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2)
- 2023(11016)
- 2022(9712)
- 2021(9217)
- 2020(7581)
- 2019(17523)
- 2018(17360)
- 2017(32793)
- 2016(18449)
- 2015(21283)
- 2014(21629)
- 2013(20667)
- 2012(18941)
- 2011(16890)
- 2010(16735)
- 2009(14333)
- 2008(13567)
- 2007(11606)
- 2006(9908)
- 2005(8419)
- 学科
- 济(66188)
- 经济(66114)
- 管理(53088)
- 业(50747)
- 企(42892)
- 企业(42892)
- 方法(33199)
- 数学(28864)
- 数学方法(28519)
- 中国(19986)
- 技术(18898)
- 农(17616)
- 财(15892)
- 业经(14854)
- 理论(14768)
- 学(14521)
- 地方(13052)
- 教育(12352)
- 农业(12103)
- 贸(11504)
- 贸易(11500)
- 易(11177)
- 和(10943)
- 务(10803)
- 环境(10751)
- 财务(10739)
- 财务管理(10723)
- 教学(10593)
- 企业财务(10203)
- 制(9988)
- 机构
- 学院(255180)
- 大学(248001)
- 管理(101552)
- 济(92298)
- 经济(90078)
- 理学(88933)
- 理学院(87976)
- 管理学(86458)
- 管理学院(86008)
- 研究(79644)
- 中国(54025)
- 京(52726)
- 科学(50472)
- 财(39757)
- 所(39355)
- 业大(37729)
- 技术(37007)
- 农(36785)
- 江(36429)
- 范(36401)
- 研究所(36217)
- 师范(36105)
- 中心(35813)
- 北京(33200)
- 财经(33044)
- 职业(31157)
- 经(30236)
- 州(29886)
- 院(29049)
- 师范大学(29038)
- 基金
- 项目(179663)
- 科学(141743)
- 研究(137742)
- 基金(126700)
- 家(109164)
- 国家(108187)
- 科学基金(93521)
- 社会(81983)
- 社会科(77555)
- 社会科学(77533)
- 省(72966)
- 教育(68386)
- 基金项目(68250)
- 划(61546)
- 自然(61117)
- 编号(59861)
- 自然科(59698)
- 自然科学(59688)
- 自然科学基金(58609)
- 资助(51982)
- 成果(46980)
- 课题(42511)
- 重点(40731)
- 部(40125)
- 创(38447)
- 发(38419)
- 项目编号(36130)
- 创新(35556)
- 年(35077)
- 教育部(34877)
- 期刊
- 济(94857)
- 经济(94857)
- 研究(70296)
- 中国(49306)
- 教育(47216)
- 学报(37470)
- 管理(35745)
- 科学(34953)
- 技术(32705)
- 农(32206)
- 大学(28489)
- 财(28432)
- 学学(26454)
- 农业(23497)
- 职业(20014)
- 业经(15533)
- 融(15272)
- 金融(15272)
- 财经(15221)
- 图书(14787)
- 经济研究(14563)
- 科技(14305)
- 坛(14112)
- 论坛(14112)
- 技术教育(13894)
- 职业技术(13894)
- 职业技术教育(13894)
- 技术经济(13124)
- 经(12849)
- 理论(12339)
共检索到353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凤华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文章抽样调查了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一部分行政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学生,通过这些主体的诉求,分析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不同主体从各自的立场,提出了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具体建议,为我国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提供了现实借鉴。
关键词:
课程衔接 现状 调研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庄小红
随着中高职人才通道的打通,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衔接不畅的问题凸显,解决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脱节"问题应编制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并确保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贯通;兼顾生源的文化素质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尝试开设限选课,填平补齐中职生在文化课程上的"缺口";文化基础课教师要更新观念,加强教学设计,加强学法指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文彬 易雪玲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镇产业学院为例,以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效果及问题为研究内容,采用问卷、访谈的调查方法,探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中高职衔接培养过程中的创新做法、培养效果及存在问题,就中高职衔接培养教育提出了建议:适度调整职普比例,加大注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培养;深入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鼓励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升格为普通高中;出台有力政策,积极鼓励中职、高职院校合力做好衔接培养。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培养效果 可持续发展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坤 陈粟宋
中高职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了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衔接、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3+1"专本衔接等三种中高职衔接模式,并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等方面初步建立了衔接培养机制。
关键词:
中高职 衔接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海梅 郗伟 全卫强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中高职要注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陕西国防职教集团,成立校企合作工作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探索实践"3+2"联合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锦城 陈松洲 陈腾 朱玲
