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1)
2023(5282)
2022(4714)
2021(4359)
2020(4038)
2019(9482)
2018(9362)
2017(18294)
2016(10535)
2015(12119)
2014(12539)
2013(12709)
2012(12183)
2011(11167)
2010(11224)
2009(10585)
2008(10679)
2007(9842)
2006(8368)
2005(7425)
作者
(34302)
(29027)
(28853)
(27804)
(18241)
(14134)
(13275)
(11471)
(10859)
(10471)
(9864)
(9743)
(9428)
(9337)
(9231)
(9222)
(9006)
(8476)
(8476)
(8378)
(7510)
(7252)
(7154)
(6726)
(6627)
(6534)
(6514)
(6475)
(5977)
(5942)
学科
(45541)
经济(45503)
(26416)
管理(26222)
方法(24183)
数学(21861)
数学方法(21690)
(20224)
企业(20224)
(13045)
(11688)
(11394)
中国(10248)
地方(9354)
(8966)
贸易(8965)
(8689)
农业(8532)
业经(7874)
(7542)
(7152)
(7027)
财务(7013)
财务管理(6991)
环境(6762)
企业财务(6577)
(6342)
银行(6290)
(6185)
金融(6182)
机构
大学(159509)
学院(158666)
(63098)
经济(61723)
研究(57494)
管理(56809)
理学(48996)
理学院(48334)
管理学(47294)
管理学院(47003)
中国(42592)
科学(39727)
(36689)
(34156)
(32121)
农业(29839)
研究所(29698)
业大(29428)
(27991)
中心(26392)
(24539)
财经(22393)
北京(21306)
(20669)
师范(20410)
(20259)
(20023)
经济学(19834)
农业大学(19584)
(19335)
基金
项目(106497)
科学(81035)
基金(75776)
研究(71646)
(68674)
国家(68161)
科学基金(55616)
社会(42733)
(42610)
基金项目(40653)
社会科(40331)
社会科学(40313)
自然(38386)
自然科(37404)
自然科学(37386)
自然科学基金(36712)
(36455)
教育(33085)
资助(31994)
编号(29027)
重点(25243)
成果(23504)
(23426)
(23170)
计划(22514)
科研(21374)
(21275)
科技(20697)
课题(20338)
创新(20072)
期刊
(66408)
经济(66408)
研究(41543)
学报(32892)
(32634)
中国(28623)
科学(27281)
大学(22991)
(22716)
学学(22005)
农业(21876)
管理(17467)
(12924)
金融(12924)
教育(12832)
技术(12675)
(12347)
财经(11144)
经济研究(10579)
业经(10572)
(9480)
问题(9380)
(9340)
资源(9263)
业大(8634)
统计(8344)
技术经济(8217)
理论(7814)
(7526)
科技(7500)
共检索到227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毛兰  胡春华  周文斌  
通过系统测定丰水期鄱阳湖湖水、主要支流水、长江水及部分农田水、地下水及城市污水的氮磷含量,对其氮磷含量变化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中主要的氮素形式是硝酸盐氮(0.90 mg/L),赣江是其主要贡献者。鄱阳湖五大支流氮磷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赣江NO_3~--N含量明显高于鄱阳湖其它主干流,而NH_4~+- N和TN含量以饶河的最高,TP以信江的最高。农田水、城市废水以及地下水含有较高的氮磷含量,是鄱阳湖及其五大支流氮磷的主要来源。农田水TN和TP含量最高,分别为13.47、28.63 mg/L。高含量的NO_3~--N(7.35 mg/L)和NH_4~+-N(5.48 mg/L)...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媛  望志方  张琍  陈晓玲  刘子潇  
以2011年7月份(丰水期)鄱阳湖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不同底质在遥感影像上的光谱特征,将鄱阳湖底质分为沙滩、泥滩和草洲3种类型,并就不同底质类型鄱阳湖水体和底泥总氮(TN)、总磷(TP)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底质类型不同时,鄱阳湖表层水体TN、TP含量以及底泥磷含量平均值:沙滩>泥滩>草洲。底泥TN含量平均值:草洲>泥滩>沙滩。(2)底质为沙滩的站点主要分布在饶河入湖口至都昌段、赣江北支入湖口至星子段和入江水道前段,饶河、赣江高含量氮、磷的输入,以及沿途陆源污染物的排放,可能是沙滩底质表层水体TN、TP含量较高的一个因素;泥滩底质的站点,有一部分分布在星子至湖口段,该区间陆源污染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瑶  江辉  
总磷是湖泊水质参数中的主要指标,从遥感数据中获得其时空上的分布信息对于理解、管理和保护湖泊生态系统是必要的。通过2009年4月至12月对鄱阳湖湖区和五河入口的表层水体进行采样分析,利用直接遥感反演算法和间接遥感反演算法,结合MODIS遥感数据择优反演鄱阳湖表层水体的总磷含量,同时分析总磷含量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总磷TP与总悬浮物浓度相关性较好,间接反演算法能够得到较好的反演结果;②TP是鄱阳湖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之一,TP含量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三个时期呈上升趋势;③鄱阳湖三个时期TP含量的空间变化明显,中心湖区TP含量相对整个湖区较低,主航区和五河入口TP...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瑶  余自强  范杰平  江辉  陈晓玲  
