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3)
- 2023(6176)
- 2022(5017)
- 2021(4939)
- 2020(4247)
- 2019(9904)
- 2018(9626)
- 2017(18807)
- 2016(10596)
- 2015(12053)
- 2014(12385)
- 2013(11672)
- 2012(10446)
- 2011(9350)
- 2010(9743)
- 2009(8378)
- 2008(8148)
- 2007(7196)
- 2006(6006)
- 2005(5409)
- 学科
- 济(38035)
- 经济(38000)
- 管理(26904)
- 业(25321)
- 方法(22205)
- 企(21574)
- 企业(21574)
- 数学(20345)
- 数学方法(19812)
- 中国(9996)
- 理论(9667)
- 财(8810)
- 教育(8687)
- 学(8588)
- 农(8527)
- 制(8157)
- 技术(7651)
- 教学(7451)
- 业经(7206)
- 贸(6083)
- 贸易(6078)
- 易(5931)
- 银(5908)
- 银行(5896)
- 务(5720)
- 财务(5685)
- 财务管理(5671)
- 融(5643)
- 金融(5642)
- 行(5571)
- 机构
- 学院(146161)
- 大学(140398)
- 管理(53075)
- 济(51966)
- 经济(50539)
- 研究(46470)
- 理学(46255)
- 理学院(45716)
- 管理学(44411)
- 管理学院(44166)
- 中国(32193)
- 京(29986)
- 科学(29577)
- 财(23994)
- 农(23660)
- 所(23352)
- 技术(22941)
- 江(22217)
- 业大(22135)
- 研究所(21383)
- 中心(20714)
- 职业(19624)
- 财经(19447)
- 范(18943)
- 师范(18708)
- 北京(18683)
- 农业(18650)
- 州(18200)
- 经(17802)
- 院(17155)
- 基金
- 项目(99556)
- 科学(78312)
- 研究(72349)
- 基金(70293)
- 家(62031)
- 国家(61550)
- 科学基金(52900)
- 社会(42745)
- 省(41688)
- 社会科(40527)
- 社会科学(40516)
- 教育(38530)
- 基金项目(36237)
- 自然(36117)
- 自然科(35397)
- 自然科学(35386)
- 划(34971)
- 自然科学基金(34747)
- 编号(30910)
- 资助(30887)
- 成果(24020)
- 重点(23384)
- 课题(23293)
- 部(21829)
- 创(21246)
- 发(20362)
- 创新(19689)
- 科研(19461)
- 性(19274)
- 年(19052)
共检索到205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瑶祥
影响中高职贯通招生模式公平性的主要因素有:招生生源对象的"定向性"、结对挂钩方式的"市场性"和招生专业安排的"泛化性"等。促进中高职贯通招生公平要加强统筹管理和分类指导:一是进行院校分类,明确五年制职业教育的举办主体;二是注重区域均衡,统筹中高职贯通招生结对挂钩方式;三是严格专业分类,统一制订五年制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四是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制定五年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傅建东
基于上海市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试点经验,建议将现有的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一年甄别、三年转段,改为两年甄别,甄别后学籍即转为高职学籍,甄别与转段同步;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由高职院校和一所或多所中职学校签订学分认可协议,双方或多方商定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录取标准;实行高职自主招生的形式,应届或历届中职毕业生向一所或多所高职院校递交申请,高职院校对申请者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以及相关成绩证明等组织评审。
关键词:
中高职贯通 招生制度 自主招生 上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钰
2010年起,上海市开始构建以专业为主线、相关专业对应中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初中毕业生的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两年多的实践过程积累了丰富的试点经验,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一模式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影响其实施有效性的四个核心因素,即专业的选择与确定、中高职院校协调机制的建立、培养方案和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以及教学团队的配备和培训。同时,为了促进这一培养模式的科学合理发展,应从长远角度分析其在将来一段时间可能遇到的诸如长学制下学生学习动力保持等问题,并从政策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贯通 培养模式 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钰
随着上海市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试点的逐渐深入,亟需加强该培养模式的规范管理,规范管理应坚持递进式、制度化和内涵式的管理取向,根据内涵上坚持一体设计、主体上坚持多方统筹以及方法上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具体落实政府统筹、规范院校和示范引领三个层面的措施。
关键词:
上海市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 规范管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长亮
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是我国当前解决高技能人才匮乏、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院校之间的组织形式和关系,可以分为中高职一体、行业集团化办学、区域集团化办学、自由组合等贯通培养模式,几种模式各有优缺点。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贯通 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陆国民
中高职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特征。本文从社会与经济发展以及教育自身规律探讨了中高职贯通的必要性,并从生源结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市场对接四个方面剖析了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展现了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后续实践与研究作了展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效民 刘磊
