他便是第五任财政部部长——吴波。2005年2月21日,德高望重的财政部老部长,99岁的吴波同志,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历程,悄然远去。今年,是吴老离开我们的第10年,全国财政系统掀起向吴波同志学习的热潮。我作为一名财政新人,在远离北京的彩云之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詹利敏
丰子恺与朱光潜作为同时代的文艺理论家,他们在文艺领域都有所建树,但其文艺观却有区别。其主要原因是两人文艺观建立的途径不同。丰子恺的诗画交流观更多地彰显出诗画联袂的共性与个性,而朱光潜的研究更多集中于对诗画性质的研究。虽然两人的文艺理论都凸显了诗画交流的互动性,但他们的侧重却有很大的差异,尤其在表现领域和诗画传达方面,丰子恺的诗画交流观用绘画来阐释诗境,而朱光潜的诗画交流观则用美学观点看诗画结合。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詹利敏
《绘画与文学》是丰子恺唯一一部理论专著,他从文学中的远近法、文学的写生、绘画与文学、中国画与远近法等方面全面探讨了绘画与文学的关系,这本书所体现的不仅仅是诗画的贯通,更主要的是集中了丰子恺对中西画法的研究与创新,这不仅对我们认识丰子恺的诗画比较观提供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于我们认识"子恺漫画"的民族性和大众性的艺术特色以及中国画的创作与鉴赏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海鸥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晓天
郭廷以《郭嵩焘先生年谱》载,咸丰四年七月下旬,郭嵩焘赴岳州曾国藩军营,"稍留即归,治饷湖南"。郭嵩焘筹饷去了湖南哪些地方?《郭嵩焘先生年谱》又云,是年"十一月(下旬),至新宁办捐"。根据郭嵩焘《养知书屋诗集》所载纪行诗为主线,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咸丰四年下半年郭嵩焘有一次完整的宝庆府筹饷之行,足迹遍及宝庆府属的邵阳、新化、武冈、城步、新宁等五州县,这五州县的地域范围都在"资邵之间";此间郭嵩焘再无可能赴湖南的其他地方筹饷。因此郭嵩焘咸丰四年下半年之所谓"治饷湖南"实际上只是筹饷宝庆,也即郭嵩焘自己所言"营饷糈资邵之间"。而《郭嵩焘先生年谱》所谓"至新宁办捐",实际上只是郭嵩焘筹饷宝庆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其中的"一站"。
关键词:
郭嵩焘 筹饷 宝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枰
即便在最平常的日子里,人们笔下也从未缺少理想和期望,就如在人们的梦想里,从未缺少飞翔一样。没有羽翼的人类,想象着一只水鸟俯冲进芦苇丛中是什么感觉,那是炙热的夏日阳光和清凉的水草气味搅合在一起,青蛙们忽然跳起来、池塘的水溅在羽毛上;想象着一只鹰浮游于白云之上会遇到什么,那是潮湿的云,壮阔的视野,冷漠的风寒似刀锋,以及忍不住想长啸一声的冲动。于是人们仔细记录这些飞翔者,笔下,画中。窄促的斗室里,可以挂一幅鹰击长空,噪杂的城里,能静心描写一幅鹤舞九天,满满的都是希望,和寓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