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5)
2023(2032)
2022(1721)
2021(1591)
2020(1427)
2019(3097)
2018(3102)
2017(5369)
2016(3178)
2015(3438)
2014(3374)
2013(3253)
2012(3108)
2011(2597)
2010(2599)
2009(2400)
2008(2647)
2007(2429)
2006(2063)
2005(1786)
作者
(10793)
(9008)
(8918)
(8482)
(5757)
(4383)
(3947)
(3628)
(3498)
(3309)
(3251)
(3022)
(3020)
(2980)
(2942)
(2854)
(2685)
(2658)
(2647)
(2557)
(2426)
(2223)
(2182)
(1978)
(1974)
(1964)
(1955)
(1947)
(1947)
(1897)
学科
管理(12080)
(10876)
(10167)
企业(10167)
(8667)
经济(8657)
(6081)
(5189)
财务(5185)
财务管理(5172)
企业财务(4947)
(4307)
方法(3486)
数学(2883)
(2881)
森林(2881)
(2872)
(2848)
数学方法(2813)
中国(2308)
(2256)
业经(2216)
(1900)
(1891)
银行(1890)
(1846)
(1746)
(1691)
技术(1663)
生态(1622)
机构
大学(43076)
学院(42237)
研究(16540)
管理(15069)
(13429)
中国(13339)
经济(13078)
理学(12897)
理学院(12721)
科学(12582)
管理学(12312)
管理学院(12254)
(11133)
(10783)
业大(10779)
(9795)
研究所(9000)
农业(8280)
林业(7907)
(7880)
(7475)
中心(7281)
北京(7268)
(7152)
(6987)
(6342)
(5869)
研究院(5752)
财经(5749)
农业大学(5642)
基金
项目(30840)
科学(23288)
基金(22297)
(21989)
国家(21826)
研究(18271)
科学基金(17525)
自然(13682)
自然科(13358)
自然科学(13352)
自然科学基金(13113)
(12228)
基金项目(12106)
社会(10505)
(10429)
社会科(9817)
社会科学(9813)
资助(9262)
教育(8287)
重点(7580)
计划(7192)
科技(7146)
科研(6643)
编号(6195)
(6090)
(5961)
(5853)
创新(5599)
专项(5523)
大学(5205)
期刊
(16263)
经济(16263)
学报(12460)
研究(11290)
科学(10859)
大学(9755)
学学(9582)
中国(9003)
(8973)
林业(8307)
(8236)
管理(5895)
农业(5667)
业大(4238)
(3839)
金融(3839)
业经(3613)
科技(3475)
(3361)
财会(3175)
会计(3156)
(3148)
财经(2878)
技术(2870)
教育(2605)
科技大(2488)
科技大学(2488)
(2481)
农业大学(2454)
(2408)
共检索到66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 玮1  周运超2  叶立鹏2  
摘 要: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中龄林马尾松细根生长动态的影响,结合根系与固土作用的关系,阐述施肥对细根固土作用的调控。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细根生物量及形态指标均表现为夏季(8、9月份)最高,冬季(11、12 月份)最低,施 P 肥或者 NPK 肥合理混施可促进细根生物量及根长等的生长状况,并延长细根生长时间,且在夏季显著高于对照。因此在马尾松中龄林下,通过施用 P 肥及 NPK 肥合理混施调控细根的生长,增强其固土效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叶立鹏  周运超  周玮  罗振东  黄琨  
对12年生马尾松林进行施肥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单位体积土壤中的细根生物量、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及根尖数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响应,从而实现人为调控根系的生长发育。结果表明:施用N肥时,除总根长随施肥量的增加生长量降低外,其他指标的生长量都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P肥对所有指标生长都有促进作用,并且促进作用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K肥时,细根生物量、表面积及根尖数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总根长却随之增加而增加,根体积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NPK以不同的方式混合施用时,对细根的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N1P2K1效果最好。此外,施肥还能改变细根的生长时间,使其生长峰值推迟出现,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谌红辉  温恒辉  