上海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效果,但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外部质量保障提出了强烈诉求。中高职贯通质量保障应遵循宏观层面上全程式指导保障贯通理念落实、中观层面多方位监控保障运行过程有序、微观层面针对性跟踪保障效果凸显的设计取向,构建理念维度、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效果维度等四个维度的质量保障框架。
关键词:
中高职贯通 质量保障 设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效民 刘磊
文章通过国家和上海市发布的相关文件呈现上海市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开展背景,阐述了这种培养模式的基本设想,分析了校级层面的实施主体应该肩负设计、管理和监控三大使命,提出了履行三种使命的指导理念,并重点分析了上海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校级层面实践路径。
关键词: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 校级层面 实践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雪姣 雷建龙
以湖北省中高职衔接贯通的3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案例,解读了3种模式的内涵,分析了"3+3"模式"技能导向,考试选才,普遍适用";"3+2"模式"两校协同,两段衔接,两层‘直通’",五年一贯制"一个主体,一贯五年,一体化运转"的特点与优势,在对三种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的基础上,从提升衔接贯通效率的角度,提出了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合理选择贯通模式,根据模式的不同合理设置课程,合理规划布局衔接的专业,严格论证审核衔接模式与试点专业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亚峰
区域教育生态的整体优化需要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协同联动发展。本研究选取同一区域的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网络结构洞理论和层次聚类法分析发现,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通过五年一贯制培养、专升本、学分互认、教师交流、学生竞赛活动交流、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享实训基地、建立特定类型的区域联盟等具体形式进行联动交往。多元的联动交往形式可以进一步归纳为单科特色类院校校际联动、强势应用型院校校际联动、多科综合类院校校际联动等联动发展模式。为进一步优化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的联动协同治理,应着力打造以专业为载体的校际交往联动主链条;积极促进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之间的广泛协同互动;深化产教城融合,有效提升教育体系的整体适应力,从而形成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现代教育体系,培育良好的区域教育生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2010年,上海启动了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初中生参加中考之后进入中职学校,经过中职和高职的贯通培养,以高职文凭毕业。2011年,在对原有培养方案优化基础上,上海市将进一步扩大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招生人数。上海市教委明确提出,贯通培养的试点专业,必须是行业岗位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技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理
作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结合点,对口招生考试制度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但现行的模式存在重形式轻内涵、专业技能考式趋向形式化的问题。针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实际,可通过探索集团化办学内部引领,推行学分互认模式、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进中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衔接等,全面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军 丁秀涛 张青华 温红博
高考的公平性包括对考生报考条件限制的公平性,命题的公平性,试卷印制、运输、保管及使用过程中的保密性,考试实施过程的公平性,评卷的公平性,考试分数(结果)的公平性等方面。实证性分析表明,北京市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各科试题、考试准备及实施过程、考试分数、各项相关政策对全体考生、对各亚群体考生都是公平的。为了使高考更具公平性,今后还需要建立"高考公平性标准"和"高考公平性检测评估报告"制度,加强高考试题质量公平性研究。
关键词:
普通高校 招生考试 公平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永亮 张翔 郝平
针对高职院校高技能、高素质"双高并重"人才培养目标与目前存在的文化育人理念不明确、特色不鲜明、体系不完善、机制不健全、评价无标准等问题的错位失衡,通过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构建文化育人实践运行体系,探索形成了高职院校"六融合五贯通"文化育人模式,初步解决了工科类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软、弱、虚、散"等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化育人 育人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立静 赵冬梅 尹四倍
在提倡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3+2"贯通培养的大环境下,在学校与对口本科院校实施合作的过程中,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研究基于学分制和《华盛顿协议》的课程体系设置改革。通过对课程平台加模块的合理设置,发挥本科"学科知识结构"和高职"技术技能"双优势,实现高职本科贯通培养的有效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