后向散射是获取湖泊水体光学活性物质遥感信息的关键,针对无机悬浮物为主的浑浊二类水体,其对水体表观光学性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层水体后向散射特性在提高湖泊光学活性物质遥感反演精度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2017年6月在鄱阳湖丰水期36个站点的巡航监测,分析了水体后向散射特征及其与光学活性物质的关系,并利用指数模型对后向散射系数进行参数化.研究结果表明:在420~700nm波段范围内,水体后向散射系数、后向散射概率随波长的变动趋势较为一致,均随着波长的增大呈指数函数减小;空间上水体后向散射系数的均值和变幅为南湖区>主湖区>北湖区;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与后向散射系数之间的相关性随波长增大而增大,其中700nm波段的相关性最好,R2达到0.760;随着波长的增加后向散射系数与叶绿素a含量的相关性减少;同时建立了后向散射系数光谱模型,斜率指数为1.229,470~700nm波段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小于8%,具有较好的反演精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倩纯  胡维  葛刚  熊勇  赖劲虎  吴兰  
通过监测鄱阳湖枯水期的主湖区、五河入湖口以及碟形湖表层水体氮、磷等营养浓度以及重金属含量变化,对鄱阳湖全湖的营养状况以及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枯水期的鄱阳湖流域表层水体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含量较高,达富营养化水平,湖泊水质受总氮、氨态氮、总磷和pH的影响较大。且鄱阳湖水域的氮、磷等营养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饶河入湖口水体N、P污染最严重(TN 3.14mg/L;TP 0.25mg/L),修河入湖口污染程度次之(TN 1.34mg/L;TP 0.09mg/L),而南矶山碟形湖水体污染最小(TN 0.49mg/L;TP 0.05mg/L)。鄱阳湖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新  许梦文  赵珍  蒋豫  蔡永久  唐晓岚  
分别于2014年夏季7月和冬季12月对鄱阳湖蝶形水域的9个湖泊进行了采样,并对湖泊水质基础性指标TN、TP、NH_3-N、NO_3~--N、NO_2~--N、溶解性磷酸盐、TOC、COD_(Mn)和叶绿素a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据此同时运用单因素评价法、均值型指数综合评价法和营养状态指数法对鄱阳湖蝶形水域的地表水水环境的污染现状和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以更全面和准确地反映鄱阳湖蝶形水域的水质状况。结果显示:(1)鄱阳湖蝶形水域水质总体符合GB3838-2002III类水标准;(2)7月水质总体优于12月水质。12月总氮含量和总磷含量基本都高于7月,叶绿素a含量除中湖池12月值略低于7月外,其它点位12月值均高于7月。7月总氮值为0.6~1.3 mg/L,总磷值为0.02~0.15 mg/L,叶绿素a为2.2~6.7 mg/L;12月总氮值为0.6~2.0 mg/L,总磷值为0.04~0.19 mg/L,叶绿素a为3.8~34.7 mg/L;(3)7月和12月水质营养状态介于中营养和轻度富营养,水体主要污染物质为总氮和总磷。7月蚌湖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其它点位为中营养,12月除常湖、梅溪湖和大汊湖营养状态为中营养,其它点位均为轻度富营养;(4)位于南部的象湖、常湖、白沙湖和大汊湖水质整体较其它蝶形湖泊差,主要是受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赣江和饶河的污染输入影响所致。基于以上调查测试结果提出保护和改善鄱阳湖水环境的可行性措施,以促进鄱阳湖蝶形水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经济与环境及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海鹰  庄霞  张奇  
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在野外水样监测和土地利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乐安江流域非点源氮的时空变化特征。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1.359 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润润  邓祥征  金琴  郑新奇  
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研究经济增长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对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决策支持价值。本文以鄱阳湖流域为案例区,利用1978年-2008年人均GDP与鄱阳湖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数据,构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了鄱阳湖水体TN、TP浓度随人均GDP增长的变化趋势及原因。研究表明,鄱阳湖流域经济增长与氮磷排放的关系具有库兹涅斯曲线(EKC曲线)特征。鄱阳湖水体中TN、TP浓度随经济增长而增加或减少的变化转折点分别位于人均GDP为8600元/人、7400元/人(以1977年为基期计算)时。目前,由于产业结构优化、新的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怀清  殷剑敏  孔萍  占明锦  
为揭示鄱阳湖流域旱涝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变化,搜集整理了鄱阳湖流域地方志、奏折等古文献记载的旱涝记录,根据灾害现象、灾害后果、救灾情况等综合研判旱涝等级。对1160~1950s旱涝频次序列进行了变化周期分析。采用了R/S方法分析了年代际旱涝频次的Hurst指数,结合变化周期分析结果,对1950s以后鄱阳湖流域的旱涝频次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采用基于1951~2010年器测降水量的SPI指数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160~1940s鄱阳湖流域及各子流域的干旱、洪涝频次呈波动变化,周期性变化明显,干旱、洪涝的3~6个年代周期段在整个时段内均非常显著,通过了95%的信度检验;鄱阳湖流域及各子流域的年代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范平  方少文  周祖昊  温天福  张梅红  
利用鄱阳湖湖口、星子、都昌、吴城、棠荫和康山水位站多年逐日水位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鄱阳湖水位年内变化特征、年际变化趋势、极值变化、突变特征及其周期性。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位在年内具有高动态变化的特征,月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7月份,平均水位为17.75 m,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1月份,平均水位为10.8 m,年内变化幅度达6.95 m;鄱阳湖水位在多年尺度上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但是自2003年以来下降幅度较大,并多次出现极低枯水位;按年代际来对比,则2000年以后的平均水位是所有年代中最低的;鄱阳湖日、月、年最高水位出现在1954年和1998年,年最低水位出现在2011年,月和日最低水位出现时间不一致,但都主要集中在2003年之后;鄱阳湖水位有2个比较明显的突变点,即1965年附近和2006年附近,其中都昌站突变前后最大水位差达到了1.3 m;鄱阳湖水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周期特性,只在28时间尺度上表现出微弱的周期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丽娟  张曼胤  