通过 13a的观测资料表明 ,在红壤地区施 N肥对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不利 ,施 P、K肥有利于马尾松中龄林生长 ,且肥效持续时间长 ,最佳处理组合为 N1P3K2 ,即每公顷施 N、P、K分别为 0、2 4 0、65 kg。其中 P3水平树高、胸径、蓄积 12 a定期生长量比对照 P1水平分别高 6.1%、15 .0 %、12 .3%。施肥一定时间后林地质量仍是马尾松生长密切相关的因子 ,施肥不会促进马尾松中龄林在空间层次上的分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剑峰  谭伟  柴宗政  蔡照军  
林分空间结构是描述林分结构极其变化的重要指标,是森林经营与管理成功的标志。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在黔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安顺市平坝区)设置100 m×100 m马尾松近熟林固定样地,采用10 m×10 m网格调查每株林木的树高、胸径和坐标数据,主要以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的一元和二元分布研究马尾松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该林分中马尾松在株数和断面积比例上占明显优势,种内竞争对马尾松生长影响很大,整个林分以零度混交为主,空间异质性不高;②在整个林分中,大部分林木处于随机分布,胸径差异不显著,伴生树种主要空间分布格局为集聚分布;③模拟采伐有利于林分空间结构的调控,改善林分空间分布格局,为森林群落的正向演替以及优势种群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有利空间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娜  程瑞梅  肖文发  沈雅飞  
[目的]为认识马尾松细根对土壤养分库的贡献,[方法]本研究以三峡库区秭归县九岭头林场马尾松为研究对象,采用埋袋法进行细根分解实验,探讨<0.05),与土壤湿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3)细根C、K和Mg元素迁移模式表现为释放,Ca元素表现为富集;(4)细根N、P元素在不同径级细根中迁移模式不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贵杰  
依据所建马尾松(PinusmasonianaLamb.)人工林生长收获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立地指数(14~20)的生产力,确定了各指数级适宜培育目标。根据培育目标、立地和栽培措施的不同,设计多种建筑材培育类型,并分别求出了不同培育类型的数量、工艺、经济成熟龄,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各指数级合理采伐年龄,使采伐年龄较目前正在执行的采伐年龄(31~40a)缩短4~12a,内部收益率提高3~9个百分点。研究了立地、培育目标、经营状况(初植密度、间伐)、经济条件与采伐年龄的关系,随立地指数的提高,三种成熟龄均降低;随间伐次数的增多,较低造林密度的数量成熟龄加大,工艺成熟龄减小;随贴现率提高,经济成熟龄减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贵杰  
为建立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预测方程和解决纸浆材林合理采伐年龄问题,用265 株径阶生物量标准木,建立了各种规格树干带皮、去皮生物量预测方程,解决了纸浆材林各种规格树干生物量的预测问题;根据立地和栽培措施的不同,为每个指数级设计了15 种纸浆材林培育模式,并分别求出了它们的数量、工艺、经济成熟龄,以3 种成熟龄为基础,分别确定了各指数级最佳采伐年龄,使最佳采伐年龄比目前采伐规程中规定的采伐年龄(31 ~40a) 下限缩短了12 ~15a ,内部收益率提高了4-22 % ~9-47 % 。研究了立地、经营状况( 初植密度、间伐) 、经济条件与采伐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立地指数的提高,数量成熟、经济...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德祥  杨灵仙  蒋明  钱滕  宋金春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应用方差分析方法,提出了安徽省马尾松大田育苗截根的最佳时间和最佳深度。通过3a的试验初步得出:截根深度以9cm和10cm较好,截根时间8月中旬至9月中旬较好,造林成活率为97%。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程  刘宗友  戴新平  刘小宇  胡金国  
以湖北省太子山马尾松密度试验林为材料 ,运用动态规划的方法 ,在生长收获预估模型系统的基础上 ,以最大经济收益为目标函数 ,建立了立地指数为 14 .6的林地种植马尾松纸浆林的合理经营密度表 ,得到了不同初植密度 (6 6 6 7株 /hm2 ,4 4 4 4株 /hm2 和 3333株 /hm2 )的林分各经营时期的间伐强度、间伐次数和间伐间隔期 ,从而指导湖北省马尾松纸浆林的生产。结果还表明 :高初植密度不能提高培育马尾松林的经济效益 ,合理间伐可获得较好的收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凡  王光军  田大伦  闫文德  项文化  梁小翠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以长沙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马尾松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挖壕法研究马尾松群落去除根系后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及其与土壤温、湿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处理的土壤呼吸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29~3.19,0.25~2.33μmol·m-2s-1,年均分别为1.56,1.03μmol·m-2s-1。去除根系土壤呼吸速率比对照降低12.2%~55.1%,根呼吸年均贡献率为28.3%。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的土壤呼吸速率与5cm土壤温度之间均呈显著指数相关,温度敏感系数Q10值分别为2.10和1.82,估算出根呼吸的Q10值为2.94。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的土壤呼吸...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程  周志翔  涂炳坤  庄尔奇  刘小宇  郭国志  孙林山  