围绕中高职教育如何实现有效衔接的问题,对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的高职学制运行和汕头市中职学校的教学现状以及衔接情况进行深入了调研,其结论为:高职教育阶段的学习制度实施情况理想,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估良好;中职学生的升学意愿更趋内在化;实习实训课程的建设与衔接形式的多样化成为中高职学生的共同期待。强化高职院校引领,深化实训教学一体化建设和明确人才培养层次可为中高职实现有效衔接提供策略选择。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 有效衔接 课程 衔接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韦伟松
为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河池市职业教育跨越发展,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通过政行校企,多方联动,实现招生联合、人才培养衔接、课程体系共定、师资队伍共培、实训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探索出了一条颇具有地方特色的中高职衔接路子。
关键词:
政行校企合作 中高职衔接 职业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云峰 季本山
随着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的推进以及试点专业的开设,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高职与本科院校要从制定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策略着手,明确课程体系衔接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现状、研究重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方案等,构建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衔接机制,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瑞芬
对中高等职业院校的衔接现状进行了论述,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教育改革经验,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专业结构布局的衔接、课程教材体系的衔接、教育教学过程的衔接、行业指导作用的衔接、评价模式改革的衔接、教师培养培训的衔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为促进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推动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做出有益地探索。
关键词:
陶瓷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 中高职衔接 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育锋 周凤华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本研究就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一些基本问题抽样调查了一部分中职生、高职生、中职校、高职校以及高职教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建立健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提供现实借鉴。
关键词:
课程衔接 现状 调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霍骁象 赵哲 许俊峰
本文在对部分中高职院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策划。把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起来的目的是打破目前职业教育间的屏障,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降低教育资源的消耗,提高各层次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中高职 课程 衔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庆 石伟平
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该问题的本质既不是如何推进局部办学实体之间的衔接,也不仅仅是如何使高职教育体现出相对于中职教育的高等性,而是如何通过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一重要战略目标。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应在思维模式上突破当前的"定位说"之争,采用课程论的思维模式,从对具体课程内容的分析出发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明确定位及衔接。在方法上,则应采取从职业岗位到工作任务再到职业能力的逐层推进技术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职 课程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兴洲 耿悦
目前,中高职衔接已成为应对职业教育外部改革与内在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而课程衔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课程链"的建构是对课程衔接实践理念指导的初步探索。以德、美两国为代表的国际背景为基础,从"课程链"的内涵、意义、建构的具体要求以及保障等四个方面来阐释,强调课程衔接要依据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突出衔接的灵活性、人本性与规律性等特征,在国家政策、优质师资队伍以及评价机制等保障体系下,以课程衔接推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课程链” 建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温福军 郭海龙 刘越琪 孟国强
针对中高职汽车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中出现问题,根据珠三角岗位能力调研对中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将汽车的职业能力分为6个等级,从经验能力到策略能力,对中高职培养的职业能力及目标进行界定,以中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模块接口为基础,构建中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衔接体系架构、课程标准开发流程和课程领域内容。
关键词:
中高职 汽车专业 课程衔接 职业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向丽 刘晓欢
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是课程改革,课程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这一核心任务的重点。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对课程模式进行深入调查,总结了学院课程模式的特色,同时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