通过测定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区陆域(包括九江—新港和湖口2个采样地)土壤及植物体内的重金属As、Hg、Cr、Cd、Pb含量,统计分析了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及拟合曲线,同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结果表明:九江—新港土壤含Pb量高于湖口,而这两个地点的As、Hg、Cr、Cd含量差异不显著。九江—新港和湖口的植物根部重金属Cr、Pb、Cd含量高于茎部和叶部,而As和Hg含量恰好相反,茎部重金属含量处于中间水平。对所有采样点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植物体内与土壤中的Hg、Pb含量相关性显著,而植物体内与土壤中的As、Cd、Cr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春  欧阳莹  陈炜  
水足迹模型是计量水资源承载力的一个较新颖且日趋成熟的方法。水资源状况对鄱阳湖区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以及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有着重要意义。将水足迹模型运用于环鄱阳湖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计量模型计算出环鄱阳湖区1989~2008年水足迹的时间序列值,并评价其承载状况。结果显示,近20a来,环鄱阳湖区的水足迹需求由1989年的73.5亿m3增加至2008年的110亿m3,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至今为止水足迹未超载,但盈余空间呈减少趋势。最后从优化水资源利用、倡导绿色消费和促进区域间贸易交流等降低水足迹的需求和增大水足迹供给的角度提出了提高水足迹承载力的对策。进而从水足迹的角度为环鄱阳湖区提高生态系统承载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静  庞一波  陈嘉景  袁子彧  曾继吾  徐娟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化州柚不同品系及柑橘属各代表种质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25对SSR引物在15个样品中扩增得到175个等位基因,聚类分析证实化州柚与柚类亲缘关系较近,而且一些化州柚同名材料在遗传上存在差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不同种质幼果及不同果径果实不同组织中柚皮苷含量,结果表明:化州柚幼果中柚皮苷含量显著高于化州本地柚光青及其他地区普通柚,且受年份和环境的影响较大;随着果径的增大,2个化州柚种质正毛(吴)和假西洋(吴)果皮及果肉中柚皮苷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且果肉中柚皮苷含量比果皮中高。综合分析果实大小和有效成分含量得出,果实直径4~8cm时是化州柚适宜采收期,果径6cm左右为最适采果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安娜  崔秀明  黄璐琦  段承俐  萧凤回  
目的:研究三七种子生理后熟期间种内储藏物质的变化情况,了解三七种子的生理特性,为良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的种子保存温度,定期分析不同温度贮藏三七种子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三七种子在贮藏过程中,贮藏物质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三七种子后熟期间种内贮藏物质的变化是其生理变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引起或加速三七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劣变的重要原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效琴  贾会娟  熊瑛  石超  王龙昌  黄召存  陈娇  邢毅  
为研究西南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长期保护性耕作下旱作蚕豆不同生育时期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相关组分分布特征,进而优化保护性耕作措施、改善土壤肥力。试验采用传统耕作、垄作、传统耕作+秸秆半量覆盖、垄作+秸秆半量覆盖、传统耕作+秸秆全量覆盖、垄作+秸秆全量覆盖6个处理。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下,土壤总有机碳(TOC)、总氮(TN)、活性有机碳(AOC)、颗粒有机碳(POC)、水溶性氮(DN)的含量分布均表现出0~10>10~20 cm土层,且随时间变化整体波动均不大。蚕豆生育期内,无秸秆覆盖条件下,垄作较平作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土壤全氮、活性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的含量,但在秸秆覆盖条件下,垄作却降低了土壤总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的含量,且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下降。同时,无论平作或垄作,秸秆覆盖较无秸秆覆盖均有利于土壤总有机碳、土壤全氮、活性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的提升。相关性分析表明,TOC与TN、DN、AOC之间呈显著正相关,TN与POC、DN、AOC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OC仅表现出与DOC显著正相关,DOC与DN呈极显著正相关,DN则与AOC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总之,单一垄作措施或秸秆覆盖能更有利于改善土壤碳、氮状况,且土壤有机碳、氮不同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