利用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样地资料 ,建立了优势高 (Ho)生长方程、林分自然稀疏方程、未疏伐林分直径生长方程、疏伐后林分生长预测方程、直径分布模型、树高曲线方程 ;根据现场造材资料 ,建立了材种出材率预测模型。根据生长与收获相容性原理 ,采用立木蓄积平均生长量最大确定数量成熟龄 ,确定工艺成熟龄为材种材性达到工艺要求的最低年龄 (15a) ;采用贴现法 (基准贴现率为 12 % )进行经济分析 ,以净现值 (NPV)最大(适当考虑内部收益率IRR)来确定经济成熟。根据“以工艺成熟为基限 ,重点考虑经济成熟 ,适当兼顾数量成熟”的原则 ,确定不同立地、不同栽培模式下马尾松纸浆林的主伐年龄及不同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雷丽群  卢立华  农友  明安刚  刘士玲  何远  
[目的]研究了马尾松从幼龄林至成熟林生长序列中的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丰富该区域马尾松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方法]以广西凭祥4个林龄(6、16、23、35 a)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每个林龄选取3块林分,每个林分内设置一个400 m2的调查样地,按照0 20、20 40、4060 cm三层土层取样,采用不同林分土壤化学计量的对比实验测定土壤CNP,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LSD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4个林龄马尾松人工林0 20 cm土壤有机C、全N、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谌红辉  方升佐  丁贵杰  许基煌  温恒辉  
通过对马尾松4~20年生不同密度的人工同龄纯林生长资料的分析表明:第1次树高生长分化高峰期在4~7年生,第2次在11~14年生,幼林郁闭后林木直径分化状态比较稳定。中幼林期抚育间伐主要采伐劣等木,进入近熟林期后除采伐劣等木外,还可采伐一部分中等木。间伐施工应以留优去劣为主,适当照顾均匀。总稀疏强度与密度呈正相关性,出现稀疏的时间随密度增大而提前;连年稀疏强度高峰期出现在林分郁闭后的一段时间内。根据总稀疏强度与稀疏时间同密度的关系可确定不同密度林分的间伐强度与时间。利用马尾松人工林观测资料拟合出与立地条件、现存株数密度、林龄三因子相关的自然稀疏模型,从而可推算出不同立地条件的自然稀疏表,为马尾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光浪  何世强  谭伟  戚玉娇  
【目的】以评估光学仪器法测定马尾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LAI)的精度、量化不同因素的影响,以异速生长方程法测定LAI为参考合理校正光学仪器法测量值,为马尾松林LAI的精准测定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贵州省黔中地区马尾松人工幼龄林(8 a)、中龄林(13 a)、近熟林(22 a)及成熟林(30 a)为对象,采用半球摄影(Digital hemispherical photography, DHP)和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LAI—2200)两种光学仪器法估测林冠LAI,量化木质比例(Woody-to-total area ratio,木质部面积占叶片和木质部总面积的比例)、集聚指数(Clumping index,冠层水平上的集聚效应)和针簇比(Needle-to-shoot area ratio,簇内水平上的集聚效应,即针叶面积与样簇面积比)对光学仪器测定值的影响。同时以异速生长方程法测定值为参考,评估和校正两种光学仪器法测定LAI的精度。【结果】马尾松针簇比为1.51~1.70,随着林龄的增大呈显著增大趋势(P <0.05);木质比例在0.01~0.14之间,表现为幼龄林<成熟林<近熟林<0.83。【结论】基于异速生长方程法和两种光学仪器法(DHP和LAI—2200)构建的回归方程适用于马尾松人工林有效LAI的校正,而合理量化木质比例、集聚效应及针簇比等误差源是提高光学仪器测定LAI精度的关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伟  王彦辉  于澎涛  李志勇  莫菲  史东梅  杜士才  何萍  段健  
在重庆市铁山坪林场28年生马尾松纯林内选取10棵优势木,进行土柱内混施5个剂量(134、261、388、515、642 g.m-3)的石灰石粉试验,在混施前和混施2 a后分别进行了根系调查。结果表明:施不同剂量石灰石粉的马尾松的细根特征有明显差别。随着混施剂量的增加,细根的5个特征都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施388 g.m-3石灰石粉的细根特征值最大,表明其促进根系生长的效应最好;细根长度、细根表面积、细根根尖数、细根体积、细根干质量分别为600 m.m-3、130 dm2.m-3、15万个.m-3、220 cm3.m-3、39 g.m-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